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娘子,别这样!

作者:乌鸦飞呀飞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48章 再遇倭寇(2)

书名:娘子,别这样! 作者:乌鸦飞呀飞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杨和信挠着头,那宋言不过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就算有几分聪慧,可脑子里当真能有这么多弯弯绕绕吗?他感觉这几位兄长纯粹想太多,那宋言说不定单纯只是走一步算一步,先度过这一次灾民的危机而已。

只是这话说出来,唰的一下四周便有六双目光齐齐落在身上,在兄长的注视之下,杨和信莫名感觉到偌大的压力,脖子忍不住一缩。

“老十三,你莫不是觉得能连续两次让杨家栽了跟头的人,只是一个没脑子的莽夫?最多一点小聪明?”杨和兴忍不住说道。

杨和信又抓了抓头发,这样一说,便是他也感觉自己的猜测有些太扯了,别看那宋言年纪小,说不定就是天生坏种呢?

“当我没说。”杨和信嘟哝了一句:“那咱们接下来要怎么办?”

“适当服个软吧,看能不能将眼下的事情盖过去。”杨和兴吐了口气说道:“眼下,宁平那边因为聚集了大量灾民的缘故,粮食定然是不够的。”

“就以杨家的名义,捐赠十万石粟米。”

“也好挽回一下因着倭寇的事情损失的名声和民心。”

几位老者便点了点头。

十万石粟米,听起来不少,可对杨家来说只是九牛一毛,沧海一粟。

能用钱解决的事情,从来都算不得麻烦。

“接下来一段时间,你们几个辛苦一下,约束一下家族内的成员,不允许再出现这样打破规则的行动,除非有必胜的把握。”

“对于杨家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始终是百年大计,祖祖辈辈这么多年都坚持下来了,莫要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出现问题。”

他们的计划是很完美的,就像春雨虽然细小缓慢,却在悄无声息之间润湿了土地。

等到那些人终于察觉到异常,已经太晚。

而这样的计划,最忌讳就是贪功冒进。

连续两次失利,若是能让杨家中生代和年轻一代的子嗣长点记性,倒也不算是毫无收获。

“还有,若是其他地方有什么蝗灾,旱灾,洪灾的,多去赈灾。与其让那些粮食在仓库里发霉,何不发出去,给杨家换一个好名声?”

……

宁平县,陆陆续续还是会有灾民赶来。

入了宁平县的灾民,第一时间便会被老人灌输屠夫有多么可怕,莫要在这里闹事,规规矩矩的便有窝头吃,有粥喝,最近几日就有一些刺儿头被剁了脑袋丢到了坟场。

就在两个城门的地方,一排简陋的木屋,竹屋也已经搭建起来,房顶用的是树叶和茅草,墙壁的缝隙中还会漏风,但,不管怎样好歹也算是有了一些能够居住的地方,不至于每天都在外面风吹日晒。

稍远一点的地方,旱厕也挖了出来。

这是强制性的规矩,所有灾民大小解去厕所,宋言可不想因着随地大小便,导致灾民营瘟疫横生。

这规矩对于这些已经习惯随便找个墙角树墩,解开裤子就放水的灾民来说,多少有些不适应,不过在惩罚了一些人之后,剩下的灾民也就接受了这一点。

至于生病的灾民,也会被隔离出来,宁平县内会有大夫过来诊治。

粮食的问题,随着房家和崔家一辆辆马车驶入宁平,总算是得到了缓解,至少每天多吃一个窝头,多喝一碗稀粥是没什么压力了。

最让宋言想不到的是,杨家那边非但没有借着自己屠杀灾民的事情攻讦,反倒是捐赠了十万石粟米……宋言甚至还记得那负责人说的话,什么被长公主殿下心怀天下的仁慈感动,杨家也愿意为灾民出一分力云云。

信你才怪。

宋言的第一个反应,杨家该不会在这批粮食里下毒了吧?只是在仔细的检查了一番之后,发现粟米虽然是去年的陈粮,但绝对是干净的。难不成杨家那些人真是脑子抽筋了?十万石粟米啊,一石折合五十多公斤,算下来就是五百多万公斤的粟米。

五万多灾民,平均下来一人都能分到百斤。

真不愧是杨家,狗大户。

宋言都有点不好意思再去伏击杨家的高手了,毕竟拿人手短。

只是,步雨那边有点麻烦,自从这位俏寡妇离开之后便联系不上,宋言也不知她身在何处。稍微苦恼了一下宋言也便不去想了,毕竟步雨杀的人跟我宋言有什么关系?

