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神诡大明:灵能飞升

作者:明君在位悍臣满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十四章 军事动员

书名:神诡大明:灵能飞升 作者:明君在位悍臣满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翌日清晨,又听到了一个坏消息。

山海关被冻死了数十位兵士。

今岁,白灾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辽东已经音信全无。

朱翊钧莫名悲愤:“朕的万里辽东江山。”

大明的万万之众,就是他的延伸,是他和这个世界的联系。

为君者理应惠及其民。

冯保拿着奏章来到祭坛下时,便听见皇帝的感慨之语。

他不由得劝慰道:“皇爷,你再操心国事,也得注意保重龙体啊。”

“您要是倒下了,这大明的天,顷刻间就塌了啊。”

“李总兵和戚帅都是国家柱石,吉人自有天相,大明会渡过难关的。”

朱翊钧披上大氅,轻微咳嗽一声:“此乃苍天爱我,天佑大明。”

在星炬和黄金王座的双重燃烧下,到底是负担太重了。

“皇爷,要不要烧点人进去。”冯保面露忧切。

朱翊钧一抬手腕,干脆打断:“不必了,朕还撑得住。剩下这点儿人,连半个月都支撑不到。”

手里没有后手,朱翊钧心底不安啊。

内阁中天光方才蒙蒙亮起,张居正已经挑灯伏案工作。

堆满了一桌子的奏章被来来往往的中书们送到钦天监去。

“即刻发往两广总督行辕。”

“相公,户部的一个甲字库被烧,陛下昨夜处置了大批人。”作为张居正亲信的中书舍人,悄无声息的将情报传递给张居正后,便面色如常的离开了内阁。

吏部尚书杨博在皇帝的授意下,极为配合,吏部的铨选工作在张居正的意愿下挑选的都是能做事,善于做事的官僚。

皇帝杀的痛快,他们不得不从户部的众多胥吏中,提拔一些无品的流官,用于处理后事。

在张居正手中,随着一道接一道的政令发出。

帝国正在被逐渐调动起来。

邸报上重点刊登了混沌入侵的消息。

葛守礼则代表朝廷去巡视京师。

在京营大军离开前。

他们要先对周围进行一次扫黑除恶,地痞流氓这种不稳定的危险分子,就是他们的重点关注对象。

气温低,不仅让道路变的愈发艰涩,也让帝国的北方陷入静默。

只有勾连星炬的烽火台,在各地府县还能联系。

随着朝堂中内阁里的斗争趋近于无,整个中枢变的强而有力。

但地方上,暗藏的野心派和流落荒野的邪修、野生灵修已经有联合的趋势。

尤其是在他们被粗暴的,简单的打成白莲教妖人之后。

这反倒是弥合了他们彼此的矛盾。

这些丝毫不影响帝都内的军事动员。

此战需得水陆并进。

从两广总督殷正茂所请。

军器监,兵仗局,盔甲厂打造大小船只。

海舟以舟山之乌槽为首,福船耐风涛,且能御火。

以铁木为之,福船尤巨而坚。

可发佛郎机,也可投掷火球。

大福船亦然,能容纳百人。

底尖上面宽阔,船首昂尾部高,上有柁楼三重,帆桅二。

船身两侧设有木制女墙,炮床。

更有沙鹰二船,作为大福船的补充。

过去,主要是为了对付倭寇。

因为倭舟甚小,一入里海,大福便不能入。

沙船随福船而进,每舟三人,一执布帆,一执桨,还有一位手持鸟铳,随波上下,掩贼不备,攻其要害。

最后则是海瑞抵达京师时所搭乘的三桅夹板巨舰。

主要手段也是以配备大型火炮的为主。

此战共大福船二千余,三桅夹板巨舰二百余,沙船不计。

几乎掏空了帝都的储备。

大明这些年在南海进行的香料贸易,近乎垄断。

丝绸和瓷器更是远销海外。

海洋贸易的暴利让朝廷上下都吃饱了。

现在的大明不差钱,但是他的敌人是全世界的异族。

尤其是来自泰西诸国的牛头人,生性残暴。

在遍布大海的风暴消失后,这些人的身影逐渐出没于南海之上。

所以福建,松江等地船厂,将陆续建造,持续跟进。

而京城的这支舰队将载着京营的天兵,沿海运线直抵月港。

武备则重在火器。

大明在玩火这一方面,遥遥领先。

一窝蜂,属于百连发的神机箭,射程近二百步。

以其庞大的数量优势,火力覆盖,在和绿皮的战争中独占鳌头。

其次是火龙出水,一般配备于大福船上,射程达一公里。

再加上神火飞鸦,在灵修手中成为了指哪打哪的重要火器,几乎等同于自杀式无人机。

而佛郎机和红夷大炮,大将军炮,虎蹲炮共上万门。

仅盔甲厂的灵修们,便贡献了上万把鸟铳。

近六年未曾大战,仓库中已经堆积成山。

水上近战还有火焰喷射器,其可以抽吸喷射桐油,在灵修手中,效果达到了极致。

戚继光对此十分喜爱。

兵部还特意配备了藤盾。

在经过桐油浸泡后,藤盾防御力极强,防火挡雨且轻便。

常言道,好战必亡,但忘战必危。

从嘉靖年间的火力优势学说,到初步完善的军事动员体系,以及产量庞大的军工厂,就是嘉靖所遗留的宝贵财富。

也怪不得海瑞如此惋惜。

此时,古北口、卧虎山、蟠龙山、白马关一带。

戚继光刚刚结束一场大战。

绿皮们在冰天雪地的时候,趁着夜色发起猛攻。

甚至他们的尸体都粘连在城墙上。

士兵们正在用火焰将他们烧干净。

周围的山头更是在反复的拉锯战中,烧成一片白地。

红的发亮的虎蹲炮中,机魂还在不停的怒吼。

来自钦天监的灵修正在对他们安抚。

戚继光正手持皇帝赐予的龙虎将军剑,在城墙上慷慨陈词。

“当年若不是世宗亲自点将,我还在烟台当千户,怎会有今日之成就。”

当然了,这也没什么不好,只是一身转战南北,在广阔天地中,留下一点微不足道的名声。

可仔细想想,到底要爬到多高才算高啊。

逐渐的,戚继光也开始追随着那宏大的理想。

接近光,成为光。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铸造了戚继光传奇的一生。

“大明朝国事艰难,我等更应体量朝廷的难处。”

“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不要紧,只要饿不死人,一切都会过去的。陛下与我们同在,星炬的光芒会一直庇护我们。”

“身后就是百万黎庶,我们若是失败,就是千古罪人。”

“寒暑数十载,却无一事可夸,实乃人生遗憾。”

“然壮烈于朝夕之间,纵英骨横陈,马革裹尸而还,亦有此功能表,足以大誉千秋。”

“神皇在上!苍天可鉴,白马为证!戚某在此一日,便绝不让绿寇跨过国境一步!”戚继光鎏金的宝甲也蒙上了血色,但是古北口堆积成山的绿皮尸体正被熊熊烈火烧为灰烬。

他驻足于城头上,身后便是众将领。

若不是有更宏大的理想,何至于在这样的地方爬冰卧雪。

而一旁的监军则目不斜视,这个级别的大将,已经不是他所能控制的。

众人抬头仰望血红的天幕。

那是皇帝坐镇星炬的异象。

皇帝正注视他们。

“神皇在上。”战后,众将士正在为死去的同袍祈祷:“愿你们魂归王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