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野谈

作者:墨折年 | 分类:仙侠 | 字数:0

2.我心安处游四方

书名:野谈 作者:墨折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42

张承喜,便是天道轮盘所化的那个女孩子。

她听了一个疯魔人的七桩故事,思及自己也有游行万界的本事,作别疯魔人,来了一个叫不出名字的人世,这一日正好人间新年,天地浊气换新气,万物萌发蕴养生机。

偏偏一户人家进了偷盗的贼人,被酒醉的男主人抓住,两相搏斗起来,打斗间推翻了烛火,盗贼杀了一家三口,携着财物仓惶而去,随后火势愈大,被人察觉,等扑灭之时,残垣断壁,惨不忍睹。

天道轮盘所化的精灵身上披的是众生因果丝,所谓牵一丝而改因果。

她便动了那户人家女儿断裂的因果丝系在自己身上,于是摇身一变,化入了凡人苒儿的人身。

彼时毒烟滚滚,那孩子年幼加之本就体弱有疾,已然惊病散魂。

堂屋的门洞开着,一长一幼两个身影盘坐在蒲团上,面朝着庭院,背后摆着诸多天地神灵的牌位,案上的一柱清香袅袅,缭绕着被吹进室内的山风吹散。

午后静坐,让张承喜不由的昏昏欲睡,她闭着眼睛,感官从小小屋舍逐渐向外扩散,她听到庭院里细碎的风声,听到院外哗哗瀑布,听着长风呼啸过整个山头,偶尔能听到兽叫鸟鸣。

山间清气从流激荡,随着她的神思渐渐盘旋与山岚之间,将不问观悠悠环抱。

头顶碧空万里,涧下水雾缭绕,好似一处人间的神仙境。

跟着师父修行的日子过得安稳宁静,尤其三念真人待张承喜很好。

衣食不求精,却可吃饱穿暖,屋舍不多好,却能遮雨避寒。

张承喜未曾见过人间烟火,那如今,人间的烟便是炉中香、山中雾;人间的火便是炉中柴、案上灯。

三念真人教导她认了许多字,背下许多道家的典籍口诀。

那是他说,还不用她立时明白,只要记住了,日后自然慢慢吃的透。

所以五更起身,教导拳脚,日上中天,背诵典籍,月生树梢,坐在院中夜观星宿,言说一些往事。

他们走遍了月泊山外的大小山头,走遍了月斓城中的大街小巷,走遍了月溪河畔的九曲蜿蜒

如此一年,张承喜八岁,个头见长,身骨灵健,两眸灵动,神韵清且静。

三念栓了道观的旧木门,一老一少各自背着一柄桃木剑,便要下山。

“师父,我们要去降妖除魔吗?”张承喜在陡峭的山涧里不时跳跃,灵活地不曾落了三念真人几近飘忽的脚步。

“我带你去见见我道中人,至于妖魔,遇妖便斩妖,遇魔则杀魔,端看缘分。”三念真人道。

“什么缘分?”

“你打得过就是缘分,打不过便跑快些。”三念真人说道。

“哦,那我晓得了。”张承喜点点头。

下了山,先进月斓城,三念真人在此地久居数年,也有些朋友要告别。

与故人作别,又应下了一些沿途能办的事。

他们又去备了一包干饼和一囊酒、一囊水,旅途使用。

待出了城门,张承喜扯着三念真人的衣袖。

“师父,我有件事情要做。”

三念真人不问何事,跟着她走到城郊。

向西一条金水河,沿着河水走到转折处,直上一个望月坡,下了土坡,一片杂草荒芜的野地,几个孤零零的土包随意立着。

竟是一片乱坟岗。

乱坟岗下一颗枯死的老槐树。

张承喜来到槐树下,捡了一根落在地上的枯树枝四处扒拉荒草。

不多时拔出几根散落的泛黄人骨,接着在树根下,扒出一把浅土埋起的旧刀,并着一只灰扑扑的旧包裹。

一年时间已经足够尘归尘土归土的了。

抖擞了土,打开来,包裹里两锭金,两锭银,碎银果子十几个,铜钱也有两吊半,另外有女子的碧玉环一双,金步摇一件,玉佩一只。

再看那把兵刃,兽皮做的鞘,拔出来是一柄寒光凌凌的单刃刀,刀形若剑,一掌宽,刀身笔直,唯独在刀尖处有个微微圆滑的弧度。

并不是寻常人家砍柴杀猪之用的物件。

“此物煞气重,落在此处,竟然镇住了野鬼,你若要带走,未免今后此地就不安生了。”三念真人说道。

“师父厉害,不如想个法子收拾了后患吧,反正这东西我要带走。”张承喜揪着三念的衣服笑嘻嘻道。

三念的道观名就叫‘不问’,他修行也不爱多问,便哼笑一声,取下背上桃木剑,踩着七星罡步,在野地里转悠。

手中木剑挥舞,口中念念有词:

