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贵妃

作者:卿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30 第 30 章

书名:皇贵妃 作者:卿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3

大梁的朝会是逢三六九而开,而初九这日的大朝会却并不平静。

早朝开始不久便有御史上奏,认为皇后并无大过失,而圣上对皇后的处罚过于严厉,所以奏请圣上撤了皇后的禁足令。同时他还直言陈奏,圣上不应太过纵容贵妃,否则传出宫外便有宠妾灭妻之嫌,有失皇家规矩体统。

此奏有不少文臣附议,显然已提前串通一气。

“依朕看,朕并非是对贵妃太纵容,反而是对尔等过于纵容。”

圣上无甚表情的招手,令人当朝摘了那御史的乌纱帽。同时口吻颇为严厉的申斥了其他附议文臣,并令他们居家反省三日。

这日的早朝提前散了,在圣驾依仗离开前,他淡淡环顾文武重臣,道:“尔等为国之栋梁,当应操心前方战事,关注民生大事,以开创大梁太平盛世为己任,而非细盯朕一二过错妄图讪君卖直。本朝不是前几朝,朕不会助长此类风气。”

文家私邸,礼部侍郎马贺推开拦路的下人,硬闯进门去。

“文兄为何阻我进门?”马贺对着那在院中作画的男人,怒容质问。

文云庭冷看他一眼:“今日朝会,何故平端攻讦贵妃?”

虽然自从昭狱回来后,他被卸了官职,此后都一直闲赋在家,可不代表他耳目闭塞。几乎朝会一散,他便知晓了今日朝会时候的情形。

马贺这方敛了怒容,好生解释:“并非要攻讦贵妃,只是圣上对皇后厌弃已久,如今为小事而将皇后禁足不说,又百般纵容贵妃,实在很难不让人猜测圣上起了废后新立的心思。遂方有今日早朝的奏陈,也是为向圣上表明文臣态度。”

文云庭提笔继续作画:“家父早已将贵妃名讳从文家族谱除去,贵妃便不再是世家之女。那即便她来日上位,又有何不可。”

“荒唐!”马贺猛一拍桌,“我大梁朝岂容有污点的皇后!简直不成体统,不成体统!”

文云庭手握笔停下,随后猛一摔笔转身就走。

马贺急急跟上,疾速说道:“国家大事在前,文兄更应深明大义,不堕昔日文元辅风骨!若来日圣上当真有废后新立之念,文兄理应带头上表,决不能容贵妃上位!”

“我已闲赋在家,此间事恕我无能为力!”

“文兄!”

文云庭停住,回头看他:“听说马阁老给大皇子做了太傅?”

突来的这一问让马贺猝不及防,面上闪过些不自在,不过他很快就调整好情绪解释说:“家父也是考虑到历朝历代规矩,嗣主要立皇长子。之前有所迟疑,也着实是因那吴阁老当初行径令人不耻,可他最后为了保你却甘愿赴死,如此倒也算刚烈了一回。功过相抵,家父觉得倒也不必对皇长子再有偏见。”

唯恐对方还有存有芥蒂,马贺又补充了句:“立皇长子,有利于皇朝稳固。”

文云庭摇头笑了,也不知是笑谁。

文马两家世交多年,他不信那马家不知,文家上下最恨的就是那吴时令。这恨是无解的。

“文兄,娴妃娘娘也毕竟是冒险救了你……”

“我的命是贵妃救的。”文云庭直接打断了他的话,又在他面上扫过两眼,突然又道:“你现在处处针对贵妃的模样,让我着实有些不大相信,与当年一日三封仰慕诗,求我转赠我家茵姐儿的慕艾少年是一人。”

马贺脸色一变,四处看看,急切低声:“文兄慎言!”

