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魏芳华

作者:西风紧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百四十六章 假黄钺

书名:大魏芳华 作者:西风紧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3

二月春风似剪刀。

派到南边去找王凌的王康,亦已返回洛阳。王康骑快马南下,在王凌军中没耽搁太久。与他一起回洛阳的人,还有倵卫将军王广。

洛阳发生过佂变,毌丘俭有起兵造反的可能。在这种时候,王凌没有太多犹豫,痛快地同意了让秦亮假黄钺,可以随时调集军队平叛。

但王康临行前、秦亮叮嘱的另一件事却不顺利。秦亮建议让邓艾领冀州刺史,王凌以邓艾是降将、又没立过大功而婉拒了,带的话是,可以让邓艾“行冀州刺史事”。

果然州一级封疆大吏的人事权,王凌还是不愿意轻易交出来。

这样也行,秦亮立刻遣快马去许昌送诏令,叫邓艾行冀州刺史事,接替吕昭留下的兵权、在冀州整备防务。

吕昭在去年底死在了冀州安平郡,病死的。去年吕昭就想回来养老,他的长子吕巽也想为父亲求一个三公之位,但没来得及。这可怪不得秦亮,吕昭死得太快了;而吕巽此前只是暗示而已,这么高的官位、亦非秦亮一个人说了算。

冀州牧吕昭算不上什么鞠躬尽瘁,因为之前两三年吕昭就没怎么管军务了。冀州反正不是边关、常年平静无事,但此时形势有变,需要立刻有个人去主持局面,邓艾就挺合适。邓艾原先是司马懿的人、如今道德名声挺差,他不可能与毌丘俭等人有什么勾搭。

随后秦亮得到黄钺的过程,又出了点问题。

钺就是一把似斧非斧的古代兵器,又笨又重,起初是兵器,后来就是礼器,只有象征意义。皇帝曹芳不愿意给黄钺。

秦亮遂顾不得吃相,径直与宦官张欢商议,然后请郭太后下诏。

诏书由中书省起草,中书监王明山是王家人、中书令陈安是秦亮的好友,秦亮就这么得到了假黄钺的诏令。严格地说,这样违背皇帝的意愿、属于矫诏,但至少程序是合法的。

难怪当初曹芳自愿给王凌以“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如萧何故事”的殊荣时,王凌连假装婉拒的过场也没有,直接笑纳。若是客气错过了机会,皇帝真的可能不想给

接着秦亮就开始整顿中军,准备调兵出京。毌丘俭还没反,所以名义是奉诏带兵外出屯田。

同时派使者前往并州、徐州传诏,送绢布赏赐,诏书内容是称赞田豫、胡质的功劳,听说二人勤于军务、百姓称颂,以示嘉奖。暗示他们是自己人,做好出兵的准备。

就在这时,扬州王飞枭再次上奏,东吴正向东关持续增兵

朝会廷议时,许多大臣都发言了。涉及到外敌的事,大伙说话反而不用那么谨慎。

大多人都认为,东吴要打合肥新城、甚至寿春迹象实在是太明显,东关之役魏军已经败北撤退、不能再威胁到吴国占据的东关,吴军还继续增兵是什么意思肯定不是为了防守。

秦亮发言的看法,也是吴国有进攻的意图,但他没有多说。

不久前从荆州中线、有消息传了回来,王凌在撤军的时候、把十几架笨重的大型投石机烧了,于是被敌人事先判断出魏军要撤兵。吴将陆抗率轻兵、伺机袭击了魏军的后军,魏军损失不大,但殿后的人马被击溃。

尚书右仆射夏侯玄因此事说道:“投石机会不会没烧尽,让吴军夺去了”

诸官员议论纷纷,认为有这种可能。那投石机的木件都是结实的实木,一时半会确实不易烧尽。

夏侯玄又道:“若是叫吴国得到了攻城利器,重兵聚集于东线,合肥、甚至于寿春危矣”

