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糜汉

作者:酱油拌历史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章 糜旸献策

书名:糜汉 作者:酱油拌历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0

其实刚才糜旸心中也有些担忧,他担心糜芳会一怒之下,对其痛下杀手。

但幸好,糜芳虽说私德有亏,但还是一个慈父,对其的舐犊之情十分深厚。

见糜芳已经默认了他擒杀徐详一事,糜旸知道接下来是重头戏来了。

糜旸跪伏在地,问糜芳道,

“父亲乃大汉重臣,又何必私会江东来使呢?”

“若不是儿子提早发现了此事,此事若被大王知晓,后果不堪设想呀。”

糜旸利用自己的演技,很自然表演出了一个疑惑的儿子的模样。

听到糜旸的担忧之后,只觉将来已经暗澹无光的糜芳,突地放声大笑起来,

这时他已经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样子了。

糜芳笑声中充满了讽刺说道,

“若子成今日未曾捕杀那徐详,数日后,吾之主人是谁还尚未可知呢,我又岂会惧怕玄德知晓此事。”

糜芳在说完这番话语,糜旸“吓得”赶紧抬头,他用一副震惊的神色看向糜芳,

糜旸哆嗦着嘴巴,口中不可置信的言道,“难不成父亲与那江东来使,相商之事乃是.......”

看着糜旸没有说出口的那后半句话,糜芳这时已经不想在儿子面前隐瞒什么,

他为自己寻找的后路被“不知情”的宝贝儿子给亲自斩断,接下来只觉自己已经深险死地,他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呢?

“不错,那江东孙权想要再次奇袭荆州,而那徐详便是吴主孙权派来前来招降我的。

吾与其已经不仅一次会面。”

“而吾方才与其相商之事,便是待来日吴军兵临城下时,吾如何开城迎之一事。”

在糜芳将所有隐情告知糜旸后,糜旸心中一副了然,但他脸上却要装出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他双目通红,对着糜芳言道,

“父亲乃是大王元从之臣,数十年来从无二心,何苦今日有此想法矣!”

面对糜旸的这个疑问,糜芳只是嗤笑一声,他言道,

“为何?

因为那关云长辱我太甚!”

“关羽那厮向来轻慢士大夫,往日里对吾就诸多鄙切之语,这本来算不得什么。

为父自知为谋臣,无孔明那经天纬地之谋略,为武将,无关羽、张飞那万夫莫敌之气概。”

“关羽乃是玄德大将,与我相交亦有数十载,为了玄德之大业,关羽那厮往日如何轻慢我,我皆可忍受。”

“但他不该想杀了我。”

“今岁其起兵北伐,原定方略至多不过半年就回,但其连战连捷,威震华夏。

在他威风八面的时候,他不知道,吾在后方筹措兵马粮草有多么辛苦。”

“荆州已经不是当年刘景升治下的那富足之国了。

赤壁之战以来,荆州陷入三方混战,已经残破不堪。

加上我军如今只有江陵、武陵、零陵三郡,武陵、零陵二郡地处荆南,本为蛮荒之地,

这两郡往日之中自给自足尚且困难,又何谈筹集军资供给前方。”

“因此自关羽那厮今岁出征以来,吾一直以一郡之国力,供养其数万大军开销,这能坚持几个月,已经十分不易。”

“但就在上月,其又命使者向我要兵力,要粮草,军械,”

“今岁入冬以来,荆州已有疫情流行,吾江陵一郡又耗费所有国力供养数万大军近半年,哪还有什么兵力,粮草,军械供给前方。”

“吾只是将详情据实已告,关羽就认为故意我拖延军资,还放出话来,

“回来就将我治罪”

“他如此言语,为父岂可坐以待毙!”

糜芳越说越气愤,他边说边用手击打身下的床榻,以示自己心中的愤怒。

糜芳的话语让糜旸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糜芳所言大多与历史上记载不差,后世许多人都骂糜芳卖主求荣,但其实,糜芳只是卖主求生而已。

不过,糜旸如今穿越来了,可不想糜芳卖主。

糜旸在听完糜芳的言语之后,立即动情得开口劝道,

“建安五年,吾出生在汝南,那时大王领兵攻略许都,在兵危之时,依然为我赐名旸,意为日出之意。

而后吾及冠,大王又为我赐字,子成。

为君,他为臣下之子赐名赐字,这是德。

为主,大王在取得益州后,立即对父亲委以封疆大任,这是恩。

大王对我糜氏一族恩德深重,从未对我糜氏有亏,父亲纵使与前将军有嫌隙,但与大王何干?

