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满唐华彩

作者:怪诞的表哥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40章 离间计

书名:满唐华彩 作者:怪诞的表哥 字数:6.3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0:50

田乾真再次对偃师县发动了强攻,通过此前的消耗,城头上木石已经用尽,守军已开始控制箭支的用量,很少再以漫天箭雨杀敌,而是“有的放矢”。

是日,付出了惨重伤亡之后,明显能感到守军的体力下降,终于有愈多的叛军士卒开始能够攀上云梯。这让田乾真看到了破城的希望,遂投入更多的兵力。

可恰在此时,北边首阳山上忽然杀出一支唐军,直取叛军营地,意图纵火烧粮仓。

烟气一起,叛军士气顿乱,田乾真不得已只好再次收兵,可惜还没能截留,对方的哨探在高处瞭望到他的兵马调度,通知唐军恰到好处地撤离了。

“李怀仙在做什么?为何没能包围敌军?!”

田乾真非常恼火,李怀仙调兵既来,叛军兵力多了两倍,可他却没感觉到守军有因此变得更加吃力,兵力调度依旧自如。

他遂遣使前去质问,得到的回答是李怀仙就是在全力攻城。

次日再次强攻,确实能听到远远从城东面传来的鼓噪与喊杀声,可田乾真始终感觉不对,干脆驱马绕过城池,赶到东面去望阵。

一眼望去,直气得他咬牙切齿。却见李怀仙麾下兵将闹出偌大动静,却根本没进城头一箭之地,一边造着攻城器械,一边对着城头放箭,倒像是在给守军送箭支一般。

田乾真当即纵马冲向李怀仙的大帐,路上纵然有士卒来拦,他也根本不稍减马速,横冲直撞。

“滚开!”

赶开帐前的几个守卫,田乾真掀帘入内,只见李怀仙盔甲都没披,穿着战袍裹着皮毛大氅,坐在案几后方,身边还摆着一盆炭火。

“阿浩,你这是做甚?”

“我还问你在做甚。”田乾真眉头倒竖,“不攻城,又在保全实力、应付军令吗?!”

“这……这不是正在想仗该怎么打吗。”李怀仙指了指案几上的地图,“我这两日病了,命将士全力攻城,怎地?你嫌他们不尽心?误会了,我军初到,立足未稳。”

田乾真目光落处,却看到了案几两边都搁着一个碗,地上还有几个酒坛,登时疑惑起来,问道:“你与谁对饮?”

“当然是军中将领。”

“哪个?”

“朱……朱怀珪,昨夜与他饮了几碗。”

田乾真又问道:“你就只与朱怀珪饮酒?”

“阿浩,你这是在查我?”李怀仙板起脸,道:“我军中之事,只怕还轮不到你插手。”

“你莫不是勾结薛白,要叛变吧?”

“嘭!”

李怀仙拍案叱道:“胡说什么?薛白自身难保,我能投降于他吗?”

两人闹得很不愉快,可仗还得继续打。谈到最后,李怀仙不耐烦地答应一定全力攻城。

可又过了三日,田乾真依旧没感到李怀仙有给守军带去更大的压力,于是,他的哨骑犹豫着向他禀报了一個消息。

“将军,小人留意到一件事,每天夜里,城东门外每有火光,好像是有人夜间走动。”

“走到何处?”

“好像是李将军大营一直在与官兵书信往来。”

田乾真脸色顿时冷了下来,当夜便亲自带着哨骑往城东去探,隐在黑暗中观察着。

等了许久,果然见到有两个骑兵从李怀仙大营出来,一路往偃师而去,此时若说是巡视亦说得过去。但随着他们到了城头下,城头上有火光摆动着,隐隐能听到吊桥放下的声音。

“驾!”

田乾真一挥鞭,胯下战马如离弦的利箭般窜了出去,他麾下哨骑吓了一跳,连忙追上。

城下那两个叛军骑兵亦被惊扰,往不同方向逃去。

“拿下他们!”

