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民国不可能这么萌

作者:月面 | 分类:历史 | 字数:0

148

书名:我的民国不可能这么萌 作者:月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6

回到荷浪牙波的时候,林有德自己都被大本营的变化给吓到了。

首先,整个城市变得更加蒸汽朋克了。

作为世界上发电量和用电量最大的城市,荷浪牙波的电气化程度无人能及,城市中已经建起了完善的有轨电车系统,每天早上电喇叭里传出的进行曲响彻整座城市的同时,满载工人的电车横穿城市。

有轨电车线路上的十字路口全部设置了电动交通灯和阻拦杆,还会有叮咚叮咚的警告音。

由于城内的工厂基本都采取上个时空广东企业普遍实行的三班制,每周除了设备定期检修的时间外,基本二十四小时开工,所以整座城市一天到晚都人潮涌动,灯火通明,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夜城。

荷浪牙波城内的照明全部使用电力,就算是最贫穷的家庭也会使用电灯,煤气灯这种东西已经被完全逐出了这座电力之城。

除了电灯,城市的电话系统也建设完毕,大部分工厂、大型超市和公共管理机关都有电话,街上还设置了公用电话亭。

主要的大街上还设置了用电力动作的滚动广告牌和告示牌,和国外那些老套的招牌一比时髦值简直刷到爆了。

而荷浪牙波最著名的景观,是每天中午十二点的报时闪电。这个年代由于机械钟表准确度有限,很多城市都会采用号炮报时的方式让城市的居民“对时”,荷浪牙波这种电气之城,自然不能用放炮这么不时髦的报时方式。于是每天终于十二点,都会有12道巨大的闪电纵贯城市的天空,震耳欲聋的雷声传得老远,就连苏比克湾上的要塞岛都能隐约听到。

五年时间,荷浪牙波发展成了世界一流的工业城,外国驻荷浪牙波的使节都认为中国再多几个这样的城市那欧洲列强就可以完全退出亚洲了。

而美国人更是对林有德的荷浪牙波赞叹有加,他们认为“英国领跑了蒸汽时代,而中国人则在领跑电气时代”。和林有德关系比较密切的芝加哥已经全面开始效仿荷浪牙波的模式,开始全城电气化,纽约和南方的亚特兰大也开始有这样的倾向,由于他们只有一个尼古拉特斯拉,能力方面比苏菲差一些,于是只能不断的从林记这里聘请跟着苏菲学出来的电气工程师。

仅仅五年,林有德就靠着金手指和未来带回来的知识,实现了人才逆输出。

其实这也正常,这个年代科技进步的步伐还没有完全掌握在高级知识份子手中,很多技术革新是由一线的工程师来完成,所以技术的扩散几乎无法阻止高级知识分子就那么几个,当然好控制,工程师和基层技工数量那么多,哪个都掌握了相关的技能,要阻止所有人跳槽不现实。

林有德也不在意,他从国外挖了那么多人了,而且看起来还将挖更多的人过来,那么回流一部分也无所谓了。

荷浪牙波的技术革新仍然在继续,为了方便的使用神算而集中在这里的科学家素质良莠不齐,但问题是神算是个“奇观”,而且现在看来这个奇观的加成是提供给林有德控制的土地上的所有科研工作者的,并不仅限于林记雇佣的科学家,于是神算附近的科学城这两年还是出了不少成果。

大部分科学家为了提高自己在神算使用序列上的优先级,都把自己的成果秘密的卖给了林记,但也有不少科学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公开了自己的成果,或者秘密的给自己的祖国准备了一份详细的报告。,

而林记自己的科学家除了奇观加成,还有林有德的技能加成,效率更高,但都集中在电学相关的方面。

1903年年中,林记内部一个和苏菲无关的技术小组在俄国人发明的碳极电弧焊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完成了实用化的手工电弧焊工艺的开发,随后他们按照林有德的指示,开始进行气体保护焊和钨极电弧焊的研究,同时,这个取得了成果的小组也被正式扩充为“海军电焊工艺研究所”。

之所以会有这个小组,是因为当年苏菲本人觉得有了祝融要什么电焊所以根本就没理会林有德“研究更加简单更加适合工业生产的电焊工艺”的要求,所以林有德不得不另外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并且砸下了大笔的钱,现在这个决定开花结果了。

