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贺

作者:六木子先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74章 预算制度

书名:唐贺 作者:六木子先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3

“皇上,这何小郎君确实挺能鼓动人心的,不过这才学也是少有啊,这又是一首新歌啊,而且歌词与《精忠报国》完全不同,《精忠报国》还是词,这首歌完全是大白话,却又同样激动人心。”房玄龄的关注点显然在另外一个角度。

当然,李世民是下朝以后直接穿着龙袍过来的,解散的唐贺军是以连为单位回宿舍的,后面的自然也看到了李世民,但是也只是整体立正敬礼以示招呼,李世民挥手致意以后便在各自连长带队下返回了。

“这唐贺军的军纪之严明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这散会以后也是同样井然有序,见到皇上也没有丝毫乱象,如同平时。”长孙无忌看到的则是这个。

散场持续了十多分钟,唐贺军便整体撤离,各自回营了,何立文则是准备召集一众军官开会,不过有士兵过来汇报李世民到了,何立文便暂停了开会的事情,毕竟这个是皇帝了。

何立文一身军装走到李世民面前,以唐贺军礼见李世民:“见过皇上。”

“哈哈,你小子,成了,朕本来是来参加唐贺军迎接仪式的,晚了点。”李世民直接一个哈哈挥手示意何立文免礼。

何立文直接将李世民一行人引到会议室:“皇上,这欢迎仪式结束了,是喝杯茶就回去还是?”

“你这是不欢迎朕吗?”李世民眉毛一竖瞪了何立文一眼。

“没有没有,只是看皇上现在估计会很忙而已了。”何立文招呼几人在茶台前坐下。

“朕确实挺忙的,这皇帝还真不好当,一天到晚的奏折就忙得够呛了。”李世民也是接过茶水喝了口才接着道:“朕这次过来,一方面是东北方向的土豆已经安排开始按你前面提的计划种植了,百姓也已经发动了十几万人移民过去,另外就是水泥路的路基也由俘虏在修建,你说的旱灾与蝗灾也在积极应对中,不过这个挺费钱的,钢铁又大部分用在修建水泥路和铁轨上了,再搞新的高炉这铁矿石跟不上来,所以过来想问下你有没有新的赚钱的法子。”

“这就开始缺钱了?”何立文有些惊讶。

“这俘虏虽然不用给工钱,但是得吃粮,打下来的地方虽然有粮食,但是你当时提议尽量留在当地做储备和发展之用,所以基本上没动,这几十万的俘虏每天耗费的粮草就不是小数目了,另外俘虏按照你前面的建议,修路因为钢筋水泥跟不上,调了不少人去建设农场,毕竟那里都得伐木开垦,这个劳动量比较大也更费粮食,为了尽快修通这三个方向的路,钢铁出售的数量也有限,为了新占领的地方并看管这些俘虏,大唐边军调动了二十多万。”李世民难得再次解释了下。

“盐场呢?”

“盐场你当时说等我正式登基以后再建,现在也是刚开始建设,晒盐得几个月时间,矿盐倒是开始在长安售卖了,不过这个来钱感觉有些慢了。”

“那就第一,派人在东北那边开采新的铁矿,直接在那边建高炉并造钢筋与水泥,利用俘虏直接从那边边往长安方向修,长安这边的主要供应陇右道方向和安南方向,暂停对东北方向供应,第二,矿盐速度可以加快一些,多开一些工坊,现在百姓还是很缺盐的,世家这路已经在修了,不少百姓手上也就多了一些钱,这盐是百姓最需要的,这里可以回流一部分铜钱,第三,羊毛计划我这边已经执行了快一年了,现在货币计划我尽快启动,这可能转换回来不少金银,第四,皇上看还需要多少,我这边有多少先借给朝廷,方式和以前一样,但是这个是需要还的,小子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现在钢铁这块交给朝廷了,小子也只有一些服装水泥路这些的收益,得供养唐贺学院,所以小子肯定还得做一些投资来维持唐贺军与唐贺学院的支出,所以只能算借。”

“现在倒不是急需,而是前面的只能维持三个月左右了,三个月左右海盐肯定出不了多少,只能靠加大钢铁售卖和你说的矿盐售卖,所以担心到时候不够用,唐贺军占领的地方倒是有不少,一方面按你说的大部分用来预留发展所用,另外也没有运回来。”李世民也是实诚地说道。

“我正奇怪了,按说一年时间打了七国下来,这库存的银钱应该少说也有几千万贯的,咋会没钱的?我说要预留发展所需,并不是全部不用啊,朝廷应该建议预算制度,实现银钱的合理调用啊。”

“何为预算制度?”长孙无忌是李世民以前的后勤主管,所以第一个问道。

“预算制度就是指,朝廷在每一年过年前,将来年的财政收入做一个整体的预算,这其中包括各种税收这种确定性的收入,也包括不确定收入,比如说明年唐贺军会打下安南等国家,这些国家国库的库存就算我们的不确定收入,但是不确定收入要单独列出来,这个是收入预算,支出也是同样的道理,每个地方或者每个项目需要用多少钱,大概什么时间到什么时候要用到,比如说铁轨,从东北往长安修,假设要修一年,那么这里的人力支出就是按一年来分,比如说一年整个用十万人俘虏,那这个就是每个月俘虏所需要的粮草的支出,当所有的项目按照我前面说的财务收支表列出来,这样就很清楚哪里的钱可以调用,可以调用多少,哪里的钱不能调用,这些就会从收支两个预算表上看得清清楚楚,这个就不存在担心把高句丽的钱搬回来然后那边没得用的问题,再根据银钱调动的时间就可以估计要把银钱从哪里,什么时间,调动多少到哪里了。”何立文简单地说了一下,喝了口茶补充道:“这样,我将这一块的专门整理成了一册书,这个是我们经济学院的必修内容,不过还没有印刷出来,只有原稿,皇上你带回长安抄录下来先给户部参考,抄录好以后原稿送回给我就行了。”

“我们也在商量调动这些银两的办法,不过听小郎君这么一说就更清楚了,按我们前面商量的办法就是先估计一个地方要留存多少,剩下的调回长安,如果需要再调过去,总感觉有点不得章法,如果小郎君有现成的解决办法敢情最好。”房玄龄等人都是大唐智囊,自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只是没有后世这么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020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