大王从未负我糜氏一族,今父亲岂可负之。”

糜芳出于与关羽的恩怨想要投降孙权,但这与刘备无关呀。

糜旸知道糜芳乃是江陵守将,纵使他斩断了糜芳投降江东之路,可若是他不激起糜芳的守卫江陵之心,那么一切也是白搭。

而这只能从刘备对糜芳的恩义下手了。

听到糜旸提起刘备,糜芳脸上浮现惭愧之色,他的脑海中瞬间浮现起了一个宽厚的脸庞,那脸庞依稀在对其笑着。

见糜芳脸上已有惭愧之色,糜旸接着说道,

“兴平元年,徐州牧陶谦病死,父亲与伯父共同迎立大王为徐州之主。”

“建安元年,吕布乘大王与袁术僵持之时,趁机偷袭下邳,并虏获大王的妻子。

那时大王根据尽丧,犹如无根之萍,身边智谋勇武之士纷纷离去,

最后唯有伯父、父亲等寥寥数人对大王不离不弃。

而伯父将姑姑嫁给大王,又丧尽家财奴仆资助大王,使大王军势复振。

那时曹操施以离间之计,上表荐伯父为嬴郡太守,父亲为彭城国相,

但父亲与伯父都不接受,决意跟随大王,这时大王复兴汉室在望,父亲怎又起了背叛之心?”

说到这里,糜芳脸上的惭愧之色更甚。

糜旸接着说道,“建安二年,大王再次被吕布击败于小沛,父亲跟随其避难许昌。

建安三年,吕布派遣高顺等人攻破了大王据守的沛城,大王单骑避险。

父亲不避危难,几经波折,终与大王汇合。

建安五年,曹操亲自东征大王于徐州,大王战败,关将军被擒。

大王逃往青州,后父亲辗转千里带领着被打散的士卒,千辛万苦之下才与大王汇合,使大王不至于成为无兵之将。

建安五年,父亲跟随大王来到汝南,在这里与大王一起击杀蔡阳。

建安六年,曹操攻击大王,大王兵败汝南,父亲一路保护大王逃到新野。

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大军南下,刘琮投降,父亲跟随大王一起南撤。

在那场战役中,吾之兄姐,皆没于阵,父亲依旧不悔,继续追随大王。”

“这种种往事,皆是我自幼听大王讲述给我听的。

大王一日不曾忘父亲对其之忠义,

大王亦一日不曾忘其对我糜氏之愧疚。”

“可到了如今,父亲却要忘了初心吗?”

“在今日之前,世人谁不赞一句父亲乃忠贞之臣,难道今日父亲要因为一念之差,使我糜氏清誉蒙羞乎!”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数月前魏将军于禁之事,父亲当引以为戒。”

“当年曹操斧钺刀斧之威逼下,高官厚禄之利诱前,父亲皆不曾有所动摇。

而如今父亲竟要为了一时私怨,而背弃大王而去吗?”

“况且有大王在,纵使前将军想治罪父亲,大王也会尽力维护父亲的。

父亲何忧之有。”

正所谓当局者迷,糜旸话语刚落,糜芳已经掩面而泣。

从种种往事来看,糜芳对刘备的忠心母庸置疑,他之前就是被私怨给一时蒙蔽了心智。

人心都是肉长的,更何况要背叛一个追随了二十多年,如兄如主的人,糜芳心中本来就不好受。

如今被糜旸将往事一件件抖出,糜芳心中的后悔之意几可填城。

但大错已经铸成,糜芳深知他与徐详相通已经不是一两日的事,早已经是骑虎难下了。

纵使糜旸今日擒杀了徐详,徐详无法回去复命。

但在之前的联络之中,孙权早就知道糜芳已有投降之意,这无疑会十分坚定孙权奇袭荆州的心志。

看到糜芳掩面而泣的作态,糜旸知道,糜芳这时应该是开始后悔了。

其实糜旸之所以非要阻止糜芳投降东吴,不是他对刘备的忠心有多高,他一个穿越者,能对刘备有啥忠心。

主要是他知道糜芳在投降东吴后,别说在后世被人骂成狗了,就是今世,也深受当世人鄙视,

这其中就包括了吴人。

史书记载,一次,麋芳乘船出行,遇到虞翻的船,麋芳船上的人想要虞翻让开,向前喊道:“回避我们将军的船!”

虞翻则厉声说:“失去忠心的人,凭什么侍奉君主?使人失去两座城池,却称将军,可以吗?”

