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心魔

作者:沁纸花青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三章 遇故人

书名:心魔 作者:沁纸花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0:04

到那渡口,原来早有一只小船在候着。

船头立着一个穿水靠注1,却戴斗笠的汉子,手里无桨也无篙,并不说话。见四人来了抬头看一眼,指指李云心。似乎在问“为何多一人”。

这汉子似乎气色很不好,脸色青好像得了大病。瘦长的脸,棱角分明,看起来总有几分熟悉。

丁掌柜便笑着对他拱手,道:“路上偶遇一位妙人,有些奇异故事,正要引见给你家道长呢。”

汉子就不再问,从船头让开。

三个人驾轻就熟地上了船,压得那小船微微一沉,在水面荡出一圈波纹来。

李云心看着这小船、又看看广阔的洞庭湖,略一犹豫,也上去了。

随后听见噗通一声,那汉子跳下了水。整个人没在水中,身子一弓一弓、双腿蹬得飞快竟是在水里游着,推这船走。

丁掌柜就笑:“这小哥是个怪脾气,也不善言谈呃,贵客怎么称呼”

“哦。在下李寻欢。”

船行在洞庭之上,日头渐渐向西倾斜。白炽的阳光变得柔和且昏黄起来,湖面上的粼粼波光就真的好像鱼鳞。李云心第一次见到这样清澈的水。甚至在离岸不远的时候,还看得到湖底水草。但小船渐行至水深处,就成了一整块深沉的玉石。

向远处,可见君山。

君山实则是一座岛,岛中有一座孤峰。在这里看,那岛上覆着翠绿的植被,一座秀丽挺拔的山峰自岛上拔地而起,其上云雾缭绕,真是夺天地造化。

到君山似乎还要相当一段时间,李云心便同这三人闲聊起来。

之前在茶舍中听他们说话,已经了解了大半的事情。

说是这君山上,有一位隐居的李道长。

这位李道长是个奇人。或许是哪位商贾巨富的后人看破红尘,携着钱财来到君山上建了一座“紫微宫”。

这紫微宫。依山而建,分前、中、后三殿。

前殿建在山下,中殿建在山腰,后殿建在山顶云雾之中。三殿之间以木质栈道相连。栈道则悬在半空。据丁掌柜说他曾沿着那栈道去过一次中殿,“站在山腰云雾当中,脚底空悬。周围草木青翠,远处烟波浩渺,恍惚间以为身处仙境了”。

再说这李道长。每逢月末。便会邀本地的文人雅士去紫微宫。

他只有一个爱好听故事。邀人去了前殿,便奉上点心茶水,请人说故事。若听到了新奇有趣的故事,就会请那人再指三位朋友,一同去中殿。

据丁掌柜说,那中殿里有“能让人咽下舌头的珍馐,以及另一些美妙之事”。

李云心知道了这些事,又有心机、有目的,就开始引着这三人说话。

他本能地觉得,这李道士或许与洞庭君有什么牵连。

这样一个异人。在君山搞出如此排场,怎么会和那洞庭君没关系

或许是个突破口。

四个人闲聊,渐渐熟络了,另两个沉默寡言的也起了兴致。黑脸瘦高个的唤作赵官人,团团白胖的唤作孙员外。

李云心用手牢牢扣着船舷坐稳,问:“这君山的名字可有什么典故”

孙员外随口便道:“啊,因为洞庭君嘛”

“我这几日在镇上就听人说洞庭君,原是有如此典故”李云心心里一跳,但仍兴致勃勃地问,“孙兄知道其中故事么”

孙员外略犹豫了一会儿。摇摇头:“说来也不怕贵客见笑,这是一则家传的典故,平日我是不说的。但今日和贵客投缘”

丁掌柜和赵官人也都面露讶色,道:“老孙。平时可没听你说这个呀你这里有什么典故”

孙员外苦笑:“嗨,也不是什么奇事。只是听说罢了我小时候听家里老人说,原本这渭水、洞庭,都没有龙王的。咱们如今是大庆朝,往上推个两千多年、三千年,是哪朝嘿。哪朝都不是那时候咱们这里叫做南泽百国嘛”

“然后,这洞庭湖出了一位神人,就叫洞庭君。帮着那时候的渭国国君平定南泽,慢慢才有了如今大庆的版图。那时候那洞庭君据说就住在君山上这山就是因他得名的。但是如今过了这么多年,咱们渭水又有了龙王,谁还记得洞庭君嘛你们回家问问家里老人,说不好也知道这事的。”

听他这话,丁掌柜皱眉想了想。随后一拍手:“可不是,当真有印象的我就说这名字耳熟的呀”

“那不是说前些日子龙王爷在渭城显圣了么”赵官人眨着眼,“莫不是龙王爷迁往别处那洞庭君又出头了那姓杜的孩子说什么来着洞庭君要报恩”

孙员外忙道:“呸呸呸莫要在这洞庭上说龙王爷的小话”

赵官人一拍脑袋:“是呀。哎呀,龙王莫怪莫怪,我老赵可不是有心的”

却不知这渭水李龙王,此时正坐在他们身边的。

李云心听了这些话,知道此行必然大有收获。君山因为洞庭君得名,那李道士又在君山上建了个紫微宫,必有牵连。

但并不觉得是什么“巧合”。在他看来除了极度偶然、极个别的事件之外,一切的“巧合”和“意外”都必事出有因。譬如说“恰好这同船的孙员外知道君山的典故”也是因为他在这白鹭洲盘桓了许多时日、又特意选了这最可能知道些秘密三个人。

这事,不叫巧合。他眼下走在离国的国都,偏偏这孙员外缠上来拉着他说君山的典故,才叫“巧合”。

又说些闲话,船到君山码头了。

远远地就看见一个小厮在码头候着。待船靠了岸,这白白软软的小厮也不说话,就只笑着躬身引四人往前走。

那三人见怪不怪,李云心却特意看了他几眼,然后微微笑笑。

码头向前是一条石板小路,沿着雪白沙滩一直通向远处的林中。就见那林中遥遥竖起一道石门牌坊,其上塑着两尾跃起的石鱼,两侧有石狮镇守。牌坊上三个古纂大字紫微宫。

李云心遥遥看着那门,轻轻咦了一声,知道今晚大概要有趣了。

夕阳已经快要落山了,阳光将早已候在那门前的几个人的身影都拉长、投在石板地上。

其中一位脸色焦虑的,李云心是认得的。

上清丹鼎派渭城驻所里的虚境修士,从云子。

注1:水靠,古人以鲨鱼皮等制成的连体潜水服。表面光滑、保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38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