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诗镇乾坤

作者:小妖怪的夏天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54章 要告书院

书名:诗镇乾坤 作者:小妖怪的夏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5-06 02:30

衙门堂鼓一响,整个衙堂中的气氛瞬间凝固。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知府宋孜理身上。

钟夫子眼皮没来由地跳了跳,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有人击鼓鸣冤!”

宋孜理心中一紧,连忙看向龙卫都指挥使严桑武。

唰!

严桑武在听到鼓声的瞬间,猛地站起身,沉声道:“宋大人,堂鼓已响,你还愣着干什么?”

“是!是!”

宋孜理哪里还敢怠慢,连忙走下案台,快步朝衙门外走去。

孙同知心中叫苦不迭,也连忙跟上。

才刚斩了一个望族家主的脑袋,现在又来一场冤案?

龙卫都指挥使严桑武刚准备离开,似乎想起了什么,转头看向林回,道:“林学士,你在东岗县衙为张晓艳请命之事,陛下对你颇为称赞。如今知府堂鼓再响,不如一起看看?”

“好!”

林回神色肃穆,郑重道:“学生不过一介白丁,能得陛下称赞,三生有幸!”

“大人请!”

林回侧身示意严桑武先行,后者微微颔首,便率先走了出去。

林回看了李一博一眼,随即一起跟上。

何君苹与钟夫子则留在原地,他们是书院中人,按规矩不得插手衙门事务,除非事涉书院学士。

……

知府衙门外,夜幕下。

一位老妇人双手紧握鼓槌,咬紧牙关,使出全身的力气,一下又一下地敲击着堂鼓。

她枯瘦的脸上挂着风干的泪痕,瘦弱的身躯已支撑不住如此高强度的动作,但心中的执念与为亡子鸣冤的决心,让她坚持着。

在老妇人身后,一个小女孩紧紧拽着她的衣角,右手不时擦着眼泪。

“奶奶,让妞妞来敲!”

“是不是敲了这个,就有人来救爹爹了?”

小女孩不知道敲鼓的意义,但她感受到,这鼓是为她爹而敲的。

“大人,民妇冤呐!”

老妇人声嘶力竭地喊着。

鼓声在深夜里回荡,传得很远。

不远处,几十个中年汉子快步赶来,神色间满是担忧与焦急。

他们走到衙门前,连忙劝阻道:

“婶子,您这是何苦啊?来衙门敲堂鼓,有用吗?”

“咱们小老百姓的死活,衙门哪里肯管?那可是君子书院,是咱们这辈子都惹不起的大人物!”

“婶子,咱们家里还有点银子,回头凑一凑,给咱兄弟下葬,入土为安!”

“婶子,咱家里虽然日子拮据,但您跟娃搬过来,咱们辛苦点,总能养活!”

“咱们都会帮衬的。婶子,民不与书生斗,不与官斗……这是老祖宗教咱们的!”

这些汉子都是曾为君子书院做活的民夫匠人。

他们刚才见到君子书院的读书人下山询问工钱的事,吓得不敢说实情,生怕这些人来试探他们的口风。

后来得知那位老妇人的儿子已经去世,又见婶子带着小女童去了知府衙门,便急忙叫上工友们赶来劝阻。

“你们放开我!”

“我儿子死了,我活在世上还有什么念想?你们辛辛苦苦为书院干活,到头来工钱拿不到,我儿子不过是气不过,却将这条命搭上了!”

“我死之前,偏要来敲响这堂鼓,看青天大老爷,帮不帮咱老百姓,去书院为咱申冤!”

老妇人泪如雨下,声音嘶哑。

她看着这群与她儿子年纪相仿的汉子,悲声道:“娃儿们,你们的话,老身记在心里……”

“回头去了那边,见到咱儿子了,一定会告诉他,他有你们这群兄弟,值了!”

小女童也跟着哭了起来,不停地喊着:“奶奶……”

咚!咚~

鼓声不断,老妇人的倔强令人动容。

就在这时,知府衙门中冲出一群差役,迅速将众人包围起来。

几十个汉子吓得脸色发白,瑟瑟发抖。

但老妇人却挺直脊梁,直视那些差役,毫无畏惧。

知府宋孜理与孙同知等人也随之走出衙门。

林回与李一博跟在龙卫指挥使身后,站在衙门外,看着人墙中的老妇人与小女孩。

同时也认出了那群熟悉的面孔——正是书院那些民夫匠人。

林回立刻明白过来。

这击鼓鸣冤的老妇人,定与那些民夫匠人有关。

看着老妇人身上的补丁、脸上的泪痕,以及小女孩哭花的小脸,林回心中一阵刺痛。

为何生活已如此艰难,还有人要克扣他们养家糊口的工钱?

凭什么?

就凭他们手握资源?

就凭他们是书院读书人?

就凭一句“文道之下皆蝼蚁”?

“爷,是书院的那些民夫匠人……”李一博低声说道。

“嗯。”林回攥紧拳头,重重地点头。

“我要当官,当能够断读书人生死的官……”

林回心中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执念。

文道兴,百姓苦;文道衰,百姓苦。

林回此时对文道力量的向往已然淡化,他只愿竭尽所能践行自己的宏愿。

文道力量是助力,但绝不是他读书的追求。

他追求的,是公道,是公平。

仅此而已!

“半夜敲响堂鼓,你有什么天大的冤情要上告?若是寻常小事、逾规上告,本官决不轻饶!”

宋孜理目光落在老妇人身上,官威凛然。

小女童吓得躲到老妇人身后,瑟瑟发抖。

那几十个民夫匠人也被差役团团围住,一人连忙喊道:“大人冤枉!”

老妇人心中惊惧,普通人何曾见过知府这样的大官?

但再怎么可怕,也比不上丧子之痛。

“扑通!”

老妇人直接跪地,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红着眼睛,一字一句道:“民妇要状告君子书院,克扣匠人工钱,打死民妇的儿子……”

“求大人为民妇伸冤!”

砰!

老妇人以头抢地,额头死死地贴在地上,再抬头时,鲜血顺着额头流下……

“奶奶,你流血了,妞妞怕,妞妞给吹吹……”

小女童吓得大哭,踮起脚,轻轻吹着,用衣袖擦拭老妇人的伤口。

“妞妞不怕,奶奶在!”

老妇人紧紧握住小女孩的手,泪水模糊了双眼。

孩子才是可怜人,自幼丧母,如今又丧父。

当真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