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女帝苏醒,我夫君成了摄政王

作者:初容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18章 转变

书名:女帝苏醒,我夫君成了摄政王 作者:初容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2

京城文昌书院总院书房内,先生们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或疾笔如飞,或凝神沉思,或查阅资料,准备着明天的春闱,有人抬头望向窗外,脸上洋溢着微笑,轻声说道:“此刻,外界怕是已沸沸扬扬,传遍四方了吧!”

另一人一目十行核对着面前的名单,头也不抬地回应,“那是自然,只不过他们这几个人风头,这次可是比那些即将要考试的学生还要引人关注了!”

言罢,室内一时静默,片刻后,有人终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感慨,轻轻叹道:“不过,柏信柯这次真是引人注目啊!”

有人拿着毛笔,认真的写着面前的册子,毫不在意的道,“他这次回京,本来就非常吸引人注意,而且他本来也算是我们文昌书院的人,升职是肯定的,就是不知道会去哪个部门。”

闻听此言,旁侧之人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他来我们文昌书院,本就是为了历练,我倒是觉得他这次能进国子监,毕竟现在国子监的几位都暂管着书院书局两司,”

有听到这话,有人震惊地抬起头,看着说话的人,“国子监?你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那人连忙摆手,笑着说道:“怕什么,说不定他自己也想去国子监呢?”

他笑了笑,感慨道,“毕竟我们都知道他的性格不是吗?要不然他当初怎么会选择去宁城呢?”

另一人,则缓缓抬首,一只手拿着毛笔,评论说道,“我倒觉得他会进翰林院,毕竟他可是当年所有部门的题目都写了的人,虽然每部有五道题,可以选择全部完成,也可以根据想去的部门意愿选择性完成,他可是当年的前十名之一呢!”

言罢,他轻轻地将笔搁置在砚边,继续说道:“虽然在大多数人眼里,他后面是参加了文昌书院的考试,最后进了文昌书院,但璇玑阁,太学跟文昌书院的最终的考试,是在会试之后,殿试之前呢!”

有人翻阅着面前的册子,缓缓启唇,语带几分沉思,“其实,怎么说很多人都会选择把文昌书院的初试卷子写了,毕竟,考试的时候你做了多少部门的题目,只要都合格了,你后面任职的时候,吏部那边考核,能任职的范围就更广,现在那些能跨部门任职的几位尚书不也是如此吗?”

坐在最里面,处理事务的总院院长东安宁,静静地倾听着众人的议论,他微微摇头,告诉他们一件事情,“他的升降我们总院的人可管不了,若吏部一纸令下,将他调往他处,我们也留不下他!”

有人想到什么,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不过,话说回来,他在宁城可是得罪了那位侯爷的亲戚,说不定,真的会被安排去国子监呢?”

东安宁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轻声道,“但是,一切都说不一定,现在安排他们负责春闱考试了,在此期间,考场内外的一举一动,皆将成为衡量他们能力与责任心的标尺,”

“至于他们最终的归宿,还需待春闱尘埃落定,方能揭晓。不过她们这批人升职是肯定的,就看他们的意愿了。”

众人闻言,皆是颔首赞同,其中一人面露疑惑之色,缓缓道:“不过今年的情况确实有些奇怪,报考太学的人也非常多,我记得太学每年的录取人数都不多,但今年似乎很多人都选择了太学。”

旁侧之人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似乎一切尽在预料之中:“毕竟,去年聚华楼的彩头之一,不就是太学的吗?前提是他们都能通过第一场考试,”

他停顿了一下,随即补充道,“并且殿下给出去的名额,是额外的,不影响正常的招生,只是不知道最终究竟会有多少人能够进入太学呢?”

这时,旁边有人突然想起了什么,轻叹一声,缓缓言道:“有柏信柯在,毕竟他是得罪了那位侯爷,不过,跟另外那位比起来,她们两个人应该都有人关注,但是,还是关注他比较好,她当年得罪的人也是不少!”

闻言,另一人拿毛笔的手微顿,缓缓抬头,嘴角勾勒出一抹淡然而又复杂的微笑:“虽然怎么说,当年那些转校的申请,我们皆一一应允,毕竟来自朝堂上压力不小,那条规则亦是众人几经思辨,共同讨论出来的结果。”

他感慨道:“然,最终却是婉奕一人,默默承受了最多的风雨,若非如此,她也不必远赴他乡,避风头了。”

有人轻声感慨,语气中夹杂着几分世事无常的唏嘘,“世事难料,昔日里对她咬牙切齿、恨之入骨的人们,如今恐怕心中已悄然生出了感激之情。”

他笑了笑,继续说道:“毕竟,那些孩子,这些年都在文昌书院读书,结业考试都合格了,那就都能参加了春闱了,”

一旁有人闻言,点了点头,接过话茬,“以前还真的不好说,现在估计不少人在那里庆幸自己没有转过去,这次春闱,尤其是女孩子们,她们在考试时能选择的范围,肯定比私立书院的弟子多。”

那人听了,点了点头,“毕竟,怎么说,那些反应快的转去私立书院的都批了,而那项规定在朝堂上得到了陛下首肯之后,就没有在批了,也让他们知道,文昌书院也不是他们想转就能转,想进就能进的!”

有人微微颔首,语气中透露出几分笃定,“有她们两个人在的话,我料想此番主考之职,非她俩莫属。其余几位虽才学出众,但在气场上,怕是要稍逊一筹,担当副考一职,倒是绰绰有余。”

有人感慨地说道,“不过,她们这些天在京城也在帮忙处理一些事情,现在外面都知道了,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人会送礼。”

言罢,旁侧有人轻笑,那笑声中带着几分戏谑与自信,“她们两个人,估计现在人收到了消息的人,想送礼都没有地方送呢!”

“不过怎么说今年参加的春闱的人也的确很多,一切就看明天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