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糜汉

作者:酱油拌历史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八十四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读)

书名:糜汉 作者:酱油拌历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0

糜旸在向沙摩柯致歉之后,他当下又对沙摩柯言道,“吾此番前来虽带有物资,但于甲胃一项上并未带够,还请蛮王与我入城一同取甲。”

糜旸在之前是真的没想到,五溪蛮的披甲率这么低。

所以他这次带出城的军械中的甲胃,若放在五千人身上,那是大大不足的。

随后糜旸又对沙摩柯言道,“观蛮王族人皆已疲累不堪,吾此番外出已然带足粮食。”

“蛮王可随我入城取甲,而蛮王族人不如就暂且先安顿在城外军营中,开锅造饭,好生休养。”

糜旸邀请沙摩柯入城,一是为了让蛮王沙摩柯随他共同入城取甲,二主要是为了在城中设宴款待其。

本来糜旸是想着,与沙摩柯一同在公安城外宴饮一番的。

正如当初刘备入蜀时,刘章对其的那般。

将来传到后世,没准此举还会是一桩佳话呢。

但问题是如今城外天寒地冻的,糜旸无奈之下只能打消了这个想法。

糜旸之前就有设想过当五溪蛮的援军到来后,该如何安排。

最后他还是觉得,于禁所提的犄角之计颇有可取之处。

故而他提早命人在城外建造了一座可容纳万人的军营,以便五溪蛮大军到来后可有地方驻守。

见糜旸时刻为自己的族人着想,沙摩柯心中又是一股感动。

听到糜旸的这个建议,被糜旸数次举动所感动的沙摩柯不疑有他,当即爽快的同意了糜旸。

只是沙摩柯对糜旸言道,“不瞒主簿,吾之儿郎素来骄横,平素里只有某才指挥的动。

不如先让某带领吾数千儿郎,前往军营之中安顿好,而后吾再随主簿一同入城,这样可好?”

对于沙摩柯的这个提议,糜旸亦不疑有他。

世上重义真诚之人,友情总是来得这么简单。

随后双方的队伍,就在糜旸与沙摩柯各自的带领下,朝着公安城外的军营进发。

而当沙摩柯率领麾下蛮兵进入军营中后,糜旸当即也命麾下士卒将一车车物资拉入军营中。

糜旸此番所带出的物资中,军械只是少数,粮食占了大部分。

当那五千蛮兵见到数不胜数的粮食运到他们身前时,他们都开心的手舞足蹈起来。

其实这五千蛮兵自小到大都是穷苦之辈,而相比于身体上的寒冷,他们更无法忍受肚里的饥饿。

之前五溪蛮多次袭击武陵郡县,也大多是为了抢夺粮食过冬。

现在他们看到糜旸非常大方的,拿出如此多的粮草赠予他们时,饿了许多天的他们,内心的兴奋感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

而因为糜旸大方的此举,也让这五千蛮兵对糜旸感激了起来。

五溪蛮性格大多直来直往,谁对他们好,他们也会对谁好。

看着自己族人欢呼雀跃的样子,一直担心族人生计的蛮王沙摩柯,心里也浮现了对糜旸的感激之情。

蛮王沙摩柯在将族人安排好后,正要出营随糜旸入城,但族内的一位长老却拦住了他。

这位长老用着五溪蛮语对沙摩柯言道,“汉人多诡诈之辈,大王不可轻信呀。”

“若是汉人在大王入城之后,紧闭城门,于宴席之上偷袭大王,那大王就危险了!”

这位长老资历深厚,乃是上代五溪蛮王时期就存在的老人。

他年轻时曾跟上代五溪蛮王劫掠过不少郡县,与汉人有仇的他,心中本能的对一切汉人抱有敌意。

而沙摩柯在听到这位族老这么说之后,他气得脸上的毛发大张。

而后他伸出硕大的手臂,将眼前这位他平时多为倚重的族老,当做小鸡般给举到了高空。

沙摩柯用着危险的眼神打量着这位五溪族老,他对这位族老怒斥道,

“鹿与一般汉人不同,今日他如何待本王,如何对待本王之族人,本王皆看的清楚。。”

“面对朋友,本王当誓死协助,又怎能怀疑!”

