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贵妃

作者:卿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20 第 20 章

书名:皇贵妃 作者:卿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3

交泰殿,皇后带着众妃嫔给两宫皇太后问安。

除夕大宴仪,圣上自然会派人将在怡畅园休养的两宫皇太后请回来。

即便与两位太后常年见不上几面,可对于这皇家婆婆,皇后还是有种天然的畏惧。所以在感到两宫太后的目光扫来时,气势上就有些畏缩。

仁圣皇太后面上淡淡,这些年的‘休养’让她愈发看破世事了。

慈圣皇太后反倒神情多有沉郁尖刻,不先叫起反倒将皇后从头到脚打量个遍。等移开目光扫向众妃嫔,她在皇后左后方那容貌倾城的女子身上定了瞬,深吸口气,方不冷不热的叫她们起身。

后妃们小心翼翼的落座。

酉时正刻宴席开始。

“圣上驾到——”

殿外内监一声唱喏,礼乐声同时奏起。

身穿明黄冕服戴九旒披山河带的帝王,在二十四护卫官及众多内监的拥簇下,踏上交泰殿通道上铺就的黄麾,步履沉稳的走向殿上方的御座。

众妃嫔与皇亲国戚们齐齐跪拜,山呼万岁。

圣上与两宫太后相互问安后,转身落座,抬手叫起。

礼乐声止,殿外的鞭炮声鸣响。

待鸣止,御座上传来温和笑声:“今日是家宴,难得人团圆的日子,在座诸位务必不要拘泥,千万要饮至尽兴才好。”

有人在底下接话:“圣上既发话了,那咱哪有不应的理,少不得要饮到痛快才行!”说话的人是昌皇叔,他为人粗中有细,最擅长察言观色,活跃氛围。这会他又往四周一扫,乐呵呵道: “大家伙今个可别收着掖着啊,都可劲的尽兴喝。反正圣上都发话了,喝大了也不怪罪,如此良机大家可切莫错失啊!”

昌王妃狠拧了他胳膊下,昌皇叔哎哟一声,换来众人一阵大笑。

御座上的人失笑。余光不期扫过殿上的时候,却在一处方向停息稍许。

那长案后的女子,绀绾双蟠髻,配花型珠钗,着深兰云纹贵妃朝服,犹似熠熠生辉明珠,就算坐那端静不动也是异样光彩夺目,让人难以移眼。

此刻她正安静的看着昌皇叔与昌王妃的方向,他余光恰好就捕捉到她散神怔忪的瞬间。

他心口微跳,脖间突然就刺痒了下。搭在膝上的手轻叩了两下,止住了想要去抚脖侧的冲动。

移了目,他看向昌皇叔的方向,晃动九旒下的双眸带着笑意:“昌皇叔与昌王妃感情甚笃,让人钦羡呐。”

昌皇叔苦着脸:“谢圣上夸赞。不过臣心里清楚,京城好多大老爷们在私底下可没少笑话臣,说臣是惧内。”

周围众人善意哄笑。

昌王妃暗松口气,刚她还真怕她家王爷嘴瓢,回应说帝后鹣鲽情深之类的话。好在她家王爷心中有数,很是谨慎。

几些君臣的玩笑话过后,宴席便要正式开场了。

冯保上前半步,朝殿外高声唱喏:“宣,上宴——”

宫女们端着珍馐佳肴鱼贯而入,与此同时,教坊司的乐师门也抱着各式乐器进殿,弹奏《明皇曲》。

圣上饮毕众人齐敬的第一杯酒后,殿内的气氛就渐渐开始热闹起来。

“两位母后的气色是愈发好了。”

席间,圣上也少不得与两宫皇太后客套两句。

仁圣皇太后很识趣,也客套回了句,圣上仁孝,她们在怡畅园事事顺心之类的话。

可慈圣皇太后却一言不语,连手里玉箸都搁下了,耷拉着脸坐那一副多有沉郁的模样。

她心情不虞表现的明显,圣上也不能视而不见,遂就关切问了句身体可有不适。

“劳皇儿关心,母后不是身子不适,而是心口难受。”慈圣皇太后说着,就拿出帕子来拭泪,“辞旧迎新的团圆日,难免就让人回忆往昔。想当年先皇尚在的时候,每每除夕宴的时候,圣上便会牵着祎儿的手来参宴。祎儿贪食,你作为兄长每每便会殷切嘱咐,而祎儿也最听你的话,你说什么他都会照做。那时候你们兄弟感情多好,兄友弟恭的,连先皇都几次赞叹。可惜那一幕,终是再也看不到了。”

