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一刀倾情

作者:安喜县尉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1792章

书名:一刀倾情 作者:安喜县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46

厉秋风听王小鱼如此一说,这才知道她方才为何会突然失手,将钢鞭摔落在地上。是以他握住钢鞭之时,右臂贯注内力,用力将钢鞭提了起来。

果不其然,厉秋风将这根钢鞭提在手中略一掂量,足有四十余斤,即便是厉秋风要将它提起来,也要花费许多力气。他心下暗想,王姑娘没有练过内功,力气有限。方才她没有料到这根钢鞭竟然会如此沉重,结果将钢鞭甫一拿在手中,她的气力不继,钢鞭才会砸到她的脚上。

厉秋风一边思忖,一边将钢鞭从地上拿了起来。只不过钢鞭离开地面约摸二尺,只听“噼里啪啦”一阵响,从钢鞭鞭身上掉落了很多碎片。厉秋风吓了一跳,还以为这根钢鞭是用石头雕刻而成。被王小鱼摔在地上之后,石头吃不住力,竟然被摔裂了。但是待到钢鞭鞭身上的碎片掉得差不多之后,却听慕容丹砚惊叫了一声,指着钢鞭对厉秋风颤声说道:“厉大哥,钢鞭怎么变成了这副模样?!”

厉秋风左手举着火把,将钢鞭举在面前定睛望去。只见钢鞭小了一圈,不过通体仍然漆黑,握在手中甚是压手。厉秋风看着手中的钢鞭,片刻之后俯下了身子,伸手从地上捡起了两片从钢鞭鞭身上掉落的碎片,放在眼前仔细查看,这才发现这些碎片原来都是薄薄的石片。

厉秋风见此情形,心下一凛,又将石片放在眼前翻来覆去查看了一番,这才高声说道:“原来如此,我终于明白了!”

戚九和萧东眼看着王小鱼从石像手中将钢鞭拽了下来,随即钢鞭脱手摔落在地上,反倒将她脚背砸伤。戚九心下颇为惊愕,萧东却是又惊又喜,暗想这个臭丫头遭此报应,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可惜钢鞭没有锋刃,若是换作关二爷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只怕一刀便将臭丫头的右脚切了下来。可惜,真是太可惜了。待到厉秋风突然说话,戚九和萧东心下都是一怔,不晓得厉秋风明白了什么事情。王小鱼此时右脚脚背疼痛稍减,听厉秋风说话,好奇心又起,忍不住大声问道:“厉大哥,你明白什么事情了?”

厉秋风将钢鞭举在手里,转头对戚九、慕容丹砚、王小鱼和萧东说道:“王姑娘说得不错,这根钢鞭不是刻在石头上的假货,而是货真价实的兵器。想来当初建造陵墓之时,工匠在中门上雕刻出两位门神。不晓得他们从哪里弄来了这件兵器,将它封在石鞘中,然后嵌于石门之上。方才王姑娘将它从石像手中取了下来,不小心脱手摔落在地上。墓道的地面都是用大块条石铺成,可以说是坚硬之极。钢鞭又颇为沉重,摔落到地上之后,包裹着钢鞭的石鞘摔成了碎片,藏在石鞘中的钢鞭这才露了出来。”

厉秋风话音方落,王小鱼心下大喜,似乎连脚上的伤痛都忘记了。只听她大声说道:“厉大侠,你说这根钢鞭会不会就是昔年尉迟敬德日抢三关、夜夺十一寨,与秦琼秦叔宝三鞭换两锏时所用的那件神兵利器?”

厉秋风在京城城南高梁河的茶馆酒肆听书之时,也曾听说书先生讲过尉迟敬德的事迹。据说这位大将面如黑炭,擅使铁鞭,胯下一匹乌骓马,纵横山西、河北两省无敌手。又有说书先生说尉迟敬德是黑煞星转世,为隋唐十八杰里的第十三杰,亦称隋唐十八条好汉中的第十三条好汉,与秦琼秦叔宝齐名当世。他原是刘武周帐下大将,率领兵马与秦王李世民对敌。仗着手中水磨竹节钢鞭,打得李世民手下众将望风而逃。曾经一日之内连夺唐军三座城池,又趁着夜色大破唐军十一座营寨。后来唐军主帅秦琼秦叔宝与尉迟敬备交战,两人大战一日一夜,尉迟敬德以三鞭换秦琼两锏,险些将秦琼打死在阵上。李世民见尉迟敬德勇武,一心要将他收入麾下。最终徐茂公设计,秦琼等大将费尽力气,总算将尉迟敬德围住。李世民甘受胯下之辱,尉迟敬德这才投降了李世民。

厉秋风除了练武成痴之外,最爱听人说书。他在京城锦衣卫南镇抚司当差之时,闲来无事,便到城南高梁河的茶馆酒肆中听人说书。说唐故事他听得滚瓜烂熟,几乎能够倒背如流,对于尉迟敬德的故事自然不会陌生。不过他虽然喜好听书,却与王小鱼颇为不同。厉秋风知道说书先生讲述的说唐故事大半都是假的,当不得真。是以听书之时虽然热血沸腾,却绝对不会沉迷于其中。此时听王小鱼提到尉迟敬德日抢三关、夜夺十一寨, 他摇了摇头,口中说道:“王姑娘,说书先生讲的那些故事大半都是假的,当不得真。两军对战,讲究排兵布阵,哪有主将轻易上阵亲自对战的?”

王小鱼一怔,口中说道:“主将不上阵对战,这仗还怎么打?难不成让那些小兵举着刀枪乱砍乱刺,岂不是让人笑掉了大牙?!”。

厉秋风尚未答话,却听戚九在一旁说道:“王姑娘,大军征战,绝非评弹词话中所说的那样,什么两军对圆,大将单骑出阵,与敌军大将大战三百回会,直到将敌将斩杀落马之后,敌军军士立时如丧家之犬,四散奔逃。其实这些事情都是民间百姓和说书先生臆想出来的罢了。两军对战,要么布好阵势,互相攻杀,要么突然袭击,攻敌不备,极少有双方统兵大将亲自上阵对砍之事。在下曾听家父说过,数千年来,有据可查的大将亲自上阵动手斩杀敌将的只有寥寥数人罢了。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关羽关云长于千军万马之中斩杀袁绍帐下大将颜良,还有刘备帐下大将黄忠于定军山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除此之外,极少有名将阵斩对方大将之事。”

戚九说到这里,略停了停,接着说道:“本朝开国至今,若是提到名将,首推徐达大将军与常遇春大将军。徐大将军是儒将,临阵迎敌,轻易不会入阵搏杀。常大将军悍勇无敌,最喜提枪握刀上阵杀人。可是以常大将军之勇,却也没听说过他于战阵之上向敌军大将挑战。可见说书先生口中讲述的那些名将阵斩敌军首领的故事,只是乡野愚民口口相传的传说罢了,当不得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171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