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糜汉

作者:酱油拌历史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九十一章 刘备大怒(四更求追读!)

书名:糜汉 作者:酱油拌历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0

而这太子四友,除去糜旸目前不在成都之中外,其余三位都在成都中日夜陪伴在刘禅左右。

面对刘备主动要其品评,这四位如今成都城中最为显赫的勋贵子弟,许靖一时之间有些沉默。

这四位公子背后,都有着他惹不起的长辈在撑腰。

要是他一会的品评,改变了刘备对这四人的良好印象。

这件事一旦被这四位公子背后的长辈知道了,许靖一个在成都毫无根基的人,是惹不起这四位公子背后的长辈的。

刘备看出了许靖的顾虑,他对着许靖言道,“在君为君,其应无隐。”

“今日你所言语,入天地,你我之耳,将不会入第五耳也。”

听到刘备如此说,许靖最后才大着胆子品评道:

“关兴少有令问,颇具才干,然其体弱多病,恐寿禄不享。”

许靖的第一句品评就让刘备吃惊。

怪不得方才许靖会有所迟疑。

虽说他品评关兴品评的很到位,但也很不留情。

就他的这个评价要是被云长听到,云长不砍了他才怪。

在品评完关兴之后,许靖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刘备的神色,见其脸色无异样后,他才大着胆子接着品评其余三人道:

“张包雄壮威勐,四人中勇武最佳者。假以时日成长起来,定如右将军一般为当世勐将。”

“然其性格急躁,只可为将,不可为帅。”

面对着许靖的点评,刘备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示意着许靖继续说下去。

“赵统俨有父风,性格沉稳。然其沉稳有余,机变不足。”

“若令其筹措粮草,守卫城池当可是一方良将。”

“若让其临阵对敌,恐为敌方诡计所趁。”

在点评完赵统,轮到点评糜旸之时,许靖下意识得顿了顿。

其余三人与其多无太大关系。

但唯独这糜旸,乃是法正徒弟。

法正对其有提拔照顾之恩,因此许靖要斟酌下一下言语。

历经世事艰难的许靖,早已不如当年那般清高。

他深知点评人物既是目光的一种体现,也是人脉的一种扩张。

而在这四人当中,唯有糜旸与其有着一些渊源在。

在沉吟一会后,许靖才接着说道:“糜旸聪颖多变,睹事知机,有其师之风。”

“然其自幼养在殿下身边,未经战阵,性格稍显优柔,不如其师明断。”

“若殿下好生调教,糜旸将来于太子,就犹如孝直于殿下一般,将为臂膀腹心之属。”

而当刘备听完许靖对糜旸的点评之后,他不禁笑道,“文休何其不公也。”

刘备是何等老练之人。

许靖对其余三人都是有褒有贬,力求公正。

而其对糜旸虽然也如此,但是他在贬完糜旸之后,还特地提醒自己多加调教糜旸,就可令糜旸得到十足的成长,从而改掉不足。

这是何等的优待。

刘备一眼就看穿了许靖为何如此的缘故。

但人至察则无徒,刘备对有些事不想点破。

而许靖在刘备的那句话下,他也知道自己的小心思被刘备看穿了,他面目一红。

但他还是对着刘备说道,“殿下一直以来对糜旸都十分偏爱,想来也是如此想的吧。”

在许靖的话语下,刘备想起了那个他十分喜爱的后辈。

他不禁唏嘘道,“在这四子中,子成与公嗣有表亲之名分,故而其与公嗣最为亲近。”

“当年吾征战四方,无暇顾及公嗣,大多也是子成这个兄长替吾看顾公嗣。”

“子成之姑更是为了守护公嗣而死,当时她亦有孕矣。”

想起那个温婉的女子,刘备目光中充满了不舍的回忆,口中的唏嘘怀念之意更甚。

同时对那个女子,他有着深深的愧疚之情。

“而在这四子中,其余三子长辈皆因自身能力身居要职。

唯独子仲、子方二人,虽然此二人对吾有大功,但他二人才能不佳,并未执掌重权。

如今在吾麾下,此二人全仗我宠爱方有一席之地。”

“但来日吾若不在了呢?”“其余三子还能依仗长辈地位职务,那子成呢?”

