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

作者:扑街坐家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16章 调查

书名: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 作者:扑街坐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4

刘几看到禁军心中十分开心,他心想肯定是事情闹大了。

官家肯定知道了,所以特地派人来帮他们。

看着救兵来了,刘几躺在地上呻吟不止。

结果这些禁军都没有多看他们一眼。

禁军走进去迅速将场面控制住,接着禁军统领开始说话。

“官家口谕,所有人听着。”

禁军说完后,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官家说了,所有人不得聚众闹事。有冤情不服气的要用正规的手段,莫要用这种极端的办法。这里毕竟是汴京,是皇家之地,不是乡野蛮荒之地。所有人都散开,违令者将带回衙门听后发落。”

禁军说完后,刘几心中委屈至极。

他看了看李学士的尸体,暗自做了决定。

无论如何他一定要为李学士讨回公道,他必须为太学讨回一个公道。

在禁军的高压之下,所有人都散开了。

欧阳修对禁军统领表达了感谢。

他回欧阳修:“大人不必谢我,是官家的意思。今天的事情官家已经知道了,现在很多人都在弹劾你。”

“官家现在应该很头疼吧!”欧阳修自然知道这次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确实,官家让你现在立刻去宫中找他。”

欧阳修不敢耽误,他将苏轼他们安排在府上。

让他们在这里等他回来。

而他换上朝服之后,立即进宫去面圣了。

在赵祯的寝殿,他来回踱步不止,眉头上写满了愁云。

看见欧阳修之后,他说道:“坐。”

欧阳修恭敬的拜了拜赵祯,接着坐了下来。

“官家都听说今天的事情了。”

“早朝不久,便有人来弹劾你。说你逼死了李学士,他当真死了。”赵祯有些头疼的说道。

“确实死了,他当着众人面,跳进了汴河,这件事情臣有罪。”

欧阳修从椅子上起来,接着跪在了赵祯的面前。

赵祯看他这般模样,十分不忍心,“你快快起来,这件事情与你无关。”

“臣真的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改革思变本就很难,你入朝为官多年,很多事情都是清楚的。改革之事哪里会容易。”

皇帝说完,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那官家,我们还要继续下去吗?”欧阳修试探的问道。

“当然,都走到了这一步,没有回头路了。朕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朕即位以来,大大小小的改革和革新基本都失败了。要不再抓紧改革文风,为后代选拔人才,他日要去见了列祖列宗,也只会羞愧难当啊!”

欧阳修连忙说道:“官家如此年轻,必将万寿无疆,切不可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朕也不是傻子,你也别说这些好听话来哄骗朕了。朕今日找你来,是要问你几个问题。”

欧阳修说:“官家请问,臣定知无不言。”

“好多人弹劾你徇私舞弊,结党营私,可有此事?”赵祯说话的语气很平淡,但是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

天子之威,非同一般。

欧阳修也不害怕,并没有自乱阵脚,这些事情都是子虚乌有的,他更没有必要慌张。

“回禀陛下,以上事情臣都没有。没有徇私舞弊,更没有结党营私。望圣上明鉴。”

赵祯从内心是不愿意相信欧阳修是这样的人。

不过确实今年科考他将第一给了自己最爱的弟子曾巩。

朝堂之上,皇上最怕的不是奸臣,最怕的是权臣。

权臣都喜欢结党营私,要是势力太大,没有人能够平衡权臣的权利。

对于皇上来说是致命的。

现如今为了促使文风改革,他不得不偏向欧阳修。

他是文坛领袖领袖,又十分支持文风改革,赵祯必须和他站在一边。

可是他也担心欧阳修在朝中势力太大,很担心留下隐患。

毕竟他现在还无子嗣,就算很快能有皇子,也必定是幼主。

幼主面对权臣是十分危险的,赵祯不得不忌惮。

弹劾欧阳修的奏章满天飞,有的事情即使不相信,不过太多人说,也会心生间隙。

赵祯问道:“那你如何解释这次取了曾巩第一。”

按理说科考都是糊名制度,怎么会这么巧偏偏是他曾巩得了第一。

欧阳修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他想尽办法去避免,没有想到终究逃不过。

欧阳修跪在赵祯面前,说着:“臣有罪。”

“你刚才不是说你没有吗?”

