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心魔

作者:沁纸花青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五十六章 原形

书名:心魔 作者:沁纸花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0:04

李云心的心嘭地一跳。

在九公子说起那夜他实则是在外面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些不祥的预感。到了如今果然绕到了这件事情上。

但他明白这位九公子此时就真地只是觉得“好玩”。因为他脸上那种笑是开心的笑,眼里的光则是充满了强烈好奇心的光。

这光芒如此旺盛。李云心明白,倘若在他兴致最好的情况下拂了他的意,这妖魔定然是要暴跳如雷。或者暴跳如雷也是高看了自己。大概最合理的反应是,冷了脸,随手将自己撕成两片、也再没什么兴致看那“宝贝”,裹起一团云雾就走了吧

这贱货

李云心在心里叹了口气,将手探进衣服,取出那块贴身藏着的玉简:“就是这个嘛。一块玉简,九公子喜欢,就拿去看。”

说完这话他就吃了一惊。

这玉简,又发出了乳白色的光晕。一秒钟之后,一个光点微微一跳,浮现出来。随后便是他已经习以为常的那一串字迹。

他的推测果然是正确的。这东西,需要以妖力开启。

之前几天他一直在看玉简里对他开放的那些东西。但玉简中残存的妖力,毕竟只是来自于同九公子、白云心短暂接触的那段时间,很快便耗尽了。

到今天和这大妖魔接触了这么久,它终于再次开启了。

九公子显然是第一次见到这东西,非常喜悦。他伸手就接了,左看右看,又用手指在玉简上拨弄了几下子。

李云心知道他打不开。这世界上除了他没人打得开。

果然,拨弄了几下子,就失掉了兴趣。作势要还给他。

李云心克制着自己,不要自己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渴望他不知道这九公子会不会又起了玩心,像个小孩子一样说不给他了。

递了一半,九公子忽然一歪头:“咦这个,怎么打开”

“完全不清楚。”李云心一耸肩,“我也只是当成个宝贝,贴身收着。或许会有用呢。”

“这样啊。”九公子看看李云心,笑了,“那你留着它干嘛。无用。既是嗯,朋友,我小九也不是小气的人。唔,给你个东西,换你这件废物吧。以后我们各自留着,唔,我要吃你的时候便想起我们交换过东西”

“肯定不活吃了你。”

他说完随手就把通明玉简收进怀里,但手却没拿出来。在怀里摸索一阵子,微微一皱眉,猛地向外一抽

哗啦啦一阵响,竟然抽出一件皮甲来。

李云心盯着他的胸口看了一会儿春日,薄衫,他从哪儿弄出的这东西

须弥芥子、空间储物袋这些东西他自然知道,但在这个世界,却是没有的。先前白云心赠他小剑,也是在袖子里摸索了一会儿,然后略一用力、一抽,就抽出了那柄锋利至极的剑。

难不成这等大妖魔,还有自己并不知晓的秘法么

他再看那皮甲,只是一件薄甲。无袖,可以贴身穿的。薄得看起来像是他那个时候的ct片子。但另一个细节是九公子将它抽出来,随手在上面划了划。似乎是觉得粘了什么东西,并不满意。

这么划了几次,这皮甲完好无损。

李云心下意识地看了看被他的手指划出了几条印子的石桌。

他又在心里叹口气,但做出欢喜的模样,接了:“多谢九公子。我一定贴身收好。不过你说你住在这附近是住在哪儿”

九公子的瞳孔猛地一缩,盯着他:“问这个做什么”

“哦,你刚才对我说”

“你想探我的府邸”他打断李云心的话,眼中的瞳孔已经完全缩成了一条细线,猛地向前迈了一步。李云心实在不知自己的哪一句话、哪种口气、哪个眼神触怒了他。又或者这大妖魔,本就是毫无规律可言地喜怒无常。

冷汗一下子从后背冒了出来,他屏住呼吸,不让自己看起来太过激动,笑着说:“九公子”

