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华娱1990,我是电影厂厂长

作者:笑三哈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二十八章 群起攻之

书名:华娱1990,我是电影厂厂长 作者:笑三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1

2000年之后,电影主创到北电交流,特别是大导演、大明星映后交流,都是学生递条子提问。在台上主持的老师可以筛选问题,让主创不至于太尴尬。

这个时代的北电映后交流,就完全没有限制,学生都是站起来就说,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直接,甚至有导演被骂得太惨,交流结束后放声大哭。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站起来,毫不客气地道:“管浒师兄,之前听陈老师说,你非常有才华,未来很可能成为张艺某、陈楷歌那样的大导演,但看完你的《目中无人》,我非常失望,我没有看到艺术家的追求,只看到了功利!”

这个男生刚坐下,一个女生又站了起来:“这部电影只有低等的感官刺激,没有思想,也没有艺术性,这部电影匠气十足,只能满足了部分观众的低端要求。看完以后能有什么思索呢?没有!什么也不会有!”

管浒彻底懵了,你们刚才明明看得很开心,怎么现在全在骂啊!

他赶忙辩解道:“我不同意这部电影没有艺术追求,我们这部电影采用手持摄影,大量运用运动镜头,从而增强电影的临场感,这是之前的功夫片没有的,我觉得这就是艺术上的创新,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尝试。”

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在场师生的认可。

“管浒师兄,我对你的这个回答很不满意,艺术家应该是纯粹的,而你和《目中无人》就一点不纯粹!你在电影中确实尝试了一些新东西,但无法改变本质,《目中无人》就是一部追求感官刺激的低俗电影。”

“管浒师兄,你的想法是错的……”

方致远不屑地笑了笑,他早知道会变成这样。

在这些艺术原教旨主义眼中,商业就是罪恶。

不要说《目中无人》这样的功夫片,就是《霸王别姬》和《活着》,刚刚出来的时候,都挨了不少骂。因为这两部电影都是情节剧,是老老实实讲故事的类型。

老老实实讲故事,在他们看来就是对艺术的背叛。

《活着》拍完后,张艺某在北电搞了一场内部放映。放映的时候反响很好,张艺某还挺开心。没想到放映结束,根本没人说好的。甚至有人打电话给编剧王斌,直接说,《活着》是一部垃圾片,拍得什么呀,竟然这么糟糕!

韩国电影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香江电影的倾销地,但在90年代后期迅速崛起,一跃成为电影强国。原因很复杂,有政府扶持,有审查被废除等等,其中有一个原因特别重要,就是以好莱坞为师,用好莱坞类型片手法讲韩国故事。

从2004年开始,国内院线开始爆发性增长,各路热钱疯狂往电影圈里涌。到了2015年左右,影视明星和导演,组一个空壳公司,就能从资本市场轻松圈几个亿,但国产电影的质量一直被观众诟病,能好好讲故事的导演屈指可数。

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源就是,电影培养机制出了问题。

作为国内唯一的电影学院,北电从1979年白景晟发表《丢掉戏剧的拐杖》开始,就一直反对戏剧性,反对好好讲故事,学习新浪潮,新现实主义,以欧洲艺术电影为尊。

结果就是北电学生没有讲故事能力,无法驾驭商业片。

直到2000年之后,北电才意识到类型片的重要性,才有老师研究类型片,但那些蔑视商业片的教授仍然占据着讲台,甚至是学校的主流,他们对商业片的蔑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北电学生。

作为制片人方致远见过不少北电毕业的年轻导演,很多人动不动就以艺术家自居,把大师挂在嘴上,想去国际电影节扬名立万,一提商业片就摇头。

这种蔑视商业片,以艺术为尊的理念,祸害中国电影几十年。

很多制片人在私底下吐槽过这个问题,但没有人敢说出。

因为评论界被以艺术为尊的人控制着,而且北电培养了中国影视人才的半壁江山,这些话说来不会有任何改变,反而会成为影视圈公敌,遭到无休止的攻击和抹黑。

就在这时,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站了起来。

此人是北电导演系的老师黄式贤,以擅长电影理论而闻名。

黄式贤问管浒:“《目中无人》是你想表达的东西吗?”

管浒轻轻摇头:“不是我想表达的,这就是个商业片。”

黄式贤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就对了!这根本不是你想要表达的,你这么年轻就开始拍商业片,艺术才华就得不到释放,你不应该拍这种片子,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如果你继续拍下去,那你的艺术生命就结束了!”

