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娘子,别这样!

作者:乌鸦飞呀飞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7章 巧儿嘴巴最紧了

书名:娘子,别这样! 作者:乌鸦飞呀飞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宋言猜的没错,明月的确是合欢宗的。

朝堂上江湖上有点势力的存在,都知道群玉苑和合欢宗之间的关系,不少人甚至是专门冲着合欢宗的名头去的群玉苑,想要体验一番合欢宗的女子究竟是何等精妙,只是谁都没有公开去宣扬,这几乎已经算是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

没办法,虽自己心里喜欢,可合欢宗的名声终究不怎样。用那些老学究的话来说,合欢宗的风气如同洪水猛兽,危害宁国有志青年。

便是那些老学究,一个个已经须发皆白,然他们还是很有话语权的。

说起来,在众人的刻板印象中,合欢宗的弟子一个个都是身子妖娆的妙龄女郎,却是不知在最初的时候合欢宗是有男弟子的,便是那位大宗师老祖亦是男人。

合欢宗的秘法,也是分为两部,一部男性修行,一部女子修炼,两者融合方成大道。

丢失的那一部秘典,便是男子修行所用,只是没了男弟子互相配合,便是女子这边也是没落了。

摇了摇头明月不再胡思乱想,顺手将桌子上的临江仙手稿给拿走了。这般传世佳作的初始手稿,收藏价值极高。

慢了一步的崔世安顿足捶胸,这手稿若是在他手里,只消一番操作少说也能赚回来一百个金叶子,亏了,亏大了。

便是在走路的时候,明月都一直注意着手稿上的文字,字很美,词更美,整个人仿佛都沉浸在某种画面中,难以自拔。直至身边传来好几声呼喊,这才惊醒归来,抬眸望去却是发现已到了小桥之上。

身侧是一名十七八岁的俏丽女孩,打扮的颇为艳丽,活泼可爱,却是群玉苑的一名花魁,金巧儿。

“明月姐,你的魂儿被谁勾走了吗,这般入神?”金巧儿的声音很是清脆,就像活泼的麻雀:“我差点儿都以为你要跳水殉情了。”

被惊醒的明月没好气的白了一眼金巧儿,不待明月说话,金巧儿便叽叽喳喳又绘声绘色的说着不久前在前厅发生的事情:“对了,对了,明月姐,就在刚刚呢,宋云亲口承认啦,那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正是他写的,可惜了,只有残句,若是能有一整首诗,不知该有多美。”

“那宋言好生可恶,居然拿着兄长写的诗跑出来装模作样……亏得我之前还很喜欢他哩。”

明月一怔:“你说宋云亲口承认那句诗是他写的?还只有残句?”

金巧儿点着小脑袋:“是呀是呀,那宋公子当真是个君子呢,便是到了群玉苑也只是品茶听曲儿,你不知道,刚刚楼里有好多浪蹄子自荐枕席,都被宋公子拒绝了呢。你不也一直想要找这位才子吗,可惜你人不在,宋公子刚刚离开了。”

“呵……”明月秀眉微蹙,嗤笑了一声:“那般好的句子,就他?也配?”

金巧儿一愣,没想到明月居然会是这样的态度,明月姐对那位才子一直都非常推崇的,为何现在又如此不屑……不对,是厌恶。

不经意间,便瞧见了明月手中的纸,小脑袋挤了过去,动人的词句伴随着清脆的声音,却也别有一番韵味: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当一首词吟完,金巧儿也是瞪大双眸:“这,这是谁写出来的?”

“宋言……”下意识张嘴,话都说了出来,明月这才想到宋言刚刚的交代,连忙一根手指堵住金巧儿的嘴巴:“嘘,巧儿,可千万莫要往外说,宋公子不想别人知晓他写了这样一首词。”

金巧儿满是不解:“为何?”

有这样一首好词,逛青楼都不用花钱的。

明月歪了歪小脑袋:“许是他们兄弟情深?”

