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贺

作者:六木子先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43章 收费水泥路

书名:唐贺 作者:六木子先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3

接下来的几天何立文一直在忙于处理各项遗留下来的事务,有空的时候就解决书社这边集中起来的一些问题。

直到农历7月十七早上田黄过来找何立文汇报,从灞下到潼关的水泥路已经全部铺完,再过三天左右就可以正式使用了。

“收费站建好了吗?”何立文直接问了一句,其实何立文回来的时候已经看到都差不多收尾了,这个是何立文出发前安排的。

“已经全部完工了,总共建了十三个收费站,在每个收费站铺好了下到驰道的路,按公子所说的,准备按段收费。”

“那行,一段路收一文钱吧,马车收费,行人就不收费了,全线通车就开始正式收费就行。”

“成,那我安排收费站的人开始准备,先发通告,三天后刚好七月二十开始正式收费。”田黄也挺兴奋的,水泥路修了半年了,这可是第一笔回头钱。

主要是因为长安到灞下这十里地,再加上一直延伸到长安城门过去的前面的一这一段有两里多,这里就六公里多了,而且是路面超级宽的地方,都相当于后世的二十车道以上了,这段路何立文前面虽然也有考虑收费,后面还是放弃了,这个时代最大的人流量是长安到洛阳方向的,所以水泥路也是从长安经潼关以后往洛阳方向修的。

长安这一段等于不到十公里,也就是多收一文钱的事情,而且自己的灞下工业园刚好是这段水泥路连接的,所以最终何立文直接放弃了这段路收费的打算。

“不过,公子,我们这水泥路旁边还是想想办法可以上来的,我们要不要直接围起来?”田黄突然问道。

“算了,我们也主要不是为了赚钱,半尺多高的地方,有人愿意这样挪马车省这一文钱也没啥好说的了,从长安到潼关两百多里地,我们也就收十文,但是这些人得挪十次车,而且我们有巡视员,如果看到巡视员这些人估计得匆忙间跑到驰道上去,这样马车损耗都不止十文了,搞不好车坏了亏更多,就按前面安排的先看看吧,只要交待巡视员留意路基旁边没有发现有堆起来的土坡就行了。”

“懂了,那公子我这就去安排。”

何立文设置的收费站是单向的,因为是直接分段收费,就不需要凭票啥的,走一段就交一段路的钱就行了,这样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最主要的是这个时期也没办法用电脑之类的,百姓的文化水平也低,如果你弄一个分段收费得先教会这些人计算以及了解全国的路网,这不现实,所以何立文直接让采用了最笨的办法,就是十公里左右设置一个收费站,只管单向的,每段落收一文钱,这样就不需要收费员有太多文化知识,认识钱就行。

至于田黄说的有人通过中途下路,因为水泥路面与原来的路有20厘米的落差,直接下去开过车的人都知道很伤车的,何况是这种木质的马车轮,这么高的地方直接下去肯定有问题的了,除非是人力抬下去,如果有人愿意这种方式去蹭马路,何立文暂时就不管了。

如果说有缺陷那就是差不多20里才有一个收费站,也就是说10公里地才有一个水泥坡道下水泥路,中间距离稍微有点远了,当然严格意义上讲也是合理的,毕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要赶时间或者图方便是可以走水泥路再掉头走一段的,所以实际上中间没有接驳的路距离也就是十里地左右的样子。

之所以修得这么慢,主要是长安这段超过二十个车道的路面就用了大量水泥,而且灞上灞下的建设也要消耗大量水泥,而且到潼关的这段路也是相当于后世的四车道,在这个时代是单向完全可以至少走三辆马车并行的,四车道就是14米,单向就是7米,一辆马车一般不到两米宽,而且马车速度也比汽车慢很多,所以7米宽度按三车道用是完全没问题了。

农历七月二十,大唐的第一条收费水泥路正式诞生,不过何立文上午并没有过来看,而是在下午快四点的时候忙完才过来看了一下,整体通行秩序还是挺好的。

今天因为是第一天收费,所以田黄也一直在第一个收费站这边,也就是灞下往潼关方向这里,当看到何立文过来以后,也是挺激动的跑过来对何立文说:“公子还真如你说的,暂时还没有发现有人挪车下路的。”

“你看看,从收费站这里一眼看过去大概有多远。”何立文好笑地指了一下前面。

田黄这才反应过来一拍脑袋道:“是哦,我们这都快看得到下一个收费站了,所以要偷偷地下马路估计也只能在转弯的地方或者被坡挡住了的地方,只要这些地方重点巡视就没有问题了。”

何立文其实也只是从灞上军营准备回家顺便过来看下,所以并没有说啥说准备走了,不过田黄又凑上前小声说:“公子,我发现在今天有几个行踪可疑的人,一直在我们收费站这附近游走。”

何立文顺着田黄手指的方向扫了一眼,便不在意的说:“估计是世家的人,大概是想知道我们这一天能收多少钱吧,不用去管,这水泥路他们也破坏不了,就算要破坏,他们的成本比我们的建设成本还高,由他们就好了。”

何立文也只是过来看看,有多少人选择不给钱而走下面的驰道的,不过看到的极少,估计是那些可能出去就那么几里地的或者极个别的要省钱的,何立文在全线通车之前其实是可以分段收费的,就是修好一段收费一段,不过何立文没这么做,就是让大家在免费使用的时候习惯这种好处,这个时代有马车的人要不就是富家,要不就是权贵,像到潼关才十文钱,以二十公里的时事也就是早上出发下午到的事情,特别是商贾,省下至少半天时间不说,马车也少损耗一些,这个帐很容易就算得出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13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