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元夕诀

作者:靖何 | 分类:仙侠 | 字数:0

(三)山樵妙化起枯秀

书名:元夕诀 作者:靖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38

枯秀山延绵起伏,钟灵毓秀,山上有仙宗枯秀宫,由守德真人执掌,座下分作清波、烟霞、松筠、水月四院,由守德真人嫡传弟子道妙真人、道志真人、道修真人、道持真人分别传法。门下弟子数千人,其人丁兴旺,非丹涯山可比。

守德真人道法高深,其弟子也都颇有仙风。他们时常下山行善,为百姓解厄消灾。每逢三清、三元、五腊等节日,常做诸般科仪,请百姓观礼。方圆数百里的百姓常常慕名上山朝拜,更显枯秀宫香火旺盛。

枯秀山是仙山,当此冬日之时,山下的树木已经凋零,但山腰以上,仍是草木葱郁。在一条偏僻的山道上,树影婆娑可爱,偶有鸟雀在林间穿梭,留下几声清脆的鸣叫。清泉边上,有一些机警的小兽竖着耳朵休憩。这里人迹罕至,唯有一些樵夫在此地赶山砍柴。

韩陌英和屠离休飞至枯秀山前,正准备前往枯秀宫,却忽然听见远处传来一曲山歌:山风凉呦拂我臂膀,溪水清呦濯我衣裳;携我镰斧呦上山岗,上山岗呦采桂揽芳。

山道上出现一个年轻的樵夫,背上摞着一捆厚厚的柴禾,腰间拴着一柄短斧,正唱着歌,轻快地走着。阳光透过树林,洒下斑驳的光影,樵夫穿行其间,心情看起来好极了。

两人在云中打量着这位樵夫。韩陌英笑笑,对着屠离休道:“咱们不着急走,看看再说。”屠离休会意,两人隐去身形,在半空中静观其变。

“樵哥哥。”忽然传来一声轻轻的呼唤,打破了山林的幽静。

年轻的樵夫显然被这声呼唤惊扰了,他停下脚步,放下背上的柴禾,疑惑地四处瞧着,想要寻找这声音的来历。

“樵哥哥。”声音再次传来,缭绕在樵夫的耳边。

樵夫转了个圈,却不见有人,便开口大声道:“是谁在说话?”

“樵哥哥,在这里。石头后边,快来,快来。”声音再次从一块山石后边传来。

樵夫满心狐疑,循着声音找过去。走不多远,果然看见一块嶙峋的山石。转过山石,看见一个小姑娘,正支楞着肩膀蹲在地上,远远地看着什么东西。

那姑娘瞥见樵夫,立刻招招手,拉低了声音道:“樵哥哥,快来,快来。”

樵夫见这姑娘举止俏皮,眼神闪烁,便以为是哪家贪玩的小孩,于是问道:“你是谁家的小姑娘?怎么独自跑上山来?”

那姑娘将一根手指放在嘴边,做了一个嘘声的表情,轻声道:“我是个采药人。樵哥哥快来,这里有个好东西。”樵夫的好奇心被引了上来,便走过去,要看看是什么。

等樵夫走近了,那姑娘便以目示意,又指一指远方。樵夫顺着姑娘指的方向看过去,却只看见随处可见的灌木林,也看不出什么玄虚。樵夫正要发问,那姑娘道:“樵哥哥,看那树底下,有片红绿红绿的东西。”

樵夫瞅过去,果然看见一点红色,周围簇着一圈绿叶。再仔细分辨一下,樵夫猛然惊觉:那是一株人参!这可真是难得一遇!人参号称 “百草之王”,是值大价钱的东西。樵夫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再看看,只见那株人参红顶鲜艳,周围拥着层层叠叠的叶子,这分明是一株百年老参!

樵夫还在惊喜中无法回神,那姑娘拉拉他的手臂道:“樵哥哥,那是一株长了一百年的老参,可遇不可得。这么好的机会,千万不能错过!”

樵夫缓一缓心神,看着那姑娘,咧开嘴笑道:“好姑娘,找到这么个宝贝。看我去挖出来,换了钱,也分你一份。”说着,迈开腿就要去挖参。

那姑娘却慌忙一把拉住樵夫,道:“急不得!急不得!”

樵夫纳闷了:“怎么了?”

“樵哥哥有所不知。这株老参生长了一百年,早就有了灵性,不比寻常人参,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拿到的。”

樵夫笑道:“有什么难的?眼下就在那长着,难道它还会跑不成?”

“樵哥哥说对了!这株人参有了灵性,真是会跑的!”

樵夫愣了一愣,这真是闻所未闻,便道:“还真会跑?这怎么可能?”

