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权谋斗争

作者:柔情小丈夫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百零五章 夺政权密谋弑君

书名:三国之权谋斗争 作者:柔情小丈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8

严鹏听赵舒说要修改一番,便又提笔等赵舒说话,不想赵舒是这么一句,停笔在半空不落,犹豫问道:“将军可否再说一次?”赵舒又将刚才所言再说了一次,严鹏确定没有听错之后,才又问道:“将军所言似乎不通,若能生擒孔明,自然能取其首级,怎么会取首级赏赐更重?”

赵舒瞟一眼刘备,冷然道:“我本来就只想要他首级,陛下以为如何?”刘备脸色陡变,喃喃道:“就依爱卿。”赵舒又对着刘备行了一礼,道:“既然陛下认同,微臣就亲自去办理,就此告退。”说完又带着众人出来。

刚出宫门,桓易上前低声问道:“现在孔明已经潜逃,将军是否将要处置陛下?”赵舒转而笑道:“此番入成都,觉得太子乃是英明年少之主,何不辅之?”看着桓易也满面微笑,赵舒心也甚感高兴,现在终于是熬出头了,于是又道:“能有今日之成功,桓大哥与伯济都居功至伟,吾绝不敢忘。”桓易略微收敛笑容,道:“某随将军,非为功名,只求无愧恩义。”赵舒伸手拉着他,大声道:“走,去我府中痛饮一番。”桓易看着赵舒胸前伤口,迟疑道:“将军伤势”赵舒爽朗地笑道:“无妨,有升平和天涯在,只要有口气,就断然不会死。”言罢,众人都是大笑。

及至将军府邸,魏延已等候多时,他职在汉中,是以不曾随我一起进宫面见刘备。见赵舒前来,魏延便急忙上前询问刘备态度,桓易代为转告后,才一起入内。此刻多日的权力之争,已经接近尾声,又难得众人聚在一起,当即命人奉上酒菜,一起欢饮。魏延与赵舒虽是旧交,与桓易等人却很生疏,借此机会也好让他们多亲近亲近。

赵舒只饮了几杯,就觉得伤口隐隐作痛,只好向众人告罪,让人将赵舒送回后院房中。关凤也得知我受伤之事,早等候在此。等家将退下之后,关凤上前问道:“这此不会也是假的吧?”赵舒苦笑道:“你看像吗?”

关凤叹了口气,埋怨道:“你就是不肯听我之言,不然哪会生出怎么许多灾祸。”赵舒拉着她的手,轻声道:“从今以后,我都只听你的。”关凤白了赵舒一眼,又问道:“听说孔明不见踪影,可有此事?”见赵舒点头承认,便又道:“既然你已经大权在手,就不必再赶尽杀绝,放他一马吧。”

难怪别人常说妇人之仁,关羽之死与马谡泄露其行踪也不无关系,孔明也是罪责难逃,不想关凤居然会为他求情。赵舒知道关凤只是想试试自己的心意,想知道赵舒究竟怎样处置刘备父子,乃道:“此番去成都,见到太子殿下,真是英明之主,我会尽心辅佐,助他成就霸业。”关凤听了之后,也不论真假,将脸轻轻贴在赵舒面上,低声道:“谢谢。”赵舒闻着淡淡的幽香,顿时觉得身体舒畅,只可惜有伤在身,不能有所表示。

第二天,吴班自巴东城而来,带着确切消息,孔明的确不知所踪,吴懿正在巴东整理军务,李恢,马岱,张嶷等人都一同前来白帝城中。赵舒忙命魏延起身前往与吴懿一同整编军队,先召张嶷入内好声安抚嘉奖一番,又让马岱入内。

马岱与赵舒也颇有几分交情,当年法正作乱,就是他往来成都荆州之间替赵舒和马超传递消息。如今再看到他,又不觉让赵舒想起马超的英姿,连声叹息。马岱也知道赵舒是怀恋其兄,也不禁双目微红,道:“家兄在成都所孔明所迫,望将军不至,终吐血而逝。在天英灵得知将军使孔明畏罪而逃,也必感欣慰。”

“将军放心。”赵舒十分坚定地说道:“吾已命人将缉捕诏书分发各郡,必当取孔明首级至孟起灵前祭奠。”马岱再拜道:“多谢将军。”赵舒挥手示意他起来,又道:“孟起临终曾有书与吾,待回成都之时,自当另有升迁。”

