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一刀倾情

作者:安喜县尉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三千零九十四章

书名:一刀倾情 作者:安喜县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46

曲仁田微微一笑,口中说道:“蔡大人,您机智过人,学问和智都远在学生之上。即便学生不说,自然也知道今日之事别有隐情。您不耻下问,无非是想印证心中所想罢了。其实大人思虑得不错,姓尚的突然出现在崖山镇,此事绝不寻常。”

蔡珽察觉尚和阳等人来者不善,心中犹豫不决,这才向曲仁田询问。饶是他心中对尚和阳已是疑云大起,此时听曲仁田如此一说,还是悚然一惊,看了曲仁田一眼,这才对他说道:“愿闻其详。”

曲仁田沉吟了片刻,转头向门口望去,隐约可以看到两个人影不住在门前移动,知道门外有两名蔡珽的贴身卫士正在守卫,外人无法靠近,这才压低了声音对蔡珽小声说道:“学生担心姓尚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此次来到崖山镇,名为探望故人,其实是为大人而来。”

蔡珽心中一凛,思忖了片刻,摇了摇头,口中说道:“尚和阳是大内侍卫统领,是皇上的亲信不假,不过他既非吏部官员,也不是监察御史,就算有心构陷本官,又能奈我何?”

曲仁田听蔡珽说完之后,微微一笑,口中说道:“大人说的不错。依照大明律例,查勘各地官员官风政绩的是吏部官员,风闻奏事、弹劾各地官员的是监察御史,御前侍卫本事再大,也无权到广东来查看大人的官风民望。”

曲仁田说到这里,略停了停,接着说道:“可是一旦尚和阳带领御前侍卫在广东查出了通天大案,捉住了皇上的心腹大患,大人逃脱不了疏于政事、失察治下的罪名。到了那时,不须吏部和御史弹劾大人,皇上震怒,严罚立至,大人想要全身而退,势比登天还难。”

蔡珽听曲仁田如此一说,大惊失色,双眼直愣愣地看着曲仁田,颤声说道:“依先生来看,尚和阳到了广东,到底有何意图?”

曲仁田沉吟了片刻,正色说道:“依学生看来,姓尚的突然来到广东,是为了大人而来,不过归根到底,他是为了另一个人!”

蔡珽被曲仁田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不晓得他为何会说出这样一句话来,犹豫着问道:“他到底是为谁而来?”

曲仁田一字一句地说道:“建文帝。”

蔡珽没有想到曲仁田会说出这样三个字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刹那之间如遭雷击,只觉得脑袋中“轰隆”一声巨响,瞬间全身力气尽数消散,瘫坐在椅子中,良久说不出话来。

曲仁田似乎早已想到蔡珽会变成如此模样,脸上没有丝毫吃惊的神情,接着说道:“大人花费重金,将学生请入幕府,学生感念大人的恩德,无一事不尽心竭力。官场风波诡谲,稍有不慎,大祸立至。而大人身为广东百姓的父母官,又不得不与江湖人物打交道。学生为大人着想,除了与府县官吏结交之外,在江湖之中也交了不少朋友,这个大人都是知道的。”

曲仁田说到这里,看了蔡珽一眼,一时并未说话。蔡珽此时惊魂稍定,点了点头,口中说道:“曲先生为本官办事,受了许多委屈,本官都是知道的。本官将先生请入幕府,本官出谋划策,又招入高先生充当护卫,盼着两位一文一武,助本官一臂之力,一起做出一番大事业。高先生武艺高强,在江湖之中颇有名声。只是他粗鲁少文,与先生相比差得远了。是以本官除了将文牍之事交给先生处置之外,江湖中的一些事情也要先生暗地里帮着解决。这几年本官在广东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实赖先生出了大力。”

曲仁田听蔡珽说完之后,急忙拱手说道:“大人对学生有知遇之恩,学生敢不尽心竭力为大人做事?何况学生为大人办事,结交了许多官场和江湖中的朋友,对学生大有好处。前些日子学生与几位江湖人物见面,曾经听他们说过一件怪事。福建有名的古寺悟真寺被人放了一把火,一夜之间烧成了白地,寺中僧人俱都死在大火之中,无一人得以逃生。”

蔡珽听曲仁田说到这里,点了点头,口中说道:“此事在邸报之中已有记载。福建巡抚大人为此事还向工部请求拨一笔银子,要重修悟真寺。”

曲仁田微微一笑,口中说道:“大人看到的邸报,写的都是冠冕堂皇的文字,其实邸报背后,还藏着许多龌龊事情。那几位江湖朋友告诉学生,近日江湖传言,原本在靖难之役中自焚身亡的建文帝在福建出现,似乎有逃往海外的打算。朝廷派出大队人马随后追踪,一路追杀至悟真寺。悟真寺的僧人为了保护建文帝,与朝廷派来的武林高手和官兵激战了三天三夜,最后虽然尽数战死,却将官兵拖住,建文帝侥幸逃走。福建巡抚黄大人当时就在悟真寺外,担心朝廷怪罪他没有将建文帝或擒或杀,又怕屠灭悟真寺之事泄漏出去,于他的官声不利,竟然下利放火,将一座古刹烧成了白地。学生猜测姓尚的一伙当时也在悟真寺,与黄大人联手追杀建文帝。他与大人一向不和,自然不会将此事透露给大人。”

蔡珽心中惊骇,暗想当今皇帝靖难起兵,夺得皇位,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只是此事毕竟不大光彩,乃是皇帝最大的禁忌,除非有人不想活了,否则谁敢提起此事?靖难之役已过去了十余年,自己以为这场风波已经过去,想不到风云突变,建文帝竟然还在人世,而且在广东相临的福建出现,自己却是一无所知。如今大祸临着,这可如何是好?

蔡珽越想越害怕,身子不由晃了几晃,无意中看到曲仁田看着自己,嘴角微微上挑,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这才想起自己有一些失态,急忙坐正了身子,口中说道:“昔年城破之时,建文帝自焚身亡,天下皆知。先生所说的建文帝,十有八九是有人假扮,想要借机造反,着实可恶!先生这就和本官一起赶回巡抚衙门,调派公差捕快,将假冒建文帝的奸贼捕获,押送到京城正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39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