他浸淫官场已久,早就磨去了少年心性,如今的他圆滑老练,八面玲珑,哪里还有少年怀春的冲动。且他早已成婚生子,少年时候的旖思早就很少想了。

“文兄莫要害我,要知为弟我可是刚被调回了京城。”

马贺苦笑。帝王的嫉妒心何其重,当时接贵妃入宫后不久,就直接将他发配到了穷乡僻壤当了个小县令。他在那鸟不拉屎的僻远之地吃了足足五年的沙子,去年才好不容易重调回京城,可不想再因那深宫里的帝王又听了一二闲语,而再将他发配离京。

文云庭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只是道:“以后还是莫再登我门了,如今我脸毁腿瘸,已是废人一个,着实也起不了什么大作用。再说,马阁老威望日重,有他在,文臣也就有了定海神针。”

下逐客令前,文云庭又道了句:“说来,你们反对废后新立,反对贵妃上位,有多少是为了大义考虑,又有多少是因为权谋算计,想来你们自己也清楚。”

马贺沉默,许久方叹:“文兄若以为家父他们非要针对贵妃,那你就错了。元平十三年瑾妃污蔑贵妃一案,当时圣上围猎在外,贵妃情况危急,走投无路下去了文渊阁请军令状。是家父带头批允。所以要说家父他们非要知贵妃于死地,其实也不尽然。”

语罢,他作揖告辞离去。

此刻勤政殿内,雕刻龙首的御座上,圣上朝后座背靠着,指叩扶手。

他在想一个可能会戳文臣肺管子的事。

这个念头在当日贵妃含笑声里在他脑中闪过,不过随后又被他给压下,而当今日早朝御史所谓大义凛然攻讦贵妃时,他脑中不期又一次的闪过此念。

金碧辉煌的大殿很安静,候立的宫人们屏息静默,唯有那有一搭没一搭的指叩声,清晰响彻在殿中。

良久,御座的人偏头看向身侧,“你也熟读过经史,不妨说说看,驳正旧案重修史实会对当朝有何影响。”

徐世衡凝息一瞬,便道:“动荡在所难免,但具体波及范围大小,需看是什么案子,也需看当朝在位的帝王是否乾纲独断。”

指叩声停住,半晌,帝王深沉有力的声音穿透沉寂的大殿。

“如果是本朝元平九年,贵妃案呢?当如何?”

徐世衡跪下:“奴才不敢妄言。”

圣上令道:“你但说无妨,朕不治你罪。”

徐世衡两眼盯着勤政殿的地砖,声音如常:“不知圣上可曾听闻,外界是如何看待那为劝谏圣上而甘愿赴死的十二文臣?他们称之为十二君子。”

圣上闭眸深吸口气,沉声道:“继续说。”

“文臣们常以气节彪炳自身,不惧以死谏来彰显自己的文人风骨,看似慨然大义不畏生死,实则也不过是欲以傍讪君王来彰显自己名声。亦如那十二文臣,便是踩着君上声誉成就自己名声,最后他们以性命为媒介成功将自己写入青史,却将不堪的恶名留给了皇室。”

徐世衡感受到头顶陡然传来的锐利目光,低垂着眼继续说道:“驳正旧案有利有弊,奴才窃以为利大于弊,若能重修史实绳愆纠谬,除了能有效遏制文臣讪君卖直之风,也能挽回圣上与贵妃声誉,免叫不明真相的后世人数黑论黄。”

“你言辞很大胆。”

“奴才在圣上面前只会据实以禀,不敢隐瞒丝毫。”

圣上淡淡掀眸:“瞧你似对文臣有不满,可是与他们有仇怨?”

徐世衡看着地面:“奴才与他们素无仇怨,只不过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

圣上不再问。司礼监与文臣间相互看不上眼由来已久,这事他心里清楚的很。两相制衡也正是他想要的。

他的思绪又再次被贵妃案的事给牵扯住。

忍不住又想起当初定此案时候的情形。那时他刚掌权,内外皆有忧患,他必须要当机立断要朝堂迅速稳定下来,因此他对文臣做了妥协。

可这事始终是横在他心底的一根刺。

尤其是当贵妃风轻云淡的笑说她自己的名声时,他更是被这细刺扎的难安。他其实何尝不知愧欠贵妃良多,所以这些年来他纵着她容着她,只望能补偿一二。

十二君子?他眸带冷笑。他更想重新驳正为十二佞幸案。

不过那样,少不得要得罪朝中大半数文臣。

“将朝中文臣得罪个精光,难道要倚靠不通文墨的武官来治理天下?”

