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

作者:扑街坐家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18章 太平宰相

书名: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 作者:扑街坐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4

皇上一定是看到十分精彩的文章,才会这般开心。

到底是谁写的呢?

这次不仅是朝臣好奇,就连考生们也十分好奇。

每个人都在心中暗暗祈祷。

“一定是我。”

“必须是我。”

“肯定是我。”

“老天爷,求你了,是我吧!”

……

欧阳修内心也没有确切的答案,不过肯定是在曾巩或者苏轼之间。

赵祯从龙椅上站起来,用手指着苏轼。

他说道:“苏轼,朕十分欣赏你的所思所想。”

苏轼愣住了几秒钟,立马站起身来,“谢官家垂爱。”

“朕没有想到,你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才学,我大宋真是人才济济啊!”

王珪内心暗自一喜,这一次他算是押对了人。

苏轼如此受官家器重,要是能够和他一边,简直是如虎添翼。

不过王珪目前还不知道,他侄子把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一定要拿下苏轼。

“管家谬赞了,苏轼不才。”

“你就不要谦虚了,朕看过你文章,有个典故朕都不知道。你这要是才疏学浅,岂不是说朕更是才疏学浅。”

王珪立马上前替苏轼解围:“官家,新科进士,难免有些莽撞。他肯定不是这个意思。”

苏轼也立马回道:“对,官家误会了。只是家父教导我,在外一定要谦虚谨慎,切不可太过张扬。”

“你的意思是其实你并不喜欢这样。”赵祯问他。

苏轼鞠躬对赵祯说道:“有一点吧!”

“哈哈哈……好你个苏轼。”

苏轼也对着赵祯笑了笑,心无城府。

“苏轼,朕来问你,你文章之中关于尧的典故出自哪里?”

朝臣中的很多人都看向苏轼。

这个问题可不是皇上一人不知道,他们都没有答案。

苏辙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大脑一片空白。

他的内心直呼:“完蛋了,完蛋了。”

其实书上压根就没有这个典故。

当初苏轼在考场上,随便编了一个。

今天皇上问起,要是苏轼说出实话,那可就是欺君之罪。

欺君之罪可是大罪,要杀头的。

仕途还未开始,便就要结束。

可要不说,也是欺君之罪。

前后都是一个死字。

苏辙内心中骂了苏轼一万遍。

好端端的编什么编!

苏辙的汗水大颗大颗的滴在桌子上,他看苏轼。

发现苏轼倒是气定神闲。

苏辙方才安心一些,其实这个问题他们之前准备了一应对之法。

苏洵叫苏轼说,这个典故是在眉山家中一本典籍中看到的,不过因为眉山潮湿,典籍现如今已经损坏。

这样一来,便可化险为夷。

毕竟无凭无证,也不好治罪,这样一件小事情也不会有人去深究的。

苏辙全神贯注的看着苏轼的嘴巴。

希望他快快说出之前准备的答案。

苏轼笑了笑,对赵祯说道:“管家,那个典故是我先编的。”

此话一出,群臣哗然。

苏辙真的想原地爆炸,这怎么还能自爆呢?

苏辙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站起来,“官家恕罪,我这个哥哥生性有些顽劣,这次真的不是故意的。”

立马就有大臣反驳,“官家,这可是欺君之罪,欺君之罪啊!”

赵祯一下犯难了,心里暗想这苏轼为何如此头铁。

“你不知这是欺君之罪吗?”赵祯问苏轼。

他倒是想天听苏轼怎么说。

苏轼不卑不亢,娓娓道来。

“我在答题的时候,是想找例子和典故论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不想为了用典才去用典。”

苏轼说完后,欧阳修站出来替他辩解。

“官家,看来苏轼只是在灵活运用知识,懂得变通,还会举一反三,这何尝不是优点。我大宋也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才。”

王珪一看,欧阳修又要来和他抢人。

自是不甘示弱,他也站出来说:“欧阳修大人说得有道理,臣也觉得。”

赵祯又看向苏轼,苏轼继续对赵祯说道:“其实我没有欺君,历史的事情,不可能尽数都写进书中,就算都写了,书籍也不可能都保存下来。”

