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玄德

作者:御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七百二十九 关羽的决然

书名:玄德 作者:御炎 字数:2.6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00

一直到大军抵达庐江,郭嘉也没有提出过什么行军征战的建议,只是在扮演一个决策透明人。

等大军过江筹备作战的时候,他象征性的附和了一下关羽的建议,建议提前作战时间,争取在冬季把战争结束,不要耽搁春耕。

当时也没人把这件事情当作是郭嘉的看法,只觉得他是在附和关羽,当个混子,没人重视他。

之后的行军作战也是关羽指挥下令,对全军负责,郭嘉所谓的参赞军机就是参加会议,做记录,别的也不做什么。

所有人都认为郭嘉真的只是过来镀金、混经验的水货。

结果当下,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郭嘉却突然冒头,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想法,明目张胆的驳斥了几十名军官的共同建议,毫不胆怯的与他们对峙。

这让众人感到诧异。

随后,军官们对郭嘉的这一看法表示不满,虽然他顶着个行军参谋的名头,但是没人服他。

“粮道是行军之中最重要的存在,没有粮食,我们打什么仗?我军的确不是只有一条粮道,但是每一条粮道都有意义,大军军营只有五日存粮,一旦粮道被威胁,军心不稳,这仗还怎么打?”

“粮道太重要了,当前最该做的事情是确保粮道无虞,而不是继续前进,拉长粮道这就给了贼人可乘之机,将军,万不可继续冒进!”

“将军,郭参谋没有行军作战的经验,他的意见太过凶险,望将军不要采纳!”

军中将领多数都反对郭嘉的意见,对郭嘉的看法十分不满。

但是郭嘉并不退缩,梗着脖子和一群骄兵悍将对峙,毫不畏惧。

“我军战力远强于贼军,贼军原本的战术就是坚守,希望用山丘防线拖垮我军的后勤,并不想和我军正面交战,这就意味着贼军自己也认为他们不是我军的对手。

正是被我军的火攻战术逼到没有办法,贼军才会采取主动出击的战术,但是主动出击也不是我军的对手,威胁粮道是他们最后的办法,贼军实际已经没有办法了。

而且贼军进入丹阳郡不过数月时间,甚至都不到一年根基不稳,若无当地山越贼人相助,根本不可能立足于当地,发现粮道的一定是本地的山越贼人,而不是黄巾贼本身。

其底蕴便是如此浅薄,尽管如此,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能和山越贼人混在一起,可见其人善于拉拢地方势力,假以时日,必成大患!若不趁此良机将其一举拔除,后患无穷!”

黄忠与郭嘉同属大将军掾出身,但是对于这个看法,他不能认同。

“我听闻之前扬州官军战败的原因就是丹阳山越贼人和黄巾军联手,这说明丹阳山越已经和黄巾军同谋,这一点我认同。

黄巾贼人虽然根基浅薄,但是有山越贼人助战,难道不值得我军谨慎对待吗?郭参谋,恐怕现在并不是冒进的时候吧?”

郭嘉连连摇头,不认同黄忠的意见。

“我在老家时就久有听闻,言江东人素来排外,对北人并没有好感北人多歧视江东人,以其为蛮子江东人也会抱团对抗北人,暗中辱骂北人。

这是百年来的积弊,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更不是黄巾贼人几个月的时间就能解决的,黄巾贼人起于青徐二州,是北人,这么短的时间里,怎么可能得到江东人的真心接纳?

黄巾贼人到底有多大的能耐,怎么可能让山越贼人不惜自己的损失也要帮助黄巾贼与朝廷大军作对?之前他们帮助黄巾贼人对抗扬州官军很正常,没有黄巾贼,他们照样会和扬州官军作战!

难道没有黄巾贼,他们就不会和官军为敌吗?若是如此,这几十万山越贼人是怎么出现的?难道是凭空出现的?

他们自己内部有矛盾,并不妨碍他们一致对北人排挤,山越贼人对黄巾贼人可能更多的是利用,这两者,利益一致时可以携手,一旦出现危机,山越贼人必然抛弃黄巾贼人,以求生存!”

关羽皱了皱眉头,抚了一把自己的胡须,若有所思。

“郭参谋,你的意思是,山越贼人和黄巾贼人之间的关系并不算是联盟?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如果可能,山越贼人甚至会对黄巾贼人出手?”

“自然如此,关将军,还是那句话,他们之间合作不过数月,以南人对北人的排斥,怎么可能有紧密的关系?”

郭嘉摇头道:“与其说他们之间有紧密的关系,倒不如说他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互相背叛,丹阳山越接纳黄巾贼,应该是想要利用黄巾贼对抗官府,减轻自身压力。

但是当更加强大的力量前来针对黄巾贼的时候,山越贼人必然不会为了黄巾贼去冒风险,如果朝廷大军继续获胜、强势,山越贼人一看事不可违,一定会抛弃黄巾贼,届时,黄巾贼必然覆亡!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我军表现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剿灭黄巾贼的气势!如果我军不能以决然的气势消灭掉黄巾贼,反而让黄巾贼有了喘息之机,则山越贼人必然更加高看黄巾贼!

届时,黄巾贼能得到的帮助将远远不止现在这些,我军也将真正陷入和山越贼人全面为敌的泥潭之中,短期之内无法自拔,所以,此战一定要尽快结束,一定要让山越贼人看到这股气势,并且继续突破,绝不停歇!”

说着,郭嘉捏紧了拳头:“如此,山越贼人必然动摇,黄巾贼也会恐惧,局势会瞬间逆转!他们再也抽不出力量威胁我军后勤,此战必然能在开春之前结束掉!”

郭嘉的这一番分析让关羽在恍惚间好像看到了刘备年轻的时候那意气风发的模样。

他依稀记得在凉州战场的时候,很多次大家面临困境时,都是刘备站了出来,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带着大家迎难而上。

甚至亲自带兵奔赴最危险的地方,浴血奋战,最后扭转局势,取得辉煌胜利。

所以他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扭转局势】。

于是关羽陷入了沉思。

但是军中大部分将领还是反对这个建议。

他们初次来到江南作战,还是认为万事稳为上策,如果冒进,万一失败,对于江南军区来说,影响太大了,对刚刚就任镇南将军的关羽来说,影响也很大。

这一战不单单要考虑军事,也要考虑政治。

会议中,只有甘宁和魏延两人支持郭嘉。

黄忠则默然无语,似乎感觉郭嘉说的也有道理,并不坚持自己的看法,只是看着关羽。

其他人则清一色反对。

少倾,关羽看了看表达支持的甘宁和魏延。

“你们两人为什么支持郭参谋的看法?”

甘宁大大咧咧。

“我觉得郭参谋说的有道理,我军军力远胜于贼军,只是被稍微威胁了一下后勤粮道就要退缩,岂不是笑话?还不如疾驰猛进,迅猛进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叫那些贼人土崩瓦解!”

魏延则稍微沉稳一些。

“我也觉得郭参谋所说的有道理,要是去救后勤,正中贼人下坏,行军作战,哪有照着敌人所想的样子去打的?贼军希望我们去做什么,我们偏不能让贼人得逞,再说了,也确实不是只有一条粮道,这一点风险,并不致命。”

关羽继续抚着自己的胡须,眯着眼睛,沉吟片刻,而后睁开双眼,眼中满是自信。

“贼人的确狡诈、危险,但是相比于贼人而言,我们才是最该让贼人感到危险的,我军占尽优势,哪有在优势之下还要畏缩不前的道理?贼人越想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偏不能做!郭参谋所言,有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