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元夕诀

作者:靖何 | 分类:仙侠 | 字数:0

(一)东风夜放花千树

书名:元夕诀 作者:靖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38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冷冷清清,迷迷沉沉,空旷幽深的夜幕不知道要延伸到哪里去。

月亮刚露头,天地还是一片萧索,一个男子在遍布石块和泥坑的乡间小路上踽踽而行。寒风吹过,将冰冷零落的气息灌进衣领,男子禁不住缩了头,再裹一裹衣服,把胳膊揣进怀里去。

道旁是弥望的田地,可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田里没有什么农作物,放眼望去,全是黑秃秃的一片。阡陌纵横之中,偶有几株野树孤零零地站在地头。嶙峋枯瘦的枝干横生开去,刺向青黑的夜幕,像是起舞的剑客。再远一些,是延绵起伏的山坡,如同潺潺清波,流淌在如水的夜幕中。

视野尽头的夜空中,偶有点点花火冲上天空,旋即扩散开去,消失不见。那是欢庆的烟花,也是要去的地方。男子远远见了,脸上露出微笑,加快了脚步,想要赶上那欢跃的气氛。

沿着漫漫长路走上许久,田野、树林、小桥、溪流被纷纷甩到身后,男子眼前的烟花绽放得越来越华美,甚至铺满了半边天空,嬉闹的声音也渐渐传到耳边。再走一程,高低错落的屋舍徐徐出现在眼前,快要到地方了。男子情不自禁地笑起来,裹紧了衣服,兴匆匆地赶了过去。

今天是上元佳节,正是万民同乐的好日子。如此良宵美景,没有人想错过。方圆数十里的人都聚到这个市镇,要赶一番热闹。男子迎着扑面而来的欢声笑语,踏着氤氲的市井繁华,欣欣然走进市镇里。

烟柳如荫,笙歌如海,满眼尽是人间繁华。楼宇间花灯齐放,有生肖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鬼神灯,辉映着街巷中接踵摩肩的行人。官绅布衣,走卒贩夫,相好的,伴游的,携妻带儿的,前呼后拥的,汇成看不到尽头人海,伴着喧嚣,一浪一浪地涌过街去。

街面上一溜儿摆着卖茶果儿的。金乳酥、龙凤糕、糖糕、豆糕、麦芽糕各样糕点,软羊面、桐皮面、盐煎面、鸡丝面、插肉面、三鲜面各色小面,芙蓉饼、熟肉饼、菊花饼、梅花饼、樱桃饼各类烧饼,还有长生粥、玉露团、水晶皂儿、药木瓜、杏片、梅子姜、香糖果子等等小吃,赚足了行人的胃口。

沿着长街走下去,便能看见工匠们布置的烟花。几处宫灯围着的空旷地面上,放着一簇簇火石架子。匠人点了引线,一簇火光闪过,万千流光溢彩立刻冲上夜空,勾绘出漫天瑰丽奇景。远远看去,好似重重叠叠的九重宫阙,又像闲闲间间的荷塘金莲,恍惚间是跳跃的精灵,仔细看又是抛洒的流星,凌空摇曳许久,缓缓而散。周围的游人爆发出一阵欢呼,纷纷拍手惊赞。

继续前行,到了悠长的河岸边。河中水灯齐放,星星点点顺流而下,将一汪流波点缀成人间星河。星河之中,宝船彩舟徐徐而行,舟行水影,恰似漂流在夜空中。歌女舞姬在船上起舞,人影婆娑之际,只留下袅袅莺歌,久久留在水波中。

走上断桥,男子驻足远眺,所见之处,无非是欢笑的人流和绚烂的灯火。凡间熙乐,尽在这元夕之夜。

可这似乎并非男子所求,他四顾良久,只换来无限惆怅。灯火煌煌,只如同隔世的喧嚣,与他并无任何纠缠。这是别人的欢乐,却是他的落寞。

徘徊许久,男子准备离去。正要迈步,只觉有微风拂来,一股暗香随之流过,沁人心脾。惊诧之际,转头一瞥,余光中有一抹青色身影飘然掠过。男子猛然惊觉,心念浮动,待到回过神来寻找时,那青色身影却一步一趋,消失于人海之中。男子翘首寻觅,那一抹青影却袅袅而去,好似田萍在水中沉浮,起落不定,又像木叶在林中翻飞,闪躲无踪。男子按捺不住一颗飘飞的心,急匆匆下了桥,追着青影而去。