“依我之见,这件事情虽然没有在史书上记载,不过依我们对尧的认识,他一定做过那样的事情,他一定多次宽容过犯人。只是史书没有记载下来罢了。”

苏轼说完,赵祯的脸上挂满了微笑。

“你说得不错。”

接着韩琦、胡宿、范镇……

很多人都为苏轼求情,大臣们看着这局面,也不再有反对的声音。

等赵祯看完卷子后,他对每个人的文章都做了点评。

君臣之间也聊了很多。

赵祯看苏轼和苏辙,确实是越看越喜欢。

“你们应该也累了,今日朕就在这文德殿设宴款待诸位。”

不一会,很多宫女端着美味佳肴来到了大殿。

美味的饭菜陆续上来。

赵祯说道:“你们但吃无妨,不过朕今日就不安排歌舞酒宴了。”

饭桌之上,所有人都能看出赵祯对苏轼的不一般。

几次叫苏轼的名字,给他说哪些菜好吃,还让他以后经常来宫里用膳。

结束之后,考生们陆陆续续离开了皇宫。

大臣们也回到了府中。

赵祯兴高采烈的跑到了曹皇后的寝宫。

曹皇后看见赵祯如此开心,便问他:“官家今日有何事如此开心?好久没有见你这么开心过了。”

“哈哈哈……朕今日为子孙后代选了两个太平宰相,你说朕能不高兴吗?”

“我倒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居然能得到官家如此赞誉?”

“他们两个文采过人,德行兼有,如此年轻便能有如此胸襟,只要稍加历练,一定能成为我大宋的中流砥柱。”

“那我可就要恭喜官家了,不知他们两个叫什么名字?”

曹皇后问道。

“说来也巧,他们两人竟然还是兄弟,哥哥叫苏轼,弟弟叫苏辙。想必他们以后一定能成为一段千古佳话。”

“如此人才,真是难得。他们这么年轻,肯定还没有娶亲吧!”

赵祯自然明白曹皇后在想什么,其实他也有这样的打算。

“这个朕还不知道,等以后再慢慢了解,皇后莫要着急。”

赵祯说完便离开了曹皇后。

曹皇后问身边的小太监和宫女,“你们今天可有看到那苏家两兄弟。”

“回禀皇后,今天用膳的时候我们看到了。特别是那个苏轼,官家可关心他了,和他说了好多话。”

小宫女一脸八卦的说着。

“那你肯定看清楚了他们的长相。”

“看清了。”

当时还是我去给他上的菜。

“怎么样?”曹皇后问道。

“那位公子实在是有礼,他这个新科进士对我可礼貌了。一直笑脸相迎,彬彬有礼。”

曹皇后也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还知道什么,继续说来给本宫听听。”

小宫女没有想到今日居然可以和皇后说上这么多话。

她认真想了想,继续对曹皇后说:“他确实很有才华,字也写得极为好看。官家可是亲口夸赞了他的文章和字,人也长得很帅。”

“你确定长相也很俊俏?”

曹皇后有些不敢相信,一个人内在如此有才华就算了,结果外在还不差。

又有一个如此聪慧的弟弟。

都说老天爷是公平的,看来有时候也并非如此啊!

小宫女仔细回想了苏轼的长相,思考了一会确定的说道:“苏公子确实长得很帅,人也很高大,还总爱笑,脸上的两个酒窝特别可爱。”

“他有多高?”

“差不多比官家都要高出一个头了,站在大殿之上,只有他一人气宇轩昂,丝毫不胆怯。”

“行了,本宫知道了。你下去领赏吧!”

