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华娱1990,我是电影厂厂长

作者:笑三哈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五章 大老板李成儒

书名:华娱1990,我是电影厂厂长 作者:笑三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1

七月的北平,是被太阳烘烤的时节。

就连路旁的树都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叶子更是被太阳烤得快卷起来了。

为了降温,男人们将上衣撂起来,露出肚子,或者干脆脱了上衣,以膀爷的姿态在街头行走;姑娘们没办法做膀爷,只能用遮阳帽、遮阳伞、以及防晒霜阻挡太阳光,

现在是上午九点,太阳并不猛烈,但致远依然觉得公交车像烤箱,自己则像一只被炭火烘烤的鸭子,要不了多久就会被烤熟烤脆。方致远前面坐着一个年轻女孩,因为出汗太多,粉色衬衫被汗水打湿,能清楚的看到背上的胸罩带。

方致远拿着手里的报纸一边用力扇风,一边轻声抱怨:“现在北平太落后了,竟然连一辆空调车都没有!这么热的天气没空调车,简直要热死人啊!”

方致远已经将《目中无人》剧写完,此行是找李成儒拉投资。

2010年左右,网上出现了京城四少的说法。

90年代的北平没有京城四少,但有京城四李的说法。

京城四李就是京城的四大富豪,其中李成儒排名第一。

剩下三个则是传说继承了好莱坞富婆亿万家产的李春平,买下了中国第一台法拉利348红色跑车,并挂上京A00001车牌的李晓华,以及后来创办太子奶的李途纯。

李成儒之所以能在四李中排名第一,是因为李成儒成名最早,1990年年初他在西单开了一家一千多平米的商场,这是国内第一家自选商场。他以选空姐的标准选了一批售货员,轰动了北平城,而特别特一天的收入就有几十万。

公交车很快在西单停下。

方致远从车上下来,就看到了三个鲜红的大字——特别特。

方致远拿起报纸扇了扇,带着笑意向特别特商场走去。

在走进特别特的瞬间,一股冷气扑面而来,简直让人舒服快要叫出声来。方致远抬眼在特别特里面扫了扫,面积差不多有1000平方米,看起来十分宽敞。里面售货员身高都在1米7以上,穿着修身的黑色职业套装,给人精英范十足的感觉。

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姑娘躬身行礼:“欢迎光临特别特。”

方致远趾高气昂地道:“把你们经理叫来,我有事跟他谈。”

售货员见方致远口气极大,不敢怠慢,马上将经理叫了过来。

经理三十岁左右,形象和气质都非常出众。

她客客气气地道:“先生,不知道你有什么事?”

方致远取出工作证递给经理:“我是北平电影制片厂的,我们厂有业务要跟你们老板李成儒谈。麻烦你带一下路,带我去见见他。”

虽然现在北影厂经营困难,但在普通人眼中依然带着光环。

听到北影厂的人要见老板,经理不敢怠慢。

“我们李总今天没过来,我给他打个电话,请你稍等。”

五分钟后,经理将通话结果告诉方致远。

“李总现在走不开。你下午五点过来吧,到时他在这里等你。”

“那我下午五点过来。”

……

下午五点,方致远再次来到特别特。

在经理带领下,他来到了李成儒的办公室前。

经理敲了敲门,里面传出“进来“的声音。经理便打开门,笑颜如花地道:“李总,北影厂的人来了。”说完,她便转身离开了。

方致远走进办公室,就看到李成儒坐在办公室后面打量着自己。

此时李成儒还不到是四十岁,脑袋还没有秃,头发还很茂密。他身上穿着白衬衫,系着一根深蓝色的领带,眉眼中透着成功人士的得意,倒是真有几分大老板的派头。

李成儒看到方致远,起身走过来,伸出手道:“不知道怎么称呼?”

“我叫方致远,是北影厂第五集体的制片。”方致远笑着和他握了握手,便直接进入正题,“我今天过来,是有个项目想要跟李总合作。”

“现在天气热,你这么远过来,肯定热坏了!我给你倒杯茶!你先坐!”李成儒拉开抽屉,拿出两罐茶叶,问道,“你喝什么茶?龙井还是铁观音?”