田乾真大喝着,张弓搭箭,在黑暗中径直射中一人的战马,同时追上另一人,带回营中审问。

搜查之下,果然是有一封信,且是李怀仙亲笔所写,内容是让薛白不必担心田乾真,只要双方合作,东平郡王会让他撤兵。

“呵。”

田乾真看罢,杀气毕露,问道:“李怀仙与薛白通信多久了?”

“一两次……四五次……”

“到底几次?!”

“算上朱希彩回营那次,应该是五次。”

正此时,营外又响起动静,士卒禀报是李怀仙来了。

李怀仙是带着一队亲兵进入大营的,田乾真反而没命令士卒阻拦,若他真要杀李怀仙,那一队人也拦不住他,遂一脸不屑地坐在那冷眼相待。

“阿浩,怕伱误会,我连忙赶来解释。”

甫一见面,李怀仙便放低了姿态,语重心长道:“我不是勾结薛白,我是假意配合,诱他出城。”

“是吗?”

“当然!”李怀仙从袖子里掏出几封书信,“这是朱希彩亲笔,你自己看。薛白也准备清君侧,扶李琮登基,唐廷正在追剿他,此事假不了,可以说他立场与我们是相似的。”

可以看出他深受影响,连说话都不自觉地引用了薛白的话。

田乾真接过那些信,扫了几眼,却见上面有许多涂抹的痕迹,而且多是涉及到合作之后的条件。

“此处原本莫非写的是‘诛杀’我,被改为‘说服’了?”

“阿浩,你不信我?”李怀仙道,“我有什么理由背叛府君,勾结薛白这么一个竖子?”

“心里没鬼,你为何瞒着我?”

“你能答应吗?你不能。”李怀仙苦口婆心道:“你与高尚情义深重,高尚死在薛白手里,你绝不可能答应。此事若有你参与,薛白一定能猜到我是骗他的,不告诉你,才不会被他识破。”

“明知我不答应,你还敢?!”

“潼关,此事关乎于潼关啊,我一开始只想赚朱希彩这个叛徒出来,可你知道吗?薛白与哥舒翰是一伙的……”

田乾真勃然大怒,喝道:“你要做成此事,欲先杀我不成?!”

“只等潼关一打开,我必杀薛白为高尚报仇!”

为了说服田乾真,李怀仙当即发了狠,要赌咒发誓,他四下一看,找到一支箭,用力一掰,将它折成两段。

“若有违此誓,叫我不得好死。”

田乾真不为所动,却道:“知道我为何不杀你吗?你太蠢了,中了薛白的离间计却还毫不知情,妄想着贪图天大的功劳。”

“离间计?”

“读点书吧。”田乾真道:“这是曹操离间马超与韩遂的计谋。”

李怀仙奇道:“韩遂又是何人?”

田乾真懒得与这蠢人多言。

他虽明知是薛白的诡计,也不愿当马超,但对李怀仙实在不能信任,不可避免地还是心生猜忌。

是夜,李怀仙走后,他遂招过麾下将领,命他们对李怀仙的兵马有所提防。同时,他还修书一封遣快马递于洛阳,劝安禄山不可信了李怀仙的蠢主意。

~~

“狗崽子。”

李怀仙出了田乾真的大营,忍不住骂了一句。

他忧虑的并不是能否攻下偃师,而是叛军还能不能攻破潼关,这才是事关前程富贵的大事。而在如此大事面前,田乾真却只在乎高尚的仇,岂非可笑至极。

劳他还要在这寒冷的夜里亲自跑一趟,费尽唇舌解释。

夜路并不好走,今晚没有月光,四野漆黑。火把的光亮照着马蹄下的积雪,有些晃眼。一行人与城墙隔着差不多百余步的距离,不虞被城头的守军射到。

“将军。”

前方忽响起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李怀仙看向黑暗中,示意亲兵执着火把过去,一照,果然是朱希彩,没有骑马,带着几人站在那儿。

“你怎来的?”

“从城墙上吊下来的。”

李怀仙道:“你怎知我到了田乾真营中?”

