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权谋斗争

作者:柔情小丈夫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百二十章 潜秘道郭统领命

书名:三国之权谋斗争 作者:柔情小丈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8

且说赵舒下令放走文休,郭淮低声在其身后劝道:“文休作战勇猛,又与我军有杀父之仇,留下只是祸患,将军何不除之?”赵舒并不回答,只是回首问道:“伯济也觉得,我不该放他?”郭淮与文休交战多次,深知其勇,且父子二人俱忠于魏国,蜀汉既然要致力北伐,自然不该留其性命,乃点头道:“不该放。”赵舒遂不再答话,只是含笑望着文休远去的背影。郭淮见其不语,心中想问却又不便再问,眼看文休越走越远,好不着急。

“文休放得。”赵舒、郭淮二人转头看去,却是马秉稍微上前,施礼道:“属下斗胆,愿猜测大将军之用意。”

在西川之时,赵舒便常听郭淮书信之中,称赞马秉聪颖才智,可得大用。以赵舒与马良当年的交情,自是十分欣慰故人有后如此。到荆州之后,赵舒刻意观察试探,马秉果然如郭淮所言,遂带在身边参与军机。此刻赵舒故意不明言心意,也多是想看看马秉的反应。听到马秉这样说来,赵舒便点头道:“汝姑且试言之。”

当年马良故去之时,马秉年纪尚幼,只记得父亲丧失皆乃赵舒一手操办,心中感激不尽。后来拜在伊籍等人门下,年纪渐长,逐步接触荆州政务,听说更多关于赵舒的消息,更是敬佩不已,只望着有朝一日能再见这个传说中神一般的人物。此次郭淮北进,离间司马,攻陷樊城,乃至今日围歼曹休,都是赵舒之妙计,马秉佩服得五体投地之余,更庆幸自己能跟随这样的主公。

在赵舒鼓励的眼神中,马秉腹稿片刻,便朗声道:“文休虽勇,不过一人而已,何足惧哉?连郭将军也觉得文休不该放,哪曹休等人见其安然无恙回去,又该作何想?曹休虽败,但仍有数万士卒,力战并非上策,大将军此举不过是希望能让魏军能内部分化混乱,好从中得利。”

这几句话深得赵舒之心,不断点头示意。郭淮却又问道:“若能让曹休见疑,固然甚好。只是文休甘愿断后,代其死战,这等忠心,曹休若仍有怀疑,岂不有失本色风范?”马秉再看赵舒一眼,觉得这位大将军的眼光仍旧是在鼓励着自己,于是又道:“回郭将军,曹休刚被廖将军引诱至此,惨遭大败,自然再不敢轻信他人。即便曹休不疑,其部下也多会进言。再退一步,就算文休回去,不被猜忌,但大将军之高义也能扬播于天下。以区区文休一命,换取天下人望,也并不算亏。”

等马秉说话,赵舒乃哈哈大笑,上前轻拍其肩,道:“季常谦谦君子,怎么能有如此精明的孩儿?汝方才所言,尽得吾心。”马秉得赵舒夸赞,顿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兴奋固然兴奋,不免有些慌张。张口想要说几句感激的言语,抬眼见赵舒满面含笑,于是想乘机达成心中夙愿,急忙翻身下马,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

“这是何意?”赵舒也跟着下马,伸手欲将马秉搀扶起来,却听他道:“属下有一事,还望大将军成全。”赵舒初来三国,最先交到的朋友便是马良,而其后马良之死,也算是十分的壮烈,所以对马秉有着特别的感情,愿意为马良培养出一个扬名天下,青史留名的后代。听到马秉开口相求,虽然还不知究竟是什么事,赵舒却已经答应道:“但说无妨。”

马秉还不及开口,郭淮在旁早先笑道:“恭喜大将军喜得高足,恭喜马世侄拜得名师。”马秉听后,也再拜道:“多谢恩师成全。”赵舒当即明白马秉所求,乃是欲拜入自己门下,顿时有些哭笑不得。当年为了能用子为质,让李严、蒋琬二人不生异心,不得已收了李丰、蒋斌当弟子,现在已经后悔的要命,却没有想到马秉又要想拜入门下。

就赵舒而言,收了两个弟子,一不教人读书写字,二不教人武艺军略,不过是挂名而已。现在两人都已经长成,特别是李丰已经是二十好几的人,下巴上的胡子不知是赵舒的多少倍。与赵舒那张不变老的俊脸比起来,走在一起,哪里还像是弟子?活脱脱的一个老大哥。听着比自己还成熟的李丰口口声声喊“师父”,赵舒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今马秉虽然还是白脸后生,再等几年之后,还不是跟现在的李丰一样?赵舒岂不是又要忍受着一个看起来比自己还老的人,叫自己师父?想到此处,赵舒是万万不愿再收下马秉这个弟子,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婉言拒绝?

