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玄德

作者:御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六百二十三 被崇拜的强者

书名:玄德 作者:御炎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00

郑玄当然只是调侃,刘备一开始也没有这个想法。

不过郑玄这样一说,还真叫刘备起了心思。

高素质知识分子从军,这在古典时代并不是罕见的事情,宋明时代那种文贵武贱的格局实在是让人无语,在汉帝国,这样的情况并不存在。

再怎么高素质的人才,也要讲究一个文武双全,当然,出身高贵会更好。

男儿仗剑从军赚取功劳并不会受人诟病,招募太学生从军也不会引起什么议论,如果有掌握学识的知识分子加入到军队当中还能表现得很好的话,刘备当然也不会不接受这样的高素质优秀兵员。

军队高素质化、专业化本就是历史的潮流,刘备不介意为这股潮流推波助澜,让新时代的汉军更快的走上专业化道路。

当然了,就目前这个状况,太学作为雒阳城内最重要且没有之一的舆论战场,刘备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的,虽然未来的敌人现在还不是敌人,但是未雨绸缪总是对的。

能在太学生中树立起自己的形象,争取到一批狂热的支持者,对未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征讨袁绍归来之后,刘备多次亲临太学发表演说,逐渐在太学生中树立起自己意见领袖的形象,也成功获得了一批狂热的支持者。

他们都非常向往在毕业之后前往大将军府就职。

而为了获取更多的高素质狂热支持者,刘备认为,发动战争并且获取胜利是最好的方式。

崇拜强者、英雄那是人类的本能。

只要自己成为这强者、英雄,得到年轻人的崇拜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当初,面对文景时代遗留下来的老功臣、老军人集团,汉武帝选择了对匈奴作战来打破僵局,扶持起一个新军功勋贵集团和老功臣集团对垒,打对攻,以此全方位增强了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刘备现在想做的也差不多,未来的时间里,他要不断的发动战争,获取胜利,亲手扶持起一个全新的强大的军功勋贵集团。

首先与古文学派、宦官集团形成对峙的状态,以获得一个相对平衡的局面,然后再寻求更多的政治层面上的突破。

只是依靠古文学派,根本取得不了什么突破,只能在有限的框架内修修补补,虽然这是稳妥的方式,但是距离刘备想要的效果,还是差得太远了。

战争,是最好的打破僵局的方式,刘备也是通过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对战,获得了一次比一次更大的利益。

不过对于刘备和汉帝国来说是好事的事情,对于迁居在并州的鲜卑人、乌桓人来说可不是好事。

他们不懂历史,只知道生存,几代人都生存在这片土地上,他们自然把这里当成了他们自己的土地。

所以当汉军的布告传达过来的时候,鲜卑人和乌桓人是惊讶且愤怒的,他们不能接受汉帝国“霸道”的行事作风,表示会用钢刀和鲜血来守护他们的财产和土地。

而对汉军来说,最后通牒已下,他们仁至义尽,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可就不是他们所能预测到的了。

而随着汉军的战斗布告发布,并州汉人也行动了起来。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大家相爱相杀那么多年,总归是要分出一个胜负了,如果能够为汉军立功,那么在未来的并州格局里,他们就能占据一个比较有优势的位置。

至于那些胡人,他们才不会在乎。

而此时最纠结的无非是那些汉胡混杂的家族或者势力,为了更好的生存,他们打破界限完成结合,也的确是获得了更好的生存条件,但是在汉军的战斗布告发布以后,他们的处境又非常不妙。

到底是要帮助胡人,还是站在汉人这边呢?

但是不管他们是如何的纠结,并州大部分的汉人豪强还是拉出了自己所能拉出来的武装,在汉军前进的道路上给汉军提供了足够的帮助。

建安二年二月初九,汉军关羽所部就在雁门郡的广武县附近打了一个胜仗,在当地汉人武装的配合下,汉军找到了道路,全灭了一个乌桓部落,打了开门红。

并州的汉军风暴开始剧烈的席卷开来。

接着汉军一路北上,疾驰猛进,但凡有遇到乌桓部落的,就没有不能战胜的,而在其中,本地汉人武装提供的助力和对当地消息的提供是汉军进展迅速的重要助力。

因为他们对各种道路和情报的传递,以至于二月份还没有过完,关羽和张燕的联军已经推进到了当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军队包围的白登地区。

