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之清莲

作者:浮世三生梦 | 分类:其他 | 字数:0

166、晴雯被撵

书名:红楼之清莲 作者:浮世三生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31

乾清宫里,黄敬在递上了折子之后,便一直静静的等候在那里。

康熙看完了折子之后,将其合上放在御案上,自己走下了御座,在黄敬跟前儿慢慢踱着步子绕圈儿。

“东瀛那里真的有那么多的金银矿吗?”康熙转了几圈儿之后,问着黄敬道。

黄敬躬身道:“回主子爷的话,这事儿是地部十九汇报上来的。他跟着九爷派出去的人坐船去了一趟东瀛,一路跟着那些人看着他们勘探,听着他们说话。地部十九说,这事儿八成是准的。”

“奴才也亲自盯着手下人去翻查前朝,乃至之前的史料,唐朝时的书中确实有过这一类的记载,据说东瀛金银矿藏极是丰盛,有“黄金之国”之称。那时候,东瀛的遣唐使入唐,都携带有着大量的砂金。至宋朝,甚至用铜币、丝绸、陶瓷器等从东瀛换来大量的砂金。《东方见闻录》中甚至记载了,元朝时的忽必烈大汗为了黄金还曾经一度远征过日本的事情等等。”

康熙静静的听着,脸上的神情沉稳中又带着些许激动。

又磨了几圈儿之后,老康低声吩咐黄敬,在九阿哥的身边加派人手,极是监视也是帮衬,这样大的事情,放老九这孩子一个人在那里瞎折腾,这得折腾到什么时候啊。

黄敬退出去之后,康熙的脸上稍稍流露出了些许的喜色,心道:老九这孩子还真是不错,一心想着朝廷,是个有心的。还有林家的那个孩子,也是个有见识的。

想着林翰,老康不免琢磨了起来。对于林如海的这个儿子。老康还是很有印象的。当年南巡到扬州,见着林翰的第一面儿,老康就觉着这孩子极是聪慧,脑子好使,念书也极好。只是如今,林家这孩子的年岁还小。听着林如海的意思。是等着来年那孩子及冠了,再叫他下场参加科举来着。林如海是个老成的,老康心里赞了一声,林翰若是小小年纪便下场,即使中了,自己也不会用他。年轻人嘛,有冲劲,但是没经验啊。那些个大事儿,哪里能放手叫他们这些小辈儿的去折腾呢。倒是林如海的盘算好。叫林翰那孩子去云德书院多念几年书,一个人在书院生活也锻炼锻炼。等着那孩子年岁大一些再科举入官场,自己再看着那孩子历练几年,便可以放手叫那孩子做事了。

若是没有这回老九跟林家那孩子谋算着去夺取东瀛的金银矿,老康真觉着林如海的盘算最是稳妥不过的了。不过眼下看来,林家那孩子不仅仅是聪慧了,那孩子的性子看着也着实稳得很,不是个毛躁的。跟林如海倒是一模一样,晓得做事前要谋划仔细的。

康熙对于林翰倒是越来越满意了。他扬声唤那来梁九功。吩咐人去请太子过来。

这个林翰原是自己预备着留给太子将来用的,如今看着倒是可以叫那孩子下场之后,提前为太子所用了。搓了搓手,康熙紧走了几步坐到御座那里。林家是个好的,林如海本身就有才干,又忠于王事。他膝下一儿一女。也俱是出挑儿的很。听宜妃说,林家的小玉儿不但模样好,性情好,规矩好,连着管家理事什么的也是极能拿得出手的。只是可惜了。小玉儿年纪小,等着选秀还有几年的。老康在心里叹了一声,唉!老九那里还得再等一等呢。

林家那里还不知道,林翰这头还没下场考试呢,前程什么的就已经被乾清宫里高高在上的那位给安排好了。

燕子坞正屋的西厢房里,如今叫黛玉命人摆放起了绣架,没事儿的时候,她便会在绣架上动两针。

“姑娘,你这莫不是打算亲自绣屏风不成?”雪雁看着那绣架惊叹道,这样大的一个绣架,等着绣完了得是什么时候了?“姑娘怎么突然想着自己动手绣这样大的物件儿?累着了自己可怎么好?”

