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之清莲

作者:浮世三生梦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七十四章 回京(四)

书名:红楼之清莲 作者:浮世三生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31

只十来天的时间,盐政御史的官船就稳稳当当的到了通惠码头。

林如海有差事在身,所以便在通惠码头先下了船,走旱路骑快马进京城了,赶着进宫先去跟康熙爷复命去了。

至于船上跟着林如海一道回京的几个下人,还有甄应嘉等被盐政衙门押解回来的那些犯人,则是一直到了朝阳门的水陆码头上方才下了船。

甄应嘉等人自然叫刑部来人给提走了,那一个一个的,尽是愁容满面,如丧考妣似的。

而林家的几个下人自然是带着林如海的行李,跟着林波打马回林家老宅去了。坐了十来天的船,这好不容易可以双脚踩在平地上,众人一路上自然是好不欢天喜地的。

“今儿个你们几个且好好歇歇吧,老爷那边我叫林贵林祥两个去宫门外候着了。”林波说道,这次跟着林如海过来的几个人俱是素日跟着林如海出门的长随,不过这十几天一路车船劳累的,合该好好歇息一宿才是正经的。

“有劳二管家费心了。”广善俨然是这几个长随的头头,对着林波拱了拱手,方才客气的说道。

“临来之前,大管家曾交给我一份书信,嘱咐我到了京都之后,转交给二管家。”

说完,广善从怀里掏出了书信,双手交给了林波。

林波接过来揣进自己怀里,又是道了一声“有劳”。

“大管家可有什么交代?”离到林府还有些路程,林波不好路上就把信拆开来看,索性就直接问广善了。

广善呵呵一笑。说道:“二管家是知道的,我是个粗人。记不住太多弯弯绕绕的东西。我也就听大管家说了那么几句,好像是关于什么拾掇屋子。修整花园,嗯……那个什么采买之类的事情,呵呵……具体的,二管家怕是还要看看大管家的信才能知道了。”

林波点了点头,这些事情确实是目下府离顶顶要紧的。

林如海这次突然提前回京,忙乱的可不仅仅是扬州那边,京城这里也是跟着兵荒马乱了一阵子。

自从林波得了林如海要提前回来的信儿,就加快了老宅整修的速度。

林波是个脑子活泛的,处事机变灵通。他心想着林如海这次回来的突然。扬州那边又要处理铺面儿,又要处理多余的下人仆妇,还要打包家具行李什么的,定是不会这么快就处理完所有的事情的。贾敏作为林家的当家太太,这次定是留守在扬州,处理扬州林府的那些事情,不会跟着林如海一道回来的。这贾敏不回来,大小姐一个姑娘家的,自然也不会单独跟着老爷回来了。这当家太太既然不在家。林如海也就不一定是要住进内院主屋的,这孤零零的也没个人伺候。倒是外书房,林如海要处理公事,要接待外客什么的。很是用得到。而且,外书房自有一间小卧室,在贾敏回来之前。林如海先住在外书房也是尽够的。所以林波便做主安排了人先紧着外书房修整了,如今倒是赶在林如海下船之前将外书房里里外外都规整好了的。

京都采买什么的。林波倒是一早就打听好了的,倒是不怕什么了。

至于修整花园。现下正是移栽花木的好时机,就是大管家不说,林波也是准备着手安排人去弄的。只是,现下大花园好办,有自己临来京城之前,贾敏叫人转给他的图纸,照着弄就好了。唯有原本预备给大小姐住的燕子坞,林波却是拿不定主意的。

其实,这燕子坞的图纸,贾敏也是一并准备好了交给林波了的。只是,前些日子,突然有人来府上找到了林波。那人说话声儿很细,且面白无须的,林波瞧了心下咯噔,猜着那人的身份莫不是宫中内侍?那人自称姓何,是九贝勒府上的。他拿着一份园林图纸交给自己,还说已经安排好了工匠花匠,不日便可以开工的。