马秉却并不知道赵舒心中已经转过这样多的念头,仍旧叩拜道:“弟子拜见恩师。”赵舒急忙拿双手将其搀扶而起来,道:“吾与汝父乃生死至交,若如不嫌弃叫吾一声世叔便是,吾却没有本领收汝为徒。”这“世叔”二字看起来比“师父”要亲热些,但赵舒身为朝廷大将军,位高权重,马秉怎么可能时常挂在嘴边?正如郭淮等人,以前还能与赵舒称兄道弟,但现在却都喊的是“大将军”。赵舒这样说来,便是想免去被人再叫“恩师”的尴尬。

马秉一心想要拜入赵舒门下,连郭淮都能看出来,其心之诚,自不用言语。却不曾想到,赵舒会不答应自己的请求,若说赵舒不收弟子也还罢了,可他偏偏收下过李丰、蒋斌二人。马秉这满腔的热情,顿时化为乌有,但他向来要强,见赵舒不答应,便不再恳求,神色之间的不快也是一闪而过,改口道:“多谢大将军不弃。”

马秉脸色上的丝毫变化哪里逃不过赵舒的双眼?明白对方是以为自己厚此薄彼,有所不悦。赵舒却不便多作解释,更不能将自己怎么都不变老的苦衷告诉马秉,只得再道:“日后你我便是一家人,不需如此客气。”马秉再拜言谢,却难掩心中的那一丝失望。赵舒出尔反尔,没有能答应马秉的请求,不愿在此事上多作纠缠,乃改口传令,使郭淮派人远远跟随在文休等人之后,大军休整一日,随后而发,直等文休入城之后,便准备攻打樊城。

白天强攻半日,汉军虽然刚获大胜,士气正锐,却也没有占到多少便宜,毕竟曹休部下的兵马也都是曹魏的精锐,凭借着樊城之固,殊死抵抗,双方都损失不少。望着樊城高大坚固的城墙,赵舒又不禁回想起当年,水淹七军,收降于禁,这都已经是九年前的事情。那个时候蜀汉的五虎上将皆在,国势日隆,曹魏也是名将如云。如今蜀汉固然再无当年那般的先锋大将,而曹魏都督曹休却又哪能与号称铁壁善守的曹仁相比?樊城破灭,也就只在今夜而已。

郭统退出樊城乃是诱敌之计,在出城之时,已经受计在城中挖有一条秘道,直通城外。赵舒强攻樊城一则疲惫魏军,二来也是疑惑对方,让曹休觉得自己只有强攻一途。回营之后,诸将各回帐休息,准备夜间再行攻打,只余郭淮父子在中军帐中。秘道为郭统所挖,潜入城中内应,自然非他莫属,部下选取的三百死士也都在帐外侯命。

潜入城中得手肯定是大功一件,但危险性也相当之高,赵舒有意改派别将前往,郭氏父子却再三不肯。赵舒只好亲自置酒,为郭统壮行,其余军士也都赏有肉一斤,酒半瓶。当年离开荆州之时,郭统还是个半大娃娃,现在却已经成长为一员虎将,赵舒将酒杯举到郭统面前,道:“今夜之战,成败皆在少将军。吾敬酒三杯,望少将军马到成功。”郭统将酒一饮而下,朗声答道:“末将定不负大将军重托。”

赵舒虽然容颜不改,但经历这么多年的杀戮,心境却已经老了。看着郭统、马秉这样的少年英雄,才觉得血液还能沸腾起来。三杯酒敬完,赵舒复向着郭淮道:“伯济可还有话交代?”郭淮随手取过酒杯,满斟一杯,双手奉至郭统面前,道:“为父也敬你一杯。”郭统见父亲如此,急忙拜伏在地,道:“孩儿不敢。”

“起来。”郭淮道:“为父敬你,乃国事。此次入城,你肩上担子不轻。为父也没有别的交代,只有一句,性命可以不要,但樊城的城门却必须给为父打开,为父亲自带兵在外接应。汝可能做到?”郭统遂答道:“孩儿定当死战,若不能完成任务,决不回来见大人。”说完又将郭淮敬酒喝下。才再对赵舒、郭淮二人道:“大将军,父亲,末将这便去了。”乃转身出帐。

赵舒、郭淮二人互望一眼,也都跟着出来,就见三百死士已经整齐列队。郭统再对着二人一礼,便带着部下缓缓里去。赵舒明明看着郭淮眼中的不舍,乃上前轻拍其肩,想要宽慰几句,却又说不出来。郭淮明白赵舒的心意,当即强笑道:“末将征战多年,生死早看得极淡了。”赵舒知他是口是心非,只得道:“少将军武艺不凡,定能达成使命。你我二人还是早作准备,好接应入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15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