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之莫问人归处

作者:某紫不吃香菜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77章 转机

书名:穿越之莫问人归处 作者:某紫不吃香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35

这一年,京城中正月的氛围很是极端,权贵萧条百姓热闹。

各大公卿世家一改往年串亲访友的传统,没有进行任何的聚众活动,过得格外冷清。

就连往年最为盛兴的各府公卿开宴,也因方紫岚在初六那日闭府不开而断了一日。再之后开宴的公卿都极为低调,宴虽然照开,但席面全都不约而同地变成了面向百姓的流水宴,而非历年那般遍邀朝中亲贵的府宴。

因为他们知道,现下这个时节,若是在府中设宴,纵是邀了朝中亲贵,怕是也无人敢上门赴宴。毕竟在卫昴和诸葛铭的查案结果没正式出来之前,朝野上下无人敢擅动,都安分守己地待在自家府中,唯恐落个结党营私的罪名。

京中权贵噤若寒蝉,只盼着能把正月安稳地度过去。但京中百姓却因数日的流水宴而欢呼雀跃不已,他们有的通过流水宴来判断哪位大人慷慨哪个世家小气,也有的透过流水宴妄图窥探深宅大院的隐秘,还有些酒楼的掌柜闲来无事,在尝过流水宴后便督促自家厨子精进厨艺改良菜品向贵族之家看齐……

总之,流水宴之盛景前所未有,百姓吃饱喝足便渐渐淡忘了北境之案,然而全京城的达官显贵们却是一刻都不敢忘,整日战战兢兢地等着最终的结果。

只有宰相方崇正,好像浑不在意一般,还按例在正月十五的时候进宫请安了。

方崇正作为皇后之父,逢年过节尤其是正月十五这种日子,进宫请安看皇后都是惯例了。

可今年由于北境之案,李晟轩和太皇太后闹得很僵,众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生怕进宫以后不知因什么事就被迁怒了,两不得好,纷纷称病称事不愿入宫。

谁曾想这个节骨眼上,竟还有方崇正这样毫不避讳的,也是奇事一桩。

因此太皇太后在听说方崇正进宫之时,便警惕了起来。她吩咐身边得力的暗卫盯牢方崇正,看他此番进宫,究竟是要做些什么。

正月十五当日,方崇正带着二女儿方紫桐一并入宫,两人进宫后径自去往方紫沁所在的凤仪宫,一路上都不曾停留。

然而两人在经过御花园的时候,却被几个洒扫的侍从挡住了去路。

站在一旁监工的女官见是方崇正和方紫桐,赶忙迎上前去见礼问安,“方大人,方二小姐安好。”她行过礼后,立刻示意正在洒扫的侍从把路让开。

方紫桐停驻在原地,细细打量了几个侍从,只见他们每人手中都提着一个桶,桶中白花花的似是盐粒。

见状她不由地开口问道:“大人们这是在撒盐化雪?”

“方二小姐好眼力,一眼就瞧出了他们是在撒盐。”女官赞许地看向方紫桐,随即解释道:“只是他们撒盐不仅是为了化雪。”

“不仅为了化雪?”方紫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很快了然道:“还是为了驱虫?”

“正是。”女官点头道:“前些日子宫中花匠养护花草时见有虫害,便叮嘱下来说待冬日雪后多撒些盐粒,不仅能化雪,还能驱虫。太皇太后心疼园中花草,我们更得小心伺候着。”

“是吗?”方紫桐脸上神情是明显的不赞同,“撒盐驱虫无可厚非,然则不是所有虫害都能撒盐驱除的,须得对症下药。”

闻言女官不由地变了变脸色,讪讪道:“方二小姐说的是……”

“紫桐。”方崇正的声音自几人身旁传来,不轻不重却偏带了一股震慑人心的力量。

闻声方紫桐款步走到了方崇正的身边,垂头不再言语。

方崇正立在一棵梅树下,玉发冠束得一丝不苟,蓄起的胡须整齐有致,一袭官服大氅妥帖笔挺,站得浩然板正。

他对着女官颔首道:“宫中花匠如何行事,自有其道理。小女无知妄言,望大人不要与她一般见识。”

女官恭恭敬敬地垂手而立,“方大人言重了。”

却又听方崇正道:“不过纵是驱虫害,也得有分寸。过犹不及,为了一时之利而伤及草木根本,违逆自然。恐到开春之后,便看不到满园姹紫嫣红的芬芳盛景了。”

他一字一句说得温文自然,却分明透着不怒自威的严厉。

来自高位者的威压令女官不由自主地失了从容,神情凝滞道:“方大人教训的是,我等必当谨记方大人教诲。”

不过是御花园中的一个小插曲,但传入太皇太后耳中的时候,却让她心中一惊。

太皇太后面上仍不动声色地问暗卫道:“过犹不及,伤及根本,违逆自然。方崇正当真是这么说的?”

暗卫忙不迭地点头,“是。”

太皇太后挥手示意他可以下去了,一旁嬷嬷凑到她身边,低声耳语道:“过犹不及,若是乾坤宫的那位这次铁了心一查到底,只怕我们裴家……”

嬷嬷没有说完,太皇太后却很清楚她的意思,轻声呐道:“方崇正果然是极厉害的。这满朝上下,就算是哀家和皇上,怕是都不及他想得通透。此案若是继续查下去,一旦伤及大京朝廷根本,违逆公卿制度,世族公卿必群起而反之,大京危矣。”

闻言,嬷嬷眉眼间满是担忧,“娘娘,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太皇太后定了定神,恢复了神色,冷哼一声道:“罢了,你去知会王全睿一声,让他兄长王全治找个替罪羊出来顶罪,把此案结了吧。”

她略一思索,嘱咐道:“就那个姓陆的,哀家看他做罪魁祸首正合适。”

嬷嬷确认道:“娘娘说的可是燕州督察陆知章?”

“不错。”太皇太后神情慵懒地靠在主座上,凉薄道:“这次的案子,本就是他为了替自家侄儿报仇搞出来的。他若是搞得好,哀家自是不介意帮他一把,推波助澜拉方紫岚下马。可如今他搞砸了,不仅没能要了方紫岚的性命,还想拖其他世家大族下水,当然留不得。想他陆家在北境也算是大家,出来顶罪,够堵得住悠悠众口了。”

“那北境其他人?”嬷嬷忍不住多言问了一句,却见太皇太后神色愈冷,“北境那群人,不过是哀家与皇上和方紫岚之间博弈的棋子罢了。哀家可不想为了那群人,惹得方紫岚发疯拼命。看在他们多年守境戍疆的份上,留着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87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