“臣的罪不是徇私枉法,更不是结党营私,臣在审阅卷子的时候为了避人口舌,动了私心。”

“嗯?”赵祯有些不理解。

“臣那日批阅试卷之时,看到一篇十分出彩的文章,那篇文章当之无愧能得第一。”

“那篇文章就是曾巩所写,这么说来他确实是因为自己的才华得了第一。”

“不是的,臣自作聪明,以为这天下没有人能够超过曾巩,便以为那篇文章是曾巩所写。”

“那篇文章不是曾巩写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官家恕罪,是老臣的错。不该自作主张,那天我担心要是自己将曾巩取了第一,放榜之后定然会引起轩然大波,更担心官家对臣生起怀疑,离间了我们君臣之情。”

赵祯坐在位置上,用食指和中指交替敲打着桌子。

他想了想,说道:“所以你将那篇文章判了一个第二,以此避嫌。而天意弄人,那篇文章不是曾巩所写,而是另有其人。”

“官家说得对。那篇文章朕看过,确实写得十分出彩。朕看完了新科进士写的文章,所有人之中,朕也觉得苏轼写的那篇文章最能得第一。”

欧阳修听赵祯说完,额头开始冒汗。

他自作聪明,结果害了自己。

“臣也这样觉得。”

“欧阳修,朕不是昏君。不会因为有人弹劾你,便轻易相信别人。但是你没有取苏轼的第一确实让朕怀疑,为何不早点对朕说真实的原因。”

这件事情一直在赵祯心中缠绕,他确实不愿意相信欧阳修是那样的人。

今天他解释清楚之后,赵祯顿感心情大爽。

欧阳修愣在原地,实在有些尴尬。

这么一大把年纪还闹出这种笑话,确实让他有些丢脸。

赵祯看欧阳修老脸都憋红了,也说不出一句话。

便没有再为难于他。

“这苏轼你见过吗?”赵祯十分好奇。

欧阳修立马上前说道,“臣见过,苏轼确实非池中之物。”

“苏洵是他的父亲,朕也看了他写的那篇文章,我看榜上还有一个苏辙,他们难道都是一家人?”

赵祯只是猜测,却不敢相信。

眉山区区一个小地方,竟然能走出三个如此有才之人。

“正是,官家猜测得没有错。今日臣还见了他们。”

“喔?”赵祯饶有趣味的看着欧阳修。

“今日之事闹得很大,他们也在场,还出手救了微臣。对了,官家他们在保护老臣的时候不小心打伤了一些太学生,还望官家不要怪罪他们。”

“这倒不是什么大事情,我想双方应该都有动手吧!”

欧阳修认真的说着:“微臣还是不糊涂,我的人未动他们半分,只是在前面拦住他们而已。要是我的人打伤了这些学生,怎么能堵住这悠悠众口?”

这一点赵祯还是很放心欧阳修的。

毕竟在官场上纵横几十年,这点谨慎还是肯定有的。

两边学生年轻人打起来倒是无所谓。

但是欧阳修要是派人打伤了那些学生,事情就严重了。

“你想得不错。”

“谢官家夸奖。”

“过几日便是殿试,朕也刚好有机会见见苏家兄弟。”

“刚好朕还有些问题想问问苏轼。”赵祯对欧阳修说。

“官家是不是想问苏轼文章中关于尧的典故出自于哪里?”

“哈哈哈……正是,想必你也不知道吧!”