“我骗你做什么?只要有人靠近,那人参就立刻起身,飞一样地跑了,难捉得很。我追逐这株人参已经有两个月了,跑了不知有多少山路,始终捉不到。”

“还有这种事情?”樵夫挠挠头,双手一摊,“它要是能跑来跑去,那怎么捉得住?”

“那可未必。”小姑娘狡黠地眨眨眼,“我早就想好了办法,只是一个人难办,得要个帮手才行。只要你听我的,咱俩保准能捉住它。”

樵夫点点头:“你有什么好办法?”

“我追这株人参这么久,早已经摸清了它的路数。它一遇到危险,就喜欢往灌木丛里逃。我在前边的山坡上清理出了一块空地,唯独留了一处灌木丛。我在里边结下了一只十分隐蔽的网,只要将它赶进灌木丛,它就一定会撞进网里,被咱们捉住。”

樵夫撇撇嘴,道:“办法好是好,可要是追起来,它往别处跑,不进灌木丛,那可怎么办?”

“这就是需要你协助的地方。咱们两人从不同的方向追,拦住其它方向的去路,就一定能将它赶进灌木丛。”那姑娘扯着樵夫的袖子,道,“我在这等了老半天,就是要等个人来一起捉它。好不容易等来你,你可一定要帮我。”

樵夫嘿嘿一笑,挽起袖子,道:“好,就按你说的来!咱俩今天一起动手,一定要捉住这株人参。”

说干就干。两人挽起袖子,分别从两个方向慢慢向人参靠近。果不其然,等离人参还有十来步的时候,那株人参“噌”地从土里跳出来,抖一抖身子,蹦蹦跳跳地蹿了出去。

那姑娘见状,急得大喊:“快追!快追。”甩起两条胳膊,飞也似地追上去。樵夫也不迟疑,拔腿就赶上去。两人死死地追在人参后边,处处截住去路,一心把它往事先布置好的陷阱里赶。人参夺路而逃,慢慢地被两人堵到灌木丛边上。

眼看两人就要追上来,人参慌不择路,一头扎进灌木丛里。只听得“扑簌扑簌”几声响,灌木丛里传出好一阵嘈杂声。

小姑娘拍手笑道:“捉住了,捉住了。”又向着樵夫招手,“樵哥哥,樵哥哥。快进去捉住人参,别让它跑了。”

樵夫搓一搓双手,也顾不得杂生的荆棘,急不可耐地一头扎进灌木丛。进了林子,樵夫拨开扑面而来的枝叶,搭眼一瞅,看见那株人参正在一个小小的网里挣扎。再细看,根须又密又长,叶子繁茂,顶上一簇红艳艳的参果,果然是一株质地极好的人参。

樵夫喜不自胜,大踏步上前,伸手就要捉那人参,却不提防脚下忽然踩空,摔了个大跟斗。还没等反应过来,一张巨大的网拔地而起,将樵夫网了个结实,吊在半空中。

樵夫一阵惊恐,在网里不断挣扎,大声呼救。却听见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采药的姑娘拨开灌木丛,手里拿着一根细细的小鞭子,眉飞色舞地跳了过来。而陷在小网里的人参,此刻却熟练地钻出来,一溜烟跑到姑娘脚底下,手脚并用,“唰唰”地爬上去坐在她肩膀上。

樵夫瞪大了双眼,两只手紧紧地抓着网绳,惊道:“姑娘,这是要干什么?”

那姑娘也不理他,摇头晃脑一番,伸出手逗一逗肩上的人参,道:“人参娃,今天又找了一份乐子。”说完哈哈大笑。那株人参也摇晃着枝叶,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

樵夫这才领悟过来,大叫道:“还骗我捉人参,原来你们是一伙的!你们把我困在这里,想要干什么!”

“干什么?”姑娘又嘿笑几声,道,“别担心,也就是随便玩玩罢了。”她肩上的人参又摇晃着叶子附和着。

樵夫慌了神,这哪是随便玩玩,简直是要出人命了,于是一边喊叫,一边奋力挣扎。可他被吊在半空中的网里,一点劲也使不上,挣扎得越厉害,那网反而捆得更紧了。

眼看着樵夫挣扎不开,那姑娘用手指戳一戳肩上的人参,挤挤眼睛道:“人参娃,这人已经捆结实了,该你了。”

那人参抖一抖叶子,从姑娘肩上跳下来,变成一棵半人高的参苗。参苗将数根须子迎风一抖,变成几条细长的鞭子。

姑娘对着网里的樵夫道:“你放心,我们也不是坏人,就是借你的屁股用用。”又对着参苗道,“人参娃,别害怕,上!”参苗蹦一蹦,哈哈大笑着,甩起几根长鞭子,毫不客气地朝着樵夫身上抽过去。