“今夜出了事,我没得到将军消息,很担心,就出城来见将军。”

“你怎知我从这边过来。”

“有千里镜。”朱希彩道,“城外的很多动静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李怀仙道:“给我一个吧。”

“喏。”

朱希彩像以往一样应了,转身向身后的士卒们伸手,道:“给我。”

“对了,将军,薛白给了更好的条件。”

“哦?”李怀仙来了兴趣,问道:“是什么?”

“他说,让我顶替你的位置。”

“什么?”

李怀仙发愣的片刻工夫,昏暗的火光下,朱希彩已持弩在手对准了他的面门,扣下弩机。

“嗖。”

怒箭激射,正中面门,李怀仙甚至来不及惨叫,已跌落马下。

“李瑗!记得我借你七贯钱为婆娘看病吗?”朱希彩一箭射杀李怀仙,当即后退了两步,向那些想对他动手的亲兵们喝道:“跟着我,保你们荣华富贵。”

~~

夜愈深。

城东叛军大营中,几名将领正聚在篝火旁商议。

“朱怀珪,大半夜把我们叫醒做什么?”

“将军去了田乾真的大营,还未归来。我放心不下,恐出了变故。”

朱怀珪是一个年近四旬的儒雅将领,他祖父曾任赞善大夫、父亲当过太子洗马,他自己早年间则在裴宽手下为将,后来安禄山接替了裴宽,他便被调到李怀仙麾下。

他妻子前些年病逝了,留下两个年幼的儿子,他家人也不在范阳,如今跟着叛军造反,只好把儿子们带在身边。长子名为朱泚,十二岁;次子朱滔,八岁。

是夜,朱泚也醒了,揉着眼蹲在角落里,听着朱怀珪与将领们议论。

“见田乾真而已,能出甚变故?”

“我们都知将军近来在劝降薛白,田乾真必是绝不同意此事,安知两人会起怎样的口角。”

“朱怀珪,你莫非是不想造反?要劝我们归顺朝廷吧?”

“我不过让大伙小心谨慎些。”朱怀珪道。

却有将领道:“眼看这局面,归顺了也未必不好。”

“你们知道将军与薛白在谈的是什么?”

“像是拥立太子?那我们也算有功了,比被围剿了好……”

众人聊着聊着,夜风吹来了远处的喊叫声。

“不好了!”

有一骑狂奔入营,却是李怀仙身边的孔目官李瑗,正一边策马,一边大喊道:“田乾真杀了将军,马上要提兵杀来了!”

“什么?!”

营中诸将顿时慌作一团,纷纷惊道:“这如何是好?”

“田乾真眼见了高尚之死,已丧心病狂!”朱怀珪道:“将军已死,我等不是田乾真对手。”

“避入城中吧?”

“对,找朱希彩!朱希彩素来有义气……”

~~

“呜——”

夜色中忽然响起了激烈的号角声。

枕戈而卧的田乾真倏地坐起。

“怎么回事?!”

“报!将军,李怀仙派人请援,叛军偷袭了他的大营!”

“该死。”

田乾真大步出了帐篷,捧起地上的积雪用力搓了搓脸,冰冷的刺激让他脑子清醒了许多。

出于谨慎使然,他并不想在黑夜里贸然出兵。但,转念一想,这岂不是正中了薛白的离间之计?

好像曹操离间了马超、韩遂之后,使之不能互救。

田乾真本就不是坐以待毙之人,愈想愈是不安,终于有了决议,下令让副将看好大营。他则于仓促之间点不到两千骑,火速往李怀仙大营救援。

偃师城中鼓声大作,吵得人心烦意乱。出了营一看,果然见城头上火光通明,薛白正在调动兵马。

待奔到城东,能看到城门大开,一支唐军骑兵已经出城了,正往李怀仙的大营杀去。

发现了这边的动静,唐军放缓了进军的速度,其中十余骑直冲田乾真而来,挑衅般大喊道:“云中军使王难得在此,贼头还不投降?!”