黄式贤看了看周围的学生,教育道:“你们以后毕业做导演,应该拍艺术片,应该拍你们真正想拍的电影,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成为艺术家,而不是商业机器。像《目中无人》这样的电影不会流传,很快就会被大众遗忘!”

方致远不屑地笑了笑,2006年宁皓以一部《疯狂的石头》给了电影界一个惊喜,但黄式贤对这部电影极力贬低,说《疯狂的石头》不是喜剧,完全是闹剧,没有任何思想内涵,甚至预言《疯狂的石头》是过眼云烟,很快就会被遗忘。

事实并非如此,方致远穿越的时候已经是2024年,《疯狂的石头》非但没有被遗忘,反而成为中国喜剧的标杆,说到喜剧片,大家就会想到《疯狂的石头》。

面对黄式贤的抨击,管浒辩解道:“黄老师,我家是北影厂的,对电影行业比较了解。现在国内电影行业不景气,电影厂都在亏钱,而且情况越来越糟糕。像我们这样的新人,如果不拍商业片,根本就没有拍片的机会!”

黄式贤对管浒的话很不满:“为了获得拍片的机会,难道就能放弃艺术家的追求吗?电影厂不给你拍片的机会,你可以到社会上找投资嘛,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管浒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社会上的投资那么好拿吗?

方致远无语地摇摇头,这个黄式贤真的是何不肉食糜!

你在电影学院教书,可以在这里大言炎炎,反正每个月有工资拿,但做导演只有电影赚到了钱,才能一部部拍下去,如果电影不赚钱,那别人投了第一部,就不会再投第二部。

李少虹、吴子牛这些在三大拿过奖的导演,为什么后来都去拍电视剧了?

因为他们的电影不赚钱,没人给他们投资了!

要是连拍电影的机会都没有了,还搞个屁的艺术!

北电从1985年到2015年的30年中,导演系成材率极低。

就是因为有大批黄式贤这样的老师,让学生鄙视商业片,去搞艺术片,最终教出了一堆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废材,他们既没有能力拍观众喜闻乐见的商业片,也没有能力拍出高水准的艺术片去电影节拿奖,最终被市场迅速淘汰。

一个女生站了起来:“管浒师兄,我觉得黄老师说得特别对,我没有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你的思想和表达,没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我希望你下次回来,带着你真正想拍,有你所思所想的电影回来!”

管浒讪讪笑了笑:“我会努力的的。”

许情见大家都将矛头对准管浒,方致远却跟没事人似的,在一边看热闹,心里十分不爽。她转头对杨青道:“你起来问方致远,像《目中无人》这样的电影,能够去国际电影节吗?尤其是戛纳电影节。”

杨青不解地道:“为什么要问方致远,你认识他吗?”

许情重重哼了声:“不认识,只是他看起来很讨厌。”

她拉着杨青的胳膊摇了摇:“你帮我问问嘛。”

杨青对许情毫无抵抗力,起身问道:“我想问一下方致远方师兄,你觉得像《目中无人》这样的电影,能够去国际电影节吗?尤其是戛纳电影节?”

方致远有些诧异,《目中无人》这种纯商业片,谁他么没事去戛纳电影节啊,问这个问题的人摆明是在嘲讽《目中无人》没有艺术性,不能去戛纳电影节拿奖。

当他看到杨青旁边的许情时,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我没有让许情出演《目中无人》,而她演了陈楷歌的《边走边唱》,这部电影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于是,她便让同学来显摆,你不让我出演《目中无人》是你的损失,我主演的《边走边唱》马上就要去戛纳了,你的电影永远去不了戛纳!

方致远冲许情笑了笑:“可以啊,为什么不可以。国际电影节有很多种,比如有以恐怖片为主的尖叫电影节,有以奇幻、惊悚、科幻为主的奇幻电影节,《目中无人》去这些电影节展映、拿奖是完全可能的。”

许情见方致远偷换概念,起身叫道:“我们说的是三大电影节!”

方致远心头一乐,我就知道是你指使的,这下不打自招了吧!

方致远嬉皮笑脸地道:“三大电影节虽然以艺术片为主,但并不排斥商业片,胡金铨的《侠女》就入围了戛纳电影节。《目中无人》去不了三大电影节,但等我们拍出更优秀的商业片,三大电影节,甚至戛纳电影节会求我们去!”

现场一片哗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方致远简直疯了。

戛纳电影节是什么地方,那是电影世界的圣殿,电影人去戛纳那是去朝圣,你一个写出《目中无人》这种毫无营养价值,没有丝毫内涵的三流编剧,竟然说戛纳会求你们去,你以为戛纳是菜市场啊,简直是无知者无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37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