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野谈

作者:墨折年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34章青梅竹马欢怡喜(26)

书名:野谈 作者:墨折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42

转眼间冬天就过去,虽然寒意尚浓,可好在禁冬令算是解除了,洛和韵一身黑色劲装,背上背着重刃,看着车队的人整理好将要出发,开春的第一趟赶金,他这个洛家少主自然要去。

裴家主也同行,因为洛家走镖护送的第一大主顾就是裴家,洛和韵看见裴家主过来拱手行礼:“裴世叔。”

裴家主笑呵呵的迎上少年郎:“和韵啊,你倒是来得早,你们这一代不知不觉就这么大了唉!可也是给我们这一辈长老喽!”

“世叔说笑了,我们都还小着呢,出来时家父就叮嘱我,路上要多听听世叔教诲,能学不少本事的。”洛和韵熟稔的把马屁拍起来。

裴家主哈哈大笑,显然洛和韵的马屁拍的他很舒坦。

眼看时辰到了领路的管事过来询问是不是要出发,裴家主拦下:“不急,再等一下,哈哈。”

话才落,街角转过来一匹枣红的骏马,一众人眼睛都往这边看来。

马上是个年轻姑娘,穿了一身火红的劲装。

等人到了跟前,才看出来是裴家少主,腰里缠着鞭子,背上捆着宝剑,坠着玉坠的剑穗在身后晃晃悠悠的。

少女的头发用一个银白嵌白玉的发扣,利落的高高束起。

英姿飒爽又张扬锋利,马到了车队近前,她就勒住缰绳:“爹,走呗?”

裴家主来回看两遍,感觉自家姑娘还真像那么回事:“哈哈,好了,走吧。”

走镖前祭路的早就仪式已经结束了,终于得了主家的号令,开路的领队鞭子往地上一甩,气沉丹田高喊一声:“出发。”

洛和韵也利落的翻身上马,走在车队中前方的位置,裴家主早就钻进马车里去了。

他倒是想让女儿也坐马车里,比较舒服,只是这个年纪的小孩正好奇这高头大马走江湖的感觉,不用多说都知道不会听他的,也就知趣的由着他们去了。

裴染马缰一甩,上前和洛和韵走到并列。

“喂!洛和韵我问你,你给我说实话,你家洛和铃呢?我每次见她都被推诿了,你们家在干什么?”

洛和韵目视前方,听见妹妹的名字心头一滞:“说了多少遍,她回老家金城拜师读书了。”这是洛家对外的说法。

裴染却总觉得不能信:“金城!”裴染暗自惊呼,却没听过,那是个什么鸟不拉屎的鬼地方啊!

“你别想着唬我,我不信,你就舍得的她自己跑老家去?到底怎么了?”

“就是这么回事,她天资好,族老知道了不认荒废,就将她带回去了。”

“她学什么啊,咱们杳城的夫子还能比不了金城”裴染盛气凌人的瞪洛和韵。

洛和韵半点不理会淡淡说:“杳城的夫子是好,可我家如今请不起,满意了吗?”

说完,洛和韵一个眼神都懒得给裴染“驾!”的一声,驱马往前走了走。

裴染一下子就梗住,洛家被朝廷敲诈了一大笔金银不算,后来又捐家请医的事,虽不是人尽皆知,可她是清楚的。

正说到人家伤心处,裴染纵使担心好友,也不好再接着问了。

不过一路同行,时间还长着呢!她就不信套不出来洛和铃的具体情况。

中午,他们在自家设的驿馆休息,裴染趁人不注意经过洛和韵身边时小声说了一句:“你放心,我会保密的。”

说完就兔子似的跳进了驿馆。

洛和韵在后边扯了扯嘴角,实在懒得多说话。

这里是离杳城最近的驿站,不过半日路程,再往外走,他们走近道途径城镇也不会拐进去,下一个驿站就要三天后了。

等风餐露宿的逛两天,他感觉裴染就会吵着回家了。

傻孩子成天正事不干瞎想什么呢?真是够闲的。以为商队赶金跟说书人上嘴皮碰下嘴皮似的,玩?

他们人马走得快,又有驿站更换马匹,吃饭休息,所以途中根本不会停下修整什么的,原以为裴染一个娇滴滴养大的姑娘待不了两天。

可没想到,她一言不发的跟着商队硬生生走出国关。

再往前就崚桫国了。

裴染跟没见过世面似的,时不时凑在洛和韵身边问东问西。

也的确,她还真是没见过世面,这是她长这么大第一回远行,崚桫风土人情与煌凤国相比自然是大不相同,商队里她熟识的人除了自己爹,也就洛和韵能说上话。

不找他找谁?

见识了崚桫的风貌,就不得不说起,送到崚桫和亲的端凤公主。

也是到了此处,看见街市秩序井然,男女老少都有礼数,一点不是传言中野蛮荒唐,动不动都要殴斗打架的模样,裴染惊奇不已。

洛和韵不想她她丢人现眼,就说了因由。

原来,端凤公主到了崚桫国不久,就遇上崚桫国君当众求娶的荒唐事。

搞清楚好不好,端凤公主来的目的可是在他众多儿女中选一位,崚桫皇这样干,不就是跟自己的儿子抢媳妇儿吗?

简直恬不知耻。

端凤公主一气之下,就说,为了两国的和平,端凤身负重任不能离开,但是,这和亲之事就暂且放下不提。

崚桫皇虽然没能如愿,但至少自己喜欢的女子没有真的嫁给别人,尤其是自己的儿子,这就是好事,所以他心里还是隐隐有期盼的。

于是他就同意了,崚桫皇都同意了,煌凤之君自然不会有异议,端凤公主就在崚桫国落脚了。

崚桫皇的确是待端凤公主不错,想要为她建造华丽的公主府,但是端凤公主没要,而是建议用建造宫殿人力物力建造学宫,让崚桫国百姓家里的后代也可以读书,让那些学子,可以有机会接触更多的知识,明荣辱,知进退。

端凤公主打算传播煌凤国的礼仪教化崚桫百姓。

因为商物流通,煌凤国的文化自然就流入了崚桫,文化的革新势在必行,而且想要休养生息,和平之治必不可少,只因国泰而民安。

端凤公主是真的胸怀大才,她根据崚桫国的情况,编纂书籍,学宫之中招募学家,收容弟子。

又多次向崚桫皇进言,在各地开设书塾,教学之时收归官办,尽可能让更多的孩子读书识字。

着学习的书籍,自然大多都出自端凤公主之手。

崚桫之皇,果真跟被美人灌了迷魂汤似的,言听计从,果然,几年过去,国中风气渐清,加上商贸流通,一派欣欣向荣之势。

裴染听到这里不禁恼怒:“端凤公主厉害是厉害,可这样帮着敌国治理国家算什么?这跟叛国有什么区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6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