看似大胆,其实唐军正在整理队列,显然是没想到叛军支援得如此迅捷,原本奇袭李怀仙的计划被打乱了,只能仓促应对田乾真。

“龟儿子终于冒头了。”

田乾真冷笑一声,毫不犹豫挥师杀了上去,他早就想会一会王难得了。

双方交锋,唐军就像是一只敏感的乌龟,很快又想缩回城中。

田乾真便确定,是他识破了薛白的离间之计,救援及时,反而创造出了破城的机会。

今夜且将偃师夷为平地,以祭高尚在天之灵。

“杀!击败唐军后,追他们杀入城中!”

“传将军命令,绝不可让唐军关闭城门!”

厮杀了一阵,王难得眼看兵马不能脱身,遂亲自领小股精骑断后,突入叛军阵列,往田乾真的方向杀来。

“来!”

田乾真自恃勇武,丝毫不惧王难得,挺枪便上,欲把这一代名将挑落马下。

双方隔着战阵,越来越近,前方忽然响起一声大喊。

“小贼,且将高尚还你!”

田乾真抬头看去,漫天雪花当中,一颗头颅正在向他飞过来。

一瞬间,他想到了很多……他还是个孩子时,也是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他缩在路边乞讨,快要冻死、饿死了,是高尚俯身下来,向他伸出了手。

而他之所以视高尚为至亲,并不仅是因为这样的恩情,而是因为高尚还说了一句让他感触至深的话。

“我们是一路人,出身低贱,但我们早晚要把那些自诩高贵者狠狠踩在脚下。”

因这句话,年幼的田乾真回报给了高尚一世的情义。

只是他却不知,高尚由此觉得这句话太好用了,以为这样就能收买每个人,于是成了空中这颗飞落的头颅。

“先生。”

田乾真驱马上前,伸出手,想要去接住冰僵的、有些腐烂了的高尚。

“嘭!”

眼前火光亮起,他的恩人、他的长兄,在他前方突然炸开,腐肉瞬间化为齑粉,碎骨与牙齿激射,杀伤了周围的士卒们。

田乾真的半条手臂也在突然间不见了,他满脸都是血,身下的战马悲嘶一声,将他掀翻在地。

“啊!我没事!”

他痛不欲生,竟在第一时间怒吼道:“我没事!不许退!”

“杀啊!”

杀喊声在他身后响起,但并不是来自于他身后的士卒,还在更远的地方。

“报,将军,李怀仙的兵马来支援了!”

“啊……”田乾真痛得嘶气,却还是道:“给我杀进偃师!”

然而,战事并不如他所愿。

从后方杀过来的同袍,给了这支叛军狠狠一击。

许多叛军还面朝着偃师的方向,冰冷的刀锋已经从他们身后挥下,劈断了他们的脖颈。

鲜血扬起又落下,显出的是一张张疯狂而冷酷的脸。

“朱希彩?来的是朱希彩!”

叛军校将们大为惊讶,拥着重伤的田乾真便往营地逃窜。

然而,南城门、西城门也相继有唐军杀出,驱赶着溃兵冲破了营栅。

兵败如山倒,局面已不可收拾。

~~

“追!”

朱希彩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大胜,兴奋过头,追杀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薛白的吩咐,遂连忙招过麾下兵将吩咐起来。

“一边追杀,一边让败兵们知道,王师已据开封,大军杀往洛阳!还有,含嘉仓无粮,杂胡大败在即。”

“喏!”

“王师已据开封,大军杀往洛阳!含嘉仓无粮,杂胡大败在即……”

于是,一个个骑兵纵马赶上,一边追砍,一边呼喝,加深着溃兵的恐惧。

并且要他们将恐惧像瘟疫一样带往洛阳。

朱希彩还想多立战功,却有传令兵赶来,称薛太守命他立即往李怀仙大营善后。

“为何?我已经策反了朱怀珪。”

朱希彩与朱怀珪是同乡,交情还算深厚。他知道朱怀珪父祖多在长安为官,家族利益在关中,并不情愿造反。因此,他提前写了一封信,借着进入李怀仙大营的机会,偷偷将信递给了朱怀珪。

正是因局势使然,叛军中又有不少心向社稷的官员,才有了今夜的成果。

可信使却道:“朱怀珪重伤了。”

“什么?”