下了断桥,在河岸边四处寻找,却只见层层叠叠放灯赏景的人。他们一手拉着同伴,一手指着河灯,满脸洋溢着幸福。这里游人如织,却没有心所向往的那个人。

走到长街上,目之所及,全是熙熙攘攘的行人,三两成对,手里拿着糕饼,甜甜蜜蜜地逛着街。这里也没有那一抹青色身影。

到了赏花灯的地方,多的是忙碌的匠人、蹦蹦跳跳的孩童和满脸欢喜的游人,又有舞船的、杂耍的、说唱的,热闹非凡,可还是不见脑海中的那个人。

男子心有难舍,一头扎进喧闹的人海里寻觅。从市镇东头找到西头,从河边找到街口,可是找遍了所有地方,仍旧一无所获,那一抹青色的身影似乎凭空消失了。男子怅然若失,眼前的花灯、欢笑的人群、绽放的火树都渐渐失去了颜色,热闹的市镇也变得索然无味,整个天地都变得昏暗无光。

难道这一抹倩影刚出现就要消失了么?难道刚燃起的希望就如同烟火一般转瞬即逝了么?男子心如灌铅,怀着一丝不甘,漫无目的地在市镇里游荡,期盼着那份渺茫而突然的相遇。

就在默默前行的时候,眼前忽然出现一条幽静的小巷,别处都是人声鼎沸,这里却空无一人。男子心念一动,抬起脚步慢慢走进去。

小巷悠长而安静,曲曲折折通向郊外。顺着矮墙一步一步走过去,路上尽是攀附在墙砖上的青苔野花,在夜幕下显得尤其可爱。杂生的花叶上残留着点点清霜,在漫天的烟花里映出闪闪的光亮。

拐了几个来回,巷子尽头出现了一条蜿蜒的小溪,小溪之上有一座木桥,而木桥上站着的,正是追寻已久的青色身影!就是她!男子的心一阵跳动,急匆匆地奔过去。寻觅了多少地方都不曾遇见,却终于在这灯火萧索的地方找到了她,这一路的苦心,总算有了结果。

走到木桥前,那一抹身影转过来,清秀的脸庞上浮出笑意。

女子伸出手去,朱唇轻启:“你来了。”

期盼后得来的问候,虽然简单,却胜过千言万语。

男子快步上前,拉着女子的手,道:“终于找到你了。”

四目相对,浓浓秋波无限意,盈盈比翼玲珑心。男子将女子拥入怀中,两人静静感受那份温存。天地间的情意,不在别处,全在这木桥之上了。

夜幕如黛,抹成万里碧海,其中闪闪点点,除却挥之即散的烟花,便是浩瀚的繁星了。

“你看空中那些璀璨的星辰,看起来散落在各处,实际上却始终簇拥在一起,永远也不会分开,多好。”女子指着星空,若有所思道,“茫茫星海里,我是哪颗星辰?而你,又是哪一颗呢?”

男子抚摸着女子的脸颊,轻轻道:“浩瀚的夜空中,虽然有千万颗繁星,都不及你我情意相通。无论相隔多远,无论是否耀眼,你我都是彼此最恒久的星辰。”

远处繁华依旧,但那繁华属于另一个世界。彼处喧嚣的世界装点了此处清冷的木桥,也辉映着木桥之上的幽思和深情。世间纵有风情万种,却唯有此间最浓。

人间百态,可窥浩瀚宇宙;星辰千变,恰似浮幻红尘。

小镇旁是万仞之高的丹涯山,风云飘卷的山巅之上,正有两人注视着山下的热闹。一女子白衣轻衫,发髻上嵌着一根簪子,稳坐在山石之上;一男子身穿绣着鳞纹的氅衣,背着一卷画轴,袖手立在一旁。这是丹涯山上盘木洞中两位修行高深的仙人,女子是师姐,叫做韩陌英;男子是师弟,叫做屠离休。

韩陌英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山下,良久,问道:“师弟,你入门多久了?”山风掠过韩陌英的脸庞,吹起她额前的几缕秀发。青丝飘洒之间,闪过她泉水一般的眼眸。

屠离休听见师姐发问,立刻应答:“三百年。”

“三百年了。”韩陌英轻轻叹口气,“你看山下那些星星点点的灯火,那是人间在庆祝上元佳节。三百年来,年年如此。”

屠离休点点头:“凡人注重人情世故,每年相聚,总会弄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繁华。”

“每到这个日子,我都喜欢坐在这里看看他们。千百年世事变迁,这些灯火有时候在河西亮起,有时候在河东亮起,有时候璀璨,有时候萧索,可无论如何,每年都会如约而至。”韩陌英用手拂过自己额前的散发,“师弟,你去过那个集镇么?”

“从来没有,只是在山上远远地观看灯火。师姐,你不是曾经去过么?”

“是的。在你未上山前,我曾经随着师兄一起去游玩过。”

“那里是什么样子?”