眼看樵夫就要受到鞭挞之苦,事情却忽然起了变化。樵夫猛地一挺身,竟然轻易从网中挣脱,稳稳地落到地面,又一把抓住挥过来的鞭子,念一句口诀,轻轻一扯,将参苗拉过来,仍旧变成一株小人参,握在手中。

事出突然,仍在嘿笑的姑娘立刻愣住了,她弄不明白,刚刚还在求饶的樵夫怎么就忽然变得这样有本事。就在这时候,那樵夫手里抓着人参,大踏步地逼了上来。姑娘回过神来,转身就想走,樵夫却伸出另一只手,抓着那姑娘脑后的辫子,默念一句口诀,轻轻一提。那姑娘立刻变了模样,成了一只全身火红的狐狸,尾巴被樵夫提着,悬在半空。

樵夫也变了模样,竟然是个束着高冠,穿着青衫的道人。被提在半空的狐狸和人参本来还在挣扎,一见这个道人,立刻垂头丧气,也不挣扎了,乖乖地垂下脑袋,任凭发落了。

道人将狐狸提到面前,问道:“这下玩得开心么?”

狐狸畏缩地看道人一眼,低下头去,口吐人言:“小师父,徒儿知错了。”

原来,他们是老熟人了。

这道人叫做玉烟子,正是枯秀宫门下弟子,时常在山后金光泉边修行。有一日,玉烟子正在泉边诵读青华宝诰,林间忽然钻出一只全身火红的狐狸。这狐狸并不惧怕玉烟子,徘徊几圈之后,在玉烟子面前卧下,仰起头,眯着眼睛,饶有兴致地听着。玉烟子十分诧异,也不驱赶,任由它卧在那里。

此后,玉烟子在泉边修行之时,狐狸常常前来相伴。某天,狐狸忽然了悟,化作妙龄少女,向玉烟子问道。玉烟子见其诚心向道,便收其为徒,传其道法。念在她本是狐类,又是在自己诵读青华宝诰时现身,便为其取名胡青华。

枯秀宫择徒极严,不会轻易收山精野怪为弟子,玉烟子自然也不能破规矩。他私下收胡青华为徒,一来有感于二人缘分,二来更是感叹其禀赋难得。

玉烟子收了胡青华,便经常抽空为其传道,但他事务繁忙,不能时时教导,胡青华便常常自己修行。她天赋异禀,常常触类旁通,其修行进步之快,比一般人要高出许多。

胡青华年纪清浅,虽然学道有成,但仍免不了贪玩任性。她有一个小跟班,是一株百年人参,两人闲来无事,经常结伴在山间游窜。又爱设下陷阱迷局,捉弄上山的香客、樵夫、游人。

近几个月来,枯秀宫中的道人屡屡见到鼻青脸肿的香客,衣衫也脏秽不堪,一问之下,都说是被精怪捉弄。要么是看见路边有人参,去捉的时候却掉入陷阱;要么是看见迷路的小女孩,好心带她出去,却被吊在树上,好一阵鞭打。如是种种,虽然碰到的不是坏人,但这恶作剧也让大家很烦心。

玉烟子知道了这些事情,略略一想,就猜到是胡青华在作怪。于是化作樵夫,专门来惩治她。

此刻,胡青华现出原形,连同人参娃被玉烟子提在手中,满面羞愧,一动也不敢动。

玉烟子教训道:“你们两个调皮东西,仗着那点稀松的本事,到处戏弄路人,今天被我逮个正着,还有什么可说的?”

胡青华嗫嚅道:“小师父饶我这一回,徒儿再也不敢了。”

玉烟子斥责道:“我屡次告诫你,修行最忌浮躁。像你们这样心性不定,不思进取,整日以捉弄别人为乐,修行只能成为空谈!真是枉费我一片苦心!”

