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入侵美利坚

作者:通吃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十七章 注定

书名:入侵美利坚 作者:通吃 字数:4.8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09

杰夫·康纳利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落地窗外是迈阿密高楼林立的剪影,夕阳的余晖洒在实木书桌上,映出一片温暖的金色。

他习惯性在电脑上点开最新一期《经济学人》,这家以深度剖析全球经济、政治和商业趋势著称的媒体,总能为他提供有价值的洞察。

作为付费订阅用户,他尤其看重那些面向专业人士的行业调研——文章质量高,视角宏观,趋势预测往往一针见血。

然而,今天的头条却让他的手指微微一颤:《‘电力飞行’在巴拿马备受关注》。

最近,产业界的风向标除了AI,便是低空经济。

原因无他,‘电力飞行’在短短两个月内掀起了一场全新的商业话题,频频登上各大财经版面。

“风向逆转了吗?前不久还是不看好呢。”杰夫眯起眼,盯着标题,心中五味杂陈,“好快啊!”

《经济学人》对‘东大’经济的评论向来不留情面。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东大”增速放缓,刺耳的批评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可这次,这家素来挑剔的媒体却一反常态,对‘电力飞行’大加赞赏,甚至用“物流革命”这样的溢美之词给它拍彩虹屁。

点开文章前,杰夫已预感到了什么,“是好消息,但不是我的好消息。”

报道派出了专栏记者深入巴拿马,几乎是以贴身观察的方式,记录了‘电力飞行’在当地的测试与运行状况。

文章开门见山列举数据:

“电动低空飞行器将生鲜冷链、应急物资等时效敏感品的运输效率提升了300%。

半吨载重相当于1500件标准快递包裹(按0.3公斤/件计),配合智能分拣系统,单机单日可覆盖5个社区配送点。

这将直接冲击现有快递网点布局,预计末端人力成本降低40%,同时破解山区和海岛‘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

光是这两段,杰夫就感觉胸口一阵钝痛,像被无形的手狠狠揪住。他揉了揉太阳穴,低声呢喃:“估值不会低了,只会涨得更高。”

作为“先锋控股”的董事长,他太清楚这种前沿第一手研报的分量——所有金融圈的人都要看,且会主动进行调查。

董事长也有KPI业绩要求,可不是闹着玩的——错过良好的机会,股东不会满意,公司股价怕是也要应声下跌。

杰夫强迫自己继续往下看,屏幕上的文字却像一把把尖刀,直刺心窝。

“‘疣猪’的运载量远超当前植保无人机,单次作业可覆盖超过二百五十亩农田(按喷洒2升/亩农药计算)。

其时间效率较现有机型提升12倍。

大规模部署后,粮食主产区的施药成本将从8元/亩降至3元/亩,农药利用率提升至60%(行业平均仅45%)。”

杰夫的手刮破桌面的纸,心痛愈发加剧——那丑陋的‘疣猪’不光能搞货运,连农业都能插一脚?

再往下翻,报道的设想更宏伟。

“在草原场景中,‘疣猪’单日飞行可运输十吨牧草或转运200只羔羊。

牧区物资周转效率提升8倍以上,牲畜死亡率预计下降15%,彻底解决传统卡车在草原湿地的通行困境。“

杰夫瞪大了眼睛,差点从椅子上滑下来。

天啊,畜牧业也能用?

对啊,垂直起降的特性简直是为草原量身定制,卡车在湿软地面难以通行,但牧民也有运输需求。

更别提灾害场景了:

“50架此类无人机组成的编队,可在24小时内投送250吨物资,相当于100辆卡车的运力。

救灾成本仅为传统空投的十分之一,车辆运输的百分之一,且不受道路损毁影响,在时效性上有极为显著的优势。”

应急救灾部门会买单吗?答案显而易见。

救灾就是抢时间,在地震、洪水、泥石流之类灾害面前,几分钟就决定生死。

研报还不忘抛出军事用途的重磅炸弹:

“在陆地战场上,三架‘疣猪’就能满足一个机步连当日的油料弹药需求,还能顺手运送伤员。

一个装甲师日均消耗物资2000吨,4000架次‘疣猪’即可完成补给,且机动灵活,规避传统运输线易受打击的弱点。”

杰夫倒吸一口凉气,军方能不感兴趣?他甚至能想象那些将军们争先恐后签采购单的场景。

最后,文章点睛之笔落在了“东大”的产业升级上:

“电动汽车与电动飞机的产业链高度重合——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完全可以共享。

按年产10万架估算,‘电力飞行’将直接带动500亿元整机制造产值,

催生2000亿元级的服务市场(维护、培训、数据服务等),并创造两万个高薪就业岗位。”

最后,研报还给出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结论——由于产业链配套的问题,其他国家很难脱离‘东大’搞低空经济。

而一旦‘东大’的低空经济发展起来,对其他国家的汽车和通用航空产业将是降维打击。

杰夫读到这里,只觉得眼前一黑——年产十万架?这只怕是起步阶段的产能。

作为两个女儿的老父亲,他此刻恨不得立刻飞到周青峰面前,掏出支票簿,拿刀架在对方脖子上逼他收下投资。

“十亿美元……不,二十亿美元!”他在心里默算,咬牙切齿地想,“老子不贪心,换40%的股份就行!”

