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贵妃

作者:卿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10 第 10 章

书名:皇贵妃 作者:卿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3

腊月的天寒肃,不过好在今个没风没雪,再有冬日暖阳照着,所以外头的气候也还算好。

文茵中途下了銮轿,沿着宫道小走了一段路。

四下寂静,整座皇宫庄重静穆。早前的积雪仍覆着红墙、黄瓦、雕栏,安谧无声。长长的朱红宫墙朝外延伸,若站在高墙四下环顾,定能看到那重重门坊、那无尽垣墙,而向上看,则是那重重宫殿,碧瓦金檐,一重又一重,数之不尽。

“娘娘是在想什么?”

文茵望着远处层峦叠嶂的殿顶出了会神,方道:“我刚在想,我十六七岁的时候,都在干什么。”

一句话,将于嬷嬷的思绪也拉回了曾经的那些日子。

“那时候娘娘是闲不住半刻的,春踏青,夏游湖,秋围猎,冬赏梅。” 说到曾经,于嬷嬷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许多,“那些贵女们争相效仿您,累得夫人没少听其他官眷夫人们抱怨说,自打您从陇西来了京城,这京城都让您给翻了个。”

文茵失笑,随即心底又一叹。

其实刚才她除了在想今世,还更多的在想前世。

前世她莫名穿越那会,也不过是十六七的年纪,那会的她在做什么呢?那时的她还在上高中,如那个年纪大部分的高中生一样,除了学业压力大这烦恼外,好似也没旁的烦心事。平日里最盼望的就是节假日,可以稍稍从繁重的学业里解脱出来,或约同学出去逛街,或在家捧着零食追剧,总归能度过逍遥自在的假期。

那时候十六七岁的姑娘憧憬着未来,奋斗在当下。

她们长在父母膝下,人生五彩缤纷,又单纯快乐。

“同样都是十六七岁啊……”

她低语喃喃。同样的年纪,可这里的女子却早早褪去了青涩与天真,开始学着勾心斗角,相互倾轧,争男人,争权利。

大好的韶光,就要长久的烂在这宫墙之内。

“娘娘,皇后禁您这整一月的足,那今年的除夕宴,怕您得错过了。”怕文茵过于沉浸过往而伤感,于嬷嬷岔开了话题道。

文茵回了神,“这不正是她的目的。”

于嬷嬷撇了撇嘴,面露些嘲讽。每年除夕宴上,众妃嫔们都要盛装出席,而他们家娘娘稍加打扮就艳压群芳,由此就惹得那皇后每每怏怏不快,大抵是觉得他们家娘娘夺了她的风头。

今个皇后借机罚他们娘娘禁足,不多不少刚好一月,恰好就错过了除夕宴,不难猜皇后真实的心思是什么。

“也不知是从哪朝宫廷里传下来的装扮,好好的脸蛋上非要贴个珠钿,偏皇后娘娘还爱个不成。”于嬷嬷凑近文茵,神秘的悄声说:“每每看皇后贴珠钿,我就觉得,活脱像那大米粒贴在了锅盖上。”

文茵猝不及防被逗笑了,笑颤着歪在于嬷嬷肩上。

“这话嬷嬷可千万别出去说。”她抬指擦擦眼尾笑出的泪,“否则皇后娘娘发火打你板子,我可帮不了你。”

于嬷嬷慈爱的搂着文茵。自打她家娘娘进宫时日起,她几乎就再没见娘娘像此刻般笑逐颜开的模样。

“对了娘娘,娴妃要带大皇子来咱宫里,可是打您什么主意?”

“的确是打了些主意。”文茵回想了刚在坤宁宫时候的情形,轻微一笑:“大皇子已经满五岁了,却还没有个正经的太傅教导学问。”

当年吴时令的贪生怕死,背信弃义让他名声扫地,几乎自绝于文臣之列。饶是时隔多年,可素来以风骨以气节坚守己身的文人们,仍觉吴时令此行可耻令人难忘,遂万分不屑与之为伍。

而恶了文臣的结果也显而易见,连带着景仁宫的大皇子,也一并不受文臣们待见。所以给大皇子请太傅的事情就成了老大难了。

于嬷嬷不解:“圣上岂会坐视不管?”

文茵摇头,耐心解释:“请老师教导学问,头先一个字是‘请’,断没有强逼着教的道理。况且越是学问做得好的大儒心气就越高,他们看不上眼的人,是死也不会教。圣上也总不能因着这点事,逼着个在文坛举足轻重的名师大儒血溅勤政殿吧?”

于嬷嬷咂舌:“那娴妃不得急死了?”

可不是急了。文茵缓慢摩挲着袖中手炉。

皇子的启蒙老师至关重要,且不提在言传身教方面的差别,就单说鸿儒大师在朝中的人脉关系,那都是其他太傅望尘莫及的。自古以来最后登上帝位的皇子,在其登位途中,其帝师势必是不可或缺的助力。

如今临时教导大皇子的师傅是翰林院的一小翰林,名不见经传,若按这种情形继续下去,那大皇子只怕得提早出局了。眼见着大皇子年岁渐大,娴妃焉能不急?