麋芳十分惭愧,关上船上的窗让虞翻先过。

后来虞翻乘车出行,经过麋芳的营地,官吏没有开门,虞翻的车马不能通过。

虞翻十分生气地说:“应该打开的关闭,应该关闭的打开,哪有这样做事的?”

麋芳听到后,更加羞愧。

由此两件事可知,糜芳在投降东吴后,生活肯定过得十分不如意。

糜芳都这样了,他这个在东吴毫无根基的人,在糜芳死后,那肯定是更不济。

但如果不背叛刘备,一直留在蜀汉的势力中,凭着糜竺、糜芳两兄弟往日的功勋,对刘备的恩情,糜暘身为开国元勋二代,那地位必定是杠杠的。

正是出于这种心理,糜旸才不想糜芳投降孙权。

在打破了糜芳的心理防线之后,糜旸知道时候到了,他当即对糜芳建议道,

“父亲勿忧,如今东吴尚未发兵,江陵还在我军手中,一切还来得及。”

这时糜芳已经六神无主,他下意识地问糜旸道,

“子成有何计策?”

糜旸先问糜芳道,“父亲之前与江东联络,可有信笺往来乎?”

糜芳听此摇头道,“之前为了保证事情不泄露,吾一向都是与徐详单线联络,并无留下什么信笺往来。”

听到糜芳这么说,糜旸瞬间放心。

糜旸说道,“今徐详定不能放回江东,否则来日吾父子无法向大王解释,唯有以徐详之人头,才能正吾父子之忠贞。”

说完后,糜旸接着说道,

“孙贼想袭我荆州,我料其已经准备日久,想来发兵就在不久后。”

“时不我待,当务之急,是务必要将这消息告知前线的关将军,令其有所防备,速速退兵,回守江陵。”

之前陆逊、吕蒙设下计策,令关羽掉以轻心,调了大批的江陵守军前往前线。

如今江陵城中兵力空虚,虽说江陵城池坚固,但兵力不足,是个十分大的隐患。

而关羽手中还有数万大军,一旦这数万大军回援,守住江陵不难。

而后糜旸继续说道,

“再者,父亲应当立即派遣使者前往蜀中求援,将孙贼意欲奇袭荆州一事告知大王,请其速速派遣大军援救。”

听到糜芳此言,糜芳不解,他言道,

“若要求以援兵,上庸刘、孟二将军更近,何不先向他们求援。”

但听到糜芳要向刘封、孟达二人求援,糜旸直接摇头。

刘孟靠得住,母猪会上树。

但他只是以刘封、孟达二人兵少为理由搪塞过去。

最后,糜旸言道,“父亲应当即下令,将南郡其余城池中的武器、粮草、守军全部调来江陵城中,

这既可坚壁清野,又可坚固江陵之守备力量。”

江陵乃是南郡城中最坚固,最重要的一座城。

其北接襄阳,南通荆南,西通巴蜀,只要江陵不失,那么关羽的数万大军就有一个退路。

而只要关羽的数万大军不失,那么江陵城就绝对丢不了。

至于南郡城中的其他城池,丢了就丢了,后期再拿回来就是了。

在糜旸说完这三件要紧的事后,糜芳频频点头,他当即要下令去办。

可他在一件事上犯了难。

那就是派遣何人去通知关羽,毕竟他与关羽不和由来已久,他怕关羽不信他所言。

糜旸看出了糜芳的为难,他当即抱手对糜芳言道,

“儿子愿往关将军军中。”

听到糜旸竟毛遂自荐,糜芳一时十分不愿。

他怕关羽因为他的缘故迁怒糜旸,但糜旸却笑道,

“吾乃汉中王所举孝廉,岂有孝廉不为父分忧之理邪!”

“况关将军乃明事理之人,定不会为难我的。”

在糜旸这么说之后,糜芳才堪堪放下心来。

糜旸自幼养在刘备身边,关羽看在刘备的面子上,想来也不会为难糜旸的。

说完糜芳当即取出自己的太守印信交予糜旸,令其可以在接下来的一路中通畅无阻。

而在拿到糜芳的太守印信之后,糜旸就要离去,可就在走到门口的那刻,糜芳的声音突然从后面响起,

“子成。”

一声子成响起,糜旸顿时止住了步伐。

“你切莫要以为为父是贪生怕死之辈,

吾,

吾只是怕,我若以戴罪之身死去,

你为罪臣之子,将来在大王麾下,将何以为凭呀。”

听到糜芳突然这么说,糜旸一时间有些动容。

他站立了一会,随后背对糜芳抱拳道,

“父亲且在城中安坐,有儿子在,定会保荆州不失!”

“吾糜氏当为大汉忠臣。”

说完后,糜旸当即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87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