马岱脸色微微一变,问道:“兄长临终有信送与将军?末将却如何不曾知道?”赵舒答道:“此事孟起做得十分机密,想是恐孔明知晓,书信是一名叫萧贲的忠义家将送来,以后可让他与将军共事。”

“哎呀,将军错了。”马岱顿时连声叫苦,赵舒大感不解,急忙问道:“何处错了?”马岱乃道:“那萧贲原是兄长部曲,只因后来触法受责,便对兄长怀恨在心,早被孔明收买。兄长之死,十之**便与此人有关,将军岂可信他之言?”

当日萧贲带着马超亲笔书信前来,赵舒便不曾多问,深信不已,哪知居然是这等人物?赵舒狠狠敲打了自己脑袋一下,懊悔道:“如此说来荆州还有些危险,怎会这样?”马岱上前道:“将军,此人忘恩负义,害我兄长,请将军恩准,让末将这就赶去荆州斩杀。”

赵舒急忙点头答应,随即让人取过纸笔,修书一封,递与马岱道:“荆州郭淮不得我消息,不会听凭将军拿人,有此书信可助将军报仇。此事宜急不宜缓,将军这就出城,再去让桓易将军拔五百轻骑随同前往。”马岱接过书信,急忙转身离去。

赵舒顿时心中大乱,荆州守军有几千都是赵云原部,而且武陵还有邓芝一些兵马,加上萧贲为内应,对郭淮是大大的不利。孔明莫非就是去了荆州?真是如此可就大事不妙,赵舒急忙对着外面喊道:“快,唤叶枫进来。”

片刻之后,叶枫匆匆跑入,进来就问道:“将军伤口又发疼了么?”赵舒连连挥手道:“不是, 不是。你现在马上去选些精锐士卒,沿荆州方向追捕孔明。即便寻不见他本人,你也直奔武陵郡,将邓芝好生监视,一旦发现有不轨之举,或者与孔明联系就地刺杀。”

叶枫答应一声,却迟疑问道:“属下去后,将军伤势”赵舒急道:“有升平在,你还不放心么?事情紧急,你需得十分用心。”叶枫见赵舒说的郑重,便不再复言,匆匆转身出去。行止房门正与迎面而来的桓易撞个满怀,告了声罪,又快步离去。

桓易见叶枫行色匆匆,满脸不为不解,上前问道:“又出了何事?”赵舒见他前来,正好询问马岱兵马的事情,乃道:“马岱将军可向你请调兵马?”

“某正是为此事而来。”桓易答道:“马岱声言是奉将军之命,前往荆州,点了军马便急急而去。某担心荆州生了什么变故,是以前来询问将军。”赵舒重重叹息道:“都是我一时大意,轻信于人。”于是将萧贲之事详细说与桓易,道:“马岱此刻便是要是替其兄长报仇。”

“哦。”桓易听后淡淡答应一声。赵舒看他似有言语要说,便道:“大哥有话直说无妨。”桓易点了点头,踱开两步,忽然转身道:“将军方才说自己错在轻信于人,如今又何尝不是轻信马岱一面之词。”

这一句话便又像当头给赵舒一记闷棍,抬眼望着桓易,半响没有说出话来,他言下之意思,便是马岱在说谎,可是这样诬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萧贲对他有何好处?除非赵舒不敢再想下去,再继续按着这个思路想,务必会让赵舒想到亲情远远不及荣华富贵。

桓易又继续道:“在荆州某与萧贲虽不曾过多接触,却怎么看也不像是卖主之人。再者他在荆州都是居住在将军府上,若真有不轨之心,要取将军性命机会良多。反观马岱,既然明知其兄是为孔明所害,却为何还要再他帐下效力?”

“或者,或者是孔明故作姿态,好避去嫌疑。”赵舒自己都觉得声音乏力,解释的牵强。桓易冷哼一声,道:“就算孔明是这样想法,马岱也这样想?反正若换成是某,即便性命不要,也不会在自己的仇人帐下效力。”赵舒点了点头,有气无力地问道:“大哥之见,现在该当如何?”桓易快走两步,道:“某去追他回来。”话音落地,人早出门外。

赵舒本有伤在身,只是在自己房中接见众人,此刻更觉浑身乏力,倒在榻上。马岱,马超的族弟,血浓于水,怎会是这样?马超临终之前,还不忘修书前来托付:“超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阁下,非要为官为将,得于田舍翁足矣。余无复言。”想到这几句话,赵舒猛然再坐起身来,马家世代公侯,马超怎会拜托自己让他兄弟“非要为官为将,得于田舍翁足矣”,莫非真是有不妥之处?