方致远确实有点渴了:“铁观音吧。”

李成儒拿出纸杯,给方致远倒了一杯茶,放在他面前。

等方致远喝了几口,他才问道:“你想跟我合作什么项目?”

“最近两年北影厂搞承包制,厂里的工作人员可以拿项目到外面拉投资,将电影拍出来,厂里只收30万的管理费。我最近写了个叫《目中无人》的剧本,准备自己拉资金把剧本拍出来。”

方致远将《目中无人》的剧本取出来放在李成儒面前:“这是电影剧本,李总要是有兴趣可以看看。等李总看完剧本,我们再详谈。”

“为什么找我?”李成儒没有急着看剧本。

“李总是影视圈出来的,我想跟懂行的合作。”

“据我所知,现在拍电影根本不赚钱啊,国内几个电影厂都严重亏损。据说北影厂欠了银行几千万,以至于连供暖费都交不上,让我投资电影岂不是做赔本买卖?”

李成儒没说错,北影厂真的穷得连供暖费都交不上了。

去年1月份,《北平日报》专门发了一篇名为《北影厂将度过一个寒冷的冬天》的新闻。由于北影厂负债累累,厂里向银行借的贷款早已到期,但无力偿还,无力支付每天一万元的采暖费,只得减少宿舍区供暖。

“现在电影行业确实比较难,很多电影都亏本,但有一种电影肯定赚钱,那就是功夫片。比如我们厂去年拍的《索命逍遥楼》、《五虎闯天桥》都赚钱了,之前拍的《金镖黄天霸》、《无敌鸳鸯腿》更是赚了好几百万。《目中无人》肯定可以赚钱。”

“既然能赚钱,北影厂为什么不自己拍?”

“如果是厂里拍的话,我作为编剧和制片,除了3000块的剧本费,就只能拿工资和补助,收入少得可怜,如果我到外面拉投资拍摄的话,按照国际惯例,我作为制片人是有制片费的,甚至可以参与分成。”

“要是我投资这部电影,能赚多少钱?”

“现在电影都是由中影统购统销,按拷贝算钱,一个拷贝10500元,我对《目中无人》的预测是250个拷贝左右,甚至有可能超过300。如果你投资这部电影,那获得的收益在150万以上,这一点我是绝对有信心的。”

“250个拷贝,看来你信心很足嘛!”

“信心确实足,不然也不敢找你这个行家投资。”

“那我先看看剧本,等我看完再跟你聊。”

李成儒不再废话,拿起剧本认认真真读起来。

方致远没有再说话,慢悠悠地喝起茶来。

当初《目中无人》上线后,很多人说剧情一般,故事比较简单。对2022年的观众确实如此,毕竟他们看了太多电影,看了无数武侠和动作经典,《目中无人》自然显得一般。

可现在是1990年,《黄飞鸿》还没有横空出世,被称为新派武侠电影的开山之作是《新龙门客栈》没有诞生,很多被后来的影迷津津乐道的功夫经典都还没有出现。

更何况自己对剧本进行了丰富和完善,比原作更精彩。

将《目中无人》放到这个时代,绝对是碾压级别的。

李成儒只看了几行,就被《目中无人》的故事吸引了,主角竟然是个瞎子,开场瞎子在赌场跟人赌钱,而他竟然真的赢了很多钱。

随着故事推进,李成儒才知道瞎子到赌场不是为了赌钱,而是帮一个女人讨回公道,那个女人曾经给过他一坛好酒。她在新婚之夜一家都被杀光,连她也给糟蹋了。干这一切的人来头很大,连官府都不管,于是,瞎子站出来帮女人讨公道。

半个小时后,李成儒终于将剧本看完。他感觉《目中无人》故事特别爽利,看完之后自己心里特别畅快,尤其是最后瞎子将钉死琴娘的箭一根根插在宇文英的身上,让其在哀嚎中死去,他真的有一种大仇得报的感觉。

李成儒抬头看向方致远,微笑着道:“故事确实不错,比最近几年很火的《金镖黄天霸》、《无敌鸳鸯腿》都要精彩,就是稍微简单了点,要是故事再复杂点就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7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