林家自来规矩严明,林波也是个谨慎的。他拿着那份图纸,听着姓何的那人说了半天的话,却愣是没点头答应,只说了要先请示家中主人。那姓何的也没有为难林波,好脾气的没说什么,只笑了笑便拱手离开了,却是留下了那份园林图纸。如此一来,倒叫林波为难的紧,把个大脑门子摸得油光闪亮,也没能想出什么好主意。

康熙爷口谕栓婚九阿哥跟林黛玉的事儿并没有明旨,所以林如何和贾敏也没有叫别人知道这事儿。自然,林波也是不知道的。

林波如今心里忐忑着呢。

这位九爷,莫不是要拉拢自家老爷?可是,这帮着设计修整花园的,没听人说有用这个来拉拢人的啊?又不是啥真金白银,高官厚禄的……

难道说,是有人冒认九爷府里的人,这是打算栽赃陷害啥啥啥的……?

为了这事儿,一向好眠的林波愣是被闹得失眠了好久。

这事儿,还是留给老爷拿主意吧。自己实在是没有那个脑子……

林波带着广善他们回了林家老宅,又打发了人去荣宁街的贾府那里通知林翰。

这林如海已经回京了,身为儿子的林翰自然不好不回自己家去住的。

乾清宫里,康熙正与林如海说着话儿。

“……这次人证物证俱在,且证据确凿,金陵甄氏一族确系江南盐税贪腐之主谋。甄应嘉极其父前后两代人一直坐镇金陵省体仁院,在金陵一带党附者不少,只知甄氏而不知皇家者众多。甄应嘉贪墨盐税银子的事情,并没有告知许多人,只他几个心腹知道。金陵皇商薛家的上一代家主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后来被甄应嘉做了弃子之后,便自己了断了。”林如海平静的说道。

“嗯。这甄氏一族真是白白辜负了孝康章皇太后与朕对他们的信任。如今弄得他们自己倒像是成了那金陵城的土皇帝了一样。”该死的奴才!康熙爷冷冷嘲讽了一句,心下对于这种背主的奴才实在是觉着膈应的很。而且。甄氏身为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太后的心腹,康熙自继位以来。多有倚重恩赏,甚是钦命甄应嘉袭了其父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的职位。可惜如今,甄应嘉却辜负了康熙的信任做下这等截留税银的事儿来,实在是狠狠的扇了老康一记耳光,叫老康心中暗恨。

“如海这次的差事做的很好。”末了康熙又赞了自己的心腹林如海一句。这林如海到底是八旗精英,绝不像那起子奴才眼皮子浅的跟没见过银子似的。林如海在江南那富得流油的地方做了八年的盐政御史,却是个难得的干净人。思及此处,康熙不免又怀念起了自己的伴读,林如海那为了救驾而去了的父亲。心下不免又倚重了林家几分,如此便更觉着那些旗下包衣出身的,不堪大用,难以信任。

“后面的事儿,且交给刑部吧。眼下正是朝廷用兵之时,实在不宜在江南再有什么大动作了。叫刑部的人尽快办了甄应嘉,也算稳稳江南一带的人心。唉——”

“你为朕在江南那里守了这么些年,这其中的辛苦和危险,朕。心里有数。”

林如海躬身说道:“为主分忧,乃是奴才分内之事。”

康熙爷亲自扶了一把林如海,说道:“你于朝廷有功,该是你的功劳。你且生受着就是了。行了,不说这些闹心的事儿了。”

说着,康熙带着林如海进了东暖阁。又是赐座又是赐茶的。君臣二人品了一回茶,又说了一会子茶道。

“如海回京后怕是会听见一些关于老九的传言。”康熙爷幽幽说道。“那孩子是个好的,你也别因为那些流言蜚语的。就疑了那孩子的品性。”

“到底是朕亏待了那孩子。”

林如海连忙跪下,直道惶恐。

“且起来吧。”康熙又是虚扶了一把,说道,“你是朕的肱骨之臣,朕对你甚为倚重。你家的小格格也是朕钦定的未来儿媳妇,是要栓婚给老九的。老九是个什么样子,朕总要叫你知道个明白。总不好叫你心里以为朕随便给你家小格格栓婚的。”

“奴才不敢心生怨望。九阿哥,奴才当年有幸也是见过的。这些年来九阿哥跟在太子殿下的身边,深受太子殿下的言传身教。而太子殿下打小又是万岁爷亲自教养的,如此一来,九阿哥跟受万岁爷的教导又有什么区别呢?又如何能有什么不好的?太子殿下的行事,奴才们可是有目共睹的,那是绝对叫人说不出一个不字来。这都有赖于万岁爷的教导有方才是。奴才想,外面那些个传言也不是能尽信的。古人云,不遭人嫉是庸才。奴才琢磨着,可不就是这么个理儿吗?”