这话没说完,九公子却又猛地转了头,直勾勾地看向西北方。只盯了一瞬,一挥衣袖,便将李云心拍飞到了墙上,裹挟着一团云雾就冲天而去了

妖魔遁去之时的狂风吹得小院里的竹叶哗哗作响,好一会才平息下来。也就是过了这么一会儿之后,靠坐在墙壁上的李云心才慢慢地发出一声呻吟“你麻痹”

先轻轻地动动自己的手臂、腿脚,确认四肢没有骨折。再慢慢呼气吸气、深深地呼气吸气,确认肋骨没有骨折不会戳到肺。然后闭上眼睛仔细感觉了一阵子,才慢慢从地上站起身。

他吗的神经病

妖魔就他吗是妖魔

刚才那一下子,随便什么人随便什么世俗人,哪怕是一个真正的实力就和自己表现出来的相当的人都已经被拍死在墙上了。

所幸他是化境。

画师当中的化境,和道士、剑士的化境是有区别的。三者的共同之处,就是神魂都已经足够强,对于本门的了解足够深,可以将重心转移到摒弃七情六欲、而非神魂的修炼上了。

自化境开始,修士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渡劫。因为在这个境界之上的很多玄功,非“心思明澈”之辈无法修习。化境是一道分水岭,无数修士止步于此。只因为各种未能摒除,修习更高深功法的时候,就容易走火入魔。

道士和剑士修至化境,就已经具有了莫大的神通和威能。驾鹤飞天、御剑远遁,都是化境修士的标志可以摆脱大地的束缚了。再有那种种与人、与妖魔争斗的手段,也都是威力不容小觑。

这时候的修士,若准备得当、又无旁人干扰、借了天时地利,一人灭一城也非难事。

但画师当然是指从前的画师、丹青道士修至化境,却无法同道士与剑士相比。两者狭路相逢、突然争斗起来,五个画师也未必敌得过一位道士,或者剑士。虽说真境、玄境或许会有不同但那些事,李云心也无从知晓了。

可即便如此,修道之人淬炼神魂,也淬炼身体。李云心发挥不出化境的实力,却有着化境的本钱远比常人、甚至寻常修士强横的体质。

因而这一下,才没要了他的命。

那九公子,也仅仅是因为气恼,随手一挥。

倘若不是李云心而换做旁人前一刻还收了他的薄甲,这一刻就已经被他击死了。

他站起来,又走了几步,才慢慢走到石桌边坐定了,盯着还在昏睡的刘老道看。

但其实并不是看他,而是在整理头脑中的思绪。

通明玉简没了。

好吧,总有办法拿回来。这并非当务之急。

九公子知道自己在哪儿了。当然可以跑。但他丝毫不怀疑九公子给自己的皮甲,和白云心给自己的那柄剑一样他跑不掉。

得和他相处。

问题接触的时间实在太短。哪怕今晚他已经使出浑身解数,还是在最后一刻惹恼了他,差点被杀死。

问题在哪里

明明那个神经病说自己住在附近、又要他猜,是如何找到这里的。

得了解他。得先试着了解他。

必须要对他了如指掌

这个神经病。

李云心盯着老道这么看了一会儿,眉毛忽然一挑。

他想到一件事。

刘老道醒来的时候,天已大亮了。

醉了酒竟然一觉睡到天亮,大概是因为那木南春确是好酒。只是身上有点儿酸痛,像是摔的。

窗户半开着,小院里起了淡淡的雾。混着水汽的清晨空气夹杂草木香吸进肺里,刘老道便觉通体舒泰。然而等这股子舒服劲儿过去、他头脑更清醒了些

老道就一下子苦了脸。

他想起自己昨天还夸下海口说绝不离开这儿

妈呀,呸喝酒误事没想好的事儿,就那么说出去了

想到这里他就躺不了。一把掀开了薄被,抹把脸,拿手指梳拢梳拢头发,就愁眉苦脸地往李云心住的正房赶。

一进门,正看见心哥儿在吃他的“三明治”。就是用两片煎好的馒头,夹着菜叶、酱肉、鸡蛋,用手拿了吃。

之前老道好奇,问这个吃法,这个名字,有什么说道。

心哥儿就告诉自己,三明者,指的是中间的三样。荤,是酱肉;素,是菜叶;不荤不素的,是鸡蛋。这三样事物包含了大众寻常能吃到的所有种类的食物,又取了“三”三生万物之意吃这三样,实则就是在吃天下食物,是在修心服气。再用两片馒头夹了,乃是固本不叫这三样食物的元气,跑了出去。

