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之清莲

作者:浮世三生梦 | 分类:其他 | 字数:0

302、迎亲

书名:红楼之清莲 作者:浮世三生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31

道路两边看热闹的百姓中,有不少的人在先头行纳彩礼的时候,已经是看见了皇帝赏赐东西给林家的场面,还有昨儿个林家往恭郡王府送嫁妆的场面的。还有些资深爱看热闹的人,是看过了好几个皇子福晋出嫁时的场面的,当下不免就开始掰着手指头在那里细数起诸位皇子福晋出嫁的时候,娘家给陪嫁了多少等等。

“大福晋当年出嫁的时候是XXXX抬的嫁妆……三福晋……四福晋……也就是七福晋的嫁妆,算是几位皇子福晋中最简薄的一个了……”

“若论嫁妆的丰厚,前几年八福晋出嫁的时候,我只道那已经是皇子福晋里头的头一份儿了。不承想,后头十福晋的嫁妆,才是真正的十里红妆呢。听说科尔沁部给陪嫁了不少的金器,啧啧啧啧……蒙古那儿真是不缺金子的。那许多的金器,在大阳光底下能晃瞎人的眼……”一个中年人摇头晃脑的啧啧称道,心里真恨不得自己也去蒙古娶个格格回来呢。

“呸!你个俗人!真是俗不可耐!!”另一边的一位老者很是不齿的轻啐了一口中年人,“那些金器能值个什么啊?人三福晋出嫁的时候,勇勤公府陪嫁了多少的古玩字画?那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呢……柳公权的字、吴道子的画……价值连城啊价值连城!!!……”

眼瞅着这两人要吵起来了,旁边的人忙上去劝和道:“别吵别吵……好歹今儿个是人恭郡王娶福晋的好日子呢……再者说了,您二位说的那些,不论是三福晋,还是八福晋,或者说是十福晋的娘家给陪嫁了多少的东西。也没人太子妃当年出嫁时的陪嫁多啊……听说不计那些田产铺子,光嫁妆就有一百八十八抬呢……”

这边还没说完呢,那头一个瞧着年纪不大的就嗤笑了一声出来,乜着眼睛看着那几个人,很是傲气的道:“你们说的那些,都是些老皇历了。嘁!昨儿个你们是没看见林家往恭郡王府上送嫁妆的派头。听说光是陪嫁的田地房产和那些铺子就成千上万的了。送嫁妆的第一抬进了恭郡王的府门,后面的还在林家没出门儿呢……恭郡王府上负责持嫁妆清单念唱的那位管事足足喝了三壶茶,念了两个时辰方才念完。听说人今儿个嗓子直接就哑了,连一丁点儿的声儿都出不了的了……”

又有一人听了这话,凑过来八卦道:“……我听我表姑妈家的小子的婆娘说,林家给九福晋的陪嫁箱笼看着是比太子妃的少了十抬的样子,可是林家给每抬箱笼装的那叫一个瓷实。一般人家都是一副镯子装一盒的,林家的人愣是给放上了四副算一盒。若叫我说真拆开了按平常算,两百抬都打不住的!……而且。听说林家给陪嫁的那些头面首饰都是千金阁给打造的。千金阁你们知道吧?那里头的衣裳首饰,在咱们京里头那可是头一份儿的!多少人家的大姑娘小媳妇,为了得到千金阁做的一件衣裳或是一件首饰的,砸下了千金也是不皱下眉头的……更别提还有那好些提前送过去的大件家具什么的了,那都是没算在昨儿个的那份嫁妆单子里头的……”

“哎哟喂!听您这么说,林家岂不是把整个库房都给姑娘陪嫁过去了?”有人惊叹道,“啧啧啧啧……这才是皇家的派头啊!”

“你就吹吧!”有信这话的人,自然就有那不信的。“林家还有一个正经的哥儿在呢,听说也是嫡子。前些年还考中了探花,娶得是人裕亲王府上的郡主娘娘……他能同意家里大人这样子干的?还不闹翻了天去?”

被驳斥的那人不干了,梗着脖子呛声道:“怎么就不同意了?人林家的家教好着呢,又是嫡嫡亲的兄妹俩,听说还是林家大公子自己提出来的,说是把家产一分为二。一半给了妹妹做嫁妆的呢……”

不信的那人依旧不信,“这话说出来真是要笑死人了。再没听说过有谁家会拿着一半儿的家产给女孩子做陪嫁的了。便是再疼女儿的人家,能出十分之一的家产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嘁!”