“太上老君教我杀鬼,与我神方。上呼玉女,收摄不祥,登山石裂,佩戴印章,头戴华盖,足蹑魁罡,左扶六甲,右卫六丁。前有黄神,后有越章。神师杀伐,不避豪强,先杀恶鬼,后展夜光。何神不伏,何鬼敢当,急急如律令。”

这一咒用作杀鬼。

张承喜立在一旁观看,三念真人身边是许多惊惶逃窜的鬼魅虚影,三念真人毫不留情,将震慑在乱坟岗上的孤魂野鬼统统杀尽。

咒语落下,便有异动,荒野间隐隐雷声闷闷,正所谓冬雷阵阵,青天白日,翻云诡谲。

野地里起了风,呜呜嘶嘶,奇奇怪怪。

那一颗已经死去的老槐树身上漫起黑雾,劈咔一声,引来天上一道雷霆将老槐树劈烧。

天火含正气,其中雷火又是所有邪祟皆畏惧的东西,雷火看似虚弱地燃烧着,整片乱坟岗上的晦气被卷入火光,片刻便横扫一空。

张承喜隐在袖下的手上捏着一根红丝,红丝某处打了个结,待乱坟岗上风定雷散,她手上的红丝也点点化尘地散了。

试问这一出的因由,依旧是一年前的破事儿。

当时她进月斓城,走到苒儿家墙外,入眼看过墙那边,就见烛火点燃了垂幕,醉酒的男子顾不得贼人,冲进渐大的火势,想要抱出熟睡的女儿。

那家的娘子听到打斗从屋外冲进来,想要给夫君递刀,却先对上贼人。

女子哪是男子的对手?

贼人劈手夺刀,先杀了女子。

待男主人抱着幼女冲,大火已经作势,连着身上也着了火,因此贼人一刀毙命。

孩子被埋在父亲怀中,死死护在身下。

贼人未管。

离开事发的厢房,去往火势还未波及的主屋,用铺在桌上的布,裹了人家箱中、奁中的财物首饰,夺门而出。

正遇上站在墙外的张承喜,彼时她一身红裳,那贼人杀了人正心慌,只管逃。

张承喜看到他,一伸手便从虚空中抓住这人的因果丝,随意地给丝线某处打了一个死结。

然后又牵了女娃娃断去的因果丝缠在自己身上,等张承喜再眨眼,便已经变成了小小女娃。

四周还是大火涛涛,艰难地从男子怀中钻出来,她绕过血泊中的障碍走出院子,四周开始吵吵嚷嚷有人走水救火。

这景象也是稀奇。

一时间便没有去看那打了结的贼人。

随后又上了月泊山,那时贼人经行乱坟岗,死结便恰巧打在此处,他便死在了闹鬼的乱坟岗上。

这便是:

那日歹人偷入户,引火烧了百姓屋。

慈父回身救幼女,狠人抽刀斩慈父。

偷刀卷款奔逃出,一家三口魂魄怨。

奈何命数天做线,牵丝断线打丝结。

丝结打在月梢头,狠人死在月中天。

横尸弃骨曝荒野,野狗食来骨肉臭。

荒草一埋三尺高,金银宝刀落尘蒿。

更有因果牵一线,化人来寻银与刀。

便是黄雀偷螳螂,更有高人在其后。

张承喜因学了不少口诀,旁的不灵,偏偏触类旁通会唱打油诗,她面上淡淡,心情自编了一首,颇为自得。

山坡上,三念真人掌心的黄符落地引了雷火燃烧地气,很快将遍地的枯草烧了起来,噼噼啪啪的声音不时爆开,零星的雪迹化成雪水。

贼人的因果丝散去,便说明鬼魂儿也已经散去了,身无旧债一身轻。

追回了钱财,张承喜笑嘻嘻地将包裹并刀递给真人。

“师父,这便有钱吃饭了。”

三念真人将钱财收进肩上的褡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67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