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能升级避难所

作者:十七筝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三百七十三章 营地搬迁

书名:我能升级避难所 作者:十七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28

供热枢纽的运转无疑为临市注入了新的希望与活力。

尽管目前仅有一座供热枢纽在运作,另一座供热枢纽还在打井,现在正在运作之中的这座供热枢纽也未曾发挥出太过亮眼的性能,但站在雪坑旁边,看着逐渐融化的积雪,无论是谁,都会有一种希望正在逐渐燃起的感觉。

不过陈新并没有让很多人接近供热枢纽,甚至站在雪坑旁边也被禁止,因为随着温度升高,积雪的逐渐融化,雪坑的坑壁也在发生小规模的坍塌,虽然影响不大,但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

好在这种事情处理起来也很容易,只要禁止随意接近雪坑就好。

目前供热枢纽已经进入了顺畅的运转之中,除了需要不断地排水之外,并不需要额外的维护。

整座供热枢纽是靠电力来驱动的,虽说后续有计划用热能来发电,但考虑到现在并没有在供热枢纽上接发电机,暂时也没有多余的热能用于发电,所以陈新在设计供热枢纽的时候所采用的依旧是同位素温差电池供电。

不得不说,同位素温差电池是相当好用的,陈新只需要将电池装入供热枢纽里,一颗电池足以维持整座供热枢纽平稳运行十年。

在这个过程中,工人只需要定期对供热枢纽进行正常的保养和检修,就能够完成它的全部维护工作了。

因为陈新在设计整个供热枢纽的时候,就是以平稳、可靠为主要设计标准,打造出来的供热枢纽自然也相当的可靠。

当然,受限于材料,整个供热枢纽还是需要定期检修和保养,避免因为意外情况而损坏。

因为供热枢纽周围的积雪正在不断的融化,陈新带着工人们和地质勘探小组的人已经一起撤离了他们原本的营地,在新的位置重新建立了营地。

不过这个营地其实也依旧是临时营地,在供热场的范围扩散完成,将半径两百米范围内的积雪都融化之后,陈新将会带着工人还有地质勘探小组搬到供热枢纽的供热场范围内。

这一方面当然是享受供热枢纽带来的温暖福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就近维护供热枢纽。

毕竟这东西也是第一次投入使用,是否会发生故障,以及是否会出现问题是谁也不知道的事情。

新营地的建设并没有太麻烦,陈新的动力装甲搭配机械臂,在这种事情上一个人就足以顶得上其他所有人了。

一行人找了一座还未被积雪完全掩埋,同时也还算完整的建筑作为依靠,贴着建筑墙体挖了一排雪坑,重新在雪面之下支起了帐篷,搭建了新的营地。

新营地比旧营地距离火车站和供热枢纽要远一些,不过背靠建筑外墙,倒是要显得稳固一些,而且还为完全被积雪掩埋的建筑也能起到一个防风的作用。

不过因为这只是临时营地,只要能够住就可以了,所以也没有太用心经营。

倒是陈新用于安置电磁冶金炉的地方被他很是花了一番心思,每次电磁冶金炉运行的时候都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由不得陈新不花些心思,选一个牢固的安置地点,避免发生积雪地面被热量融化,导致机器歪倒侧倾之类的事故发生。

之所以这么重视电磁冶金炉,是因为接下来其他几座规划之中的供热枢纽依旧需要陈新提供零部件,尤其是曹达仁正在打井的第七中学那边,回水井上可是早已预定了要建立第二座供热枢纽的。

所以陈新必须抓紧时间,将第二座供热枢纽的相关零部件制作完成,以免耽误工期。

这也是陈新选择建筑物作为新营地地点的原因之一,在建筑物的房顶上清理出一块空地,就足以安置电磁冶金炉了。

毕竟陈新做的这个炉子本身也不重,只要摆在水泥地面上就能够稳稳立住,而水泥地面显然也不像积雪地面那么容易融化,足以保证电磁冶金炉的平稳运行了。

托科研部门给他送来了材料的福,陈新制造第二座供热枢纽已经不需要自己再出去收集废旧金属了,和地质勘探小组一起被运过来的材料完全可以满足陈新的需要。

这些材料比起之前陈新自己收集的废旧金属来,材料性能无疑要好出很多,而且按照陈新的要求分门别类的不同材料可以根据材料性能的差异用于不同的零部件,反而可以提升供热枢纽本身的性能。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第一座供热枢纽的散热板就是陈新回收来的废铜制作的,虽然铜的散热性能要比铁好,陈新的电磁冶金炉在冶炼过程中也能够对材料进行提纯和加工,但这些用废铜制造出来的散热板在质量上显然就比不上陈新用新材料制造出来的散热板了。

毕竟一个只是废铜回收之后二次冶炼的产物,而另一个则是专门以提升散热性能为目标制作的铜合金,虽然前者也能够满足供热枢纽的设计要求,但明显后者的散热效率和材料性能要更高一些。

给陈新输送材料的科研部门显然弄来的都是好东西,而有了这些材料,即便陈新什么都不做,只是把材料制成零件,也足以让供热枢纽的工作效率和输出功率提升一成。

如果再用系统升个级,优化一下设计,即便没有实际的数据支撑,陈新也觉得可以再提升两成的工作效率和输出功率,甚至可以让供热枢纽所展开的供热场的半径提升到两百五十米甚至是三百米。

而按照陈新之前设计的另外一种模式计算,在供热枢纽收起散热板不打开供热场的时候,它所输出的热能全部用于发电的话,足以达到1h的发电量。

只要有几座这样的供热枢纽构成供热网络,就足以满足一座城市的用电需求了。

即便在现如今的大环境下,这些供热枢纽需要消耗相当一部分热能用于供暖,剩余的发电量也足以满足使用需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