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振南明

作者:一袖乾坤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八章 俸禄问题(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书名:振南明 作者:一袖乾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0

“陛下,老臣不敢领旨!”

姜曰广冲朱慈烺拱了拱手,义正言辞道:“这国债若发,大明必乱!”

他这话说的极重,朱慈烺也感到有些惊讶。

“姜爱卿为何如此说?”

“陛下,圣人有云,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此乃三纲。纲常若乱,则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姜曰广一口气说完不带喘气的,一双鹰眼紧紧盯着朱慈烺:“敢问陛下这不是祸乱之兆吗?”

朱慈烺简直快背过气去。

怎么好端端的,发行国债就和祸乱扯上关系了呢?

姜曰广却丝毫不客气,继续说道:“做臣子的怎么能成为君父的债主?这不是令纲常伦理彻底崩坏了吗?”

完了,跟东林党辩论纲常问题不是朱慈烺的强项啊。

他前世是学历史的,不是学纲常的。

“姜爱卿莫急,朕也就是说说。”

朱慈烺只觉得一阵头疼。

其实他也不是一定要发行国债。归根到底是因为天下形势不明朗,百姓们也不敢把赌注全部下在大明这里。

朱慈烺要想让国债卖的好就必须拿出足够的抵押物,让百姓们相信朝廷的承兑能力。不然若满清若是将来夺了天下,他们手中的国债不就变成一堆废纸了吗?

这才是朱慈烺真正担心的,而不是什么君臣父子纲常问题。

不过既然姜曰广这么义正言辞的说了,朱慈烺正好就坡下驴。

看来古人和后世人的观念还是差了很多啊。朱慈烺想要一步迈过去太难了。

那便慢慢来吧。

“既然姜爱卿反对,朕收回成命便是。”

姜曰广就像一只斗胜了的公鸡似的,昂起头来道:“陛下英明!”

朱慈烺无奈道:“姜爱卿还有什么别的事吗?”

“禀陛下,臣以为朝廷大臣的俸禄该涨涨了。”

朱慈烺直是惊的张大了嘴巴。

这是闹着要涨薪啊。

“哦?为何姜爱卿会突然这么说?”

姜曰广显然是有备而来,上前一步道:“陛下,朝廷臣工的俸禄是洪武年间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距今已经二百余年。洪武年间的物价和如今相差甚巨,仅仅靠这一点俸禄,朝廷诸臣如何养家啊。”

姜曰广哭穷的本事直是一绝,就差抹两滴眼泪了。

若是一般人可能就被姜曰广蒙过去了。可朱慈烺却知道这些官员们不是靠俸禄养家的。

地方官靠火耗截流。京官靠地方官送上的炭敬冰敬。

不然这些官员怎么可能一个个住的起朱门大院,过着飘飘欲仙的生活?

只是这些却不是能够拿到明面上说的,故而姜曰广哭穷也算哭的有点道理。

朱慈烺并不急于给姜曰广答复,而是起身走到殿门处望了望道:“姜爱卿觉得朕这个皇帝做的如何?”

姜曰广心中咯噔一声。心道咱好端端的聊着俸禄问题,咋突然扯到这上面来了。

“陛下英明神武,乃千古一帝。”

姜曰广拍起马屁来丝毫不脸红。

“朕要你说实话。远的不说,朕比之先帝如何?”

朱慈烺猛然转过身来紧紧盯着姜曰广。

姜曰广咽下一口吐沫,犹豫了半天才发声。

“陛下与先帝一样节俭。”

“你这句倒是实话。”

朱慈烺苦笑道:“先帝在时常告诫朕,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都是百姓们的血汗。天子身份尊贵更应该节俭,以为万民表率。”

崇祯帝也许政治能力很平庸,但有一点是没得黑的,那就是他极为节俭。

一件龙袍一穿就是好几年,穿到破了烂了即便打了补丁也会接着穿。

皇后更是带领宫女亲自在宫中织布以减少花销。

李自成打下北京后,发现国库中只有不到十几万两银子,皇帝的内帑更是空空如也。

“这天下光靠皇帝节俭没有用啊。”

朱慈烺感慨道:“朕是树干,列位爱卿便是树枝。树干便是长得再笔直,若是树枝长歪了,这颗树一样长不好。”

姜曰广如何听不出朱慈烺的弦外之音,他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叩首道:“臣惶恐,不能为陛下分忧,臣有罪。”

朱慈烺走到姜曰广身边把他扶了起来,幽幽说道:“皇明要想中兴,仅仅靠朕是不够的,必须君臣同心。俸禄的事朕记下了,也不是不能涨。但朕且问姜爱卿一句,若是俸禄涨了,列位爱卿的孝敬银子能否就不拿了?”

姜曰广见天子把话挑明了,脸腾的就红透了。

“陛下,臣...”

朱慈烺推了推手道:“朕知道这不是姜爱卿一个人的问题。但既然姜爱卿提出来了,那么朕也把话说明白,朕可以提高百官的俸禄,不过朕要求他们必须拥有相应的能力,绝对不能混吃等死。而且既然他们的俸禄涨上去了,朕就绝不允许他们以任何的形式贪墨。一经发现,剥皮实草绝不姑息!”

朱慈烺的声调陡然升高,吓了姜曰广一跳。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皇帝陛下心里跟个明镜似的,只是嘴上不说罢了。

若说常例漏规,朝中哪个人没拿过?

大多数人或许不像被抄家杀头的那些巨贪,家产几十万两。

但接受一年几千两孝敬却是没跑的。

就说他姜曰广一年不也拿了各处孝敬来的五千多两银子吗?

陛下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啊。

别看当今天子以冲龄践佐,却把朝廷上下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姜曰广不得不服。

如今难题却是推给了姜曰广,他一个回答不好就是万劫不复,一班同僚的吐沫星子就能把他淹死。

见姜曰广一脸为难,朱慈烺也不急着逼他表态,淡淡道:“姜爱卿不妨先回去想一想,想清楚了再来找朕。”

“多谢陛下,臣告退!”

姜曰广如蒙大赦,冲朱慈烺深施一礼恭敬退下了。

姜曰广离开后朱慈烺也是感慨万千。

他不像崇祯那样对人严苛,但凡合理的诉求朱慈烺都会允许。只是他不能准许这些朝臣两头都吃,如果他们要求涨俸禄,那么以后就绝不能再伸手贪钱。高薪养廉可不是句空话。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