办公室里静悄悄的,只有他粗重的叹息在回荡。

落地窗外,迈阿密的城市灯火渐次亮起,热闹的夜生活正拉开序幕。

杰夫的内心却一片焦躁。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可怕画面:自己只怕要错过这场财富盛宴。

——

杰夫·康纳利坐在办公椅上,手指已经在手机屏幕上方悬了好几秒。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拨通那个臭小子的号码,好好聊聊‘电力飞行’的投资问题。

这是极为严肃的事。

‘先锋控股’向来以投资精准,收益丰厚而著称。

业界都知道杰夫跟周青峰关系‘好’,认为肯定能第一时间搭上‘电力飞行’的便车。

如果股东的预期没有得到满足,他们立马会用脚投票,进而带来‘先锋控股’的股价大跌,进而影响公司声誉。

就在杰夫即将按下拨号键的瞬间,手机却先一步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号码。

来电显示赫然写着:佛罗里达代理州长帕克阁下。

他愣了半秒,立刻调整了一下坐姿,清了清嗓子,接通电话时硬是挤出一副春风满面的语气:“晚上好,帕克阁下。”

尽管此刻他的内心像被火烧过一遍,恼火得恨不得砸点什么,但面对这位政坛新贵,他还是得装出最得体的模样。

电话那头传来充满活力的声音,帕克州长心情不错:“杰夫,你看了《经济学人》最新的研报吗?关于‘电力飞行’的。”

杰夫靠着椅背,很热情的回应道:“看了,非常精彩的调研。据说采访团队花了一个多月,前后跑了好几个国家。

他们连‘东大’的供应链都实地考察了一番,其敬业程度,真是让人佩服。”

“对对,尤其是供应链那部分!”帕克的语气陡然拔高,兴奋得像个孩子,“杰夫,你看到那段配套视频了吗?

拍得太清楚了,电池、电机、电控,所有配套产业全部都有,简直是工业发展的典范。”

杰夫挑了挑眉,心里暗自嘀咕:州长今天这开心的样子是吃了什么兴奋剂?

不过,他还是顺着话头应道:“是啊,视频确实直观,连我这种外行都能看出那套体系的厉害。”

帕克没听出他语气里的敷衍,迫不及待地抛出了下一个问题:“杰夫,你觉得在佛州建一套同样的供应链,得砸多少钱?”

啥?!

这话一出,杰夫差点没拿稳手机。他瞪着窗外迈阿密渐渐亮起的灯火,脑子里冒出一串问号:“想什么呢?”

“多少钱?这难以预估,或许上千亿美元。但是.”杰夫拖长了音调,“帕克阁下,这只怕不是靠砸钱就能解决的事。”

“上千亿美元?”州长觉着不可思议,“我觉着那些工厂都不算先进,都是些小厂子。”

杰夫继续说道:“‘东大’花了三四十年,吃了无数苦头,才把这套供应链磨出来。

钱.应该是所有麻烦中最容易解决的。

土地、基础设施、熟练工人、供应链管理,还有环保审批——这些才是真麻烦。

您知道佛州那堆湿地和环保法规有多难搞定吗?如果真想建,不如在墨西哥或者越南进行采购。”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帕克似乎被泼了一盆冷水,拒绝道:“不,建在国外就不是我的政绩了。

据我所知,‘电力飞行’由‘圣光’控股,而‘圣光’是在佛罗里达注册的米资企业。

所以我对它还是有管辖权的,对不对?应该有手段,让‘圣光’交出‘电力飞行’,对吧?”

杰夫大无语了,只能公式化的回应道:“州长阁下,理论上确实存在这种可能。

但‘圣光’的掌控者,不是米国人啊。‘电力飞行’的研发和生产全在‘东大’。

您如果真想要这家企业,最好的办法只有砸钱控股。但我必须提醒您,‘圣光’总裁不缺钱,肯定不会轻易让出控股权。”

州长阁下再次沉默,半晌后冷冰冰的说了句,“看来,只有最后一个办法了。

查那小子的税,或者调查其非法经营,把他抓起来。逼他出售‘电力飞行’。我们需要一家真正的米国企业。”

杰夫听得心头冒出一股怒意,心说:“这法子要行,还用得着你来想?