这说九阿哥不好的,岂不是在间接的说万岁爷您不会教孩子嘛。

哎哟,林如海隐隐的一记马屁,叫康熙爷因为甄应嘉的事情而阴霾的心情登时好上了几分。

可不是吗,朕教导的孩子怎会有什么不好?瞧瞧太子,文武双全,仁爱孝悌。老九自打跟着太子之后,这性子也是可爱多了,全不似小时候的阴鸷。

再瞧瞧那几个由那些个后/宫妇人教导出来的,多多少少都有些个小家子气,连挑拨离间,口舌是非这些女人家的路数都使出来的,全没个孝悌之心的。

“哈哈,如海这话说的,叫人听了舒坦。”

“奴才说的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其实,老康完全是白担心了一场。

关于九阿哥的那些个流言蜚语的何止京都有啊,那早传到江南去了。林如海知道这些个传言还是从贾敏那儿听来的呢。贾敏往来的贵妇圈子里,有人素来就爱说这些权贵八卦的。贾敏听见了一耳朵,回家自是学给林如海听了。

其实,无论是林如海,还是贾敏,对于那些关于九阿哥的传言都只是过耳一听也就算了的。谁还能当真不成?这不遭人嫉是庸才。要是九阿哥真是个平庸没用的,也没这些个传言出来了。如果不是九阿哥是真的亲近太子爷,稳稳的站在太子身后,也没有人会如此处心积虑的要败坏这位阿哥爷的名声。

什么醉心商贾啦,什么妖孽俯身啦,还有什么断袖男风啦,那真是说什么的都有。

不过,不论外界怎么传,反正林如海是不担心九阿哥的品性啥啥啥的。自家闺女常年跟太子妃书信来往,九阿哥的那些个事儿,林如海跟贾敏没有不知道的。

林如海这边一边转着自己的心思,一边分神听康熙在那边嘚吧嘚吧的说着九阿哥的不容易和自己的不得已。

“……老九是个能干的,难得的是他知道本分,是个好孩子。可惜了,朕为着太子不得不压着他。”

“……老九是个心胸宽广的。那个一品楼,如海不知道吧,就是老九自个儿捣鼓出来的。老九那些兄弟,除了太子、老五和老十,还有几个小的,余下的也都是不省心的,老九倒是不计较什么,有这么个能赚银子的机会,也不自己藏着掖着,倒是带着那些兄弟们一起。还孝敬了不少银子给朕的内库。呵呵……”

“……你家小格格如今算来年纪还小,朕本想着先赏几个人过去伺候着。唉,结果御医那边说当年老九落水之后身体被阴寒所侵,使得身子骨虚得很,经不得女色,只能好生调养了,不然日后……他既然不能多沾女色,所以这几年,朕纵然有心,却也不敢多指几个人去他府里伺候……”

康熙爷嘚吧嘚吧的说了好一通九阿哥的好话,就怕自己的心腹也被那些个流言蜚语给带累了,觉着九阿哥不得圣心。

听完康熙爷的一大堆牢骚,林如海适时的表态道:“万岁爷一片慈父心肠,九阿哥定是明白的。”

之后,康熙又关心了几句林如海安置的事情,末了又说道:“……老九也是有心的,你这么匆匆的回来,扬州那一摊子难免不好处理。有老九帮衬着,你的家眷也好早日回京里来。你且安心受用着吧。”

林如海一时听来却是有些纳闷,后来等着贾敏一行人回京了,方才知道康熙这话的意思。

如此,林如海倒是对着九阿哥更满意了几分。(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