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一刀倾情

作者:安喜县尉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1275章

书名:一刀倾情 作者:安喜县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46

蒋师爷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宗设所带领的扶桑武士不过十几人,在市舶司衙门纵横来去,无人可挡。他杀了细川氏的使臣,又当场格杀了市舶司衙门的官员,知道闯下了大祸,便即带人冲出了衙门,直奔宁波城外而去。想那市舶司衙门守卫森严,东厂和锦衣卫都派有高手随侍在市舶司衙门提督太监赖恩左右。结果这些高手在宗设面前竟然不堪一击,死伤惨重,被宗设等人逃出了市舶司衙门。

“宗设等人冲出市舶司衙门之后,与闻讯赶来的宁波知府衙门的公差捕快和城外卫所官兵,以及备倭都司府的官兵共千余人在宁波城内激战。虽然官兵越聚越多,最后竟然赶来了三千余人,却也挡不住宗设等人,竟然被他们冲出了宁波城。按理说就算宗设等人武艺再高,要抵挡三千余名官兵的围攻,却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宗设能够带领扶桑武士杀出城去,据说有三大原因。其一是宗设武艺高强,手下武士人数虽少,却能个个以一当十。而宁波知府衙门的公差捕快,还有朝廷官兵欺负老百姓一个顶三个,与强悍的扶桑武士对敌,却是以卵击石,一触即败。其二是宁波城内极是繁华,房屋众多。官兵人数虽多,却无法将宗设等人包围起来剿杀,被扶桑武士牵着鼻子走,人数虽多,反倒束手束脚。”

厉秋风在锦衣卫当差之时便曾听说过宗设之乱,知道此事震动了朝廷。此时听蒋师爷侃侃而谈,心下暗想,这位蒋师爷当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虽然只是东辽县知县衙门一个不入流的小吏,却对天下大事所知甚多。听他讲述宗设之乱,对朝廷官员和卫所官兵不屑一顾,而对宗设等扶桑武士却甚为推崇。想来他也是一位热血之人,痛恨官员腐败和官兵无能,激愤之下,才对杀败官兵的宗设如此佩服。

只听蒋师爷说道:“第三个原因,却是一众扶桑武士能够逃出宁波府的主因。宗设此人不只武艺了得,而且精通兵法。他入城前往市舶司衙门赴宴之时,率领手下武士从宁波城东门入城,所乘坐的船只停泊在东城外的码头。宗设算定了官兵会以为他和扶桑武士一心逃出东门,冲到码头后乘船回转扶桑,一定会在市舶司衙门到东城城门之间设置重兵拦截。是以他在市舶司衙门内与东厂和锦衣卫高手激战之时,便已打定了主意要舍弃东门,先从北门出城,然后再想法子夺取船只逃回扶桑。宗设算计得果然没错,官兵重兵猬集于市舶司衙门至宁波城东门之间,其余各处守卫空虚。宗设率领扶桑武士急速北进,杀散了小股官兵,竟然从北门冲出了宁波城。

“守卫在城东的官兵知道上当之后,急忙兵分两路,一路从城内向北追赶,尾随宗设等人。其目的一是紧紧追踪敌人,不至于失去了宗设等人的踪迹。二是吃了宗设声东击西的大亏,生怕他又故伎重演,带领扶桑武士杀回宁波城。其时官兵已尽数出城去追赶敌人,若是扶桑武士再杀回来,后果不堪设想。官兵的统兵大将能知错就改,走出如此稳妥的一步棋,也算得上是一个杰出人物。另一路官兵却是以备倭教指挥刘锦指挥的骑兵为主,从宁波城东门外向北疾进,要赶在宗设等人之前到达宁波北门之外的良山,将这些扶桑武士拦截住,然后与从城北尾随追击的官兵前后夹击,将扶桑武士一鼓俱歼。