我这边正要送钱去投资,准备搭上财富暴涨的便车。你存心跟我过不去是吧?

混球,你还想不想当州长?拦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千千万万的投资人是不会允许你胡来的。”

——

此刻在测试农场,外松内紧。

热带的海滨城市的夜晚,空气中带着压抑的燥热,远处能听到墨西哥裔卫兵低沉的交谈,隐约透出几分肃杀。

萧金浪、陈瑞等人被没收了所有通讯工具,押进了这座所谓的“包房”——过去克里斯家族专门用来关押非法移民的密室。

墙壁斑驳,散发着淡淡的霉味,房间里除了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外,只有几张破旧的床铺和一个狭窄到难以转身的卫生间。

灯光昏黄,角落里还有未干的水渍,床单和墙壁上有些乌黑的血渍,像是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绝望。

时间被切割得机械而冰冷。

每天到点,警卫会准时推开铁门,扔下几份简单的饭菜——硬邦邦的面包和一碗寡淡的汤,然后“砰”的一声关上门。

除了吃饭和睡觉,这里没有一丝多余的事务。

萧金浪靠着墙坐在冰冷的地板上,眼神阴沉。他万万没想到,周青峰翻脸竟如此果决,没有半点迟疑。

更可怕的是,那小子手里还握着一支人数不少的墨西哥裔卫队。

这些人对周青峰死心塌地,几乎把他当成救世主,言听计从,绝无二话。

换句话说,若周青峰真有个三长两短,这间“包房”里的所有人,都得给他陪葬。

“萧处,你给那小子送的到底是啥?”陈瑞的声音打破了死寂。他一米九几的壮硕身躯挤在这逼仄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憋屈。

被缴械后,他那股子硬气像是被抽走了一般,此刻耷拉着脑袋,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甘。

老萧抬眼瞥了他一下,目光冷得像刀锋,反问道:“知道你为什么被发配到迈阿密吗?”

陈瑞张了张嘴,喉咙里挤出一声干巴巴的笑,像是自嘲:“因为我嘴多,性子不够沉稳,不适合密级高,压力大的岗位。”

“所以……”萧金浪拉长了语调,语气里透着训斥的意味,“不该问的,别问。”

这话像点燃了引线,陈瑞猛地抬起头,眼中怒火熊熊。他一拍大腿,声音陡然拔高:

“我都被发配了,你还压我一头?老子漂洋过海来这儿,不就是想离你们这些官僚远点吗?

你还在这儿跟我摆官架子?

你以为自己现在还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我不管你给那小子送了啥,可他要是死了,咱们都得跟着完蛋!”

房间里还有另外几名一同被软禁的“内线”,都是些年轻面孔,顶着工程师的名头被派来此地。

他们本以为这是个轻松的活,谁知一夜之间成了囚徒。

此刻,生死不由自己,他们缩在床边,难免有些慌乱,还没从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回过神。

周青峰没打算玩什么花招考验这些人,更没动用酷刑。这不是试探,而是一场豪赌——他已经把所有筹码都押了上去,输赢已有定局。

陈瑞越说越激动,索性站了起来,几步跨到萧金浪面前,居高临下地吼道:

“知道是谁把咱们甄别出来的吗?是那个CIA的前雇员,卢克索!你以为那小子只对那两个米国保镖不信任?

错了,他谁都不信!可他胆子够大,硬是把几方人马攥在手里。

那些墨西哥裔靠他才能在这鬼地方安身立命,那两个美国特工靠他才能捞到油水。

现在咱们也一样,只能指望他活着,不然稀里糊涂被派到这儿,稀里糊涂就没了命!”

他喘着粗气,瞪着萧金浪,像是豁出去了:“我不管了,死也得死个明白!

你给他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有毒没毒?管不管用?有问题你就早说,我可不想当个冤死鬼!”

老萧的脸色铁青,额角青筋微微跳动。他知道,此刻再搬出纪律和规矩,对陈瑞毫无震慑力,任何敷衍和推脱只会火上浇油。

沉默片刻,他挤出一句实话,“我此次只是负责传话和沟通。那针剂里具体是什么,效果如何,我也不知道。

我相信针剂里的东西是真的,因为国内确实对那小子很有好感,没必要在这事上做手脚,更没想过要弄死他。

但也没谁料到那小子拿自己当第一个实验品,因为国内也只拿动物做过实验。所以结果如何,无法预料。”

房间里骤然陷入死寂,只有陈瑞粗重的呼吸声在回荡。

昏黄的灯光投下歪歪斜斜的影子,像一张无形的锁链,将所有人牢牢困住。

现在真是生死无常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