“糜氏一族对吾恩重如山,吾非忘恩负义之人。

吾断然不会容许在吾离去之后,糜氏一族有败落的那一天。”

“故而吾在看出子成有成才之姿后,便将其日夜带在身边。

为的便是想将其教导成才,好来日能继承糜氏门楣,光大糜氏一族。”

“在贞儿生时,她便将子成当做亲儿一般。

为子仲,子方计,为贞人在天之灵计,吾对子成自然会多了些偏爱。”

“吾去年令子成回荆州,也是希望他能在荆州这个四战之地锻炼下性格,好让来日吾重用他。”

说道最后,情感丰富的刘备,眼中不禁泛起了些许泪花。

听着刘备的如此叙说,许靖不禁也理解了为何刘备一向对糜成那么偏爱。

如今的刘备离帝位只有一步之遥,但纵使他如何风光无限,他也不会忘了在他危难时,糜氏一族是如何倾尽全力帮助他的。

就在刘备与许靖私密对话的时候,围猎场中,几位功勋子弟也围成一起在吐槽某人。

因为如今正值冬季,山上动物本就稀少。

刘备为了不与民争利,所以在冬季时,他大多令刘禅在山下立靶习射而已。

此刻在刘禅不远处围在一起的几位功勋子弟,正是方才刘备与许靖正在点评议论的关兴几人。

只见脾气最为暴躁的张包,看着被许多益州世家子弟围成一团的刘禅,他不禁说道:

“这些趋炎附势之人,当年殿下入蜀之时,这些人是何等轻慢殿下。”

“如今见殿下愈发强大,竟开始恬不知耻的吹捧起太子来。”

“如此前倨后恭之态,实在令人作呕。”

而一旁的脸色有些苍白的青年则是附言道,“是极是极,特别是那个叫谯周的,最是无耻。”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太子四友之一呢?”

看着那个围着刘禅不停转悠的谯周,这个青年不禁啐了一口。

这个青年便是关兴。

最后性格最为沉稳的赵统则劝道,“罢了罢了,何必为这些人动气呢?”

可是张包在听到赵统如此说后,他用奇怪的眼神打量赵统道,“子成在的时候你可不是这样的。”

听到张包如此说,赵统慢悠悠地说道:

“有子成在,他可划计教训彼等。

今其不在,我等四友少了一人,对彼等又无法。”

“还不如等子成回来,到时候吾等再好好教训彼等,岂不稳妥?”

赵统的这番话瞬间让张包与关兴脸上,流露出赞同的神色。

三人这时一同回想起了当初斗鸡走马,不,行侠仗义的岁月。

想当年糜旸在成都的时候,他们四个好不快活。

要是有看不惯的事了,就由糜旸出头献计,而后张包负责实施,赵统负责断后。

最后一旦这件事闹到刘备那边去了,由体弱的关兴出面卖惨。

这样一连套举措下来,他们屡试不爽,百战百胜。

张包仰天长叹:“好想念子成呀!”

关兴附和:是呀。

“咦,怎么最近子成都没书信传来了?”

赵统:“可能是益州偏远的缘故吧,信件传输不及时?”

最后张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难不成那小子,被关将军之女迷住了?忘了我等?”

张包此言一出,另外两人有恍然大悟之色。

三人齐齐对某人啐了一声。

就在这三人在叽叽喳喳,议论一个负心好友的时候,被众世家子弟所包围的刘禅,似乎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他在对众世家子弟道歉后,抽身离开人群之中。

刘禅来到刘备身前,对着刘备一拜道,“父王,表兄去荆州已有一年,何时可归?”

越被一些阿谀奉承的人捧的多了,刘禅反而越怀念起对其真诚无比的糜旸来。

而方才沉浸在悲伤中的刘备,在听到刘禅的这个疑问后,他不禁笑问刘禅道:“公嗣可是想念子成了?”

性格单纯的刘禅面对刘备的发问,他自然的点了点头。

而在刘禅点头之后,刘备大喜。

他当即言道,“为父这就下令,令子成归蜀。”

说完,刘备正要命令一旁的许靖拟诏。

这时一位中年文士,却从射山的外围处来到刘备身前。

看到这人前来,刘备的喜色更甚,“子初快来,为孤拟诏。”

目前来到刘备身前的这人,正是汉中王刘备的尚书令刘巴。

但这时刘巴一脸沉重之色。

他在来到刘备身前后,对着刘备一拜,而后双手递上了一封军事急报。

“殿下,荆州前将军急报!”

听到刘巴这话,再看着刘巴脸上沉重的神色,刘备心中闪起了不好的预感。

他赶忙取过刘巴递上来的急报看了起来。

而在看完之后,原本满脸宽厚喜悦之色的刘备,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

“孙权该死!”

“孟达该死!”

“刘封该死!”

片刻之后,刘备的怒吼响彻在围场之中。

君王一怒,伏尸百万。

围场中众人不知道刘备为何发怒,但在其发怒后,所有人全都吓得跪伏在地不敢言语。

在他们印象中,刘备从没发过如此大的怒气。

那江东碧眼儿,此番触到大王的哪处逆鳞了?

因为刘备一怒,成都上空的风云似有所感,瞬间变得波诡云谲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17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