胡青华用两只前爪捂着脑袋,畏缩着脖子不敢言语。人参娃也收敛了根须和叶子,老老实实不敢动弹。

“今天是遇见我,给你们点小小的教训。要是哪天遇到真正的高人,一怒之下,废了你们的修行,看你们怎么办!”玉烟子的话极为严厉,胡青华不敢回嘴,鼻头一抽一抽,懊恼沮丧之极。

玉烟子到底还是善良,他知道胡青华天性如此,又看她举动,也明白她知错了,语气上就软了下来,道:“也不是为师的训斥你,修行就要有个样子,像你这样贪玩好动,何时才能得道?”胡青华砸吧着嘴,不敢言语。胡青华不说话,玉烟子也教训不下去了,只是盯着她,要让她知道羞愧之意。

眼见师徒之间的闹剧就要结束了,韩陌英在空中叫道:“玉烟子!”原来韩陌英和屠离休早就看出端倪,只是迟迟没有点破罢了。玉烟子去过丹涯山几次,因此大家也都认识。

猛地传来陌生的声音,胡青华和人参娃赶紧挣脱,一溜烟跑进树林,消失不见了。玉烟子抬头一看,原来是故人,也不管那两个,高兴道:“二位仙友,别来无恙啊。”乘云迎上去打招呼。

玉烟子问及二人的来意,韩陌英便将蛮朴子的事情告诉了他。玉烟子闻讯大惊,玉烟子和蛮朴子同属枯秀宫水月院,都是由道持真人传法,感情极好。蛮朴子是第三代弟子中出类拔萃之人,其修为甚至直追四位传法师父,深受守德真人器重,没想到如今却传出这样的噩耗。玉烟子不敢迟疑,领着二人直奔枯秀宫。

到了枯秀宫,玉烟子去请了自己的传法师父道持真人,水月院的弟子听闻此事,也都纷纷前来听个究竟。

道持真人听韩陌英说了蛮朴子之事的来龙去脉,连声嗟叹,又向着玉烟子道:“这是一件大事,去请其余几位师父来。”玉烟子应了一声,赶紧去请道妙、道志、道修三位师父。

不一会儿,三位师父便赶到了,一同前来的还有其他一些听到消息的弟子们。大家听说了蛮朴子的事情,都议论纷纷,脸上显出悲伤和惋惜来。道妙真人身为守德真人座下第一弟子,对此事尤为关心。他一边听着,一边眉头紧缩,暗暗想着解救之法。

玉烟子向道妙真人道:“大师父,我听说像蛮朴子这样的变化,是可以逆转的。不知道大师父可有倒转乾坤之术,能助他再生造化,重得仙胎?”

道妙真人摇头道:“你的想法,我已经考虑过了。的确有这样的仙法,可以重塑蛮朴子肉身。可是依照丹涯山两位客人所说的情况来看,蛮朴子化身高山,是为了镇压乱石川中古战场里的行尸,所以不可轻动。若是他贸然离身,山下的行尸便会泛滥成灾,不可收拾。”众弟子听完,都连连叹息。道志、道修、道持三位真人闻言,也都愁眉不展。

就在此时,韩陌英道:“我倒是有个办法,或许能行。”

这句话立刻让所有人的心中升起一丝希望,道妙真人赶紧道:“有什么办法,说来听听?”其余人也都竖起耳朵,要听听韩陌英怎么说。

“早年间,我曾遇到一位法师,叫做御鬼大师臣九虫,此人虽然不在仙宗之内,却擅长通灵之术,能御尸鬼,除精魅。湘南曾经发生大洪水,此人驱赶三千死尸垒成尸墙,保得数个市镇周全。如果能请这位法师出手,说不定能镇住古战场中的行尸。到时候,咱们就能施展仙术,恢复蛮朴子的肉身。”

道妙真人大喜,道:“我这就派人去请。”

“真人不要着急。此人认熟不认生,陌生人去请,他不一定答应,此事还是交给我们来办。”韩陌英又道,“不过,我要去溪林山协助我师尊编修道藏,脱不开身,就让我师弟代为跑一趟。”

屠离休耳听如此,便道:“我并不知道此人,如何请得来?”

韩陌英道:“你是认识的。五年前,我们一起去楚地拜会我的旧友曾象。在他家中小坐之时,座间另有一位虬髯黑脸的大汉,自称是曾象的朋友,你记得么?”

“是有这么一回事。”屠离休仔细想一想,点点头,“我对他印象不深,难道他就是那位能驱尸鬼的法师?”

韩陌英道:“不错,就是他。你到楚地找到他,说出我的名字,他自然不会推脱。”

屠离休点头:“好,此事就交给我来办。”

大事已定,道妙真人向着韩陌英道:“多谢仙友相助。我近日也接到师尊守德真人的谕令,让我到溪林协助他。既然你也要去,咱们正好可以同行。”韩陌英自然同意。

事情商议完毕,道妙真人便邀请韩陌英与屠离休吃些素茶。席间,道妙真人取出自己炼制的三颗八石丹,让屠离休当做见面礼送给臣九虫。用茶完毕,诸人也不久留,道妙真人与韩陌英一起去溪林山,而屠离休则去楚地寻找臣九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095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