“你若再胡言乱语,本王就将你剁碎了,扔进雄溪中献祭河神。”

因为在五溪蛮语中,主簿这两个字不好表达,因此沙摩柯便亲切的称呼糜旸为鹿。

虽然在糜旸面前,沙摩柯表现的颇有礼节,若不看其外貌,沙摩柯就如一般汉族士人一般。

但那是糜旸与沙摩柯身份对等的缘故。

面对着五溪蛮族内的一切人,沙摩柯依然是那个生杀大权尽操其一手的绝世蛮王!

专属于蛮王的威严,不停地释放在这位族老身上。

这位族老想起了沙摩柯那血腥的上位史,充满血腥的回忆加上如今沙摩柯对其释放出的杀意,令他吓得魂不附体!

沙摩柯见这位族老已经有后悔之意,他便抬手将这位五溪族老扔了出去。

可怜身材在寻常人中也不算矮小的五溪族老,在沙摩柯绝对力量的压制之前,被他稍微一用力,就被扔出老远。

重重摔在地上的五溪族老躺在地上哀嚎不已,但他也就此绝了别样的心思。

他的这副下场,也吓坏了在场的其余五溪蛮中的人。

见自己“安抚”了人心之后,沙摩柯用一双虎眼横扫一圈在场众人后,便迈着大步领着他的一些族人,朝着军营外走去。

而这时在军营之外,已经来到糜旸身边的于禁也对糜旸献计道,

“观五溪蛮部众皆骁勇之辈,而彼等亦皆贪财好利。”

“主簿不如在宴席中暗伏精兵,于宴席上五溪蛮王酣醉之时,出伏兵击杀其。”

“五溪蛮王一死,数千蛮兵必人心震荡。

主簿这时再以重利诱之,这数千蛮兵定然大多会归顺主簿。”

“而后主簿再让关校尉出城辖制这数千蛮兵,这样主簿既可得数千部曲,又可除去一隐患。”

于禁来自中原,曾经身为曹魏前十重臣的他,对于刘备与孙权心中都有所轻视,更何况是这蛮人。

于禁正如沙摩柯所言的那些汉人中的肉食者一般,对着蛮人心中充满了不信任和鄙视。

因为这不信任与鄙视,令于禁向糜旸献计伏杀沙摩柯。

这类的事,以前在曹魏势力中时有发生,于禁很是驾轻就熟。

就不说他人,就说当年刘表平定荆州,靠的就是类似的计谋。

在听到于禁这个建议之后,糜旸终于明白过来,为何最后曹魏政权会被司马懿所篡权了。

而历史上刘禅主弱国疑,三代权臣辅政,却终没有篡位之举。

不提其他太高深的原因,就单单说在曹魏这种勾心斗角的风气影响下,

除非武侯那种失志不渝之辈,不然很少会有人不受这种风气影响,而变得自私自利起来吧。

于禁的这个建议,看似一心为公,但其实这件事中最大的获利者就是糜旸。

糜旸心思通透,于禁这是要把他往司马懿的方向发展呀。

对此,糜旸表示明确拒绝。

宁学葛师流芳百世,不为黑马遗毒千年。

糜旸对着于禁言道,“吾以汉中王之德望招来蛮王,而今吾若伏兵杀之,天下人该如何看待吾?”

“又会怎么看待汉中王?”

“况且蛮王乃义气之辈,为了助我,尽起族内精锐。

此等忠义之士,我若伏杀之,午夜梦回,吾无法心安。”

“汉中王待我恩重如山,吾又岂可做此不忠不义之事。”

糜旸特地在不忠二字上加重了语气,于禁也是心思玲珑之辈,他一下子就明白了糜旸的态度。

而且虽然糜旸没有对于禁进行怒斥,但他这时看向于禁的目光已经不再温和。

面对着糜旸的这表示明确拒绝的态度,于禁也适时不再言语。

这时沙摩柯也带着少数族人,到了糜旸身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32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