“热闹的街巷,熙攘的人群,那是凡人们相逢团圆的时刻,和山上的冷清安静完全不同。”韩陌英忽然露出哀伤的神色,“上元佳节每年如期而至,可三位师兄却很久没和我们重逢了。”

话说到这里,屠离休也一脸凄然。

屠离休上山之前,丹涯山盘木洞神霄大师收有四位弟子。

大弟子李骥入门最早,修为最高,但是千年前,在与邪魔的一场大战中力竭而死。其肉身焚灭,唯独留下一丝残魂,被神霄大师收在长明灯内。

二弟子澹台明灭未上山前曾有一位妻子,夫妻恩爱。但其妻不幸染上重病,卧床百天之后,呕血数升而亡。适逢神霄大师云游路过,感念澹台明灭丧妻之苦,便收其入门,传其大道。数百年后,澹台明灭奉师命除魔。邪魔败亡之时,吐血而死,其死状之惨烈,勾起了澹台明灭的惨痛回忆。澹台明灭旧痛复发,以致疯魔。幸得神霄大师及时赶到,收其魔心。但澹台明灭修行已乱,难以自控,神霄大师不得已废其仙术,将其置于丹涯山中一棵万年银杏树之内,以求导正其修为。

三弟子千明枞,在屠离休上山前便离开丹涯山独自修行,不知所踪。

四弟子便是韩陌英,也是神霄大师最喜爱的弟子。

尔后数百年,神霄大师再收屠离休,便是第五个弟子。屠离休上山后不久,神霄大师便去溪林山编修道藏,自此未归。屠离休便一直随韩陌英修行,其实也将其视作授业恩师。

数百年来,丹涯山就只有韩陌英与屠离休两人持守山门。

此刻,韩陌英说起三位师兄的事,屠离休也有些感伤。三位师兄里,唯有二师兄澹台明灭在古树内修行,屠离休偶尔前去探望,能见其面,而其余两位师兄,则从未见过。屠离休每每看到二师兄形神枯索,便心生哀怜,更对两位从未谋面的师兄生出许多感叹。

此刻,屠离休虽然也很心酸,但知道于事无补,便劝解韩陌英道:“师姐不必如此伤感,三位师兄洞悟非凡,虽然眼前有些苦难,日后定能觅得大道。”

“但愿如此吧。”韩陌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忽然又道,“休儿,数日前,我接到师尊的消息,让我到溪林山协助她编修道藏。我准备这几日就出发,我走后,丹涯山就靠你持守了。一切大小事务,都由你安排,若有难处,可到溪林山找我。”

“休儿记下了,一定看守好门户,等师尊和你归来。”屠离休点点头,又问,“编修道藏的事情,我知道的并不多。师姐,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你修行较浅,对此事知之甚少,今天正好给你讲一讲。”韩陌英娓娓说来,“仙家修行大道,传承已久。各仙家源远流长,各有千秋。一直以来,各门各宗对自家的道法都视若珍宝,从不轻易外传。数千年前,有一个实力强劲的邪魔向仙道挑战,各仙宗倾尽全力才将其击败。可是经此一役,天下仙宗十丧六七,无数仙家经典毁于一旦,许多道法也就此失传。”

屠离休闻言,脸上现出一丝丝惋惜来。

“后来,诸位宗师商议,将各仙宗的道法精要记录下来,存于一处。一来,避免重蹈散失经典的覆辙;二来,各仙宗也可以借机会彼此切磋,提升境界。溪林山三秋浦的抱一大仙修为深广,德高望重,于是各仙宗将自家道法精要编修成册,存于三秋浦。此后每九百年,众仙长齐聚溪林山,将道藏增删一次,去芜存菁。这便是编修道藏的来龙去脉了。”

屠离休问:“在我看来,编修道藏也不过就是誊抄书目而已,为何师尊去了这么久还没结束?”

“仙家道法精深广博,涉及有典籍、秘术、功法、术数、丹药、医论、科仪、符箓、卜问等等诸多功课,而各仙宗又有不同,想要全部编修成册,岂是那么容易?因此,每次编修都要耗费整整三百年的时光。”韩陌英说到这里,叹口气道,“只是没想到这一次,三百年之期将近了,却仍未编修完成。”

屠离休奇道:“众仙长修为深厚,难道还能遇到什么难解之处么?”

“此次编修道藏过程中,众仙长发现术数不能相合,仙法不能圆融,总是出现各种抵牾。抱一大仙和众仙长商议,认为是各家仙法在传承时出现谬误,因此要重新梳理各家典籍。这事耗时耗力,仅凭各仙长根本无力完成,因此都呼唤弟子前去相助。”

屠离休点点头,道:“师姐早去早回,宗门内凡事有我,不必操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3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