圣上扶额沉笑几声,徐世衡垂在身侧的手不由缩紧。

“奴才刚不久听说,王宿老大人的门生故吏刚给他送了一扬州瘦马。”徐世衡道,“圣上明察,奴才并非要在御前诋毁他们什么,只是看不惯他们道貌岸然的行径。”

圣上缄默良久,突然笑了下:“苏东坡有句诗是怎么念的,好似是‘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是吧?呵,他王宿也不怕起不了榻。”

说到最后,他面上已冷。

徐世衡也不再说,面前的帝王心思深沉,谁也猜不准其具体想法。

圣上批了会奏折后就叫来冯保,随口问了句贵妃在何处。

“回圣上,娘娘在御苑呢。”

“哦?又去了?”

他下意识抬头朝殿外的方向看了眼,倒是露出个真心实意的笑意来:“这段时日,她这是第三回去了吧?”

冯保回说是。

“将奏折带上,随朕一道去御苑看看。”

圣上说着抚案起身,起身大步朝殿外方向而去。

皇家御苑,一骑绝尘。

马踏落花,疾驰如飞流光似箭确是令人惊艳,可看在赶来之人眼中,却只觉得心惊肉跳。她驾马的速度何止是快!

圣上的脸色不好看,使了眼色让人快去拦下。

徐世衡远远看着场中驾马疾驰的女子,捧着折子的双手不由收紧了瞬。

文茵被人拦住,遂勒停了马,下马的时候就见到从远处疾步过来的明黄色高大身影。但他走近了,便见他眼底黑沉,鲜少见的似面有薄怒。

他近前至她两步处停下,从上到下迅速打量她一番。

“想没想过一个失足摔下来,会有何等后果?”

“怎至于,我……”

“你如何伺候的?”他倏地转向旁边奴才,双眸寒邃:“朕让你好生伺候着贵妃,你就这般伺候的?”

吴江噗通一声跪下直叩首:“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文茵回过神,就道:“不关他事,是我一时兴起,还请圣上莫要怪罪他。”

朱靖罔若未闻,直接挥手示意人拖出去。

文茵脸色泛白,下意识就紧抓握住他的小臂:“圣上!”

朱靖低垂视线自她攥他死紧的细手上扫过,面上神情稍松。他顺势握上她的手,拉她朝不远处的黄罗伞盖的方向走去。

“放心,朕又不是要打死他,只是让他去道边跪着,小惩大诫。”

文茵这方松开拧紧的眉,长松口气。

黄罗伞盖下,有奴才捧着一摞奏折无声俛首候立。

文茵被朱靖揽着过来时,便与那人对了个当面,也是近些年来她压抑隐忍惯了,这方没做出惹人怀疑的失态之举。

她几乎是面无表情的来到伞下落座,接过冯保递来的热茶。

“是刚被吓着了?”朱靖拿手背贴了下她面颊,见她脸庞仍泛白的模样,皱眉:“怎这般凉。”

文茵捧着茶碗低头抿了口,强笑说:“圣上明知我看不得这个。”

朱靖心一软,缓了语气:“是朕的错,朕日后不会了。”

说着他双手捧住了她姣美脸庞,掌腹一寸寸将她面上浮起的细汗抚去。可这一刻于文茵而言,却是异样的煎熬,她只觉得此时此刻连周围空气都是焦灼的,窒息的,她当真是一分一秒都待不下去。

“圣上,我瞧场中还有箭靶,不知我可否去射会箭?”

朱靖眼尾抬起,很是惊诧:“贵妃还会箭术?”

