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诗镇乾坤

作者:小妖怪的夏天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35章 换题

书名:诗镇乾坤 作者:小妖怪的夏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5-06 02:30

距离乡试前两个时辰……

西城,章家新宅院。

啪!

章酒儿推开院门,快步朝林回的房间走去,敲了敲门,喊道:“林回,你准备好了吗?我打听到最新消息了!”

林回推门而出,一身儒衫衬得他越发俊朗出尘,气质儒雅。

“酒儿姑娘。”林回微微一笑。

“呃……”章酒儿一时失神,她还是第一次见林回如此认真打扮。

“我脸上有脏东西吗?”林回见她发愣,有些疑惑。

“没、没有!”

章酒儿连忙摇头,脸颊微红,“距离乡试还有两个时辰,别耽误了,我已经租好了马车,车夫就在外面等着,具体的消息待会儿再跟你说……”

“好,那我们走吧!”林回点点头,心中既期待又紧张。

他背起读书人赶考的箱笼,跟着章酒儿走出院子。

刚到院中,章夫人便提着食盒走了过来。

“林回,婶儿随便做了些糕点,你跟酒儿带着路上吃。婶儿祝你高中解元,到时候给你做个媒,找个漂亮媳妇……”

章夫人将食盒递给章酒儿,又替林回整理了一下儒衫,叮嘱道,“乡试是读书人的大事,但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去吧!”

“谢谢婶儿!”林回拱手行礼,随后与章酒儿上了马车,直奔乡试报名点。

马车上。

“酒儿姑娘,一博加入龙卫后,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林回看向章酒儿,语气真诚。

这段时间寄居在章家,章家母女从未将他们当成外人。

从南府到京城,能遇到这么多真心待他的人,他深感幸运。

“这有什么辛苦的?你为了我都得罪秦珊他们了,我跑跑腿算什么?”

章酒儿摆摆手,随即压低声音道,“林回,这届乡试的阵容特别强大,来了好多大人物监考,所以你一定要好好表现!”

“我跟你说,监考名单里有镇国圣院第五圣子钟指正、督学院院长傅余衡、清山书院大夫子李默白,还有龙卫的都指挥使严桑武、指挥同知赵邰,甚至连翰林院学士刘洋明大人也来了!”

章酒儿掰着手指数着,越说越兴奋,“林回,你这次可是赶上好时机了!这么多大人物监考,要是表现得好,就算没考上解元,也能出人头地!”

“……”林回听完,心中一阵复杂。

这些名字中,除了清山书院的大夫子李默白他不太熟悉外,其他人都曾打过交道。

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另外,严大人回京城了,龙三的遗体应也被带回来了吧?

“林回,李大哥今天要当值,听说他被安排去滕王阁外维持乡试秩序,肯定也能一睹这些大人物的真容。说起来……我们都好幸运啊!”

章酒儿满脸的期待。

“这么多大人物,对其他考生来说,恐怕很有压力吧。”林回笑着说道。

有些人可能会因急于表现而超常发挥,但更多人可能会因压力而发挥失常。

不过……这些人为什么要凑这个热闹?

是为了给其他考生制造压力,还是另有所图?

想到这里,林回忽然意识到什么,问道:“酒儿姑娘,你刚才说乡试的地点是滕王阁?”

“对啊!”

章酒儿点头道,“每一届乡试的地点都不固定,由朝廷和圣院轮流选择。这届轮到朝廷,选择滕王阁也不算意外。”

“既然朝廷选了滕王阁,那文考的题目应该跟滕王阁无关了……”林回低声自语。

他原本还准备默诵《滕王阁序》,以此一举夺得解元之位,现在看来,怕是用不上了。

“你说什么?”章酒儿没听清。

“我的意思是,以往京城乡试的文考题目,似乎都与考试地点无关,所以我也不用提前做太多准备。”林回笑着解释道。

“没错!这次是翰林院出的考题,朝廷出的题目最考验考生的应变能力。”章酒儿点头附和。

……

与此同时,监考之一的翰林院学士刘洋明,正被皇帝林允鸿召见。

“陛下,乡试还有不到两个时辰,臣得立即赶过去了……”

刘洋明擦了擦额头的汗,不知皇帝为何突然召见他。

这次的监考阵容极为豪华,刘洋明也是第一次参与。

他确信,陛下如此安排,定是因为这批考生非同寻常。

“朕想跟你聊聊这次乡试的考题。”林允鸿淡淡道。

刘洋明一愣,连忙道:“陛下,考题已经敲定,并送往华天府督学院交由督学使审查了。”

“考题是……‘官者’?”林允鸿语气平静。

“陛下怎么知道?”刘洋明心中一惊,考题按理说只有翰林院和督学院知晓,皇帝为何会插手?

“朕让龙卫截下来了。”林允鸿将桌上的折子递给梅折仁,后者转交刘洋明。

“陛下这是何意?”刘洋明疑惑地接过折子。

“这次乡试的考题,朕来出。”林允鸿语气坚定。

刘洋明打开折子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滕王?”

“陛下,这考题不妥啊!地点选滕王阁也就罢了,连考题也是‘滕王’,这岂不让乡试变得毫无难度?百姓皆知滕王是贤王,稍加思量便能写出一篇上佳诗赋,这如何区分考生的真才实学?”

刘洋明深吸一口气,继续劝道:“臣以为,这次朝廷负责乡试,应当以‘官者’为题,让读书人思考为官之道,翰林院也可根据考生的答案,判断他们的见识与志向。”

“所有人都熟知的考题,才最能体现考生的文道造诣。‘官者’这种题目,留到殿试更为合适。”林允鸿说完,便低下头继续批阅奏折。

刘洋明见状,知道陛下心意已决,只得拱手道:“臣告退。”

离开御书房后,刘洋明心中暗叹:“以‘滕王’为题,能考出什么好文章?陛下这次……真是糊涂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