在这里,关羽和张燕联手并州汉人武装包围并且歼灭了一个三万人的乌桓部落,大获全胜,缴获甚众。

然后关羽还在这里立下了一个战功碑,准备了一些祭品,郑重的祭奠这个古战场,然后便带着大军向定襄郡扑了过去。

另一头,牵招的进展速度没有关羽那么快,但是却在整个二月间于上郡的高奴县和定阳县两个县分别打了两场万人战斗,剿灭了两个万人规模的鲜卑部落。

南匈奴骑兵在剿灭作战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往往能在鲜卑人崩溃之后追击他们,剿杀他们,将战果尽可能地扩大,但是正面攻打始终是牵招率领汉军做的。

倒不是于扶罗不愿意。

呼厨泉惨死之后,于扶罗就是铁杆亲汉派,连带着手底下的人也都是铁杆亲汉派,很愿意带着南匈奴骑兵冲锋陷阵,为大汉立功,奈何牵招让于扶罗打辅助,扩大战果,正面攻坚的事情交给他来做。

正好这群鲜卑人也是半农耕的生活状态,也像模像样的守城,打阵地战,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灵活机动的特性,这就给了牵招很大的发挥空间。

千牛军在蜀地组建,其中六成都是賨人,他们善战,也有技战术的底子,更接受了标准汉军的作战训练,只是缺少正规作战经验。

而现在,就是正规作战的时候。

牵招指挥他们结阵前进,用各种兵种和战术的配合在战场上打出漂亮的攻击,很轻松的推平了鲜卑人的反抗,在二月中下旬的四天之内,连续取得两次万人战斗的胜利。

然后大军掉头向北,一路清扫小规模鲜卑聚落,又根据当地汉人武装的情报传递,牵招待人不断发起突袭,捣毁了好些个规模不小的鲜卑聚落。

等千牛军取得了十几次胜利之后,牵招感觉自己的状态上来了,整个军队的状态也上来了。

于是在二月底的龟兹县战斗中,千牛军与南匈奴骑兵、本地汉人武装联手,进攻龟兹县城,鲜卑人野战失败之后,据城而守,打出了曾经汉军的逆风局。

当然了,最终的结果是无法改变的,牵招指挥千牛军包围县城,猛烈攻击,低矮破败的县城城墙挡不住千牛军的进击,这个五万多人的鲜卑部落最终在县城内被千牛军围歼。

如此一战之后,牵招荡平了整个上郡的鲜卑势力,接着振奋精神,向朔方郡杀了过去。

整个二月间,一直到三月上旬,刘备接到的都是战胜的好消息,关羽和牵招一路疾驰猛进,在上郡、朔方郡、雁门郡和定襄郡取得了多次战斗胜利,千牛军和天威军也打出了汉军的威风。

直到三月中旬的时候,关羽和牵招这两支部队的战果统计已经达到了杀敌两万余、俘获十七万余众的地步了。

根据他们的军情汇报,提到了并州当地的汉人武装大规模响应朝廷军队的进攻,而他们的帮助为朝廷消灭外族势力提供了有效支撑,关羽和牵招都因为及时获得情报而免于被鲜卑人、乌桓人偷袭的结果。

直到此时,刘备都认为这场战斗不会有什么波澜出现,朝廷大军在当地汉人武装势力的支持下,一定能快速剿灭地方上的鲜卑、乌桓、匈奴等武装割据势力,恢复并州。

这是汉帝国整体综合实力恢复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不是草原部族能够阻挡的。

不过三月中下旬,大约是二十一日左右,刘惠突然带来了一个消息给刘备知道。

“朝廷大军在并州的行动刺激到了中部鲜卑,中部鲜卑似乎有所动作,根据情报,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中部鲜卑骑兵被征集,但是目前不知道他们有什么行动目的。”

刘备得知这个消息,觉得有些不快。

“朝廷大军并未讨伐中部鲜卑,他们怎么这个时候就被刺激到了?”

“具体情况不明,这个消息还是咱们派在幽州的情报商人带回来的消息,他说看到了鲜卑人正在集中人马,似乎有军事行动,

往年,他们就算要南下剽掠,他们也一般会在入秋之后才集体行动,眼下入春没多久,就算是鲜卑人也是应该准备农业生产了,这很不寻常。”

“那确实不寻常……”

刘备皱眉道:“我本以为只要策划得当,出动三个军就能完成并州战略,但是如果中部鲜卑插了一脚进来,就不一样了……之前怎么就没能坚持把他们给灭掉呢?”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