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女帝苏醒,我夫君成了摄政王

作者:初容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帷幕

书名:女帝苏醒,我夫君成了摄政王 作者:初容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2

天山之巅,群峰叠嶂,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将尘世与这片净土隔绝。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地方,一个白衣飘飘的少年,踏着蜿蜒曲折的阶梯,一步步走进了一间幽静的房间。

他轻手轻脚地推开了房门,脚步轻盈地走了进去。目光所及,一位少女静静地躺在床榻之上,她的面容安详,仿佛陷入了沉睡。

少年缓缓走进床边,目光中透露出几分关切与担忧。他轻轻叹了口气,然后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他伸出一只修长的手,轻轻地触及了她的手腕,那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

他细心地将她的手放回柔软的床榻之上,他凝视着那张脸庞,那张与母亲如出一辙的脸庞,他轻轻地用指尖抚过她的面庞,随后,他深深叹了口气,随后,他慢慢站起身,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房间。

少年走进隔壁自己的房间,一个身影已悄然伫立在那里,那人感觉到有人进来,便缓缓转过身来,目光柔和地落在少年身上,轻声唤道:“山主。”

少年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后叹了口气,问道:“师兄,你来找我,有何要事?”

那人微微一怔,似乎被他的情绪所感染,声音也低了几分:“少山主那边,一切都还好吗?”

少年深吸一口气,仿佛是在平复内心的波澜,他轻轻吐息,然后沉稳地开口:“我的妹妹,她很好。”

那人认真的听着,眼神中闪过一丝沉思,随后缓缓道:“其实,她本不应该这么早就下山的,但是谁又能料到……””

少年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露出几分洒脱和坚定,“你们不也未曾料到,会有这样的变故?不过,这应该在母亲的计划之内!”

那人轻轻一笑,那笑容中满是无奈与感慨:“自建国以来,确有几个重要的转折点。但是之前的那几个节点都顺利度过了,如今,这又是一个新的节点,我相信,这次君上那边应该会如愿以偿,而我们,也可以毫无顾虑的下山了!”

少年闻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然而他的眉头却微微皱起,仿佛心中有些难以言说的忧虑。他缓缓摇头,

千里之外的京城,热闹非凡。茶楼酒肆中,人声鼎沸,笑语盈耳。聚华楼前,人群熙熙攘攘,楼内更是座无虚席,

台上,有人站在上面,他的目光扫过楼下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人群。嘴角泛起一抹微笑。

他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说道,“经过三日,那令人瞩目的结业考试文考已经落下帷幕了,而今日,为期两日的武试,已悄然拉开帷幕。”

他微微一顿,目光在人群中巡视了一圈,“同当然,我们也一如既往地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猜题热潮。不过,这次的武考猜题,与前些日子的文考有所不同。”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神秘的色彩,使得众人的好奇心被瞬间点燃。他停顿了片刻,看着下面的人群中,一张张或期待、或好奇的脸庞,然后慢慢地说:“此次武考的猜题,则是猜测,京城的所有书院里,武考合格的人数究竟会是多少。希望大家踊跃参与!”

人群中,有人惊讶地出声道:“合格人数?这题目似乎并不难猜,我记得之前就有传言,京城中有些私立书院的武科课程教得并不尽如人意,想必那些书院的合格人数会少些。”

话音未落,旁边便有人不以为然地摇头反驳:“我倒觉得未必如你所说那般严重,毕竟,这些书院虽为私立,但武课的教学,应当还是有一定水准的。”

在喧嚣的人群中,又有一人挤眉弄眼地插话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不过我可听说啊,那些书院之前的武科课程可是少得可怜。说不定啊,他们都是在‘吃老本’呢,这次能有多少合格,还真是个未知数。”

话音一落,人群中又有一人,轻轻摇头,声音带着一丝无奈与叹息:“你说得也对,或许他们真的觉得,既然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的训练便不必再那么刻苦。”

旁边,有人带着几分忧虑接过了话茬:“但是,话虽如此,武考毕竟是要考验骑射呢?考验的不仅是技艺,还有心态和临场的应变。这其中的变数,谁又能完全预料呢?”

突然间,人群中有人灵光一闪,像是想到了什么重要之事,他兴奋地开口:“不过,诸位也不必过于担心。在考试前夕,有不少人纷纷前往城外,练习骑射,他们付出的努力,定会在考场上绽放成果。而城内,虽然国子监也有训练场,但相较之下,确实显得小了些。”

他微微一顿,双眸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继续娓娓道来:“只是,这次武考的地点,究竟会选在何处,毕竟,武考的环境一向充满变数,谁也无法预料到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有人闻言,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依我之见,依照以往的惯例,武考的地点应当在城外无疑。但至于具体是何处,那便如同雾里看花,难以捉摸。恐怕,只有等到武考之后,我们才能一一知晓了。”

一人嘴角微扬,悄然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我看这次,好像有很多人下场一试了!我看掌柜那里存放的牌子,已然减去大半,然而,他们笔下的文章究竟如何,还需等到最后一天,方能一一揭晓。”

他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不过,话说回来,这次聚花楼请来的评定之人,绝非泛泛之辈。听说,他们皆是曾深入研究开国元老文章的人,他们的眼光,定能在这众多文章中,挑选出好文章。”

有人轻轻地点了点头,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是啊,他们的选择自然是至关重要。但除此之外,我们自己的眼光也同样重要。我颇有些好奇,究竟哪几篇文章能够出自那几位大人之手,想来,这最后的揭幕定会让人眼前一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