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能升级避难所

作者:十七筝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七百零六章 隧道里射导弹

书名:我能升级避难所 作者:十七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28

被推入了隧道之中的导弹在平板车的推送下,向着隧道深处一路滑落。

虽然是一枚导弹,但因为隧道不是完全的支线,所以还是需要平板车将导弹送到合适的位置,不能直接在隧道口就点火。

不过军方在设计隧道的时候就预先做好了准备,四千多米长的隧道,垂直深度达到一千五百米,虽然最后一小节没有彻底完工,但也已经满足了最初的设计需求,可以保证核弹的使用了。

至于说军方找陈新对导弹进行改造,为的是穿透最后那一百多米深的地层,以达到直接将核弹头在外星生物巢穴内引爆的目的。

虽然说在隧道里发射导弹是一件听上去挺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只要隧道够直够长,导弹点火之后能够保持稳定,在隧道内让导弹点火发射,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尽管这就像是开着飞机穿越一条隧道一样危险,任何一点气流的变化和抖动都有可能让导弹偏离预定的弹道,撞上隧道壁而影响命中,但这终究还是存在着可行性的。

而这枚经过了陈新之手升级改造过的钻地导弹,则特意在这方面做了优化,以确保这枚导弹能够顺利抵达隧道的底部,并且穿透一百多米深的地层,将携带有核弹的弹头部分送入外星生物的巢穴。

平板车的速度在不断的加快,虽然没有人驾驶,但通过远程操控,这辆也经过了改造的平板车已经逐渐逼近了它速度的极限。

“助推火箭点火”另一边的远程控制室内,看着平板车已经达到了预定深度,安装在平板车上用来加速的助推火箭开始工作,将平板车的速度进一步提升。

此刻远程控制室内的人都显得十分的紧张,他们也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之前也没有做过任何的演习,一切都只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出的方案,最多只在陈新那边的虚拟系统里跑过几次模拟试验。

实操,这还是第一次。

然而这第一次实操,便是实战。

所以谁也不敢打包票说,这次就一定能够成功。

但同样,谁都知道,这次导弹的发射,是不允许有任何失败的。

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射出去的并不是一枚普通的导弹,而是一枚百万吨当量级别的战略核导弹,一旦爆炸的位置发生偏差,无法完成预定的任务事小,造成其他影响可就是谁都背不起的责任了。

不过有着陈新对导弹的升级和调整,整个发射过程也经过了数次模拟测试,理论上来说,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就在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的时候,负责播报情况的工作人员忽然大声喊道:“导弹即将进入水平路段”

“第一级助推火箭分离”主持着这次发射的负责人同样大声下达了自己的命令。

这条命令被准确的执行了,在导弹进入了水平路段的同时,已经完成了加速工作的第一级助推火箭十分顺利的从平板车上进行了分离,并且与此同时,第二级加速火箭也顺利点火。

按照预定的计划,第一级火箭助推让搭载了导弹的平板车通过第一节斜向下的隧道,在进入水平路段之后,进行第二级加速,脱离了水平路段之后,导弹自身便会开始点火,然后一路向下,直达隧道底部。

之所以要这么安排,主要还是谁也没有在地下隧道里射过导弹,隧道当中又有一截为了让部队能够更好的投入作战,打算之后扩展成后勤基地而修的水平路段,自然也就不能直接让导弹点火自己飞了。

不过当导弹离开了水平路段,导弹本身点火之后便会与平板车分离,将速度进一步提升。

这也是为了尽可能的提升导弹的速度,毕竟在隧道里,受限于各方面的影响,是不可能让导弹的速度突破音障的,所以为了尽可能的提升导弹的速度,也就只能通过多级火箭加速的方式来尽可能的提升导弹的速度了。

而导弹自身的发动机,则是被调整过的,虽然不会将导弹的速度加速到突破音速,但也会尽可能的让导弹的速度接近音速,以为其提供更多的动能。

至于说一枚没有达到音速的导弹到底要如何击穿一百多米后的地层,这就是陈新的改造所需要达到的目的了。

事实上导弹的钻地弹头,原理是和脱壳穿甲弹相类似的,都是用较软的材料制作外层弹壳,在命中目标之后,将包裹在外层弹壳当中的用硬质材料制作的内层弹头利用强大的动能,贯穿装甲或者地层。

只不过陈新在这枚导弹上采用了一些脑洞设计,当这枚导弹命中目标的时候,其内部携带了核弹的硬质穿甲弹头便会如同炮膛里的炮弹一样被打出去从而让它的速度突破音速,获取足够穿透一百多米地层的动能。

这种设计当然不是正经导弹上会有的,完全就是陈新靠着脑洞的想法,然后用系统升级功能强行升级出来的。

毕竟没有哪个导弹会考虑在隧道内发射的情况,更不会去考虑如何让一枚核弹头击穿一百多米深的地层,还要在地下一千五百多米深的地方引爆。

至于说为什么要在有了陈新升级改造之后能够击穿一百多米深地层的弹头之后还要为导弹加速,则是为了能够让导弹的弹体能够穿透隧道底部淤积的那堆了几十米长度的尸体。

这些尸体当然没有地层来的硬,但大量的尸体之间的空隙以及尸体本身的柔软,本身就是极好的缓冲材料,如果不能够让导弹加速到一定程度,强行穿透这些尸体,是会让导弹卡在这些尸体中的。

这样的话,就算陈新升级的弹头能够击穿地层,也会受到影响,损失不少动能,甚至可能无法击穿地层。

而靠着这些措施的保障,这枚导弹终于一头扎进了隧道底部的尸体当中,并且靠着强劲的推力穿透了这层层叠叠的尸体,抵达了隧道的底部。

“砰”一枚要比导弹细得多的钢针一样的钻地弹头从导弹的顶端射出,瞬间便钻进了地层。

然后远程指挥室内的众人感受到了脚下的大地在震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