只见夏侯玄仪表端正,神情严肃,秦亮也看不出来、他究竟有没有幸灾乐祸即便夏侯玄没有这个意思,朝中肯定也有人心怀叵测,就等着王、秦等家完蛋

有时候外患也不能让内部团结、并转移矛盾。毕竟魏国不像是能被横扫吞并的样子,但执政集团倒有要玩完的气质,必定不止一两个人等着、想看洛阳再度换旗的大戏

秦亮没有出面争执,反正在朝堂上争论也没有实际用处。何况最近中军正在准备出行、说法只是外出屯田,此时让人们先以为中军的目标是敌国、亦不是什么坏事。

郭太后似乎很上心,等朝会结束后,她就叫宦官留下了秦亮。在东堂旁边的小房间里,单独召见秦亮。

太极殿是大魏朝规格最高的正殿,在这里召见大臣,即便耳目众多、大家都知道太后召见了秦亮,但也算是正大光明。

当初扬州起兵时,郭太后本来就支持王凌。如今王凌家的重要盟友、受郭太后召见,商议军国之事,实属正常。

郭太后先入座,依旧隔着帘子,只能隐约看到她美妙的身影。秦亮脱鞋进门,小步快走,俯拜行礼,礼仪一样没落下。

郭太后的声音道:“诸卿在朝堂上说的事,合肥、寿春会不会有危险”

秦亮想了想道:“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问题。不过青徐都督胡质、及其兵马不能再轻动了,当初朝廷设置青徐都督,本是作为东线后援。”

简单的回答后,郭太后似乎仍不放心,只说道:“但愿如此。”

秦亮遂解释道:“当初臣与马钧在庐江郡制作投石机,经历过从无到有的过程,原理与主要结构很简单,但实际要投入使用,一些材料、细节上须反复调试,很费时间。并不是诸臣说的那样,忽然就能做出来。”

那东西的原理本来就不复杂,只要见过、都能看懂,不过就是用重物蓄力、以杠杆把石弹抛出去而已一旦面世了,只要有人重视,迟早能被人仿制出来。不过任何器械,都涉及到工艺细节,能实用需要时间。

秦亮又道:“诸葛恪去年底就在东关制作投石机,那时大将军在江陵还没退兵,投石机残件也不可能被俘获。今年初、陆抗才可能获得没烧尽的投石机,运到东线要花时间;而且也只能得到一些木炭残件。

所以朝廷还是应该先对付毌丘俭,免得河北糜烂,削弱国力。他若不反、便调到豫州来,要反则以武力平叛。臣已做好前期准备,殿下勿虑,只须在宫中等待即可。”

郭太后沉默了一会,开口道:“毌丘俭在洛阳时,我见过此人,身材高大、满脸胡须,十分凶悍。我还听说幽州精骑、以及乌丸骑兵骁勇善战,仲明能调动的兵力不多,定要当心阿。”

秦亮也在曹爽府上见过毌丘俭,至今还有印象,长脸,确实脸上的胡子很多。毌丘俭的胡子与关羽那种美髯不一样,而是整个侧脸都是络腮胡。

不过当时夏侯玄等名士都在毌丘俭身边,也许是毌丘俭为了合群总之秦亮觉得好像没多少凶悍之相,只是胡子多而已。

秦亮好言道:“殿下明鉴,打仗要靠布阵用兵,不太依赖主将勇力,况且毌丘俭若要与我单打独斗,他不一定是我的对手。而乌丸人凶狠,却仍要受大魏朝廷的保护。”

郭太后好像对这样的回答、挺受用的,她的身影晃动,人在垂帘后面挪动了一下。

她的声音小声道:“记得上次见面时,我说过的话,定不会食言。愿仲明旗开得胜,化解危局。”

上次见面、在东宫的东侧一座旧院子里,秦亮自然记得。但当时郭太后说了不少话,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句

秦亮回想了一会,寻思其中有许诺意思的话。他想起来,郭太后确实说过,大意是待事情过去了,她会找机会、好生服侍仲明。

当时秦亮没太在意。郭太后以身相许已经有过不止一次,若是有什么新奇的方式、在秦亮这里好像也不会太新奇。然而郭太后此时再度提起,秦亮倒不禁有点好奇了。

秦亮先回应了一句,便揖拜道:“臣请告退。”

郭太后发出“嗯”的一声,秦亮遂退出了房间,在门口穿上鞋子。他走到宽阔的太极殿广场,依旧走东殿门出庭院。出东殿门后,秦亮才暗自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文網

对外战争失利,自然会招致人们的不满,但光靠人心、没法从物理上重洗權力格局。此时的毌丘俭会怎么办,可能才是那推墙的最后一铲。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605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