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振南明

作者:一袖乾坤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五十七章 吴三桂退兵

书名:振南明 作者:一袖乾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0

吴三桂的脸色铁青,拳头紧紧攥起。

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就在几乎拿下郧阳城时明军又有援军杀出。

这可和他攻打荆门时如出一辙。

两件几乎一模一样的事放在一起让他很难相信这一切都是巧合。难道说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监视了?

真是该死!

如果说荆门是湖广腹地,明军杀出还情有可原。郧阳可是湖广的边界地带,在这个地方突然杀出明军,只能理解为提前有布置了。

那么究竟是谁在暗中布局?

吴三桂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该怎么办?

继续硬着头皮打不是不可以,可要冒着极大的风险。

明军如果对他包夹合围,他很可能被困死在这里。

唯一的办法是先击溃一边的明军再去攻打另一方,实行各个击破。

但吴三桂觉得胜算不足五成。

他从不打无把握之仗。如今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他输不起。

只要一输,轻则被降职处分。重责被剥夺兵权幽禁至死。

一想到这里吴三桂便感到不寒而栗。

汉人在清廷眼里终归只是奴才。唯一的区别是有实力的奴才和没实力的奴才。

吴三桂当然想做有实力的奴才,这就要求他必须尽可能的打胜仗,不能给人一种外强中干的感觉。

什么是实力?手中有兵,有精兵就是实力。

对吴三桂而言这些本家兵就是实力的体现。

清廷册封的三顺王麾下士兵加在一起都没有吴三桂的本家兵多。这也是吴三桂的地位高人一等的原因。

可要是就这么撤退,吴三桂就只能返回陕西了。

此次征讨湖广吴三桂是被寄予厚望的,如果一场胜仗都没打怎么也说不过去。

吴三桂内心十分犹豫挣扎,到底撤还是不撤?

便在这时金声桓率领的明军骑兵已经开始对吴三桂的中军发起冲锋。

吴三桂骇了一跳,心道这年头敢主动跟他本家兵对冲的人还真是不多见。这厮有些魄力。

思忖良久吴三桂还是决定撤军。

继续打下去对他百害而无一利,损兵折将不说也未必能够拿下郧阳。即便拿下郧阳也是亏得。

海螺号声响起,吴三桂鸣金收兵。

这些攻打郧阳的清军士兵早就没了心气,听到鸣金收兵皆是如释重负的长松了一口气。

撤退的过程并不顺利,金声桓不断的率部袭扰,弄的吴三桂不胜其烦。

好在骑兵的机动性还是很强的,在付出一些代价后吴三桂最终逃出升天。

...

...

金声桓在追杀的过程中斩获三千余首级。

这个成绩放在一年之前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大胜。但在经历对清军数次大胜,尤其是四川之战后便不那么显眼了。

但胜利毕竟是胜利,尤其是这种反败为胜的,极为鼓舞士气。

郧阳总兵曹凤年命人打开城门,亲自出城迎接。

金声桓也是满满受了曹凤年之礼。

若非他及时赶到,鞑子破城没有悬念,这城中军民包括曹凤年在内都得做鞑子的刀下鬼。这么算他对曹凤年可算是有救命之恩。

“曹总兵,本将奉巡抚大人之命赶来驰援,一路上快马加鞭急行军,不敢有丝毫耽搁。看到郧阳无忧,本将便放心了。”

金声桓淡淡说道。

果然是巡抚大人的命令!

曹凤年心中感慨道。

照理说巡抚大人是文官,郧阳闹出文武失和的事情,他理当偏袒吴文道。可是事实上却没有。

自始至终巡抚大人都是以军国要事为重。这令曹凤年钦佩不已。

他自问若是换做自己是做不到这么中正的。

看来他和巡抚大人还有很大的差距,应该多多学习啊。

“金将军救命之恩在下记在心上了。以后若有需要在下的地方,金将军尽管开口,在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至于巡抚大人的恩情,末将自不敢忘。”

“曹将军言重了。你我都是朝廷的将领,巡抚大人也是朝廷的官员,我们都是替朝廷做事的,何必分的这么清楚?”

金声桓顿了顿继而道:“不过有一事某有些不明,据说郧阳文武失和这才给了鞑子可乘之机,不知可有此事?”

曹凤年心中咯噔一声,心道该来的还是来了。这算是兴师问罪吗?

“此事说来话长,不如金将军先随某进城去,待某与你慢慢道来如何?”

金声桓点了点头道:“如此也好。”

...

...

吴三桂被赶出湖广后并不敢返回陕西。

他离开陕西前可是和阿济格闹了些小别扭。

若是取胜还好,像他现在这样灰溜溜的回去难保不会被阿济格穿小鞋。

无奈之下吴三桂只得往河南方向挺进。

到时随便找个借口往朝廷一报,相信摄政王也不会太过为难于他。

当然为了表示他并不是仓皇落败,吴三桂还是要拿出一些东西证明的。好在他此前在湖广的时候屠了不少村子,斩下数千首级。这些首级他一直命部下带着,现在却是有了用处。

只要把这些首级呈递上去,邀功不说至少能够抵过。

此番吴三桂虽然损兵折将,但大多是绿营兵。他自己的本家兵折损兵并不严重。

在硬实力没有受到太大损伤的情况下吴三桂相信朝廷和摄政王不会对他动手。

不然若是把吴三桂逼反岂不是雪上加霜?

如今清廷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吴三桂决定先在河南休整一番,待恢复了元气再向朝廷请命出征。下一次他一定要向孔有德讨要几门红衣大炮。

这玩意可是破坚城的利器。

这次湖广之行,不管是打荆门还是郧阳都是功败垂成。

吴三桂深刻反思之后发现就是因为他的军队攻坚能力不足。投石车还是差点意思,若是换了红衣大炮没准早就打下来了。

所以未能有所建树也不都是他的锅。换做别人如果没有红衣大炮也不可能表现的比他更好。

相信摄政王心中也有一杆秤,不会对他苛责。

不过吴三桂自己却在心中暗暗发誓,迟早有一天他还会率部杀回来的。届时他必定要让这些明廷将领付出代价!

...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