“总之,你不要到处乱说。”

金巧儿顿时挺起胸膛:“放心吧,明月姐,你是知道我的,巧儿的嘴巴最紧了。”

……

低矮的阁楼前。

崔世安眼中满是羡慕:“宋兄!看到没,刚刚明月姑娘瞧你的眼神都黏黏糊糊的。”

黏黏糊糊?这是什么形容词?总感觉有点猥琐。

赵安泽也是笑呵呵的说着:“这倒是,虽认识明月姑娘有两年了,可还是第一次见她这般看一个男子,宋小子,加把劲儿,娶回家做个妾也不错。”

“二老,莫要拿我开玩笑了。”

“怎滴,你莫不是瞧不上明月丫头?明月丫头虽委身群玉苑,但莫说是书寓里的姑娘,便是那些花魁,也都是处子之身,不用担心什么的。”

宋言吐了口气:“您见过哪家赘婿能纳妾的。”

“这倒是,你这小子,做赘婿倒是可惜了。”吕长青摇了摇头走进了屋内,熟门熟路的拿起酒壶,温了一壶黄酒。

酒过三巡。

众人都有了些微醉意,吕长青这才说道:“宋小子,你可知,明年要春闱。”

这话题转换的好生突兀……宋言在心里吐槽着,摇了摇头。

吕长青和赵安泽便给宋言科普了一些有关科考的知识,这个世界的科考和原本世界的差距蛮大。

宁国科举三年举行一次,一般都是春天和秋天,毕竟这两个时节气温适宜,不像冬夏,要么太冷要么太热,一场考试往往两三天,吃喝都在号舍之内,对考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若是放在冬夏严重影响考生发挥。

春天科考,便是春闱,秋天便是秋闱。

“在宁国,科举一共分五次,第一次是乡试,通过便是童生。”

“第二次是县试,唯有童生方能参加,考过便是秀才。”

“第三次是府试,考过便是举人。”

“第四次是京试,考进士。”

“最后是殿试,将为进士排出状元,探花,榜眼,一甲,二甲以及落榜。”

“若是每次考试皆为头名,便是五元及第。”

宋言抿了抿唇默默听着,宁国的科举的确繁杂,上辈子古代三元及第,到了这边就成了五元及第。

整个宁国建国至今百多年时间,还没出过五元及第的才子。

吕长青又抿了一口黄酒,拨弄着炉子里的柳木碳,木炭便滋滋滋的冒出火星:“乡试,县试相对简单,每个考生会分到一套装订好的卷子,共十张,一百道题,其中包括三十道经义,三十道律法,二十道算学,二十道书法!”

却是没想到科举居然还考书法,不过也是,古人对书法是极为看重的,若是字写的差,考官怕是连看答案的兴趣都没有。

“至于府试,先来一百道经义,律法,算学题,这是第一场,第二场考诗词歌赋,第三场考策论。”

每一场,都是一天。

到这里,难度便增加了。

别的不说,一百道经义,律法,算学题,要用毛笔写出全部答案,便非一般人能做到的。

“京式则是考两场,一场诗词歌赋,一场策论文章。”

“等到了殿试,那便是天子出题,所有考生依据这题目,写一篇策论,”

看似最为简单,却是压力最大的一场,没办法,作为监考老师的皇帝就坐在龙椅上盯着你呢。

亚历山大,不过如是。

“所以,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年轻人就是没耐心,听我说完。”吕老又饮了一杯酒:“宁国的科考虽然复杂,但科考的试题嘛……年年岁岁也就是那几样。”

“律法题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个案子,算学题无非就是将鸡兔同笼改成鸭子和羊,要么就是大雁和水牛,最多变换几个数字……那些学子不需要精通律法和算学,只要记住固定的解题思路,就能交出一份相当不错的答卷。着实无趣的很,是以今年朝廷决定,给考卷上来几道特别一点的题目……”

“老夫我曾经在大理寺任职,后转入户部,赵公在刑部任职。”吕老瞥了一眼赵安泽:“是以,这制定律法,算学新题目的事情便落在我们两个身上了。”

“只是,我们走遍数个州府,可遇到的案件都大同小异,跟那些考题也没太大区别,倒是小友说的那张三,让我们两个眼睛一亮,就是不知小友那边,还有没有类似的奇葩一点的案子?”吕老笑眯眯的说着,就像发现了一个宝藏。

什么叫奇葩?