“哪里就能累着了,”黛玉云淡风轻的笑道,“我不过没事儿的时候,玩儿似的动上两针罢了。”

雪雁一脸不信的样子,只是看着黛玉的神色,她也知道自己再怎么劝也是没有用的。自己伺候的姑娘是个什么性子,她还是知道的,这要是打定了什么主意,那真是再没人能劝得动的了。雪雁想着,日后自己定要好好看着姑娘,不能叫姑娘真为了做这玩意儿,累坏了身子。又想着,是不是该想个什么法子,叫自家姑娘转了别的兴趣才好呢。绣屏风,这得有多累多伤眼睛啊……

没一会儿,屋外有丫鬟过来传话,说是贾家来人了,贾敏请黛玉到主院那儿见人去呢。

贾家这回过来的人,是凤姐儿。那些陪着凤姐儿一起过来的丫鬟仆妇都在外头候着,只一个人留在屋里伺候。这人也不是旁人,却是晴雯。

黛玉过来的时候,一眼便见着了站在凤姐儿身后的晴雯。

晴雯的脸色不是很好的样子,眉眼间隐隐藏着气恼和委屈,眼圈儿也微微泛着红色,双唇抿得死紧,好像在拼命压抑着什么。

黛玉心里虽说有些好奇,却也只是看了晴雯一眼便作罢了。

“见过娘亲,见过凤姐姐。”黛玉给贾敏和凤姐儿见礼。

“你这孩子,好好的二嫂子不叫,偏偏要管凤儿叫姐姐。”贾敏嗔怪的点了点黛玉的额头。

凤姐儿却是不恼的,只听她呵呵笑道:“姑妈快别这么说表妹了,我呀,听着表妹这么叫,心里只有欢喜的。”

贾敏道:“规矩还是要的。”

凤姐儿一笑,却是说起了别的,“……这回过来,一是来瞧瞧姑妈和表妹可是还好,二来也是有一桩事儿要求到姑妈这里。”

“什么事儿啊,还要你用一个“求”字的?”贾敏笑道,只是她下意识的去扫了一眼晴雯。

黛玉也带着些疑惑的看向凤姐儿,眼角不经意间扫到晴雯,发现她脸色又红又白的。黛玉见了,心下更疑惑了,猜着凤姐儿今儿个过来,可是跟晴雯有关呢?

果然,紧接着黛玉就听见凤姐儿在那里很有几分无奈的说道:“这是晴雯,原是在老太太身边伺候的。听说她以前也来给姑妈请过安的,姑妈看看,可还记得她?”

说着,凤姐儿将晴雯拉到贾敏跟前儿,指给贾敏看。

贾敏眼神闪烁了一下,点了点头,“这样子标致的女孩儿,我自然是记得的。”

凤姐儿叹道:“这事儿说来,真是跟晴雯有关的。”

晴雯低垂下头,眨巴了几下眼睛,努力忍着眼中的湿意。

凤姐儿见状,又是一叹,这才接着说道:“真要说起来,晴雯也是受了无妄之灾。这事儿,其实是宝玉和他身边儿的那个袭人闹出来的,只是平白带累了晴雯。老太太也是无法,不好再留晴雯在府里。只是这晴雯原是赖嬷嬷买来孝敬给老太太的,她也不记得自己老子娘是谁了。真要叫她出府,她也没个去处。还是我跟老太太说的,姑妈最是慈善不过的。这晴雯真要是顶着那样子的名头给打发出府去,怕也没什么活路了。与其叫她沦落到那些下贱肮脏的地方,倒是不如请姑妈收留了她,便是叫她做个粗使丫头也是好的。”

贾敏眉心一蹙,问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凤姐儿也不隐瞒,她安抚的拍了拍晴雯的手,接着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说给了贾敏和黛玉知道。只是顾及黛玉一个姑娘家,措辞什么的都说得委婉了一些。

原来这事儿还是发生在黛玉去东府赏梅那一日。

那一天,贾母领着府里的主子小姐们全都去了东府。那天的席面儿上,有一道甜点,叫糖蒸酥酪。贾母见着这道甜点,便想着那个被关起来养着的孙子贾宝玉是极爱吃这个。所以,她便使了晴雯将那酥酪用食盒装好,给送到贾宝玉的院儿里去。

晴雯领命提着食盒回西府往贾宝玉的院儿里去了。之后,贾母也没去在意晴雯有没有回来。黛玉那天是直接从东府坐车回家的,所以她不知道之后发生的事儿。

那天,自东府回去了之后,贾母等人刚进到府里,便有婆子急急忙忙跑过来传话,说是贾宝玉的院儿里闹起来了。

“谁闹事儿了?”贾母阴着脸问道。

“是宝玉少爷,还有宝玉少爷屋里的袭人茜雪和、和、”那婆子拿眼偷偷瞄了一眼贾母,然后才吞吞吐吐的说道,“和老太太屋里的晴雯。”

“什么?晴雯?”

贾母这时候才发现,被自己派去贾宝玉院儿里送酥酪的晴雯,竟是一直都没有回来的。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老太太大怒,厉声喝问道,“你们都是怎么守着那个院子的!”

那婆子见贾母发怒了,心慌意乱之下,也顾不得在场的还有三春这几个未出阁的姑娘家了,把那有脸没脸的事儿全都一股脑的说了出来。(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