“可是娘娘,她来找咱们有什么用?咱也没那通天的本事,能请得动那些学问高深的太傅们同意来当大皇子的师傅。”

“那是因为……”她父亲啊。文茵的话含在喉咙里,吐不出,咽不下。

这个捭阖纵横,将文官集团推至顶峰的文臣,饶是故去多年,可他的影子依旧还在一些文人的心里。他们敬重他,敬仰他,连带着对他的后人也多少有些移情所在。

也包括她。即便她父亲已经将她剔除族谱,即便他们当年恨不得她死,即便他们如今仍视她为妖妃。

纵是说来也确是可笑,可实情确是如此。

文茵当真觉得,这些文臣们当真是个矛盾的群体。有时候她想,或许在他们看来,他们可以光明正大的斗倒她,那对她的死他们乐见其成,可他们却见不得她折辱于宫廷倾轧惨死于妇人之手,大抵是觉得那般会有损她父亲的颜面。

因而在宫里的这些年,她其实也受到了些荫庇。

她不得不承认,终归到底,她还是受了她父亲的余荫。

“那娘娘,等那娴妃跟大皇子来时,咱宫里可要做些什么准备?”

“不用。”文茵缓过神,道:“只需让人勤换着暖手炉,莫让大皇子冻着便成。”

毕竟娴妃要的只是一个亲近长信宫的表象,欲要以此消除些文臣的恶感,继而缓和他们间的关系,也便为大皇子另择名师。

坤宁宫里,此刻静的,好似能听见窗外雪化的声音。

圣上摩挲着茶盏半敛了眼皮端坐主位,皇后半侧了身局促半坐在下首。

主位那人自来后就一言不发,坤宁宫的气氛几乎肉眼可见的凝固起来。

陈姑姑缩手站在皇后侧后方,在敏感察觉到主位人的目光朝她的方向侧来时,她的头皮噌的下全麻了。

“你可还记得,朕当年是如何嘱咐你的?”

陈姑姑几乎是当即就噗通声跪下,俯首颤声:“奴婢记得。”

“说一遍。”

“圣上……嘱托,让奴婢从旁协助皇后处理后宫宫务……若皇后行事有所不妥,不可听之任之,要多规劝……”

“你做到了吗?”

“奴婢……有负圣意。”

主位上的人收了目光,端过凉了半透的茶喝了口。

冯保招呼宫人进来,无声无息的拖走了浑身发颤的陈姑姑。

内室房门处那厚重的富贵绣花毛毡帘重新放下,可挡不住外头那一声接一声的板子击肉的声音。

皇后两眼发直的坐那,僵的像块石头。

“皇后,朕自认这些年已给足了你尊严跟体面。”圣上看她平静问,“你可还嫌朕给的不多?”

皇后打了个寒颤。可是在恐慑之余,她心底又滋生了股不忿与怨怼。尊严,体面,难道不是她皇后之尊应得的吗?

她扭过头朝主位看去。主位上的九五之尊高高在上,仪容高贵,天子之威凛不可犯。

她看着那威仪高大的帝王,痴迷又心酸。她是那般仰慕他,可他眼里却从来没有她,连看她的目光也从来都是平静疏离,好似在看一个陌生人。

“臣妾不知哪里做的不对。”皇后硬邦邦说着,“还请圣上明示。”

圣上将茶盏搁在桌上。

“月底是除夕宴。”他敲扶手,掀眼皮看过去,“皇亲国戚不见贵妃,问起你来,你如何说。”

“臣妾……”

“说贵妃寻衅滋事,被罚禁足。皇后,你觉得他们会看谁的笑话?”

皇后僵着脸不语,圣上笑了声:“他们看的,是朕的笑话。”

“朕的皇后管束后宫不力,是朕,用人不当呐。”

“皇后,你太让朕失望了。”

圣上推案起身,抬步就走。

皇后被这话里的深意慑的浑身发抖,急急颤身起来,追了两步过去。

“圣上!贵妃仗势欺人责打嫔妃,难道就不该罚了?臣妾皆是按照宫规处置,又何错之有!”

圣上暂且停步下来,却没有回头:“你口口声声说规矩,那朕就与你讲规矩。岚昭仪以下犯上,你却揭过不提,这是处事不公,你错其一。贵妃处置犯上妃嫔,此算宫规之内,并不算过,你却因私情而予以重罚,这是以私害公,你错其二。你错上加错,不知反省,却反问何错之有,当真不知所谓。”

皇后的脸白的像纸。

圣上披上黑色鹤氅,声音淡淡:“朕给你今儿一日的尊严与体面,明个你要撤了贵妃的禁足令。至于如何自圆其说,你有一晚上的时间慢慢想。”

语罢,抬步离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