圣上搁下了朱筷。

慈圣皇太后环顾满殿,哀声叹息:“一想到祎儿在皇庄还在受苦受冻,哀家却在享用珍馐佳肴,便如何还有胃口吃得下。”

早在慈圣皇太后叹气流泪时,殿里众人就把眼睛低下来只关注自己盘里的菜,连半点余光都不朝上方的方向去。殿里虽不说鸦雀无声,可到底没了喧哗热闹,有些尴尬的安静。

“忧思伤身,母后千万保重身体,莫要再为不孝儿伤怀。”

圣上关切说着,就偏过脸淡声吩咐:“遣人去皇庄,申斥平王不孝。戒告他若有下次,便让他面朝怡畅园叩千次首请罪,若敢屡教不改,那叩首次数逐次翻倍。”

慈圣皇太后惊怒:“你!”

圣上无视对方的惊怒,转正了身体朝向大殿,面前的金色九旒晃动。

“起承应宴戏罢。”

冯保立马就朝殿外高声宣:“宣,承应宴戏——”

殿中众人皆松口气,这戏曲一唱上,大概也就能稍稍解了殿里尴尬的氛围了。

他们想的是好,只是在点戏的时候,有人不肯按常理出牌。

按照往年惯例,虽为表孝道,圣上会请两宫太后先点,可两宫太后点的第一曲戏目也必定是应景的《升平除岁》。怎料今年就出了例外。

“那就点个《四郎探母》与《行路训子》罢。”

慈圣皇太后抢在仁圣皇太后前,扬声尖刻说道。

这回真是满堂皆寂了。

圣上端坐片刻,无甚情绪:“戏曲终究还是不够热闹。撤戏,上歌舞。”

这时大殿上有人起身相请:“圣上,臣斗胆,不知可否点一曲《平定天下舞》?西北战事接连大捷,臣等虽在京都,可听闻捷报也是热血沸腾,只恨无一身武艺能战场杀敌!想我大梁短短三年收复三洲失地,富国强民,国运昌隆,连道边匹夫都道如今大梁乃盛世之景!如此盛世,合该奏《平定天下舞》,应景我大梁来日将万邦来朝!”

这人依旧是那昌皇叔。

圣上感慨:“好一个万邦来朝,皇叔说的好。如此便依皇叔所请,奏《平定天下舞》。”

舞姬们鱼贯而入,恢弘大气的乐声随之响彻。

昌皇叔带头拍案打着节奏,边随着唱边喝彩,渐渐的殿里气氛又被带动的热闹起来。

慈圣皇太后脸气的发青,想发作又无处发作。

仁圣皇太后面上不露什么,心里却百感交集。

何必呢,这么多年了,那慈圣怎么还看不开。跟圣上较劲,又能讨到什么好处?饶是生母又如何,圣上压根不吃那一套,所以谁也别想拿一个孝字来压他。

如今的圣上羽翼已丰,大权在握,跟他过不去便是跟自己过不去。饶是多年休养在怡畅园,可她也多多少少的听说了,近些年来他收复失地开疆拓土,重用武官打压文臣气焰,压制着朝堂文武朝臣的势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平衡,而他自身的威望也达到了前几朝未有的高度。

她不得不承认,从前她所认为的,圣上不适合做大梁之主的想法,是错误的。

他将大梁江山治理的很好。

如今她多少也能猜得些圣上的宏愿,大概是想建立些不世功勋的。他比齐的可不是中庸的先皇或者前几朝,而是那开基创业的圣祖爷。

从当年他雷厉风行掌控朝局那刻,或许就能得以窥见一斑了。

仁圣皇太后淡定的用膳,只要圣上不祸害大梁江山,那她就算对得起列祖列宗了。所以她也用不着苦恼什么,操心什么。

慈圣皇太后可没那么好的心态,因为她最喜爱的那个儿子仍旧被幽禁在皇庄,多年不见天日。

她心里头恨,一时恨那圣上薄情冷血,不念母子亲情不念兄弟之谊,一时又恨那些文臣们心盲眼瞎,当年非说她祎儿肥硕愚钝,没帝王之姿,选了所谓有帝王之仪的朱靖做了圣上。

呵,难道他们选一国之主就是光看相貌了吗?