就不能用一个好一点的词?

“至于崔家小子,整个宁国算学之上的造诣只怕无人能出其右。”

宋言明白了,这是让他当葛军啊。

“那如果我们参加科举,岂不是对其他读书人不公平?”宋言眨了眨眼睛。

赵安泽啧了一声:“你是赘婿,他是商人,读书人的科举跟你们有什么关系?”

“不怕我们泄题吗?”宋言指了指旁边的崔世安:“我是肯定不会的,但我严重怀疑只要给的银子足够,莫说只是试题,崔兄便是将自己的姐姐卖了,都不带犹豫的。”

崔世安眼睛一瞪似是想要反驳,但认真思索了一下,便默认了宋言的说辞。

吕长青满脸和善:“这个也不用担心,宁国科举管理极为严格,敢泄题的人是有,不过他们都掉了脑袋。”

当我没说。

“更何况,我们只是做个参考,真正出在卷子上的题目肯定会有所改变,便是泄题影响也不大。”

“当然,也不会让你们白干活。”吕长青很清楚要如何拿捏宋言,他从怀里摸出来一叠银票放于桌面:“一道题,一百两。”

宋言眼睛眯起,钱氏票号的汇票,松州府就能兑换,还附带了暗语。

想了想宋言道:“吕老这是做什么?身为宁国子民,帮助宁国学子提高学术水平,这是我应尽的义务,怎能收钱?”

吕长青心中有些感动,本以为这宋言是个贪财的,没想到居然还有如此大义,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若是继续给钱,倒像是在羞辱人了,这样想着吕长青便准备将那些汇票收回。

只是拽了一下,汇票纹丝不动,低头一看却发现不知何时宋言的手指已压在汇票之上,缓慢又坚定的将汇票从自己手中抽走。

“只是,长者赐,不敢辞,吕老都已经拿出来了,我若是不收,岂非对吕老不敬?”

吕老愕然,旋即拍腿笑骂:“你这竖子……拿去,都拿去吧。”

上辈子做的卷子摞起来估计有个好几米高,着实想不到居然还有给别人出题的一天。莫名的,胸腔中涌现出一缕恶念:

宁国的学子们,你们的福气来了!

这样想着,宋言脸上的笑意便更浓了,二十张,每张都是一百两,连带记录暗语的纸张,全都默默揣入怀中,压着翘起的嘴角:

“不过,我还有一个要求!”

“说。”

“我可以出题,但绝不署名。”

“这是为何?”吕赵二老有些疑惑,毕竟能在科考试卷上署名,于读书人而言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情。

“我怕被打。”清了清嗓子,宋言开口:“请听第一题。”

二老忙找来纸笔,准备记录:

“有一人名张三……”

吕老眉头一皱:“怎滴又是张三?就不能换个名字吗?”

宋言摇头:“其他的都能改,唯有张三不可变。”

“好吧,你随意。”

“有一人名张三,遇李四强迫一女子,问李四:吾可入?李四答曰:可。张三遂入李四……”

随着宋言的声音,在房间中幽幽响起,所有人皆停下手中动作,便是记录问题的赵老亦不例外,全都目瞪口呆的看着宋言。

“请问,张三是否触犯律法,如果是,所犯何罪?如果不是,是否属于见义勇为,为何?”

噗!

吕老刚饮下去的黄酒终究是喷了出来,在朝为官四十载,尚是首次这般失态。可怜那一张白纸上,赵老刚写下的字却是晕染开了。

这是人能出的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