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贺

作者:六木子先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96章 地球是圆的

书名:唐贺 作者:六木子先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3

化学的第一节课,何立文同样没有讲太多,而是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变化举例说明,引导大家去认真思考,后面的时间就留给大家讨论,儒家虽然来了几个大拿,倒是没有出声质疑,这有可能是触及到了他们的知识盲区,还没有想好怎么质疑。

第二节课是地理,以前讲的地理是基础的地理知识,主要是平面地图的方式,何立文并没有将地球的概念提出来,以前大家都是基础的学习。

何立文准备了一个地球仪,不过是手工制作的,很大,做了一米左右的直径,将原来的世界地图也详细地绘制了上去,这个是何立文利用下课的时间在神魂空间临时制作的,所以当何立文制作完成以后还有点轻微的疲惫感,主要是因为何立文发现旁听的人太多了。

当何立文举着一个直径一米的大球走进课室的时候,自然马上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何立文将地球仪放在讲台上,并示意大家安静以后,这才再次大声说道:“今天讲的是地理,这个前面和大家有讲过,在大唐之外,还有非常广阔的地方,我们大唐目前在整个世界上占比不到半成,而整个世界的7成稍微多一点是大海,今天要跟大家讲的是我们所在的世界是一个球体,就如同大家所看到的讲台上这个一样的。”

何立文此话一出,整个二楼便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议论纷纷,唐贺书社的学员倒是相对习惯地认为何立文讲的是真的,但是也触及到了传统观念的根本了,所以议论声还是很大,只是没有站出来质疑,但是几位大儒就不同了,其中一位直接站出来大声怒斥道:“胡说八道,自古以来便有天圆地方之说,何来地圆一说,而且如你所言,地是圆的,那么就只有朝上的方向有可能有人事物了,下面的人岂不是都会掉落下去?”

何立文没有急于回答,而是等大家稍微议论了一会才开口说道:“这们先生的质疑我相信昨天已经回答过了,昨天这位先生可能没有过来听课,昨天我们讲过物体之间是有引力的,引力是指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一种相互吸引的力量,物体越重,引力越大,我们在地球上不会掉下去是因为地球太大,我们太小,大家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一件物体上的灰尘,哪怕你将这个物体倒过来,灰尘也不会直接掉下来就是这个道理,大家可能会说是因为灰尘粘在物体上面了,但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铜镜上面是干净的吧,没有粘的东西可能,太阳底下的灰尘是干的吧,这铜镜在太阳底下掉到铜镜上面倒过来会不会直接掉落,大家平时应该都有观察到,只是平时我们视而不见而已。”

“好,就算你说得这个有理,那你如何证明地是圆的?”这位儒家大拿继续大声质问道,附近的人也是议论纷纷,不过这次讨论的主要是何立文所说的引力的问题,这个灰尘确实是大家经常见到的,而地相对于人,就如同灰尘相对于铜镜一般。

何立文再次等大家稍微讨论一会后才接道:“要证明其实也不难。”何立文将手掌握成了一个拳头,然后道:“大家看一下,假设我的拳头是一个球,我讲台上这个地球仪也是一个球,那么这两个球最大的不同便是因为大小不同而导致弯曲度不同,小球在同样的大小的地方弯曲度是大很多的,所以地球足够大,这才让我们不仔细去观察地话就会以为是平的,但是只要我们从细微处观察便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个地面是一个圆球,首先我说第一点,有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去过草原的,在草原上,远处过来的商队我们会先看到旗帜,然后才看到人或者马,当然有人会说这是草原不平,那么有人去过海边吗,在海边是不是先看到船的桅杆,后面才可以看到船身?”

何立文停顿了一下,其中有一个学员就大声说:“我到过海边,确实如先生所说,先看到桅杆才可以看到船身。”

“好,水面是平的吧,这个是常识,那么如果地是平的,那水就必然是平的。”何立文将手掌伸开,然后用另外一个手指从手掌外往手掌移动:“假设我这根手指是船,如果水面是平的,那么当船过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是直接看到整个船,而不是桅杆。”

何立文又将手指移动到地球仪这边:“只有地面是圆的,地面上的水因为我们前面所说的引力也是有弯曲度的,我们的船这样过来的时候才是先看到桅杆,然后才看到下面的船身。”

何立文收回手指再次大声说道:“这是一个最简单的证明,其实大家都有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过,比如说我们不论站在哪里,看到的都是天将地罩成一个圆形,所以大家会自然认为这个是天圆地方,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何立文付出两个手掌并保持平行,其中上面的手掌稍微弯曲:“大家也知道天很高对吧,所以这个圆很大,弯曲度很小,那么我们站在地面上,哪怕我们目力所不及,也不应该看到天盖着地,而是中间是空的对吧,至少不会说我们只看到几里地或者几十里地,便是天地相接。”

何立文再次将手指点向地球仪道:“只有我们的地面是圆的,我站在这上面向四周看,这天才会罩着地。”

“这是第二个观察,第三个方法,就是太阳出来的时候,如果地面是平的,也就是天圆地方,那么所有的人都应该是同一时间看到太阳出来,如果有兴趣的学员,可以找一个足够准确的计时器,一个人在长安,一个人到海边同时记录看到太阳出来的时间,便会发现,东面的太阳出来的时间要早,这也可以证明地是圆的,第四个方法,就是找两根完全相同长度的木棍,完全竖直地放在东西方向相隔几里地甚至更远的地方,如果地面是平的,那么影子的长度也应该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如果地面是圆的也就是说有弯曲度的,太阳照过来的影子便会因为这种弯曲度而长短不同,甚至我们测量两个影子的差以及距离之间的关系,还有太阳的角度,我们就可以算出来这个球的弯曲度是多少,从而算出我们脚下的这个球有多大。”何立文将两根手指竖在地球仪上示意道。

等大家再次讨论了一会,再次说道:“如果大家有兴趣,计时器拉长距离观察日出的方式可能很费时间,但是最后我说的这个方法就很容易,有兴趣的学员下午可以组队亲自试验,特别是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候,影子比较长,这样更容易比较准确地测量出来差异,还是那句话,口头争论无效,实践出真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99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