那可是中山狼,善隐忍,多年隐而不发,出手一击即中。想那些文臣现在估计悔都无处悔了罢,真是活该自食恶果。

慈圣皇太后这般想想,倒也稍稍解气,目光在殿上那戴花钗的女子身上一掠而过。

殿里气氛正酣,酒过三巡之后,圣上从御座起身。

毕竟太和殿还有一宴,需要他这大梁之主过去主持。

众人从座起身,下拜恭送。

圣上下了高阶,龙行虎步朝殿外而去,二十四护卫官与内监们紧随其后。

朱韈赤舄在经过后妃的一长案前稍有停歇,而后又再次迈开,继续踩着长长通道上的黄麾,离开交泰殿。

文茵的眼前掠过帝王的山河带,掠过护卫官们的鹿皮靴,同样也掠过高阶内监们的绯色衣袍。

她的视线里,离她长案半臂距离处,有绯色衣角掠过。而那绯色衣袍上,一块圆形玉珏挂在腰间,轻轻垂落。

交泰殿里的筵席依旧,没了圣驾在,众人就难免少了几分拘谨,气氛就愈发活跃了。

酒酣耳热时,不少人举杯交错,或离开位置去找熟人敬酒,彼此间问问近况,联络关系,氛围很是融洽。

后妃这里也很热闹,不少贵妇人们也想与宫里头搭上关系,遂趁此良机送送礼物,攀攀高枝。

比之其他后妃的热闹,贵妃案前倒是门可罗雀了。

那些陈年旧事让众贵妇们心有顾忌是一方面,再者就是贵妃那疏离清冷的模样,也的确是让人望而却步。

文茵也不在意,自顾自的用膳,赏歌舞,吃上两杯酒,倒也落个清净。

“咳!”

这时候一声重重的咳嗽声从上方传来,殿内的喧哗声为之一寂。

慈圣皇太后目光尖刻的往后妃的方向扫去,语气不善问:“哪个是那岚才人?”

刚被那犀利尖刻目光扫得浑身紧绷的后妃们,闻声先是一愣,而后一悟,而后近乎是统一动作的默然低头。

慈圣皇太后恼怒:“问你们话呢!”她对付不了圣上,还对付不了一个宠妃!圣上下她脸面,那她就下他宠妃脸面。

见那岚才人还敢不出列,她正要发作,就听旁边皇后讷讷的回了句话:“岚选侍触怒圣上,已经……被打入冷宫了。”

慈圣皇太后噎住。

众妃嫔们同情了起来。岚才人那都是多久的老黄历了,可怜那慈圣皇太后在怡畅园里,耳目着实闭塞。

除夕大宴仪是通宵彻夜的,不过若有体力不支的,可以先行退下休息。

文茵在夜半时就退了场,带着嬷嬷宫女们在外头赏了会花灯,便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回宫歇着了。

过了子时,便是新年第一日。

圣上也从太和殿半途退了场,回了养心殿,行“明窗开笔”仪式。

明窗前,他执刻有‘万年枝’的笔,饱蘸浓墨,在四方金云龙纹丝绢用朱墨写了第一个福字。特意让人将这福字放置好,而后他方又再次提笔书写。

太和殿与交泰殿先后有宫人过来派发‘福’字,有幸得到圣上御笔的人无不喜不自胜。

“贵妃可还在交泰殿?”

明窗前圣上搁了笔,随口问了句。

冯保回道:“贵妃乏了,早半个时辰前就回宫歇着了。”

圣上往金瓯永固杯续了屠苏酒,又示意冯保铺置换丝绢。

两方四尺长的丝绢平整铺上了御案。圣上将朱笔在吉祥炉上熏炙片刻,随后蘸墨提笔,开笔书吉语。

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