“官家英明,微臣确实不知,今日特地将他们留在府上,就是想着问这个问题。”

赵祯摆了摆手,“先别问了吧!到时候等朕见着他,我们一起揭晓谜底,我倒是越发好奇这个苏轼了。”

赵祯想起了在酒楼见到苏轼的样子。

确实让他印象深刻。

正在他们聊天之际,李福慌慌张张跑了进来,“官家,官家,大事不好了。”

“发生什么事情了,如此慌张?”

“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太学生去登闻鼓院击鼓了,现在这事情闹得满城风雨。”

李福委屈巴巴的说着。

他实在不懂为什么要搞这些改革,简直闹心。

“走吧!反正迟早都要面对,那文德殿可还有很多忠臣等着朕给他们主持公道,那就一并主持了吧!”

说完,他命欧阳修先去文德殿等他。

赵祯换好龙袍,准备出去。

李福叫住了他:“官家,您还未用膳,这样下去身体会垮掉的。”

“外面那么多人在等着朕,算了吧!朕一会回来吃。”

“他们等一等又何妨,官家您日理万机,就不能多考虑考虑自己。”

李福破口破碎的劝道。

赵祯看他一片忠心,端起面前的粥喝了几口。

喝完后,便匆匆走了。

李福快速跟了上去。

赵祯到了文德殿,群臣立马恭敬的朝他磕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你们都起来,直接说事情吧!”

王珪左右看了看,站出来说道:“官家,李学士跳河自尽而亡,他的学生击鼓状告欧阳修大人徇私舞弊,逼死了他们老师。依我看,简直人心叵测,简直是无缘诋毁欧阳修大人。”

王珪反话正说,拿捏住了。

这时胡宿立马上前,义正严辞的说道:“这到底是不是诬告诽谤现在下定论可能还太早。李学士确实死了,任何人都不可能用性命开玩笑。官家一定要彻查此事。”

胡宿一直以来都是保守派,不喜欢改革。

他在朝堂中担任枢密副使的职位,主要管理军队建设和国防机密。

每年朝堂拨给军队的钱就十分少,到了胡宿这里,一层层克扣下来,也没有多少了。

北宋军队战斗力不强,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范镇看到王珪和胡宿两人一唱一和,心中实在来气。

“陛下明察,本次科考全程我都在场,欧阳修大人一直都秉公执法,一丝不苟,基本没有休息,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要是他这样的人都能被扣上结党营私,徇私枉法,那公平何在?”

范缜说完,朝堂之上立马吵得不可开交。

大部分朝臣其实都不愿意改革。

太学体是他们的根基,已经有了百年时间。

他们不敢轻易废除,害怕坏了礼制。

对于未知全新的东西,大部分人都是恐惧的。

还有一部分人是单纯不喜欢欧阳修,和他是政敌,自然是要反对欧阳修所有的政治主张。

最后反对文风改革的人,自然是触及到他们利益之人。

这类人的反对最是猛烈。

一时间,朝堂竟然变成了菜场。

到处都是吵闹的声音,赵祯看着有些头疼。

欧阳修立马站出来大声的说着:“诸位都请安静,你们不要再争论了。

我愿意接受调查,从陛下任命我为本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开始,一直到今天。我每天做了什么,见了那些人,我都会如实奉告。”

赵祯看了一眼欧阳修,他也明白这件事情必须给大家一个结果。

“那朕就依了你们,令开封府彻查本次事情。”

“陛下圣明!”

其实保守派们根本不相信欧阳修取曾巩第一是巧合,他们认定其中必然有猫腻。

只要官家说彻查这件事情,那就一定会有结果。

曾巩的试卷是否是眷抄的,或者糊名处是否有起开的痕迹。

只要查到一点蛛丝马迹,就算不能扳倒欧阳修,也会给他致命的一击。

刘几等人也接到消息,官家要为他们做主了。

开封府终于要彻查欧阳修了。

开封府可是明察秋毫,绝不会包庇任何一个犯人,即便是当朝重臣。

群臣散去,欧阳修去了开封府接受调查。

整个大殿只剩下赵祯和李福二人。

“李福,你过来,朕有些事情和你说。”

赵祯在李福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42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