……

时间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便到了十月。

天气更凉了。

这段时间,倒是没有再出现什么异常天气,便是偶尔阴云密布也只是看着吓人。

伊洛河的洪水也逐渐消退,灾情基本结束。

剩下的事情,便是要如何安置这些灾民,基本有两种选择,第一返回原籍,第二种在宁平县安家落户。

返回原籍的多是上了年纪的老者,这个时代的人还是讲究落叶归根,尤其是老人家,总是觉得便是死也想要死在生他养他的地方。对这些人,洛玉衡每人发放一百个铜板,外加上足够十日的米粮。

按照宁国的律法,因天灾成为流民者,返回原籍后当地官府要负责提供耕牛种子,以及秋收之前的口粮。

律法是不错的,但对这些人的结局宋言并不看好,毕竟宁国官场腐朽已久,种子,耕牛和口粮未必能落到他们的口袋,多半会沦为乞丐吧。

不过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宋言并不会去强行改变什么。毕竟,这是一件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你不一定会被人感激,说不定还会被人埋怨多管闲事。

愿意在宁平县安家的人数量更多,多是入了军籍的士卒,或是在铁器工坊,白糖工坊有了工作的人,若是返回原籍便没了继续工作的机会,像这样一个月能有四五百文工钱的工作并不好找。

整个宁平都是洛玉衡的封地。因着之前遭受倭寇劫掠,不少村子都是空的,想要安置这些人,倒也算不得难事。

这段时间还发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张妍在两月前的一个深夜送出那封信之后,似是受凉,感染了风寒,虽然宋言尽心尽力诊治,终究是没能将这条人命救回来。

洛玉衡很伤心,甚至还掉了几滴眼泪。

中午的阳光照耀在脸上,没了早晨的清冷,暖洋洋的,宋言的脸上挂着浅笑,行走在文林长街,他刚从庄子上回来,对庄子那边的情况颇为满意。

宋言虽然有一个游击将军的牌子,但却是不能公开的。

所以,明面上这次招募的所有士卒,全部都是备倭兵。

总数量,七千。

实际上如果放开招募,只消最开始的时候在灾民中大喊一声管饭,怕是至少能凑出来两三万。然,毫无战斗力的士兵,便是到了战场除了充当炮灰也毫无用处。

这七千人,有原本对抗倭寇的五百老卒。

有雷毅带来的数百名边军。

有马汉带来的山贼。

有以王朝为首的灾民。

以及大量宁平甚至是松州府和其他县城前来从军的百姓。

每天饭食管饱,但训练也是相当辛苦,在最初的时候几乎每个新兵都对宋言打造的训练设施,以及安排的训练计划嗤之以鼻,可最多三天下来,便是哭爹喊娘的声音。

最初还是有人不服的,表示这训练计划太过苛刻,没人能坚持的下来,直到宋言出现在练兵场,陪着这些士兵训练了半个月,所有质疑的声音也便消失的干干净净。宋言能感觉到,这些士兵看向他的眼神都多出了一丝尊崇。

一两个月时间,这些士兵或许算不上脱胎换骨但也是变化极大,身子更加健壮皮肤也变的更黑了,一双双眼睛褪去了原本的青涩,变的坚毅,变的凶狠。当然,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锤炼,现在的他们还算不得什么精锐,但至少已经有了一支精锐部队的雏形。

在这七千人中,宋言还专门设置了好几个思想指导员。

所谓的思想指导员,工作和*委有点类似。

每天晚上在训练结束之后,便是思想指导员讲课的时间,这是同训练同样重要的内容,在思想课上表现出色的学员,甚至能获得优先提拔。至于讲课的内容,多是让兵卒牢记,你们的军饷是谁发放的?你们的口粮是谁给的!

是长公主,是宋言!

大概,算是洗脑吧。

至于宁和帝……都从未露面过,提他作甚?

练兵场附近便是高炉,现如今已有三个高炉同时炼铁,第一批的盔甲已经下线,宋言有见过成品,虽然距离他心中的要求还有些差距,但也绝不是现在宁国的军械能比的。

高炉能成,离不开那些工匠,高兴之下便一人赏了十两银子。

白糖工坊也步入正轨,吸附剂的配方牢牢掌握在宋言和洛玉衡的手中,便是有人试图窥探其中的秘密,没有吸附剂也是半点用处都没有。

初期的产量不算太高,整个九月份也堪堪只有几千斤的量,平均下来一天也就二百来劲,但,按照洛玉衡的定价三百钱一两,那也是上万白银的净利润。

甜如蜜,白如雪,在贵族阶层颇受追捧,完全不愁销路。房家,崔家的订单,甚至都已经排到了明年。

“尊敬的宋言阁下……”一道腔调有些奇怪的声音,打破了宋言的思绪,宋言睫毛微微一颤,眼神便恢复了正常,视线望过去就看到不知何时一个身高一米五的男子已经拦在自己的面前。

他身上穿着宁人的服装,却不知怎地有种沐猴而冠的喜剧感。

诡异的说话方式,不伦不类的打扮,再加上那一双罗圈腿和木屐,宋言大概已知晓了这人的身份。

这是一个倭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