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女帝苏醒,我夫君成了摄政王

作者:初容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抉择

书名:女帝苏醒,我夫君成了摄政王 作者:初容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2

一处花园之中,三两贵妇身着华服,于凉亭之下,谈笑风生,

不远处,小径上,两位女子悠然漫步,其中一位,身着玫红色衣裙的女子轻轻转头,向身旁的穿着黄色衣裙的女子轻声询问,“你们家这次让你参加春闱了吗?”

听到这话的黄衣女子眼神闪烁,沉默不语,见状,玫红衣裙的女子秀眉微蹙,眸中闪过一丝不解与关切,继续言道:“我依稀记得,前些时日,你曾与我提及,于聚华楼那场盛会中脱颖而出,赢得了难得的彩头。然而,对于那彩头的抉择,我颇感意外,怎么你选择了太学的机会?”

黄衣女子闻言,轻轻抿了抿唇,“原本,也没有觉得自己能摘得彩头,但聚华楼的事情被家里人知道后,于是,我思量再三,终是决定选择太学的机会。”

玫红色衣裙的女子闻言,秀眉微蹙,眼中满是不解之色:“可是以你的学识,根本不需要去太学深造啊!”

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对你而言,璇玑阁的玉佩更为合适,不是吗?”

言及此处,她似有所悟,眼眸中闪过一抹灵光,“莫非,是因为你夫家的身份,你才不能选择璇玑阁的玉佩?我记得你家中的几位妹妹,这次都要下场春闱,你父亲还请了先生呢?”

黄衣女子闻言,眸光骤亮,惊讶之色溢于言表,仿佛听到了不可思议之事,“真的?”

玫红色衣裙的女子点头,“当然是真的,那你家的两位姑子,这次没有请先生教学吗?”

黄衣女子闻言,轻轻摇了摇头,带着几分无奈与不解,“家公请了先生教学,但今岁春闱,家中似乎并无此意,仿佛另有打算,或许,是觉得我夫君之妹,此番即便应试,难逃落榜之运,”

她轻声细语,微微感叹道,“毕竟她结业之时,成绩仅是勉强过关。那你呢?你家又是如何打算?”

身着玫红色衣裙女子,嘴角勾勒出笑容,“我自然是要全力以赴,投身于这春闱之中的。我与夫君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而且我早就拿到了合格,原本应该早早参加春闱,”

她停顿了一下,感叹道,“然而,世事弄人,彼时环境所迫,就先成亲了,而且就算那时候参加了,或许,远赴他乡任职,亦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不过,我当时并不想去地方任职,所以就暂时搁置了,幸好这些年我一直在看书,应该没有问题。”

她的目光温柔地转向身旁那位身着黄裳的女子,眼眸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许与坚定。“毕竟,殿下回来了,届时一定会提拔许多地方上的女官,而且,很多人即将被调往外地,那些空出的职位肯定会有不少吧?”

言及此处,她突然想到什么马上问道,“你家那边,莫非是因了你公公在朝中的地位,所以才不让你们参加这次的考试?”

话毕,她却又似自我否定般轻轻摇头,眉宇间闪过一丝疑虑,“但是不对呢?最近那些大人的千金与公子们都已经回京了,包括左相的千金,她们这次都要参加考试呢?”

黄衣女子在旁边听着,沉默不语,然后她微笑地跟她说,“说不定有其他打算,但是她们这段日子都在认真地学习,”

闻言,玫红色衣裙女子听到后,马上说,“话虽如此,你和你兄长这些年为家里付出了那么多,你哥哥没有考试的机会,但你总有机会,难道还要拖时间吗?”

“夫人——”此时,不远处传来一声呼唤声,黄色衣裙女子听到后,朝着身边的玫红色衣裙女子点头示意,缓缓朝声音的方向走去。

她刚走不久,一位男子走到了那个玫红色衣裙女子身边,“夫人,跟她说了吗?”

玫红色衣裙女子看着好友离去的方向,眸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随后轻轻颔首,“我真的没想到他们家会这样做,那本是她凭借实力赢得的荣耀,最终却落入了夫君胞弟之手,”

男子握住女子的手,慢慢的说道,“那边,还是很希望她们都能够参加考试的,不然也不会让你们来激励她们,好在我们先把孩子生了,以后就能专心拼事业了。”

女子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温婉的笑意,“夫君说得对。”

太女府内,

“诸位大人,此番安排,我心中已是斟酌再三,不知诸位可有异议?”权苓钰的目光非常认真,缓缓扫过两侧端坐的几位重臣,语气非常的平缓,轻声询问。

翰林院学士崔华皓,闻言微微一笑,“殿下所虑周全,微臣并无异议。之前翰林院内那些未能脱颖而出的试题,届时自当悉数奉上,供殿下甄选题目,”

权苓钰闻言,轻轻颔首,“至于各部所拟之考试题目,不妨让他们再多费些心思,尽量多出一些题目,或者,亦可将各部内部未曾通过的题,也一并提交上来。”

言及此处,另一位翰林院学士奚咏志,眉头微蹙,疑问道,“那殿下,今年的考试难度?”

礼部尚书宁亦风闻言连忙说道,“南方的四大书院的学子这次来得不少,若不出难一点,如何能知晓他们的真实水平?”

国子监学士沈开宸闻言,颔首以示赞同:“是的,若成绩过于接近,实难辨高下,毕竟今年他们是要参加殿试!”

文昌书院总院院监郝阳云,则是一脸凝重中带着几分期待,缓缓言道:“此番春闱,报名人数,较往年有过之而无不及,估计还有一些学子正在赶往京城的路上,距离登记截止日期也不远了。”

曲余馥听了这番话,目光缓缓落在宁亦风身上,认真地说道,“你们礼部的人,最好多去城东和城西走一趟。很多考生刚到京城,甚至连礼部在哪里都不知道,找个方向可真是难上加难。”

“即便他们找到了礼部,登记的过程也会让人头疼不已。与其让礼部的大门被挤得水泄不通,不如直接去考生的住宿地登记,省去那些不必要的麻烦。”

宁亦风闻言,恭敬颔首,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思:“曲大人所言极是,如果今年的人数非常多的话,仅凭贡院一隅,恐怕难以承载。”

此时,礼部侍郎桓春华缓缓开口,“鉴于此,我等思量再三,若贡院力有不逮,是否可以使用国子监和文昌书院的考试场地?此议已得殿下首肯,诸位以为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