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民国不可能这么萌

作者:月面 | 分类:历史 | 字数:0

131 共和之秋(2)

书名:我的民国不可能这么萌 作者:月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6

“目标消失。”

在负责神算操作的朗德贝尔少校如此报告后,霸主号的舰桥上响起一片掌声。

来自12个国家的武官和驻华大使不管心中怀有什么样的想法,此时都向这次军演观摩的组织者林有德献上热烈的掌声。

“诸位,”林有德抬起手,压下掌声,“许多人都认为霸主号是当今最强的海上战舰,我认为这是神话了霸主号的天眼系统所致,实际上,各位的国家手中都掌握了一些足以媲美天眼系统的技术,比如德意志和法兰西的火炮铸造技术,以及英吉利的蒸汽轮机技术。今天这次参观,就是为了消弭各位各位对我方力量不恰当的估计而展开的活动。”

林有德说完别有深意的看着刚升任驻华全权特使的朱尔典。

朱尔典怎么说也是五十岁的老油条了,这点伎俩当然无法使他动摇,但林有德的目的显然已经达到了。

林有德的舰队一到天津就举行这种公开演练,才不是为了什么消弭各国的误会呢,恰恰相反,他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力量。这套天眼系统和配套的火控神算,就是他林有德手上的筹码,谁支持他的派系谁就能获得相关的好处,不支持的话,就只能用对应的技术来换在场的所有武官和驻华大使对此都已经心知肚明。

至于最后他刻意盯着朱尔典,那是因为陈天华报告,袁世凯背后最大的支持者就是大英帝国,而林有德记得上个时空,这位朱尔典和袁世凯的交情挺好。所以林有德做出这么明显的动作,来警告英国人“小心点”,同时这个动作也是做给在场的德法两国看,法国人从冲绳海战后,就一直在勾搭林有德想要天眼和火控神算,德国人也不断的有所暗示,一次非正式的茶会上,德国驻荷浪牙波的军事观察员还委婉的跟林有德说,现在德国皇后威廉明娜的妹妹到了出嫁的年龄了

和各怀鬼胎的列强代表不同,参观军演的中国官员都一脸苦逼像。盛宣怀从威海卫开始就跟着林有德的舰队,对这支新海军的素养和精神面貌都有相当直观的了解,他知道在当下,要从林有德手中把海军挖走基本不可能。而现在实际观察各位武官在观看天眼和神算指挥主炮射击实操后的表情,不懂军事的盛宣怀意识到,这套系统的价值远比袁世凯等人估计的要大。

林有德手上有连洋人都要为之动容的王牌,这局面不好办啊。

盛宣怀这么一想,就禁不住暗自摇头。

一天的观摩结束后,来参观的众人都直奔电报局,关于当前世界最先进战列舰的报告被以最快速度送到各位头头脑脑的桌上,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意识到,新一轮的海军军备竞赛要开始了。

第二天,停泊在大沽口的舰队开始对普通民众开放,向来喜欢看热闹的中国老百姓给足了林有德的面子,差不多整个天津城都跑去看“洋人都害怕的大铁船”了。

林有德把训练多时的海军文工团拉了出来,组成20个文化工作队,放到聚集的老百姓当中去,以街头表演的形式宣传冲绳海战、“壬寅雪耻”,什么天津快板啊,京韵大鼓啊。

别看冲绳海战之后国内报纸上一片沸腾,实际上,老百姓对这大捷没什么切实的感想,毕竟大多数老百姓就算识字也没有看报的习惯,顶多就茶馆里听听报赶个时髦。,

可这下,林有德的工作队这么一折腾,加上海军舰队炮击演习的声势,老百姓的印象一下子就深刻了。跑来看了演习的老百姓回家以后逢人就说“海军那炮可凶了,轰隆隆一下地皮都薄了一丈多”“老大的铁船,海军一斗烟功夫就炸没了”“日本就是给吓得投降了,我看啊今后连洋鬼子都得让着我们三分”。

而这天晚上,天津的戏园子都像是约好了一样换了剧目,开始演《镰仓之恋》,讲一个住在镰仓的从良艺妓和有为青年高仓君相恋,但战争爆发,高仓君被无良的日本军阀抓去当了兵,这时候光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解放了镰仓,于是这位姑娘恳求一位好心的中国军官带她上战场寻找爱人

这剧目不用问,是出自林有德之手,题材来自于政战处战地记者采写的真是故事,林有德添油加醋的一扩充,就变成了充满了刻骨铭心的爱与正义的宏大战争史诗。

剧目就像之前的《林海雪原》那样取得了成功,读书的年轻学生自不待言,戏园子里出来的男学生没有一个不发誓要考军校去“护国安邦惩奸恶”的,戏园子里出来的女学生基本都是哭得稀里哗啦。

最妙的是,这部新剧虽然文艺了许多,对大老粗的吸引力却依然保持了《林海雪原》的水准。林有德为了吸引那些没什么文化的观众,刻意将剧中的中国军官设定成洋人的苦力出身,跟着“大掌柜”造反才翻身,一步步靠军工爬到军官的位置上。在剧中,林有德时刻不忘突出这人的这重身份,专门弄了很多粗俗的对白。

此举获得了预想中的回报,很多听戏的“短衫客”都特别喜欢这个角色,他的不少台词迅速在京津两地的普通百姓中流行起来。

这部雅俗共赏的剧目太火了,导致有些戏园子开始吃不消了。

这个年代京津的很多戏园子其实不是什么高雅的去处,人家有钱人都是自己在家里请老板名角来唱。戏园子里混得最多的,是那些游手好闲的中下级旗人,以及干了一天活的短衫客。那些短衫客来听戏都是消磨时间,听个几段就走人回家抱老婆睡觉来着,就算连着几天听一样的段子他们都无所谓。

所以这时候的戏园子,客人都是流动的,有进有出,跟后世完全不一样。

这下可好,人流只进不出,非要台上演完了才散,结果导致各个戏园子都人满为患,卖瓜子茶水的都走不动了。走不动就算了,还不能像往常那样让人“借借光”,人家听戏呢,你打搅了要瞪你的。

这部戏的大火,给林有德造足了声势,他在天津悠闲的等了一周,等自己完全成为民众的话题之后,才坐着火车悠然进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01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