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振南明

作者:一袖乾坤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零六章 私心

书名:振南明 作者:一袖乾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0

(更新送到,求推荐票支持~感谢书友随便X、书友20180513210905223、书友只因凡人的100币打赏~)

又要打仗了。

陈顺才叹了一口气,提着满满一袋银子走到后院的枣树下。

他早已挖好了一个深浅合适的坑,小心翼翼的把银子埋下,又把土填上用脚踩实了。

做这一切前他把包衣奴才吴狗子支了出去。眼下整个院子中只有他一个人,不可能有人看到他埋银子。

这些都是陈顺才多年抢掠来的银钱,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了。

本想着若是不再打仗,他可以靠着这笔银子舒舒坦坦的过下辈子。谁曾想刚消停了没几日,旗中便传来消息,摄政王要派豫亲王领兵攻打太原。

陈顺才所在的汉军镶红旗也被抽调一同前往。

陈顺才依依不舍的冲枣树望了最后一眼,便转过身来拔步朝院外走去。

“主子,您这次要多久才能回来?”

陈顺才走到大门外时,吴狗子凑上前来媚笑着问道。

“兴许个把月,兴许一年半载。”

陈顺才有些心烦意乱,摆了摆手的道。

其实他是想把吴狗子带上的。

当初抢西边时主子都是带着包衣奴才的,这样不仅能让奴才抗一些辎重,给胯下畜生省力,还能多个帮手。

但这次石廷柱主子说的很明白,不许旗兵带包衣奴才。

陈顺才当然不敢违抗军令,只得把吴狗子留了下来。

他倒不担心吴狗子逃跑。

多尔衮王爷刚刚颁布了逃人法,规定包衣奴才逃跑前两次被抓到鞭打一百,第三次被抓获直接斩首示众。

吴狗子又没有啥亲戚,在这乱世即便逃走了也藏不住,多半会被抓获狠狠打一百鞭子。

这么蠢得事他不会做。

陈顺才是担心他的银子。万一那狗奴才发现了他埋在枣树下的银子刨出来偷偷花了怎么办?

他岂不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在吴狗子的侍奉下穿上棉甲,陈顺才清了清嗓子道:“我不在的时候你机灵一点,别惹麻烦。”

吴狗子点头哈腰连声称是。

见陈顺才要上马,吴狗子连忙跪趴了下去,双臂撑地,屁股高高撅起。

陈顺才踩着吴狗子的屁股翻身上马,好生调整了一番坐姿。

一切准备妥当,他双脚一磕马腹,那畜生便狂奔了起来。

陈顺才单手攥着马缰,另一只手朝腰间马刀摸去。摸到刀柄的那一刻他心中立时踏实了不少。

十年了,这把马刀跟了他整整十年。

十年间这口刀不知饮了多少血,也正是靠着这口刀斩下的首级,他从一个卑微的包衣阿哈被主子抬旗成了旗人。

希望这一次这口刀能够继续带给他好运吧。

陈顺才最后回头朝巷子里望了一眼,便狠狠朝马臀抽了一记鞭子。

马儿吃痛嘶鸣一声加快了步子,发出踏踏踏的响声。

陈顺才微微眯起眼睛,任由热风吹过他光秃秃的额头。

西市口牌坊,汉军镶红旗的甲兵都会在这里集合、整队,由固山额真石廷柱率领列队出城,随豫亲王多铎大军向山西太原开拔。

抢西边啦!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抢的是国运,抢的是天下!

......

......

“王爷,这回摄政王叫您跟着豫亲王攻打太原,可是个表现的好机会啊。”

大帐之中,一个身材高大虎背熊腰的汉子十分兴奋的说道。

在他身旁不远,站着一个身着蟒袍四十来岁的壮年男子。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恭顺王孔有德。

孔有德和耿仲明、尚可喜降清后皆被封王,合称三顺王。

三人早在辽东时便认识,曾经一起做过矿工。后来三人都投到毛文龙军中,一个马勺搅饭吃。毛文龙被杀后,因缘巧合下他们策动登州之乱,后一起渡海投降后金。

照理说,这样的经历足以使他们情同手足。

但事实却非如此。

大清要与李自成、残明小朝廷争夺天下,仅仅靠八旗军是不够的,还得倚仗孔有德等三顺王。

比起献出山海关的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绝对算是投诚的老前辈,深得摄政王多尔衮的信任。

多尔衮曾经对三人暗示过,若是将来打下天下,会分给他们一省之地作为实封之地。

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自然明白多尔衮不会那么的大方。

多尔衮只说将来会给他们分一省之地作为封地,却没说是一人分一省还是三人分一省。

孔有德甚至认为多尔衮有可能对吴三桂说过同样的话。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获得一省封地,就得立下尽可能大的功劳,完全盖过其他几人。

兄弟?兄弟和一省封地比起来就是个屁!

摄政王派吴三桂、尚可喜随英亲王阿济格取大同,同时派豫亲王多铎领耿仲明和他孔有德攻太原。

两边都是一位满洲亲王带着两个汉族藩王,意图太过明显。

如果孔有德没有料错的话,这便是一次小考。

如今大同已经拿下,他自然要辅佐豫亲王尽快的打下太原,唯有如此才能够获得个势均力敌的评价。

真正的大考在和李自成部的决战。

若是吴三桂、尚可喜能够先行一步辅佐阿济格打下榆林,那么便会在摄政王的心目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反之,若是他孔有德先轰开了潼关城门,进而拿下西安,自然会被摄政王高看一眼。

他军中有红衣大炮,光凭这点便足以令同行的耿仲明成为陪衬。

至于尚可喜,孔有德也不怎么在意。

他唯一担心的是吴三桂。

此人年纪轻轻便在辽西将阀中脱颖而出,成为山海关总兵,可见确是有两下子的。

李自成攻破北京,吴三桂归顺后立马叛变引清军入关,翻脸比翻书还快,行事之果断狠辣便是孔有德也要赞叹几分。

最关键的是吴三桂手中攥着几万精兵。

那可是关宁铁骑仅剩的精锐。

虽然关宁铁骑比不过八旗军,但实力在明末诸边军中也算是翘楚了。

有这样一只精锐军队冲锋搏杀,吴三桂极有可能随阿济格先行一步拿下榆林。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