小宫女屁颠屁颠的走了出去。

领到赏钱的她,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不过她也确实应该开心,这赏钱已经能抵她半年的月钱了。

小宫女拿着钱,说着:“这苏公子啊!简直就是我的大贵人。”

曹皇后倒是越发好奇这苏轼。

苏轼自己倒是不知道,一天之内自己的已经成为了汴京炙手可热的人物。

张惇和曾巩都围着苏轼,恭喜他今天获得了官家的垂爱。

基本都是些客套话。

苏轼心中也十分高兴,请他们去吃了顿便饭。

吃完后,他们都走了。

只有苏轼和苏辙还在饭桌之上。

“弟弟,来,我敬了你一杯。”

苏辙好爽的端起杯子,“好,我们兄弟二人干了这杯。”

一饮而尽。

苏轼接着说:“我真的没有想到,短短几日你我兄弟二人便直上青云,未来我们定要干一番大事业。”

“对,我们要为大宋的百姓做点什么。这一路走来,到处都民不聊生,我们真的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弟弟说得对,等我们当官了,一定要做一个好官。要让大宋子民都活在幸福之中。”

“活在幸福之中……”

兄弟二人都醉得不轻,苏辙迷迷糊糊重复着苏轼的话。

没说几句便彻底醉了,趴在桌子上睡了过去。

苏轼看苏辙倒了,脑海中最后一点意识也没了。

兄弟二人在汴京城的酒楼喝得大醉,睡得也香。

酒楼外面,到处流传着苏轼今天在文德殿的传说。

一时之间,欧阳修不再是炙手可热的话题。

取而代之的是苏轼。

苏轼的文章也在汴京城中流传开来。

街边的小商贩们,一边卖吃食一边卖苏轼的文章。

来来往往之人,都在看苏轼的文章,都在讨论苏轼。

他们都很期待未来的苏轼到底能官居几品?

苏轼做了一个美梦,在梦中他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官服。

他亲自到地方为官,终于可以大展拳脚,终于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了。

苏轼做的这个梦很美,也很长。

他都不想醒来。

苏洵他们则是等得很着急。

按理说,殿试之后,他们两个就算走回来,也应该快到了。

欧阳修大人退朝之后,并未直接回府,而是去其它地方处理公务了。

苏洵问陆子阳:“他们怎么还不回来?”

“对半出去吃饭了,听说今天苏轼在官家面前表现得很出色。那些同僚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要与苏轼和苏辙攀交情,肯定请他们吃饭去了。”

苏洵笑了笑,“你看看老夫简直糊涂,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没有想到。还是子阳你聪慧。”

“哪里的话。您只是太着急见到他们了。”

天下做父母的,看着自己的孩子有如此成就,哪一个不骄傲呢?

大文学家苏洵自然也不例外。

他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小跑去了书房。

去的路上一直念叨着:“这件事情一定要写信告知眉州的亲朋好友,必须先给夫人写一封,哈哈哈……对了,张大人也得给他写……”

巢谷看着苏洵远去的背景,有些吃惊,“没有想到苏父还有这样一面。”

陆子阳轻拍了一下他的头,“等你以后做父亲你就明白了。”

“做父亲?”

巢谷头上几个黑人问号,这题确实有些超纲。

“总之就是以后你便知道了。”

“切,我都还未成亲。这事情对我来说太早了,倒是你,你年纪这么大,为什么还不成亲?”

“我哪里年纪大?”陆子阳很是不服气。

“还不大,你是我们四个中年纪最大的,我要到你这岁数,估计真的当爹了。”

“我们那里成亲都晚。”

“不行,你现在已经在我们这里生活了。不能按照你们当地的风俗,你要入乡随俗,等苏轼他们安顿下来后,我就让苏父给你安排一门亲事。”

“不要。”陆子阳干脆的拒绝。

“为什么?你长得这么帅,还这么聪明,不成亲,简直是暴殄天物。”

“我有病,不适合成亲。”

“病不是治好了吗?”

“又得了新的病。”

“什么病?”巢谷一脸关切问道。

“恐婚。”

巢谷第一遍没有听明白陆子阳说的什么意思,接着又问:“什么病?”

“恐婚。”陆子阳一字一顿对巢谷说。

生怕他没有听清楚。

“什么玩意?恐婚是什么病,为什么会得这种怪病,子阳兄,你不要灰心,一定可以治好的。”

“治不好。”陆子阳看巢谷一脸严肃,有点想逗逗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32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