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神诡大明:灵能飞升

作者:明君在位悍臣满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十三章 天地转光阴迫

书名:神诡大明:灵能飞升 作者:明君在位悍臣满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召金陵镇守蔡国熙,国子监五经博士李贽,北镇抚司西山卫千户朱英,原内阁首辅李春芳,入坛觐见。”田义在午门前吊起嗓子高呼。

六部五府的官吏们皆是探出头来,好奇至极的张望着。

朱英再次来到此地,已经是熟门熟路。

因为阻拦在道路两侧的大汉将军们,同样隶属于北镇抚司。

这些时日下来,朱英起码也将大部分人认了个脸熟。

“英哥儿,精神点。”

“别丢份啊。”

此刻的朱英,可谓英姿勃发,有些乌黑的面庞甚至带上几分富贵之气。

“承蒙厚爱。”朱英朝着周围左右拱手,昂首挺胸,一马当先,走进祭坛内。

“好样的!”大汉将军们齐声叫好,仿佛与有荣焉。

“都没事干了是吧?”北镇抚司左都督朱希孝按着长刀冷冷扫过众人,众人这才闭口不言。

“三位先生,请吧。”朱希孝转头对另外三位说道。

蔡国熙和李贽则以李春芳为首,因此反而转头看向李春芳,这位全身而退的内阁首辅。

“老先生,请!”李贽态度恭谨,经过皇帝的调教,总算意识到了,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蔡国熙嘟囔着神皇的名号,怀中揣着金书,他已经满怀期待了,实则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浑不在意。

“都是卧龙凤雏,有此人才,我大明何愁不兴啊!”李春芳见两人周身灵性浑圆如一,纯粹透明,不由盛赞。

这年头,能坚守本心,以水磨工夫去悟,而不是借助至高天的灵力速成,实在是难能可贵。

但想不到的是,他李春芳居然还有被重新启用的一日。

又是一番礼让,三人这才跟上已经看不到人影的朱英。

朱希孝干脆闭眼,眼不见心不烦,这些磨磨唧唧的儒生。

在陛下面前,倒开始装模作样起来了。

社稷坛内,朱英已经先一步抵达,甫一见面,他就行大礼参拜:“臣参见陛下。”

再一抬眼,朱英眼中已经饱含泪水。

看的田义感慨不已,人比人气死人啊,此人着实有悟性。

“免礼。”朱翊钧不等朱英动作,就已经说道。

对于自己一手提拔,亲赐名姓的人,朱翊钧对朱英这段时日的表现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将那副模样收回去,你干事还是得力的,忠勇可嘉,但还有一点,要多读书,也少受些读书人的骗。”

“臣虽愚笨,但陛下教诲,必铭记于心。”朱英自始至终都没把自己看的太高,他深切的知道,自己就是一介布衣,家中三代白身,能有今日之造化,一个字叫忠,一个字叫诚,以忠侍君,以诚待人。

“你且上来,持此剑立于左右,看朕颜色行事。”朱翊钧伸手一指。

“唯。”朱英立马高高兴兴的接过这项任务,自己人和君臣的待遇到底是不一样。

亦或者说,外面那些端着读书人的架子,不愿对皇帝彻底妥协的人。

陛下都已经坦诚相待了,居然还在外面搞什么谦让。

海瑞名声著于四海,但对皇帝的诏令依旧是召之即来,故君臣二人上下一心。

你们还没成圣,就已经这样了,态度就是一个大问题啊。

当李春芳带着李贽和蔡国熙走进社稷坛中。

看到的正是这样一副图景。

皇帝居正中,周身灵光醒目,不可直视。

田义和朱英左右相随,一者执剑,一者抱拂尘。

“臣李春芳,李贽,蔡国熙参见陛下。”李春芳仓皇下跪,但这老胳膊老腿,怎么也不利索,就是跪不下去。

现场的气氛有些僵硬。

因为朱翊钧居然任由他们行完大礼,这才伸手虚抬。

“爱卿免礼。”

“朕听闻李先生博学多识,纵览古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于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更是无一不通,无一不晓,想来,定能为朕解惑。”朱翊钧笑的十分和善。

但李春芳却越听越惶恐,他连忙跪的更恭敬一些:“老臣不敢,此乃坊间传闻,士林多庾词,不过仗着年岁稍长,肚里有两几点墨水,此皆倚老卖老之谈,请陛下明鉴。”

挨打就立正,李春芳作为官场老油条,立马换了个态度对待皇帝,皇帝喜欢什么,他就表现出最合适的姿态来应对而已。

“原来如此。”朱翊钧就好似刚才从未提及此事一般,将李春芳晾在原地,转而问道:“蔡国熙。”

“臣在。”蔡国熙似有所感,不禁抬头望向皇帝真容,哪怕这有些僭越。

在朱翊钧明亮的灵光中,蔡国熙满意的瞥见了来自至高天的一角。

朱翊钧缓缓说道:“君子有怀瑾握瑜之美德,你是耿先生极力举荐,就先在朕左右做个中书何如?”

“愿常侍陛下左右,臣得沐圣恩,不甚欢喜,感激涕淋。”蔡国熙几乎毫不掩饰自己对于皇帝的狂热崇拜。

在反复研读皇帝的金书之后,蔡国熙从一条路走向了另一条路的极端。

李贽和李春芳两人皆是大惊失色,他们怎么也没看出蔡国熙居然是这样的人。

“李贽,李春芳,蔡国熙,你们跪下。”

蔡国熙不问缘由,第一个跪倒。

李春芳和李贽犹豫了一瞬,还是跟着跪在一起。

朱翊钧对其余人下令道:“朱英留下,其余人都出去。”

所有人放下手中的工作,齐刷刷的起身。

朱英抱着手中的天子剑,目不斜视。

不要问为什么,因为陛下这么做一定有祂的道理。

“你们四人当着朕的面,当着列祖列宗的面发誓,你们将永远保守今日之所见所闻,至死方休。”朱翊钧环视三人良久,这才说道。

这里是社稷坛,祭祀的是华夏的历代先贤,祭祀的是大明的江山社稷,承载的是国之重器,没有比此地更为合适的地方了。

而他们三人亦然不尽完美,甚至各有缺陷。

李春芳神色坦然:“臣发誓,将永远保守今日之事,至死方休。”

李贽和蔡国熙、朱英立马跟上。

但其实,李贽在先前和张居正,早就同皇帝一起商议过了。作为当事人的李贽,则更是下定决心,将此事埋在心中。

两重誓言化作枷锁,和他的灵能融为一体。李贽的面色比其余三人更显苍白,可惜无人察觉。

朱翊钧起身,面不改色的将三人扶起,抖了抖袖袍,摊开手臂,面向众人说道:“李先生与你们所擅长的,就在这笔墨之间,这也是朕要特意请你们前来的缘故。”

“而你们所要完成的,是足以颠覆人类历史的伟业。”

“谁掌握了现在,就掌握了过去。而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

“让此方世界只有一个真理,余者皆伪。”

皇帝信口雌黄,婉婉道来。

祂欲做的第一件事,将圣人直书的典籍留下,而其余各家解释之作皆视为伪经邪说,这些全部都要消去,祂要焚书抗儒。

将儒家士大夫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解释权彻底剥夺!

李春芳直接睁大了双眼,不禁脱口而出:“陛下欲造反耶?”

朱翊钧负手而立,微微颔首,大笑,道:“圣人言:天地转,光阴迫。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朕,欲毕其功于一役,绝不将问题留待后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