“刘锦算得上是一位聪明的将军,手下的备倭军战力极强。只不过事发仓猝,随刘锦出东城后向北追赶的备倭军骑兵不过二百余人。这一队骑兵来去如飞,抢在宗设等人之前到了良山脚下。没想到扶桑武士虽然人少,却先行发起攻击,十几人拥着宗设,拼死向刘锦杀去。备倭军骑兵尚未列阵,正在混乱之时,被扶桑武士冲入阵中,登时手足无措。须知骑兵对付步兵,一定要发挥战马的冲击之力,一旦与步兵缠斗在一起,原本的优势就会变成劣势。宗设抱定了‘擒贼先擒王’的念头,直奔刘锦而去。官兵虽然拼死想保护主帅,怎奈宗设武艺太高,那十几名扶桑武士又全力掩护宗设,结果虽然有四名扶桑武士死在官兵手中,宗设却跃到刘锦马上,取了他的人头。备倭军见主帅被杀,登时大乱。扶桑武士冲入官兵队中,如虎入羊群,杀死五六十名官兵,剩下的备倭军被吓破了胆,纷纷纵马逃走。

“其后宗设带着这些武士一路北进,沿途杀死官兵甚重。后来就连领兵追击扶桑武士的千户张镗也死在宗设手中,官兵为之胆寒,再也不敢追杀,被宗设逃入了山东青州。宗设等人在山东被数万朝廷官兵围攻。这些扶桑武士不愿屈服,宁死不降,最后在重重包围之中自焚而死。虽说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过宁波之事,若不是提督太监赖恩贪婪,收了细川氏使臣的贿赂,排斥宗设,也不会酿成如此大祸。宗设只带领着十几名扶桑武士,便能纵横数省,击破十几万官兵的围追堵截,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去年宗设之乱过后,朝廷震怒,处置了市舶司衙门、宁波知府衙门、备倭都司府等数十名官员。市舶司太监赖恩有东厂督公暗中支持,最后还是被抓回京城,可见朝廷因为此事实在是大大的恼怒。

“这场风波过了之后,朝廷派出使臣赶赴扶桑,斥责扶桑国主政大臣,声称宗设不遵守大明律法,杀伤军民性命,若再有此等事情发生,大明绝对不会坐视不理。除此之外,朝廷又裁撤了福建市舶司衙门,与海外诸国交往之事,交由宁波和广东的市舶司衙门操办。而且朝廷下令断绝与扶桑做交易,不许扶桑人再入中原。有些正经做生意的扶桑人无法登陆,又不甘心自己的货物烂在手里,于是与倭寇勾结在一起,以武力护运货物,与东南沿海的商人和百姓交易。东南沿海倭寇为恶原本就十分严重,如此一来,福建等地受倭寇侵袭更是苦不堪言。”

蒋师爷说到这里,略停了停,接着说道:“小人知道的就这么多,大半都是从邸报上看到的,想来其中谬误不少,还望两位大人见谅。”

萧东笑道:“想不到东辽县中竟然还有蒋先生这样的大才,佩服,佩服。”他说到这里,转头看了李芝生一眼,口中说道:“李大人,你的运气真不错,请到了蒋先生这等了不起的人物来给你出谋划策。”

萧东一边说一边有意无意地瞟了站在一边的潘师爷一眼,目光中尽是轻蔑之意。潘师爷神情尴尬,只得强作镇静,脸上挤出了几丝笑容。

李芝生听萧东夸赞蒋师爷,顺便也褒奖了自己,倒也颇为得意,却没听出萧东话语中的讥讽之意。只见他满脸堆欢,口中说道:“蒋师爷确是下官的得力帮手。此次萧大人丢失船只之事,便由蒋师爷和何捕头全力侦办。”

蒋师爷听了萧东夸奖,并无半分欣喜和得意,脸上神情如常,口中说道:“萧大人金口一赞,小人幸何如之?方才知县大人说萧大人丢失船只,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萧东只说自己从宁波码头启锚出海,要运送货物到山东济南。中途遇到风浪,大船受损,漂流到东辽县海面。因为自己带人上岸购买木头和寻找工匠,将大船留在码头,结果回转码头之时,大船竟然不见了。自己原本不想惊动知县衙门,只是事关重大,自己在此地又是人生地不熟,这才不得不到衙门报官。

蒋师爷听了之后,却也是惊愕之极,颤声说道:“如此大的一只船,怎么会突然消失?若不是萧大人说出来,小人万难相信会发生如此古怪之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13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