时间缓缓而过,赵舒也不住的咀嚼马超的这几句话,越发觉得马岱可疑,只望桓易能追回他,不要枉杀好人。好在马岱并没有离开多久,桓易终于还是将他追赶回来。进门之后,马岱一脸的疑惑,问道:“将军又将末将唤回,莫非还有事情吩咐?”

虽然不能再听信他的一面之词,但并不是就说他一定有问题,赵舒只好淡笑道:“吾仔细想来,陛下不日便要移驾回成都,将军在此别有重任。萧贲之事,吾已另派人前往。”马岱急忙道:“此人害末将兄长,必欲亲手杀之,望将军成全。”

赵舒点了点头,道:“将军心意,我也十分了解,会命人将萧贲押送成都,亲到孟起墓前祭奠。现下就请将军安心在白帝城中住下,改日再托付重任。”不等他再开口说话,又接着道:“吾剑伤未复,不能久坐,将军且先下去休息,一应事宜可与桓将军商议。”听赵舒下了逐客令,马岱只好无奈退下。桓易便上前问道:“此人究竟如何处置?”

一切都只是猜测,并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赵舒道:“暂时就让他在白帝城中,多使人监视其行止,立刻派人去荆州调萧贲过来。就说夫人思念统儿甚切,让他与安国护送傅俭,关统等人前来白帝,以免生疑。”桓易领命退下,此事就算暂告一段落,可在赵舒心中仍十分伤感。萧贲跟赵舒也有些时日,正如桓易所言,怎么也不像是卖主之人;而马岱又是马超族弟,任他们两人中谁对马超不利,在赵舒来说都不愿意接受。

蜀汉帝国从最开始的关羽,法正,孔明和赵舒四个实力派系,经过多年争夺,终于以关,法二人横死,孔明出逃的结局告终。对赵舒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最满意的结果,但权势越重,就越是高处不胜寒,不敢再有丝毫大意疏忽,很小的一个错误,就能导致自己或者下属,亲友的性命不保。

虽然已经确定孔明已经潜逃,且也广发缉捕文书,但白帝城禁仍然未解,而赵舒,桓易,严鹏也更没有丝毫松懈下来。城中虽然看似十分的平静,却是在酝酿着另外一件更为重大的事情。赵舒虽然没有接受严鹏的意见,与孔明合作,共治蜀汉,但并不影响赵舒和他之间的默契。严鹏需要的也并不是孔明,而是一个强大的政权,一支精锐的军队,目的只有一个,铲除江东孙氏。赵舒曾问过他与孙家的仇怨,严鹏却都顾左右而言他,不肯明言。不过从他的姓氏,赵舒也能猜出一,二。当年孙策借兵平定江东,曾有豪强严伯虎兄弟举兵抵抗,兵败身死,大约便与严鹏有些关联。

赵舒的伤势在严鹏妙手之下,也渐渐好转,基本可以自己下榻行走。当日治酒庆贺,只召严鹏,桓易二人前来。严鹏虽然不谱军略武艺,但长于算计,对赵舒此事心意也甚为了解,几巡酒后,乃密谓道:“将军今日召某二人前来,心中莫非也下有决断?”

赵舒淡淡一笑,并显露声色,问道:“两位意下如何?”桓易看了赵舒一眼,答道:“事已至此,并无路可退。”严鹏也道:“事宜早不宜迟,迟恐再变。”

既然都是如此说话,赵舒也点了点头,便将心中所想,缓缓说出:“夺取蜀汉权柄之后,自然要准备入主成都,而成都的那大群腐儒与我是友是敌,还不能分清。刘备毕竟是开国之君,威信仍在,振臂一呼,必然还是响者云集,虽然这些人没有兵权在手,但我总不能将整个朝廷官员都全部换成新血?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入主成都的时候,带回去的最好不是刘备本人,而是一口棺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684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