“李怀仙营中有叛将发觉了朱怀珪归顺一事,率部反抗。镇压过程中,朱怀珪为了保护儿子,中了一箭。”

“我就叫他打仗不要带两个娃儿碍事。”朱希彩骂了一句。

他当即调转马头,飞速赶往李怀仙大营。

本以为营中一定已乱成了一锅粥,但到了一看,却发现薛白已亲自来了,几个不肯归顺的叛将们的脑袋被挂在了辕门上方,正在往下滴血。

薛白正在好言安抚那些归附的将领们,见他到了,指了指一个帐篷。

朱希彩赶入内,只见朱怀珪正躺在毡毯上,有军大夫正在努力救治,两个孩子则在帐中嘤嘤哭泣。

他上前看了一眼,道:“救不活的,别折腾他了,让他走得轻快些吧。”

“唉。”

朱怀珪睁开眼,抖动着嘴唇,道:“我两个……儿子……”

“知道。”朱希彩上前,蹲下道:“往后他们就是我的儿子。”

朱怀珪无气力再说旁的,欣慰地点了点头。

“对了。”朱希彩道,“我与李瑗婆娘偷腥那事,你没告诉他吧?”

“咳。”

朱怀珪垂死之际还是被气笑了,想到了大家在范阳时做的那些荒唐事,不知做何感想。

好一会儿,他喃喃道:“葬我在……积粟山。”

“你不是日日都想回长安吗?我葬你到长安,毕竟还近些。”

“我……戍边一生……为大唐开边……至积粟山……”

“尸骨太沉,我把你的骨灰留着,看以后能否带过去。”朱希彩转头,向两个还在哭泣的孩子道:“你们两个,过来与阿爷道个别。”

然而,再一回头,朱怀珪已经死掉了。

朱希彩骂了一声晦气,大手掌“啪”地盖在两个孩子头上,道:“往后,你们就是我的儿子。”

“不!”

“再敢嚎看看!”

朱希彩还在教训人,转头一看,连忙躬身道:“郎君。”

薛白走进帐中,看向朱怀珪的尸体。

他想到了李白的几首诗,从《幽州胡马客歌》中的“报国死何难”,到《北风行》中的“北风雨雪恨难裁”,范阳军中从来不缺那些曾经立志保家卫国、最后随着叛军造反之人。

原本都是一腔热血的勇士,提剑救边,征战蓟门博取封侯,如何变成这样的?

他们没有选择,只不过是野心家的祭坛上摆的牺牲品罢了。而这野心家,既是安禄山,又何尝不是李隆基?

“我知他不是叛逆,会遣人将他的尸体安葬到积粟山。”薛白开口道。

朱希彩一愣,心想原来郎君刚才都听到了。

“郎君,积粟山远在蓟门,眼下叛乱未平,要遣人将一具尸体运到那般远,何等费事?不如……”

“凭他一句‘戍边一生’,值当。”

“喏。”

那原本跪在阿爷尸体边哭哭啼啼的两个孩子闻言转过头来,向薛白拜倒,道:“谢郎君!谢郎君!”

朱希彩心道,自己分明也是答应了,却不见这两个小兔崽谢自己,真是白眼狼。

薛白则已扶起了他们,问道:“叫什么名字?”

“朱……朱泚,这是我阿弟朱滔。”

薛白听了,略略一顿,道:“你们的阿爷不是叛将,是为国戍边,并且为了保护黎民而拨乱反正的英雄,你们往后不可负了他的英名。”

“嗯!”

朱泚用力点了点头,抹了眼泪,道:“我一定也要当英雄!”

“好,往后跟着我。”

薛白也没问朱希彩,径直便带走了这两个孩子……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