两人各说各的理儿,身后各有一群人支持着争论着。

有议论林家的,自然也有议论九阿哥的。有那么几个好事的人。自认知道些这里头的事情,便忍不住跟着身旁的人卖弄起自己的本事,在那里八卦着所谓的九阿哥前二十年的大起大伏。

路人甲道:“……听说九阿哥小时候的顽劣都是装出来的,其实人才是一真正的大好青年呢,要不然怎么年纪轻轻的就封了郡王,还给了‘恭’的封号呢……”

路人乙跟着道:“……先头有人说万岁爷是因为不待见九阿哥,这才一直没给九阿哥指婚……口胡!绝对的口胡!听说林家还在江南没回京都的时候,万岁爷就发了口谕的,说是等林家的女公子长大之后指给九阿哥做福晋的……这可不是我胡诌的,这京里头稍有些人脉的人家,可是都知道这事儿的……”

路人丙又道:“……以前那些说九阿哥是断袖的,绝对是因为嫉妒!一定是!人九阿哥虽然长得是美,可也不代表人是断袖啊!……传这话出来的人,良心真是大大的坏了!指不定是自己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心思,才……”

有夸赞九阿哥说九阿哥好话的,自然就有那不待见九阿哥的人。不过,那些人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大声说话,只是自己躲在一旁偷偷的小声嘀咕几句。

一个瞧着像是个武人模样的人站出来,一边撸起袖子一边瓮声瓮气的对着周围嚷嚷道:“……刚刚是谁在说九阿哥不学无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啊?给爷站出来,爷绝对不打死他!……去年西北打仗的时候,朝廷大军拿出了一种新式的大炮,狠狠的打了好几场漂亮的胜仗。那种新式的大炮就是九阿哥给捣腾出来的……你能干!那你也捣腾个大炮出来给爷看看啊!!……只会在这里跟个婆娘似的搬弄是非嚼舌根子,也算是个爷们儿……”

……

就连负责维护街上秩序的顺天府和九门提督的兵丁差役,在听不下去的时候,也会跟着时不时的参合两句。当然啦,那一水儿的都是在说着九阿哥的好话。

临街的一处出售成衣的铺面里,薛宝钗将银钱细细的清点了之后,又小心的收在自己身上,同时扭头吩咐香菱把这次做好的要寄售的帕子拿出来,交给铺子里的伙计。

伙计轻驾就熟的清点了香菱递过来的帕子,又在账本上记好。

“外头好些人,姑娘咱们要不要等等再出去?”香菱窥了一眼铺子外头的人头攒动,不禁皱着眉在薛宝钗耳边小声提议道。

薛宝钗打量了一眼天色,又看了看外头,也觉得实在是人多。她到底曾经也算是大家闺秀一样养大的,很是不喜这种人挤人的场面。

薛宝钗回身,端着一脸的短装温柔的笑容,问着铺子里的伙计道:“今儿个是什么好日子吗?街上怎么这么多的人?”

那伙计也算是见过几次薛宝钗的。这姑娘每次来都是带着一顶半就不新的帷帽,身边还有一个年轻的媳妇子跟着,一副好像大家子小姐的派头。偏偏这姑娘每次来都不是买东西的,而是要寄售东西的。伙计不免暗自揣测着,她是不是哪个没落了的大户人家的小姐之类的。

“姑娘一定不是这城里头住着的吧?”伙计笑道,“要不然,怎么会不知道今儿个是什么日子呢?”

帷帽下,薛宝钗眼神一厉,嘴角一抿。想着自己的东西还有在这铺子里寄售,眼前这人自己更是不好得罪,便忍着气小声道:“我确实不住在城里头……”

伙计其实也没别的意思,只是单纯就那么一说,“怪道姑娘不知道呢……”

“今儿个是九阿哥和十五十六十七,这四位阿哥大喜的日子。”伙计一脸的与有荣焉,在那里笑道:“咱们铺子外头这条路,是九阿哥去林家迎亲的必经之路,所以才有好些人在这里看热闹的……”

九阿哥?

林家?

薛宝钗虽然在林家所在的那条街上堵了一回林翰,可是那时候她是坐车的,所以也不认得路。

“难道这里离着林家很近的吗?”薛宝钗问道,声音听起来很有些飘忽。

伙计也不疑有他,只是笑着回道:“虽不是很近,却也不远的。前头过三个路口,再右转上了平安街,骑马走不远就是林家了……”

薛宝钗沉默了一会儿,这才笑着谢了伙计,“多谢。”

说着,薛宝钗转身就往门口走去。

“姑娘,外头的人是实在太多了,咱们不好走的……”香菱咬着唇,她对于这种场面有着一种发自骨子里的恐惧,“会被人给挤散的……”(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