吃这东西,是修炼,也是明心见性,此为“三明”。

而“治”,则有研究、修习之意,更表明这并非仅仅是在吃,也是在修行。

合二为一,取名“三明治”。

老道油然起敬,心想,高门大派的弟子,果然不同。他从前坚决不这样吃,认为这样拿着吃,有失体面,像个孩子。但听李云心讲法之后,茅塞顿开,每日清晨都给两人做“三明治”。

心哥儿似乎对自己能这么干很高兴

但是刘老道却总觉得他脸上有着某种古怪的笑意。

李云心一边在那吃那东西,一边在分快地翻阅桌上的一摞册子。

刘老道扫了一眼,先惊讶起来:“心哥儿,你看这庙志做什么”

李云心头也未抬:“先跟你说个事儿扶好门别激动。昨晚那妖怪来了要吃你我跟他说你是我的仆役他就不吃了。以后他再来你就扮演好我的仆役的角色。行了把门带上去外面惊恐我还有正经事。”

刘老道第一次听见李云心用这样的语速同自己说话,愣了好半天。张口要问,却看见桌上另一边已经摞得老高的十几本册子,意识到心哥儿是一夜未睡。因而深吸了一口气,慢慢退出门任由自己心中惊涛骇浪去了。

那妖魔,昨夜竟然来了

心哥儿他又保住了自己的命啊

李云心见老道悄悄退出去,就继续开始看庙志。

大庆朝有“庙志”这东西。李云心从前知道“县志”,但来了这里之后,才听说“庙志”。

大庆朝的龙王庙一种比较奇怪的东西他没法儿从原来的那个世界里,找到类似的“机构”或者“组织”来类比它。

只要有地,就可以建庙。无论是香火信徒集资,还是哪个大户独自出钱,建好了庙,去官府报备,说这是干嘛的。其他的庙,都没什么特别的约束,唯独龙王庙会有一个义务。

龙王庙的庙祝,需要记录当年的雨情。

倒不是说要你将每一天的事儿都记录下来,而是说,某年大旱,某月某日几多几多人来庙里求雨,又是何时下了雨逢此大事,就要庙祝记录下来。

李云心推测,是因为大庆朝没有“气象局”。于是某位高人一拍脑袋得,龙王庙来干这事儿吧。

反正是求雨嘛。

但除此之外,这庙志里还记载了另外一些东西。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某一位庙祝开始记录,在某某次降雨前后本地有几人失踪。这件事一旦开始,就慢慢地成了习惯,被一代代地保持下来。

李云心便是用一整个通宵的时间,看完了这庙一百四二十年来的记录。

然后他合上最后一本册子、用手指揉了揉额头,走出门去。

刘老道不在。大概是去打扫前庭了。这几天要过堂,又遭人诬陷、前庭来的香客少了,便也疏于打理了。

雾已经散去,李云心就坐在屋前的石阶上晒了会儿太阳。

他觉得,自己知道那九公子的真身了。

昨夜九公子已经说得分明,但他只担心通明玉简,只记住了,却没有深思。

九公子说“进门之前你可曾看见我哈哈,你是看见我的了。只不过嗯,那夜我也无趣得紧,还在躲一个让人生厌的家伙”。

他说自己在进庙门之前,就看见了他。而他,在躲避什么人。

被两个剑士追杀的那个雨夜,他在摔进庙里之前,的确向庙宇的房檐,瞥了一眼就在那个短暂瞬间李云心借着电光看到了极远处的一角飞檐。檐上雄踞一只乌青色螭吻,在沉沉雨幕中瞥了他一眼。

九公子

不是妖。

他是螭吻。

龙的第九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97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