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一心求死马幼常

作者:春山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10章 礼乐崩坏!

书名:三国:一心求死马幼常 作者:春山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2

不得不说,夏侯懋打仗不行,也没有多少政治才能,可做生意却真是一把好手,在与姚圆定下了家父方案之后,他再次捧着药丸走遍了邺城的宗室,为了下线,他甚至还去拜访了世家大族!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还真让他发展了十七八人的下线,无一不是邺城中位高权重的大臣!甚至还有一些世家子也加入了进来。

夏侯懋直接当起了甩手掌柜,让他的下线去发展人!

由于姚圆定下的规矩,想要入伙,最少也要买五丸药丸,这就代表起步价就要二百五十贯,这就将普通老百姓给隔绝在了大门之外,祸害的都是有钱人。

很快,这种药丸以他神奇的药效和让人惊掉下巴的运作方式,风靡了整个邺城,就连邺城周边的小县城也被波及!

如今在邺城中,没有什么话题能与这枚小药丸媲美,夏侯懋还给这个药丸取了一个名字,老君丸!意思就是这药丸手是来源于老君!

现在的邺城中,那些达官贵族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互相询问,今天又发现了几个下线?

而在这样的热闹中,却也有一些不安定的因素,邺城中有百姓十三万人,达官贵人也不过数千之数!想要发展下线,人是最重要的!

于是,为了争夺下线,有些人就开始用了暴力的手段。

而在这些人之中,又是以夏侯懋的弟弟,夏侯子臧和夏侯子江二为首!

说来也奇怪,这二人与夏侯懋一直不合,原本都在洛阳,可在夏侯懋给他们二人送了一封信之后,这两人就赶到了邺城,一改与夏侯懋水火不容的态度,反倒兄友弟恭起来!

有夏侯懋的撑腰,这两兄弟越发的猖狂了起来,经常带着人手持大棒与他人约架,争夺下线的归属!

而这一切却毫无例外的被间军司给记录了下来,并且快马送给了洛阳的司马懿。

这段时间,司马懿的日子还行,可司马昭却受了大罪!

他已经被曹叡给封去了中垒军,可上任的第一天,他就上官派去巡街,按理说,巡街这样的活本不是他这个中垒校尉应该干的!

更何况,中垒军也不负责巡街!

可上官有令,司马昭也不能拒绝,只能带着人去巡街,每日要全副武装走十几里的路!

这可将这位公子哥给害苦了,他也不算是娇生惯养之人,可家境是那样的家境,他再如何,也不能与那些普通士兵相比?

一两天还能勉强熬下来,可一连一个月,司马昭可受不了了!

直接向上司告病,请求在家养病,上司也没惯着他,直接就给他把假给批了!

回到司马家的司马昭出乎意料的没有被司马懿责骂,反倒还被司马懿夸奖了两句做的好!

此后这位新鲜出炉的中垒校尉就天天在家里待着,帮着司马懿处理各地传来的情报!

而邺城传来的消息第一时间就到了司马昭手里。

可他只是大概扫了一眼,就将这份情报给放在了鸡毛蒜皮那一类的小事里。

在他看来,不过夏侯懋卖一些小药丸而已,加上权贵子弟在打架,这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于是,能够挽救曹魏的一次机会就这样没了!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眼看就要过年了,夏侯懋的日子可别说多舒服了,如今直属他的下线就有二十多人,而下线的下线不下数百,可级别最高的也不过是黄金级。

夏侯懋这才明白姚圆说的是什么意思,设立级别的原因就是给其他人设立一个目标,可在没有人能达到这个级别的时候,那所有的下线都是在为自己打工!

这两个月来,姚圆送来了五千多丸老君丸,而夏侯懋却躺着收入了十几万贯!

这天,姚圆来寻夏侯懋,言说要将他的那部分钱给送去蜀汉买药,怕沿途有官兵拦阻,所以想请喜夏侯懋帮写封介绍信啥的。

夏侯懋也真讲义气,不但给姚圆写了介绍信,还将自己的镇东将军印信给了姚圆!

这样一来,姚圆就光明正大的组建了一支前往蜀汉的商队,仗着有夏侯懋撑腰,肆无忌惮的将各种物资送出了魏国,送给了蜀汉,美其名曰交换药物原材料!

在上邽的马谡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不由得笑了起来:“这位驸马爷,看来也快成为咱们的运输大队长了!”

不过他却没空给姚圆指示,反正如今的计划也不需要自己插手了,他现在要处理的事还很多!

陇右如今的大整顿计划已经进入了尾声,陇右各地的羌胡部落,在马谡的重拳出击下,几乎全都去官府做了登记,从此不再是化外之民,而拥有了陇右的户口,成为了陇右的正式居民!

而那些不服管教的羌胡部落却是在马谡兵峰的威胁下,纷纷离开了陇右!

陇右在得到了两万多百姓的同时,马谡也得到了一支由羌人组成的骑兵部队,人数在五千上下!

经过马谡的裁汰编撤,最终就留下了三千人!

如何打造这支骑兵就成了重中之重!

而军校生这次的表现却很出色,这些军校生已经没有了之前的骄纵之气!

带兵的时候稳打稳扎,不贪功不近利,以谨慎的状态,完成了马谡的任务!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马谡也发现了这些军校生与新兵间也有衔接不畅的地方,这也更加坚定了马谡要在新军中安排政委的决定!

恰好此时,陇右的第二次科举如期举行了!

而这次科举也成为了陇右科举历史上被称为混乱科举的一届!

这次科举,马谡大幅度的放宽了限制,只要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并且能将自己要说的事写清楚就能通过考试,并且设置了种植、冶金、喂养等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

对于这次科举,马谡就一句话,不拘一格的选出人才!

条件只有一个,能为陇右的建设添砖加瓦!

这也多亏了马谡之前推行的全民识字运动,如今在陇右,识字率虽然依旧不高,可绝大部分的百姓都认识了自己的名字,听说会写名字就行,于是蜂拥参加考试!

这一届科举也就被称为了礼乐崩坏的一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608s