“稍会些,当年……学过了。”

朱靖见她纤密睫毛蝶般轻颤,以为她是因才能现于君前而面皮薄不自在,遂轻笑了两声。

“去吧。”他笑道,等她起身后却又叫住了她,摘下了自己食指上的玉指环,“戴上这个,否则弓弦非要磨破你手指细肉不可。”

拉过她的手,他将尚带余温的玉指环套在了她拇指上。

场中,箭矢破空声不时响起。

朱靖批阅奏折间隙,也偶尔抬头朝她看去一眼,可往往一看便会失神许久。

远处那搭弓射箭的女子,那样专注别样的神采,攫人心魄。

春日的阳光一丝一缕的从她身后透过光芒,让她举手投足间,都似蒙了层细微的光晕,美的虚幻,又似易碎。

又是一声破空声响起,他定睛一看是九环,当即抚掌为她喝彩。

后来见她一人在场中射箭,怕她无聊,他遂环视一周。

最外围的是大内侍卫,他自不可能安排他们进内场陪练,遂往内侍圈里打量一周。最后定在了旁边捧奏折的那人身上。

“奏折且放这,你去陪贵妃练上会罢。”

徐世衡后背一僵,低头应是。

细微的脚步声从后面响起,文茵余光扫过那瞬,刚那一箭脱了靶。

他在她身旁不远处站立,手里亦长弓与箭矢。

“圣上让奴才过来陪娘娘练会。”他躬低了身道。

“好……的。”她蠕动唇回道,重新转正了脸。

徐世衡慢慢挺起了躬低的脊背,手搭上长弓,慢慢抬起。

文茵亦抬了弓,耳边似乎又遥远的声音自那年的夏天传来——站位,搭箭,扣弦,预拉,开弓,瞄准,脱弦……

两支箭矢几乎同时射出,笔直的平行线飞驰,最终各自落入各自的箭靶中。

一种海啸般的酸楚从不可见光的沼泽里几乎要叫嚣着翻卷而上。

文茵动了喉强咽下去,侧身从旁边箭囊拿过另外一支箭。

搭弓射箭,她只敢盯着箭矢的轨迹,不敢往旁边扫上哪怕一分半毫。

嬷嬷告诉她,那个他与这里的他是两个人。嬷嬷说,他们的气质已大相径庭,那个他是高岭之花,而这里的他是卑贱之泥。

可在见他再一次挺直脊背那刹,她发现,他从来都是他啊。

朱靖不期抬眸看去的一眼,让他稍微顿住。

春日暖阳下并肩而立的两人,搭弓,射箭,动作好似出奇一致。

摇头晃去那一闪即逝的莫名不适感,他拿过奏折继续翻阅,可皱眉翻阅不过片刻,就再次抬了眼。

“贵妃,过来歇会罢。”

等见了远处两人一前一后过来,他眉眼渐渐舒展开来。

这会他大概也明了刚那瞬是缘何不适,不过是那奴才射箭时候气质俊雅似有林下之风,那般模样不像个奴才了,站他贵妃身边倒生出了几分碍眼来。

他摇头失笑,笑自己连个奴才的味都吃。

圣上带着贵妃离开后,内监们就开始拾掇场内的物件。

因为要仔细整理圣上批阅的奏折,所以徐世衡就慢了些离开。

然后就让他无意间见到了一幕。

他看见了先前被罚跪的吴江,趁无人时偷偷嗅了下自己的袖口,而自他的角度能清晰见到那袖口露出的一截白色帕子样的物件。

吴江也很谨慎,抬袖的时候装作擦汗,便是放在鼻端轻嗅也是一瞬。

可偏就让他瞧了个真切。

徐世衡猛地眯眼,神色变幻,奴才哪里会随身带那样的帕子,所以那帕子多半是贵人们擦拭用的。

想到吴江最近跟长信宫走得近,再联想刚过来那会吴江巴望着贵妃那殷切模样,徐世衡猛吸口气。

他继续收拾奏折,整理好后就急速离开了御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