不过由于时代问题,强度确实还比不上铆接,而且越大的工件强度差异就越大。在上个时空,电焊的强度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还没有完全解决,旧日本海军的舰政本部在30年代前后有一段时间非常钟情于新技术,军舰都采用电焊之类的新工艺,结果糟糕的电焊强度使得日本海军在30年代中期遭遇重创。

1935年9月26日,正在演习的日本海军舰队遭遇强风雨,结果舰体采用焊接工艺的多艘新式驱逐舰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初雪”“夕雾”两舰直接被折断,“菊月”等四舰舰桥直接被刮掉了(你没看错,就是整个装甲堡被吹走了),航空母舰凤翔号甲板被倒塌的桅杆压烂,妙高号重巡洋舰外装甲则发生了松动,还好建造的时候有铆接作为焊接的补充,才没有发生悲剧。

从那以后日本海军的新造舰就都改回了铆接

当然日本本身工艺水平在那里摆着,在旧日本帝国时期,他们只是机械的学习西方的新技术,基本没有什么创新,整个二战日军能拿出来说事的武备也就零战和93酸素神雷了。所以出这种乌龙也有日本自身的原因在里面,同时代其他国家海军也大量采用电焊技术,没见别国出这事。

但是,这个事件也确实能看得出来,电焊工艺刚诞生了几十年它确实不太靠谱。

可任何工艺都是在生产过程中逐步积累改进,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

何况实用化的电弧焊在焊接小工件方面效果确实还可以接受。

所以林记开始用电焊工艺生产小型船舶和火车头使用的蒸汽机,生产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不少。

除了工业生产,林记在农业方面的技术改进也在取得了不少成效。

上个时代,袁隆平以一人之力保证了偌大中国的粮食供应,其功绩固然不可磨灭。但自己了解过袁隆平进行稻种改良的研究过程后,在林有德心里,这位杂交水稻之父就走下了神坛,变成了伟大的凡人凡人再伟大也不是神。

袁隆平的伟大,在于他能在那种政治动荡的环境中,坚持进行育种实验,而他的研究本身并没有什么太过高精尖的东西。

物种优化其实人类几千年来一直在做,游牧民族通过人工选择培育良马就是比较典型的人工优化行为。

也就是说,袁隆平的研究只要知道大概的原理,就算在1900年这个时空,也是可以复制的。

所以林有德就复制了。

1898年,林有德就下令建立林记农业研究所,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的培育。林有德投入的人力物力可是袁隆平当年能得到的人力物力的上百倍,加上进入二十世纪后林有德提供的越来越多的外挂加成,第一批植株比较稳定的稻种已经培育出来。,

而林记在两广福建又实行先进的轮作制,休耕养鱼种稻谷轮换来,三省农业产量眼看着就翻了上去,粮食自给不说,还能低价逆输出其他各省,各省旧地主收上来的粮食换不出钱,地租收益锐减,没办法只能另谋出路,于是中国的资本主义化又被加快了。

这时候的两广福建三省那不是富得流油,而是满地都是油水。

然后三省执政和议会都是林有德的支持者,他们按照林有德的策略,账目稍微动了下手脚,将送交联邦中央的税收调整到4成,两个季度三省上缴的税款比整个长江以南其他省份交的加起来都多,一下子缓解了联邦中央的财政困难。

财政上缓过气来之后,联邦中央政府开始加强对各省的管制,陈其美效仿林记的特科,建立了联邦中央统计局,派遣特工渗透各省开始彻查各省的财务状况当然他们对南方三省的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随后,边防军的建设也渐渐展开没有林有德交这一大笔钱,孙雯一时半会还真无暇顾及这点。

而这要建设边防军,那得有枪啊,于是林有德又拿了一大笔政府订单。

各省对林有德玩的这套其实也心知肚明,于是都开始加强自己的力量,江浙地区喊出了把上海建设成第二个荷浪牙波的口号,开始建电厂玩电气化;东北袁世凯没吭声,但还是拿出钱来建起了东北招商投资公司和朝鲜招商投资公司两个企业,开始进行基建。

而山西和四川等地则在忙着修铁路,这些地方没有铁路,有产品也卖不出去。

总之,联邦建立的第一年,中国全境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建设浪潮。

看到这种状况,有人不高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26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